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7·安史之亂

第16章 八世紀八〇年代(七八〇—七八九年)

1、春季,正月一日,唐王朝(首都長安)改年號建中。文武百官向唐帝(十二任德宗)李適(本年三十九歲)呈獻尊號,稱聖神文武皇帝。赦免天下。採用宰相楊炎的建議,下詔說:“中央擢升罷黜特使(黜陟使)、道政府行政長官(觀察使)、州長,應負責評估人民財產,釐定等級,實行'兩稅法'(唐王朝本行“租庸調法”,參考六二四年四月,租是田賦、庸是勞役、調是捐稅,現在合併,一律用錢繳納,每年兩次,夏季繳納者稱“夏稅”,不超過六月;秋季繳納者稱“秋稅”,不超過十一月,合稱“兩稅”)。其他所有新舊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全都取消。政府除了'二稅'外,如有人敢多徵收一文錢的,以知法犯法定罪。”

唐王朝初年,政府徵稅的方式分為“田賦”(租)、“勞役”(庸)、“捐稅”(調)。有田地就應繳田賦、有成年人就應服勞役、有戶籍就應繳捐稅。九任帝李隆基在位末年(八世紀四〇年代及五〇年代),政府檔案逐漸破壞失散,殘留下來的記載也很多跟實際不合。七五六年,全國戰亂,各地徵收,急如星火,完全不依常規。負責徵收的機關不斷增加,可是互相間誰也管不著誰;於是各自巧立名目,增加法條,舊的還沒有廢除,新的已經實施,沒有停止的一天。富家子弟不是當官,就是出家當和尚,都可以免除賦稅勞役;貧家子弟卻無法逃避。於是,富家越發優裕,貧家越發窮苦,貪官污吏們利用機會,剝削壓迫,十天半月就徵收一次,人民無法負擔這種苛刑,大多數都棄家逃走,流向四方謀生,仍留在本鄉的不會超過十分之四五。

到了現在,宰相楊炎創立“兩稅法”:事先估計州縣每年開支,加上呈繳中央的數目,然後,量出為入,要求人民繳納這個數目。戶口不管是土著或流民,只要定居,就登記入籍,人口不論青年(十八歲以上)、壯年(二十三歲以上),而只依照貧富劃分等級。至於做生意的商人,負擔所在州縣總歲收的三十分之一,使他們跟定居不動的農業戶一樣,不能逃避納稅義務。農業戶的稅收,分為秋、夏兩季徵取。所有田賦、勞役、捐稅以及其他苛捐雜稅全部取消,由全國財政總監(度支)負責統籌辦理。 李適接受這項改革,利用頒布大赦令的機會,頒布這種新的稅法。 2、最初,國務院左最高執行長(左僕射)劉晏當文官部長(吏部尚書)時,楊炎當文官部副部長(吏部侍郎),互相不喜歡對方。元載被誅殺(參考七七七年三月),劉晏暗中盡了大力。等到李適登上帝位,劉晏因長期掌握國家財富(自七六〇年五月迄今),大家對他都很忌恨,於是很多人提醒皇帝,應該撤銷運輸總監(轉運使)。而且傳出謠言說:劉晏曾經呈遞密奏,建議前任帝(十一任)李豫封獨孤貴妃當皇后(獨孤如果當上皇后,她的親生兒子韓王李迥,勢必奪嫡,李適即陷危境)。楊炎既被擢升當宰相,打算替元載報仇(世界上任何壞蛋,都有讚美他的朋友,任何兇惡的政治領袖,都有擁護他的群眾),於是找一個機會,在李適面前涕淚交流,說:“劉晏跟黎幹、劉忠翼共同進行陰謀(參考去年閏五月),我身為宰相,不能剷除國賊,真應受到嚴厲處罰。”另一位宰相崔祐甫說:“這種無法證實的曖昧謠言,不應該在意。而且,陛下已下令大赦,也不應再去追究這種風言風語。”但楊炎仍鍥而不捨,建議說:“國務院(尚書省)是帝國的神經中樞,最近卻特設很多總監,分割它的權力,最好是恢復原來體制。”李適批准。

