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1931-1945)

第43章 南京的陷落

1937年深秋,在德國柏林郊外的兩間幽靜的平房裡,一位中國人正在伏案寫作,題目是《日本人?一個外國人的研究》。回味剛看完的莎士比亞戲劇《王子復仇記》,不知怎麼的,悲劇的主角哈姆萊特讓他聯想起了鄰邦日本人。他寫下瞭如下一段話: “一群偉大的戲角,正在那裡表演一場比哈姆萊特更悲的悲劇。古代的悲劇是不可知的命運所注定的,而現代的悲劇是主人翁性格的反映,是自造的,而目前這個大悲劇,卻是兩者兼而有之。” 蔣百里寫下這段話的時候,中、日兩國的軍隊正在淞滬與華北激烈交火。 從1937年7月開始,一場生死搏鬥已經持續幾個月了,單從軍事的角度來觀察,中國的前途看上去並不美好。西方的觀察家們在驚訝中國人表現出的堅強戰鬥意志的同時,也預言中國人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廝殺中前景黯淡。就像要印證他們的論點,這一年的12月13日,日本軍隊的身影出現在中國的首都南京,這座俏麗的古城淹沒在鮮血、呻吟和絕望的哭泣中,放下武器的士兵被集體屠殺,無辜的市民遭到殺害,日本的軍隊像失去約束的野獸一樣瘋狂強暴南京的婦女。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從此成了中、日民族之間難以癒合的傷口,成了受害者和他們後輩心中永久的噩夢。日本帝國的軍隊用一場瘋狂殘忍的大屠殺炫耀著自己的武功。當時的日本國民狂喜著湧向東京的街頭,提燈遊行,歡呼侵華戰爭就要結束。世界上所有關注中國命運的,無論是個人、團體與國家,都感受著1937年隆冬凜冽的寒意。

這年的深秋,中國在承受著日本近代化戰爭機器的瘋狂攻擊,孤獨而無助。這是場強弱過於分明的戰爭,如果中國不是為了生存而戰,是斷然承受不了戰爭帶來的巨大災難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