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九一八事變背後的角力

第38章 37、蔣介石不得不“節制”民眾情緒

九一八事變背後的角力 常钺 2566 2018-03-16
當9月26日上海學生代表提出他們的五項要求時,顯然沒有從蔣介石那得到令他們滿意的回答,代表們情緒失落地回到上海。第二天,上海大學生代表們又去南京國民黨中央黨部請願,一樣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复。上海的學生們待不住了,學生聯合會決定再派出一批學生赴南京,所不同的是,不再採取派代表的形式,而是自願參加。 9月28日上午9時,南京中央大學學生1000餘人由該校抗日救國會主席何浩若教授帶領,冒雨整隊赴丁家橋的國民黨中央黨部請願。國民黨中執委丁惟汾出來接見學生。學生們提出了向日本發出最後通牒、積極備戰和撤換外交部長王正廷等八項要求。顯然,這不是丁惟汾所能答复的,於是他只能在對學生說了一些無關痛癢的話後,避入中央黨部。正巧,時任中央大學校長的朱家驊也在中央黨部,在學生強烈要求下,亦隨未得到任何答复的學生隊伍一起,到外交部請願。

學生的隊伍來到外交部的院子裡,密密麻麻的一大片。起初,王正廷避而不見。無人理睬的學生變得愈加憤怒了,幾十名學生衝上二樓,在一間辦公室裡正好碰上躲著不見學生的王正廷。兩名學生拉住王正廷,要他出去見學生。在外交場合上見多識廣的王正廷卻從沒見過這陣勢,在政府大員的慣性心理作用下,他批評學生胡鬧。三個人拉拉扯扯,免不了肢體接觸。一名學生情急之下,動手打了王正廷,王正廷的頭部受了輕傷。在場的外交部職員見勢不妙,立即拉開了衝突雙方,架起王正廷逃到樓下,鑽進汽車,從後門逃走了。這時,外交部的院子中“打倒王正廷”的喊聲,已是響成一片。不久,政府派出軍警趕到現場彈壓,學生們才退出外交部的院子,前往國民政府請願。

10時多,已先行趕到南京的上海復旦大學學生800餘人,與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學生及上海各大學請願代表會合,學生隊伍共5000多人,冒雨赴國民政府請願。這一次出面會見學生的是國民黨中央執委於右任。面對請願的學生,於右任顯得頭腦靈活而機敏。他先是讚揚了學生的愛國熱忱,並說道:“一國國民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有如此之熱忱,本人放大膽說中國決不會亡,日本必須被打倒!”隨後逐項回答了學生的要求。回答完畢後,學生代表向於遞交了質問外長書,於欣然接下,在領導學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華民國萬歲”等口號後,悄然隱去。 此時的學生才發現,於右任的接見,沒有解決任何實質問題,於是堅持要求蔣介石面見學生。蔣介石無奈,只好來到國民政府二門前登台講話。幾句套話一過,他又是老調重彈,說“青年尤應用冷靜的頭腦、熱烈的血,以應付國難,如果浮躁氣太甚,不過加增國恥而已”云云。

同一天,北平各界舉行抗日救國大會,240多個團體的20萬人到會。會後民眾舉行大遊行,高呼“打倒不抵抗主義”、“打倒王正廷”等口號,並推舉代表往見張學良。張學良面見代表,並答稱:外交問題必聽命於中央指揮,絕不與日本直接交涉;不抵抗主義實是誤會,事前為防日人挑釁,故令部隊不抵抗,絕未料到後果如此。 “現各軍已至相當地點,諸事均聽命中央”。並表示“我張學良如有賣國行為,請你們將我打死無怨”。 國民政府開始為“過激”的民眾情緒感到頭痛,蔣介石決定必須以一切可能的手段,對民眾運動中最激進的學生運動進行節制。 就在學生打傷王正廷的當天,國民黨中執委發表了《告全國學生書》。首先,強調大敵當前,學生要聽中央統一指揮的重要性:

近世之戰,非猶夫歷史之驅士卒以相搏矣,非以全國水陸交通集中於政府權力之下而指揮之,則不能戰;非以全國之經濟集中於政府之下而指揮之,則不能戰;非以全國人民平日所享受之自由生命集合於政府權力之下而指揮之,則尤不能戰;……試問在此時期,尚能人各一主張,人各一利害,而不聽命於統一指揮者耶? 其次,要求學生效法先賢,盡力磨煉自己“刻勵沉著”之性格: 昔普法戰爭時,法國學校在德軍槍林彈雨之下,弦歌弗輟,曾讀者,當能識之。法國民族因具有刻勵沉著貧民讀書之精神,終能複其世仇。吾全國學生而欲復仇雪恥者,更宜依中央頒布之義勇軍辦法,日夕不懈,努力於軍人之修養,若見抵來乘,相率罷課,適隳吾淬萬之氣,示弱於敵耳,其惡乎可。

最後,要求學生應給予政府絕對的信任: 大難臨頭,至於此極,人民而猶不信任政府,政府而猶不絕對負責,則詬誶未息,國已不國矣。抑更有進於是者,負此全職之政府,自有軍事處分之權衡,宣戰與否,此在信任政府之人民所不必問,負責政府所不宜答者也。外交盡應公開,軍事自有機密,愛國之學生乎,磨礪以須,來為政府之後盾,速為前仆後繼之準備,政府絕不負國家也。 第二天下午,蔣介石在中央軍校大禮堂,再次面見學生。針對蔣26日對學生代表五項要求的回答,一位學生代表遞上了請願團全體學生給蔣介石的呈文。學生代表以質問的方式,向蔣發出了一連串連珠炮式的質詢: 今日東北全落於日人手中,鈞座是否出兵? 現日本增兵長江、珠江流域及沿海各地,鈞座是否認為日本在推進?

又鈞諭已失地決心收復,又不述收復之方法如何,應請公開宣布。 鈞諭外交過失,政府負責。所謂對外過失由政府負責,是否由外交部長負責,並應負何種責任?設責任之人有失責時,又當如何辦理? 鈞諭已電飭張副司令收復失地。而張副司令仍藉以無抵抗主義為諉卸,無能力收復進,鈞座當如何處置? 鈞諭全國大學生武裝,必要時始必槍械。未悉鈞座能否實踐前言發給槍械束否也?東北各地,已被日本佔領,在交涉未得結果以前,請鈞座將每日交涉情形,所取方針,隨時公佈,並懇實行革命外交,勿再退縮。 對學生們的請願,蔣介石首先表示“欣慰”,並說:“國民政府決非軍閥時代之賣國政府,乃惟一之革命政府,決不簽訂任何辱國喪權之條約,對諸位請願備戰均誠意接受。”但又對學生不無指責之意地說:“政府同仁,為諸位不斷的請願,不無分去若干時間和精神,以致影響於一切政治與外交之籌劃,而敵人反得有擾我懈我之餘地,且恐轉貽反革命派以利用之機會。”

幾個回合下來,學生們並沒有得到他們所希望得到的“政府態度”,國民政府也未能將民眾運動節製到自己所希望的軌道上去。國民黨人一直強調對日抗戰需要準備,而且是在政府的統一號令下準備,但它的準備卻不為民眾所知。這一方面是顧及到日本可能的強烈反應,另一方面也是蔣介石的個性和這個政權的獨裁性質決定的。在他們眼中,民眾是幼稚的,民眾運動不會為政府的決策帶來幫助,甚至不值得從民眾運動中汲取有益的資源。一個對外得了軟骨病又看不起民眾的政權,注定是不會成功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