正月二十八日(原文“甲子”,據《舊唐書》改),下詔全國錢糧工作,全部交還給國務院財政部財務司(金部)及糧秣司(倉部);劉晏解除運輸總監(轉運使)、物資調節總監(租庸使)、地畝青苗稅徵收總監(青苗使)、鹽鐵專賣總監(鹽鐵使)等特設機關首長職務。 3、二月一日,命十一位擢升罷黜特使(黜涉使)分別巡視各地。 當時,魏博戰區(總部設魏州)司令官(節度使)田悅,對中央政府還相當尊敬順從,可是河北道(河北省)擢升罷黜特使(河北觸涉使)洪經綸,顢頇無知,完全不了解他所面對的局勢,聽說戰區武裝部隊有七萬人之多,於是,一道命令下達,要田悅裁軍四萬人,遣送回鄉耕田。田悅假裝奉命唯謹,立刻裁減四萬人。然後不久,集合這些被遣散的士卒,把他們激怒,田悅說:“你們長期過著軍隊生活,上有父母,下有妻子,都在軍營,一旦被擢升罷黜特使淘汰,將來靠什麼為生?”士卒們大哭。田悅就拿出自己的家產作為軍餉,仍使他們留在軍中。於是士卒都感激田悅,怨恨中央。

4、宰相崔祐甫因身患重病,多半不大管事;楊炎遂大權在握,專門為自己報仇雪恨。上疏重提元載的開疆建議(參考七七三年十月),打算先行興築原州(故州城·寧夏固原縣)城池,又打算動員兩京(首都長安、東都洛陽)、關內(陝西省中部)青年,前去豐州(內蒙古五原縣)整修疏浚灌溉系統陵陽渠(五原縣境),準備開荒墾田。李適派宦官去涇原戰區(總部設涇州)詢問司令官段秀實的意見,段秀實認為:“僅只沿邊防務還感到兵力不足,不應該先向敵人挑釁,刺激他們反擊。”楊炎大怒,認為他破壞自己的事,於是解除段秀實戰區司令官職務,調回中央當農林部長(司農卿)。 二月十二日,任命邠寧戰區(總部設邠州)司令官李懷光兼四鎮、北庭戰區特遣兵團(駐涇州)司令官及涇原戰區司令官,詔令他把大軍推進到原州(寧夏固原縣);再任命四鎮及北庭戰區特遣兵團候補司令官(留後)劉文喜為總秘書長(別駕)。首都長安特別市長(京兆尹)嚴郢反對,上疏說:“朔方塞下五城(參考七七六年二月),土地本來肥沃,七五五年天下大亂以後,人力不足,以致荒廢,現在實際耕種的田畝不到過去十分之一。如果有充足的人力投入,用不著等到今天。徵調兩京(首都長安、東都洛陽)及關輔(陝西省中部)人民前去豐州疏浚渠道,開荒屯田,所得到的不抵所付出的,而關輔人民卻免不了流散四方,不但使京畿田地荒廢,對軍糧也毫無幫助。”奏章呈上後,沒有下文。然而,陵陽渠疏浚工程始終無法完成,完全放棄。

5、李適採納楊炎的建議,藉口劉晏的奏章跟事實不符。 二月十四日,貶劉晏當忠州(重慶市忠縣)州長。 6、二月十八日,擢升澤潞戰區(總部設潞州)候補司令官(留後)李抱真(安抱真)實任司令官(《新唐書·方鎮表》:本年,昭義戰區總部遷潞州,澤潞戰區併入)。 7、楊炎打算興建原州城作為基地,然後收復秦州原州(甘肅省南部),於是命李懷光先到前方擔任總監,督促施工;命盧龍戰區(特遣兵團駐鳳翔府)司令官朱泚及朔方戰區(總部設坊州)司令官崔寧(崔旰)各率一萬人,在後續進,保護工程進行。皇帝詔書下達涇州,命準備築城工具。涇原戰區將士怒不可遏,說:“我們充當帝國西方屏障,有十餘年。最初,我們駐防邠州,耕田種桑,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卻調到涇州(參考七六八年十二月),披荊斬棘,安營扎寨,還沒有把凳子坐暖,又要把我們驅逐到塞外!我們犯了什麼罪,竟受到這種待遇!”

