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大故宮1

第7章 二、血色詔書

大故宮1 阎崇年 1331 2018-03-16
朱棣奪得皇位後,要寫詔書,佈告天下。事先道衍和尚給他介紹了方孝孺其人其事,並囑託道:您到了金陵後,殺誰也不能殺方孝孺,“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明史·方孝孺傳》卷一百四十一)永樂帝點頭應允。 方孝孺(1357—1402年),浙江寧海人。幼年警敏,雙眸炯炯,每天讀書,數量過寸。他受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訓導,“嘗臥病,絕糧”。家里人很納悶,他笑著解釋說:“古人三旬九食,貧豈獨我哉!”這裡“三旬九食”用的是陶淵明《擬古》詩中“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的典故,意思是衣食難以自足。孝孺長大後受到了明太祖和建文帝的信用,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給皇帝講課,並參與機要文件起草。史稱其“文章滂沛,議論波瀾”。

燕王兵進南京金川門後,方孝孺被逮,帶到燕王面前。朱棣命他起草繼位詔書。方孝孺悲慟大哭,哭聲震動殿堂。因為有道衍囑託的話在先,朱棣不顧九五之尊,走下寶座,到方孝孺面前,君臣有了一段對話。 朱棣說:“先生,不必自找苦吃。我要效仿周公輔佐成王啊!” 孝孺說:“成王在哪裡?” 朱棣說:“他自焚死了!” 孝孺說:“為何不立成王的兒子呢?” 朱棣說:“他的兒子太小,國家需要年長的國君。” 孝孺說:“為何不立他的弟弟呢?” 朱棣說:“這是我們的家事!” 孝孺說:“我不能起草詔書!” 朱棣說:“這份昭告天下的文書,非先生起草不可!”說完命太監將筆墨紙硯等放在孝孺的面前。 孝孺直對朱棣,不但不寫,還將御賜的筆墨擲在地上,又哭又罵,並說:“死即死耳,詔不可草!”

朱棣大怒,忘了(或拋卻了)道衍的囑託,說:“不寫,你就不怕誅九族?”九族:《辭海》引《尚書·堯典》“以親九族”,解釋“九族”有兩說:一是指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身、兒子、孫子、曾孫、玄孫,“舊時立宗法、定喪服,皆以此為準”;二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孝孺說:“就是誅十族,我也不能寫!” 朱棣以殺其弟相威逼。方孝孺面對胞弟孝友即將臨刑而潸然淚下,其弟吟詩道:“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回家山。”(《明史紀事本末》卷十八) 朱棣大怒,命人以刀抉方孝孺之口,裂至兩耳,再將其寸磔於市,並誅其十族。十族,就是宗親九族加上學生。可憐那些與方氏有牽連的讀書人,無辜被殺,血染黃泉。史載孝孺口占絕命詩,慨然赴死,氣節高昂。清人倪瑞璿詩曰:“碧血一區(ou)埋十族,青山千古護孤墳。”這表達了後人對方孝孺的崇敬和懷念。

方孝孺不寫詔書,還是有人寫的。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朱棣在金陵皇宮奉天殿即皇帝位,昭告天下。 上面故事反映了一個血腥的現實:永樂新貴族與建文舊貴族之間,進行了一場生與死、天堂與地獄的殘酷廝殺——《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方孝孺之黨,坐死者870人;鄒瑾之案,誅戮者440人;練子寧之獄,棄市者150人;陳廸之黨,杖戍者180人;司中之系,姻婭從死者80餘人;胡閏之獄,全家抄提者317人;董鏞之逮,姻族死戍者230人等。以上7個案子,牽連2200多人!其中許多人是前朝官員和社會名流!史家對他們稱讚道:“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明史》卷一百四十一)

孝孺“血色詔書”風波剛平息,朱棣“白日噩夢”悲劇又上演。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