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1978:我親歷的那次歷史大轉折

第6章 第二節華國鋒在開幕會上的講話

這個會議沒有開什麼預備會。 1978年11月10日一開幕,就是華國鋒講話。在這個講話中,華國鋒自己宣布會議開幕,並講了這次會議要討論的三個議題。第一個議題是討論如何進一步貫徹執行以農業為基礎的方針,盡快把農業生產搞上去。對這個議題會議準備了兩個討論稿:《關於加快農業發展速度的決定》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第二個議題是商定1979年和1980年兩年國民經濟計劃的安排。對這個議題,會議也有一個文件。第三個議題是討論李先念副主席在國務院務虛會上的講話。提出這三個議題後,華國鋒指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會議,並說在討論這三個議題之前,先討論一個問題:在新時期總路線的指引下,從明年一月起,把全國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他宣布這次會議頭兩三天討論這個重點轉移問題,整個會議準備開20多天,並且告訴大家會議分六個組討論,等等。

這個會議似乎沒有設秘書長,名單上沒有這麼寫,會上也沒有聽人講過。有的文章說汪東興是秘書長。至少我沒有看到或者聽到任何表明汪東興是秘書長的材料。在開幕會的講話中,華國鋒把本來可以由秘書長講的話都說了。 開幕式上四位副主席都沒有講話。 華國鋒這次講話不長,講稿不到五千字。在講話過程中三次離開稿講話。從我的筆記本看,插進去講的話也有兩千多字。他慢條斯理地講,也只講了一個小時略長一些。我認真地聽。那時我的耳朵不像現在,一點也不聾,聽得很清楚。我注意到在這個講話中他不再講“兩個凡是”。 對華國鋒這個講話我本來沒有過高的要求。我注意聽他的講話,是想了解客觀形勢和他的認識已經發展到了怎樣的地步。

我還注意到這個講話使用了第十一次路線鬥爭的提法。 1971年9月13日林彪自我爆炸前,毛澤東在南巡中對沿途見到的某些領導幹部談話時講過中國共產黨有過十次分裂,有過十次路線鬥爭,講了他與十次錯誤路線進行過鬥爭,這十次是:一、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二、瞿秋白“左”傾盲動主義路線;三、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四、羅章龍右傾分裂主義路線;五、王明“左”傾教條主義路線;六、張國燾右傾分裂主義路線;七、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八、彭德懷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九、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十、1970年廬山會議的鬥爭(“九一三”事件後被稱作林彪反黨集團)。 這第十一次錯誤路線,是華國鋒針對“四人幫”的情況提出來的。在1977年8月召開黨的十一大時就使用了這樣的概念。

十一大報告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就使用了“我們黨的第十一次路線鬥爭”作為標題。他在這次中央工作會議的講話中,仍然使用這個說法。我聽了十分刺耳。因為講第十一次路線鬥爭,就意味全部肯定以往的十次路線鬥爭,也就意味著肯定第八次反對“彭德懷右傾機會主義反黨集團”和第九次反對“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鬥爭。而這兩次路線鬥爭涉及當時還活著的、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批判、受迫害的許多老同志。在“文革”前期造反派使用過“劉鄧路線”這樣的說法,在1978年時許多人也還記得。華在講話中關於以劉少奇為代表的第九次路線鬥爭的說法,也意味著肯定了有錯誤的“劉鄧路線”。他在講話中使用這樣的語言也許是有深意的,它可以抬高“歷史上從來沒有犯路線錯誤、一貫正確”的自己,貶低或者壓一下在路線鬥爭中犯“政治錯誤”的許多老同志。不過他畢竟沒有指明這一點,要經過一番邏輯推理才能揭示出來。而且退一步說也可以原諒他,即他說的是十一大報告中的老話,寫這個講話稿是秀才的手筆。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想點穿。

對華國鋒講話中所說的重點轉移,今天有人可能有所誤解,以為他講了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轉移。如果他說了黨的工作從毛澤東一貫強調的“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到以建設為著重點,那是應該看作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件事。而在他的講話中並沒有涉及這樣的原則問題。 華國鋒是在講了會議的三個議題之後,才接著講:“中央政治局決定,在討論上面這些議題之前,先討論一個問題,這就是:要在新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的指引下,從明年一月起,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華國鋒告訴中央工作會議的出席者說:“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政治局一致認為,為適應國內外形勢的發展,及時地、果斷地結束揭批'四人幫'的群眾運動,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是完全必要的。”