李懷光剛接任邠寧戰區司令官時,就誅殺大將溫儒雅等(參考去年八月),軍令森嚴;後來,中央命李懷光兼涇原戰區司令官,涇原將士大為恐懼,說:“他們五個將領(溫儒雅、史抗、龐仙鶴、張獻明、李光逸)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全體斬首?現在又來我們這裡,怎麼不憂心忡忡!”總秘書長(別駕)劉文喜遂利用大家憤怒恐懼心理,佔領涇州,不接受命令,上疏中央請求再派段秀實回來,如果有困難,派朱泚也行。 二月二十八日,李適同意,命朱泚兼四鎮及北庭戰區特遣兵團(駐涇州)及涇原戰區司令官,接替李懷光。 8、三月,皇家文學研究官(翰林學士)、監督院最高顧問官(左散騎常侍)張涉,接受前湖南道(首府設潭州)行政長官(觀察使)辛京杲的金錢賄賂,事情被發覺,李適大怒,打算依法處死。這時,那個被淮西戰區(總部設蔡州)趕走(參考去年三月)的李忠臣(董秦),正以攝理司空(檢校司空·三公之三)、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的身份特准參加御前會報(奉朝請),對李適說:“陛下以皇帝的尊貴,卻使老師因生活貧苦而去犯罪,依我看來,不是老師的過失。”李適的怒氣稍稍平息。

三月六日,免除張涉官職,遣送回鄉。 辛京杲因自己的私憤,把部屬亂棍打死,有關單位奏稱:“辛京杲罪該處決。”李適打算批准。李忠臣說:“辛京杲早就應該死。”李適問什麼緣故,李忠臣說:“辛京杲的老爹、叔父、兄弟(堂兄辛雲京、弟辛旻)都為國戰死,只辛京杲到今天還活著,所以我認為他早就應該死。”李適也感到悲戚,只把辛京杲貶作親王師傅(從三品)。李忠臣利用機會救人,多半用這種方法。 柏楊曰: 李忠臣這種貌似忠厚的行為,就是官場文化的“三救三不救學”:“救生不救死,救富不救貧,救官不救民。”救“生”,活人可能有回報;死人冤屈得申,遺族自認為本應如此,難有感恩之心。救“富”,有錢人可以把金銀財寶立刻送上大門(或送進銀行),享受是立竿見影的;窮光蛋頂多歌頌你是“青天老爺”,焚香為你祝福而已,怎能拿出政治獻金?救“官”,道理比二加二等於四還要明顯,官有權使你貴,也有權使你富,普通小民頂多心存感激,有什麼用?李忠臣這種出賣良知人格,出賣人性尊嚴的“三救牌”,竟得到“救人”的好評,正是漢文化中的一種毒素。

9、宰相楊炎撤銷全國財政總監(度支)、運輸總監(轉運使)後,命國務院財政部財務司(金部)、糧秣司(倉部)接管。可是國務院(尚書省)的機能停頓得太久,資訊既十分缺少、人才也不足以擔當,接管之後,無法著手,全國應繳的金錢糧食,沒有人處理。 三月二十八日,李適命監督院高級顧問官(諫議大夫)韓洄當國務院財政部副部長(戶部侍郎),兼全國財政總監(判度支);命財政部財務司長(金部郎中)萬年(首都長安東半城)人杜佑暫任江淮(華東地區)水陸運輸總監(權江淮水陸轉運使),恢復劉晏舊有製度。 10、佔據涇州的劉文喜拒絕接受他推薦的朱泚,打算自己當戰區司令官。 夏季,四月一日,劉文喜正式背叛中央,派他的兒子前去吐蕃王國(首都邏些城)充當人質,請求派軍救援。李適命朱泚、李懷光討伐;又命神策軍(禁軍第七、八軍)基地司令(使)張巨濟率禁軍兩千人增援。

11、吐蕃王國聽到唐朝派祭祀部副部長(太常少卿)韋倫護送吐蕃俘虜回國消息(參考去年八月),並不敢相信,等韋倫及俘虜們進入國境,俘虜們各返各人所屬的部落,聲稱:“唐朝新皇帝登基,釋放宮女回家,釋放飛禽野獸回山,在英明威武的領袖領導下,中國一片祥和之氣。”吐蕃國王(三十六任)墀松得贊大為高興,清掃道路,迎接韋倫。然後,派遣使節隨韋倫前來長安朝見,並致送前任帝(十一任)李豫的奠儀。 四月九日,吐蕃使節抵達京師(首都長安),李適用盛大的禮儀接待,並命沿邊釋放吐蕃俘虜。西川戰區(總部設成都府)將領們反對,上疏說:“吐蕃人都是豺狼,被我們生擒的人,不可以讓他們回去。”李適說:“戎狄侵犯邊塞,我們迎擊;戎狄順服,就送他們回去。打擊表示威力,歸還表示誠信。威力不能發揮,誠信不能遵守,怎麼能使遠方的人產生向心力!”命全部遣送。

