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大故宮2

第10章 第24講坤寧不安

大故宮2 阎崇年 1502 2018-03-16
明朝英宗正統帝是在北京故宮坤寧宮裡,第一位舉行大婚典禮的皇帝。他的皇后自然成為坤寧宮第一位從大明門中門坐轎抬進來的主人。

坤寧宮是皇后的正宮,明英宗的錢皇后卻在此遭受了八大不幸

明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卷草斜格網紋蓋罐(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明英宗朱祁鎮(1427—1464年),祖父是洪熙帝,父親是宣德帝,明史有“洪宣之治”的美譽。但是,洪熙帝在位一年(實際在位僅八個月),宣德帝在位十年,都時間不長。這個時期,經過元末明初的戰爭,尤其是經過“靖難之役”的戰爭,破壞很大,民生凋敝,需要休養生息,不要再去折騰。洪宣時期,社會穩定,生產恢復,文化發展。這個時期的手工藝品,如宣德爐、宣德青花瓷,都是極為有名,極為罕見,極為精細,極為珍貴的文物。

宣德帝38歲離世,他的嫡長子朱祁鎮9歲(虛歲)便繼承皇位。朱祁鎮是明朝第一位在坤寧宮大婚的天子。他的皇后錢氏有一段故事。 明英宗皇后錢氏(?—1468年),江蘇海州(今江蘇省連雲港市)人。正統七年(1442年),立為皇后。錢皇后有件事情被《明史》稱讚。中國帝制時代,皇后娘家被稱為“外戚”。女兒一旦為皇后,娘家人便雞犬升天。漢、唐的外戚之禍,真是史不絕書。明英宗考慮錢皇后娘家身世單微,要封給侯爵——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侯”,尚不是第一等“公”,錢皇后幾次遜辭,結果始終沒封。所以,《明史·后妃傳》說:“故後家獨無封。”在整個明朝歷史上,皇后家“獨無封”的,只有錢皇后家。但是,錢皇后有八件不幸的事。

一是日夜哀泣。英宗被俘期間,“夜哀泣籲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复損一目”。 (《明史·后妃傳》卷一百十三)她晝夜哭泣,哭瞎一隻眼,而且長時間坐在涼地上哭,又損傷一股——可能是一側股骨頭壞死吧! 二是傾囊贖君。 “英宗北狩,傾中宮貲佐迎駕。”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俘虜後,要花錢贖回。錢皇后將自己全部私房錢拿出來資助。 三是耐心勸慰。明英宗放歸後,住在南宮(今南池子一帶),心情不好,她“曲為慰解”,耐心勸慰、開導失意的夫君。 四是中年喪偶。明英宗38歲病故,錢皇后年輕守寡。 五是徽號之爭。明英宗死後,周貴妃兒子朱見深繼位,是為成化帝。他的生母周氏自然為太后,錢皇后也應上“太后”尊號,但成化帝生母不同意。幾番折騰,才獲徽號,很不順利。

六是同葬風波。明英宗臨死前,遺囑錢皇后“與朕同葬”。但錢太后薨,周太後(周貴妃)不予同意。成化帝把球踢給大臣們討論,自然有拍周太後馬屁的,有堅持朱明家法的,上下反复,意見不一,竟然鬧到“吏部尚書李秉(山東曹縣人)、禮部尚書姚夔(安徽桐廬人)集廷臣九十九人”相爭,甚至於“百官伏哭文華門外”。成化帝請示周太後,還是不同意。皇上不答應,群臣就跪在地上不起,“自巳至申”三個多時辰,大約六到八個小時,周太後才勉強同意讓錢太后同葬裕陵(《明史·彭時傳》卷一百七十六),但事情還留個尾巴。什麼尾巴呢? 七是冥間阻隔。明英宗裕陵埋葬三位遺體——明英宗、錢皇后和周皇后(周貴妃)。錢皇后雖然對明英宗蒙難時有特殊功勞,但沒有兒子;週皇后雖然為妃,但生個兒子繼承皇位。週皇后(周貴妃)對錢皇后,不但在生前,而且在身後,仍然“爭寵”。死了怎麼“爭寵”呢?明英宗的棺槨兩側,左側壙穴安放錢皇后的棺槨,右側壙穴是預留安放週皇后(周貴妃)的棺槨。周太後(周貴妃)堅持錢皇太后棺槨的壙穴要隔開數丈,並要“窒之”——不通,堵塞,而自己棺槨的壙穴要與明英宗的棺槨之間相近相通。

八是不設牌位。在奉先殿祭祀,週皇后(周貴妃)安設牌位,錢皇后不設牌位。 錢皇后雖是第一位從大明門坐花轎抬進坤寧宮的正宮皇后,卻遭受到八大不幸!顯然,這不是個案,嘉靖帝幾位皇后的命運又是一個例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