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大故宮2

第57章 三、靜妃奇冤

大故宮2 阎崇年 1760 2018-03-16
靜妃,博爾濟吉特氏,原是順治帝的皇后,以“無能”被廢後降為靜妃,所以名為“靜妃奇冤”。在講這樁奇冤之前,先講永壽宮的“班姬辭輦圖”。

永壽宮內乾隆御筆“令儀淑德”匾
永壽宮的前殿,懸掛乾隆帝御筆匾額“令儀淑德”。東壁懸掛梁詩正書寫的《聖制班姬辭輦贊》,西壁懸掛《班姬辭輦圖》。 (《國朝宮史》卷八)永壽宮在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五月,永壽宮重修完成。 (《清世祖實錄》卷一百一)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永壽宮全宮進行了大修。 (《內務府奏銷檔》) “班姬辭輦”的故事,主人公是班姬,她是西漢成帝的妃子。班家的班彪、班固、班昭等“父子昆弟侍帷幄”。 (《漢書·成帝紀》卷十)西漢成帝名驁,是西漢十二位皇帝中的第九位皇帝,在位26年,有7個年號。他的祖父是漢宣帝,父親是漢元帝。他爺爺漢宣帝很喜歡這個孫子,立為皇太孫。他三歲時爺爺漢宣帝死了,他父親漢元帝繼位,於是他就成為皇太子。他父親漢元帝在位十六年又死了,他繼承皇位時十九歲,在位二十七年,壽四十六。班婕妤喜讀書史,高雅自律。漢成帝為能與班婕妤形影不離,特別命人製作了一輛大輦車,可二人乘坐,同車出遊,卻被班婕妤婉拒說:“觀古圖畫,聖賢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輦,得無近似乎!”(《漢書·外戚傳》卷九十七下)就是說,如妾跟您同車出進,您豈不是和亡國之君相似嗎?成帝的母親聽後說:“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清朝在永壽宮居住過的后妃,有順治帝廢後博爾濟吉特氏,有順治帝的恪妃、嘉慶帝的如妃,有乾隆帝的生母等。本節重點是順治帝的廢後而降為靜妃的博爾濟吉特氏。 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孝莊文皇后的侄女。是由孝莊太后和睿親王多爾袞做主,為順治帝選定和禮聘的皇后。廢後博爾濟吉特氏,《清史稿·后妃傳》說:“後麗而慧”——既美麗,又聰慧。順治八年(1651年)八月,冊封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后。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生長在蒙古科爾沁貴族之家,有著成吉思汗的高貴血統,父親是親王,姑奶奶是皇太極的皇后,一個姑姑是皇太極的關雎宮妃,另一個姑姑是皇太極永福宮妃,也就是當時的孝莊皇太后。皇后博爾濟吉特氏自幼生活優裕,嬌生慣養,史書說她“嗜奢侈”,而順治帝“好簡樸”。這對姑表姐弟小夫妻,都有個性,都不懂事。小皇后屢屢“忤上”。


清“皇后之寶”是皇后身份的象徵
小皇后沒有弄明白一個道理:自己已經是順治帝的皇后,而不僅是科爾沁親王的格格;自己已經是順治帝的皇后,而不僅是順治帝的表姐。因小皇后不會像萬貴妃那樣善於迎合帝意,幾次頂撞,惹怒夫君,順治十年(1653年)八月,也就是新婚後兩年,順治帝命大學士馮銓等,上奏前代廢後故事。馮銓等疏諫,順治帝嚴拒。馮銓等奏問廢後理由。順治帝回答說:“無能!”又說:“因無能,故當廢。”並斥責諸臣沽名釣譽。當天,順治帝奏告孝莊太后,降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下禮部,禮部員外郎孔允樾等十三人,分別具疏,據理力爭。孔允樾略言:“皇后正位三年,未聞失德,特以'無能'二字定廢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後世之心?君後猶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過,猶涕泣以諫;況不知母過何事,安忍緘(jian,閉口)口而不為母請命?”順治帝命諸王等再議。集議的意見奏上:仍以皇后位中宮,而別立東西兩宮。順治帝不許,令再議。順治帝斥責孔允樾覆奏,允樾具疏引罪。諸王大臣再議,請從順治帝旨意。順治十年(1653年)八月,諭禮部:“朕惟自古帝王,必立後以資內助。然皆慎重遴選,使可母儀天下。今後乃睿王於朕幼衝時,因親定婚,未經選擇。自冊立之始,即與朕志意不協,宮閫參商,已曆三載。事上御下,淑善難期,不足仰承宗廟之重,謹於八月二十五日,奏聞皇太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清世祖實錄》卷七十七)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竟然“奇冤”被廢掉。

博爾濟吉特氏廢後為妃之後,到底住在哪座后宮? 有一段記載:今年春,永壽宮始有疾,後亦躬視扶持,三晝夜忘寢興,其所以殷殷慰解悲憂,預為治備云云。 (清順治帝撰《董妃行狀》)這段史料,有人解釋:後,就是董後,也就是董鄂妃。永壽宮病者是誰?有人認為:永壽宮病者,即指廢後博爾濟吉特氏。 萬妃受寵,幾百年來,朝野內外,百思不解。其實就是一種緣。緣,看不見,摸不著,心靈所繫,真實存在,其中奧妙,耐人尋味。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