12、十一任帝李豫在位時,每年元旦、冬至日、端午節、皇帝生日,州府縣在正規捐稅之外,還互相競爭另行呈獻特別祝福禮物(參考七六六年十月);誰呈獻的多,李豫對誰的印象就好(這跟隋王朝二任帝楊廣同好,參考六一六年十二月)。帶兵武官和奸詐的文職官吏,藉著這個機會壓榨平民。 四月十九日,是李適的生日,各地依照慣例,都作額外呈獻,李適一律不接受。平盧戰區(總部設鄆州)司令官李正己(李懷玉)、魏博戰區司令官田悅分別呈獻綢緞三萬匹,李適命送給全國財政總監署(度支),作為應繳中央政府的賦稅。 13、五月五日,擢升韋倫當祭祀部長(太常卿)。 五月二十二日,再派韋倫出使吐蕃王國。韋倫請李適出面署名誓書,跟吐蕃結盟。宰相楊炎認為有傷唐朝尊嚴,建議由汾陽王郭子儀出面署名誓書,由李適在上批一“可”字。李適接受。 14、中央討伐軍朱泚等包圍變兵首領劉文喜盤踞的涇州,切斷所有交通線,緊閉營壘,不發動攻擊,歷時很久不能攻克。這時,天氣久不落雨,驕陽如火,旱災已成,徵收捐稅糧草,東西轉運,內外騷動不安,中央官員中上疏請求赦免劉文喜,以解救軍民疲憊痛苦的,多到無法統計。李適一律拒絕,說:“一個小丑都不能剷除,怎麼能治理一個龐大帝國!”劉文喜派大將劉海賓到京師請願,劉海賓向李適報告說:“我是陛下當親王時舊部(李適封雍王,當過全國野戰軍元帥,參考七六二年四月;特遣兵團軍官,都是部屬),怎麼肯聽從叛徒?一定要替陛下砍下他的頭。劉文喜所請求的,不過一個任官符節而已,希望陛下姑且給他,他的戒備一定鬆懈,我的計劃就可實施。”李適說:“名分和官職絕不可以隨便給人。你能夠立功,固然很好,我的任官符節,他得不到。”命劉海賓回去告訴劉文喜,詔令討伐軍繼續攻擊。並且減少自己的飲食,犒勞士卒,圍城中官兵應領春季服裝的照常發給;於是,大家了解李適不會改變主意。此時,吐蕃王國跟唐朝的邦交正在和睦,拒絕支援劉文喜,圍城中勢孤力弱,變兵絕望。 五月二十七日,劉海賓和各將領共同起事,誅殺劉文喜,砍下人頭,送到京師。但原州城池,始終不能修築。 自從李適登基,平盧戰區司令官李正己(李懷玉)內心一直惶惶不安,曾派一位助理前往京師奏事,正巧涇州傳來捷報,李適命他觀看劉文喜的頭顱之後再回去。李正己更加恐懼。 15、六月一日,監督院副監督長(門下侍郎)、二級實質宰相崔祐甫逝世(享年六十歲)。 16、巫法師桑道茂上疏說:“不出數年,陛下有離開皇宮的壞運。我瞭望到,奉天(陝西省乾縣)有天子氣,最好是增加城牆的高度和厚度,準備應付突然發生的非常事變。” 六月八日,李適命首都長安特別市政府(京兆)徵調民夫數千人,配合禁軍士卒,修築奉天城牆。 17、最初,回紇汗國風俗敦厚,生活樸實,可汗和臣屬之間的距離並不太大,所以上下一心,力量強盛,將士勇敢,所向無敵。後來,在唐朝內戰中,幫助唐朝政府建立大功,唐朝送給他們豐厚的禮物作為回報。登裡可汗(三任大可汗)藥羅葛移地健遂開始膨脹,覺得自己偉大非凡,大肆興建宮殿,供給皇后以及小老婆、宮女居住,房舍裝潢豪華,更十分重視她們的衣服穿著和梳妝打扮;唐朝為了供應這種揮霍,搜刮得民窮財盡,而回紇自己的善良風俗也全都被腐蝕敗壞。唐王朝十一任帝李豫逝世(參考去年五月),繼任帝(十二任帝)李適派宦官梁文秀前往報喪,藥羅葛移地健桀驁不馴,態度冷淡,不把梁文秀當做貴賓接待。 九姓胡部落(山西省西北部)中有投降回紇的部眾,向藥羅葛移地健強調中國的繁華富饒,建議藥羅葛移地健利用唐朝皇家大喪之際發動攻擊,定可獲得大批財富。