接著他要大家來考慮揭批“四人幫”的運動已經達到什麼火候。華國鋒說:“恰當地估量運動的發展狀況,是我們提出轉移全黨工作著重點的重要依據。” 然後他自己對這個運動的發展狀況做了估量,認為到1978年底,揭批“四人幫”的群眾運動可以完成自己的歷史性任務,勝利結束。由此可見,華國鋒在這次講話中提出的是工作階段問題,他自己就說,有這樣一個歷史的經驗:“一個階段的主要問題解決了,就要發展到新的階段。”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是1979年後的工作方針問題、具體條件下的具體工作的問題。華國鋒在接著講了國內經濟形勢和國際形勢之後,最後又回到這個著重點轉移的問題上來。他說:“我們這次會議,頭三天就討論全黨工作著重點的轉移問題。從明年一月起,全黨工作實行這個轉移,這樣做適當不適當?各級黨委的工作如何實行這個轉移?隨著這個轉移,明年要注意抓幾件什麼大事?我們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我們的農業、工業、財貿、科技、文教、軍事、政法等各方面的,工、青、婦等群眾團體的工作,怎樣適應這個轉移?請大家出主意,想辦法,暢所欲言,集思廣益。這以後,會議再討論前面講過的三項議題,這些討論,也都要圍繞著全黨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這個中心問題。”

這一段話也說明他講的著重點的轉移,講的是在具體時間、具體條件下如何具體工作的具體問題。 講到這裡他插進講了一段他對著重點到底轉移不轉移曾經有過的考慮。他說:“對於'雙打'也曾考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搞一下運動。” 他說:“對這個問題,考慮了多次,認為這樣做不好,因為一提要搞運動,領導精力又會集中到運動上去,就影響到各省各市抓現代化建設。” 他也考慮過“各省市可以根據情況搞一下運動,打擊一批已經明確的分子”,而“全國不採取這個辦法,不搞全國性運動”,因為只要一搞運動,不論中央還是地方,不是半年就是一年,全黨還是應該集中精力搞現代化好。他說:“要提倡搞法制。群眾批判鬥爭會必要,要經過法院。不要拉在汽車上游行示眾,不搞這樣的辦法。”這里華國鋒講的是對“四人幫”的爪牙等的鬥爭,至於我們的隊伍裡,華國鋒也說自己“原來也考慮過搞全國性整風運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發展全國運動。這樣做也要半年一年,佔用各級領導精力也很多。當然不是說不可以搞,如整頓領導班子時開整風會議。”

他還說系統揭批是要長期進行的。王明路線經過很長時間還要進行。今天我把這段話從筆記本中抄下來,為的是說明他在這個問題上的確是經過反复考慮的。 接著他講了很長一段建設問題,講了國內經濟形勢,也講了有利的國際條件,講了要善於利用這種形勢,吸收外來資金、外來技術(在定稿時接受李先念的意見,在這句話前加上了“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幾個字)。講到這裡他又插了很長的一段話。一開頭他說:“由於林彪、'四人幫'干擾破壞,不敢進口。一進口就被誣為'賣國',誣為'崇洋媚外'。”聽到這裡我就會想到那個有名的“蝸牛事件”。 “文革”期間,在我國與美國談判進口彩色顯像管的過程中,對方為了表示友好,贈送了一個造型為蝸牛的精美工藝品。江青就認為這是對中國發展速度低的諷刺,說美帝用這個辦法來嘲笑中國的經濟像蝸牛那樣爬行,對內嚴厲責怪我國的談判代表接受這樣的禮物,對外退回禮物,向美國方面提出抗議。結果使我國電視工業的發展耽誤了好多年。

華國鋒在這裡講了不少具體情況,講了“文革”中外國看到中國很亂,不敢在資金上、技術上支持我們,粉碎“四人幫”後,先搞了中日長期貿易協定,200億美元。條約簽訂後,日本認為200億太少,提出從1980年到1990年,增加到1000億美元。小平同志在談判時同意在200億的基礎上增加100億至200億。小平同志說,日本現在不但政治熱、群眾熱,而且還有經濟熱。中日長期貿易協定簽字後,西歐著急,法國也要和我們簽訂這個協定,說日本質量不如法國,積極要求發展和我們的貿易。西德也是如此,也想在中國打開市場。現在我們同意與法國、英國、美國、西德、意大利簽訂長期貿易協定。國外也積極到我們這兒來投資。他們在廣東搞了機械化養雞廠、手錶廠、電廠。國際形勢現在是很好的。正因為這樣……就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善於利用這種形勢吸收外國的技術和資金,來大大加快我們的建設速度。

我聽了之後加深了我原有的一個印象,華國鋒的確是一個熱心建設的人,情況掌握得不錯,思想也開放。粉碎“四人幫”後他的確想好好地干出一點名堂來。 講到結尾,又回到議程上來,華說: “這個會原想開二十天,怕時間不夠,政治局討論兩次很熱烈。” 最後他又講了一下乾部對什麼是“四化”思想不清楚的問題。他舉了新疆幹部為例,石河子和南山縣對四個現代化認識都很差。他還特別講了工作中的官僚主義、政府機構與現代化不相適應的問題,舉了上海申請進口一個設備就要打18個圖章,還舉了好多例子來說明我們的上層建築實在不行,講他也非常贊成葉劍英的意見,在企業管理方面也要大大改進。他說我國經濟工作中“笑話很多”,特別批評我們不重視市場競爭,等等。他這些話我覺得講得也很好。

華國鋒的講話雖然有上面我講的“第十一次路線鬥爭”這樣一些不好的內容,但總的說來,大家——包括我在內——是比較滿意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