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大故宮2
大故宮2

大故宮2

阎崇年

  • 中國歷史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131533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第21講正大光明

大故宮2 阎崇年 1114 2018-03-16
乾清宮自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後,沒改宮名,延續至今。從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乾清宮正式啟用,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賓天,其間大約是三百年,明清十六位皇帝以乾清宮作為正宮。自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登極後搬進養心殿理政、居住,到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退位,其間大約是二百年,雖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八帝,搬到養心殿理政、居住,但乾清宮作為皇帝正宮的地位並沒有改變。

由於儲存過雍正帝秘密立儲的匣,“正大光明”成為故宮裡最神秘的一塊匾
大家到故宮參觀乾清宮,中設寶座,舉頭一望,就看到“正大光明”匾,為順治帝御書。 (《國朝宮史》卷十二)寶座倒柱為康熙帝御書聯: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惟精惟一,道積於厥躬。主要意思是:為君寬仁,社稷永祚;目標精一,敬誠為要。前楹聯曰: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

就乾清宮這塊“正大光明”匾,我查了一下,“正大光明”一詞,不見於“十三經”,也不見於先秦典籍。 “正大光明”一詞的來源:“正大”二字,見於《易·壯·彖》記載,“光明”二字,見於《易·履·彖》記載,兩處拼接整合,結組為“正大光明”一詞。這裡我解釋下“彖”(音tuan),是《周易》中概括一卦基本內涵的辭。 《易·壯·彖》中的“正大”和《易·履·彖》中的“光明”,組合成“正大光明”,就是說做人做事、為官為政、從學從商、修身修心,都要“正大光明”。 “正大光明”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共同理念和願景。當然,帝制時代君主不可能表裡一致“正大光明”,但以“正大光明”作為哲學與政治、道德與踐行的“座上銘”,既是智慧的,也是可取的。

明朝乾清宮沒有“正大光明”匾。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是清朝順治帝題寫的。順治帝在文化上有鮮明特點:父親皇太極生長於東北滿洲森林文化,母親孝莊太后生長於西北蒙古草原文化,他自己則學習儒家經典,用漢字書寫“正大光明”四個字,這體現了中原漢族農耕文化。所以,“正大光明”理念是滿洲森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三者融彙的一個表現。到順治帝的兒子康熙皇帝,父親是滿洲人,母親是漢族人,祖母是蒙古人,康熙帝是森林文化、草原文化、農耕文化三者融合的一個集大成者。順治帝題寫、康熙帝重視的“正大光明”匾,表明:“正大光明”應是哲學與政治、道德與法律共同知行的準則。 “正大光明”匾之所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是因為雍正帝把秘密立儲(jue)匣(又稱秘密建儲匣)放在匾的後面。這是順治帝設置“正大光明”匾額時所沒有料到的。 “正大光明”匾後放置秘密立儲匣,留下許多歷史故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