藥羅葛移地健怦然心動,打算傾全國之力,南下入侵。宰相藥羅葛頓莫賀親王,是藥羅葛移地健的堂兄,勸阻說:“唐朝,是一個龐大帝國,沒有任何地方辜負我們。前年,我們深入太原(山西省太原市),俘獲羊馬數万只,應該算是大捷(參考七七八年正月),可是路途太遠,糧食無法供應,等到回國,很多士卒不得不雙腳步行(殺自己的馬充飢)。而今,全國南下,即令大捷,也不過如此,萬一不能大捷,我們怎麼回來?”藥羅葛移地健不接受。藥羅葛頓莫賀利用大家強烈反對南侵的心理,發動政變,誅殺藥羅葛移地健,並誅殺九姓胡部落歸降部眾兩千人,自己登基,稱合骨咄祿毗伽可汗(四任大可汗),派他的部屬藥羅葛聿親王隨同宦官梁文秀,前來長安朝見,誓言做唐朝藩屬,恁由長發下垂,不再剪斷(表示接受中原風俗),等候唐朝皇帝進一步指示。 六月二十二日,李適派首都長安特別市副市長(京兆少尹)臨漳(河北省臨漳縣南)人源休前往冊封藥羅葛頓莫賀,稱武義成功可汗。 18、秋季,七月四日,邵州(湖南省邵陽市)變民首領王國良歸降(參考去年十二月)。 王國良本是湖南道營門官(牙將),行政長官辛京杲派他駐防武岡(湖南省城步縣),用來防禦西原蠻(廣西靖西縣少數民族部落)侵擾。辛京杲貪殘暴虐,而王國良家庭富有,辛京杲遂誣陷王國良死罪,打算害命謀財。王國良申訴無門,十分恐懼,遂據守武岡縣城兵變,跟西原蠻結盟,集結一千人,襲擊擄掠附近州縣,沿著湖南道邊界,長達一千里,都受到傷害。李適命荊南戰區(總部設江陵府)、黔中道(首府設黔州)、江南西道(首府設洪州)、桂州道(首府設桂州)出軍聯合討伐,一連幾年,不能攻克。 後來,曹王李皋接任湖南道行政長官,說:“驅使精疲力竭的平民,追殺動亂不安的人群,不是上等謀略。”於是寫信給王國良,說:“將軍並不是膽大包天的叛逆,只不過為了救自己一命而己。我跟你一樣,都受辛京杲的陷害,我已被中央昭雪,怎麼忍心把刀鋒加到你的頭上?你遇到我而不馬上投降,後悔時已來不及。”王國良又高興又害怕,派使節呈遞降書,但仍遲疑不敢作出最後決定。李皋於是偽裝成自己的信差,只帶一個騎兵護衛,穿山越嶺,行軍五百里,直抵變民軍營,用鞭拍打營門,大聲喊叫說:“我是曹王,來接受你們投降!”變民軍大為吃驚。王國良急急出迎,在馬前下跪叩頭,請求寬恕。李皋握住他的手,約定結拜為義兄弟。王國良遂焚燒攻城和防御用的武器及裝備,解散變民軍,使他們各自回鄉務農。 李適下詔赦免王國良的罪狀,賜給他新名王惟新。 19、七月十九日,李適遙尊失踪的娘親沈女士為皇太后(失踪事,參考七六五年七月)。 20、荊南戰區司令官庾準迎合宰相楊炎的旨意,上疏檢舉忠州州長劉晏:寫信給鳳翔特別市長(鳳翔尹)朱泚,求他營救,措辭充滿怨憤(忠州屬荊南戰區)。而且,庾準更指控劉晏曾上疏請求增加州政府所屬民兵名額,事實上是準備背叛中央。當李適詢問楊炎意見時,楊炎證實劉晏確有這種陰謀。李適遂秘密派宦官前去忠州,把劉晏絞死(享年六十五歲)。 七月二十七日,李適下詔命劉晏自殺,天下人為劉晏呼冤。 最初,安史之亂(參考七五五年十一月),幾年之間,全國戶口流失十分之八九,州縣被軍閥割據,貢物和賦稅全到不了中央,國庫枯竭。天災人禍又接連不斷;戎狄每年侵犯,沿邊駐紮大量國防軍,都靠政府供應,費用多到無法計算,全部倚靠劉晏籌劃。劉晏開始時擔任運輸總監(轉運使),負責陝東(東中國)各道財政(參考七六二年六月),陝西(西中國)各道,則仍歸國務院財政部(戶部),後來兼管陝西(參考去年閏五月),但不久即被免職(參考本年正月)。 劉晏精力充沛,腦筋靈活,能隨機應變,調節物資的有無多寡,方法神奇,經常用高薪僱用健步如飛的人,在各重要地方設置物價情報站,調查各種物價,即令是遙遠的城市,用不了幾天,報告就送到總監署(使司),糧食、貨物價格貴賤,全在總監署控制之下,國家獲得大量財源,人民卻不憂慮物價飛漲或慘跌。劉晏強調說:“打算辦成一件事情,全靠賢能的人才,所以必須遴選見識通達、性情敏捷、精明強悍、廉潔勤懇的人,把任務交給他們執行。至於核對賬簿、稽查數目,收支管理金銀糧食,則應委任知識分子。僱員(胥吏)之類低層幹部,只能負責文書工作,不可以隨便發言。”又強調說:“知識分子(士)一旦被指控貪贓受賄,就會被世人詬罵,所以愛名遠超過愛錢,因之他們多數清廉自愛;僱員之類低級官員,即令廉潔如水,終身也不可能升遷,所以愛錢遠超過愛名。僱員級官員,自然很多貪污受賄。”然而,只有劉晏能做得圓滿,而效法他的人都無法趕得上。劉晏的屬官雖然分散四方,有的甚至遠在數千里以外,可是命令一旦抵達,劉晏就好像站在他面前,連私人行為,包括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劉晏都不能欺騙怠慢。有些當權人士把親友故舊推薦給劉晏,劉晏也都接受,但給他一個閒差事,俸祿多少、升遷快慢,一切都納入正常軌道,卻不讓那些人負實際責任。劉晏所屬各單位,凡是重要、艱難的位置,一定交由當時最傑出的賢才。劉晏被李適誣殺之後,唐政府負責財政賦稅的官員,大多數都是劉晏的舊屬。 劉晏了解,戶口越多,賦稅的來源越多,所以他掌管全國財務,最優先的工作,就是要全國人民富裕。所以在各道設置特遣官(知院官),每隔十天以及每隔一個月,都要把該道所屬州縣降雨量、降雪量,跟糧食是豐收或歉收等情況,呈報總監署(使司)。如果豐收,即用高價買進,如果歉收,即用低價賣出,或用糧食換取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供應政府官員,或運到糧食豐收的地區賣出。特遣官(知院官)發現莊稼有歉收預兆時,就先行呈報總監,然後,劉晏就預定某月需要免除若干賦稅、某月需要作若干補助。到時候,不等州縣申請,劉晏已主動呈報皇帝實施。反映人民的緊急需要,從沒有錯過時機,不會等到人民已經困苦、流亡、餓死,然後才去賑濟。因此,人民才能安居樂業,戶口繁衍增加。劉晏當運輸總監(轉運使)的時候(參考七六二年六月),全國不過二百萬戶,到了後來,已達三百餘萬戶。劉晏管轄的地方戶口都有增加;其他地區都沒有增加。最初財賦年收不過四百萬串,後來則高達一千餘萬串。 劉晏主要的辦法,是用食鹽專賣制度供應政府以及軍事龐大開支。當時,自許州(河南省許昌市)、汝州(河南省汝州市)、鄭州(河南省鄭州市)、鄧州(河南省鄧州市)以西,人民都用河東(山西省)池鹽,由全國財政總監(度支)主管。自汴州(河南省開封市)、滑州(河南省滑縣)、唐州(河南省泌陽縣)、蔡州以東,人民都用海鹽,由劉晏主管。劉晏認為:官員越多,人民受到的騷擾也越多,所以,只在產鹽的地方設置食鹽管理官(鹽官),收集鹽戶生產的鹽轉賣給商人,隨他們的意,想運到什麼地方,就運到什麼地方,其他州縣不再設官。山區距離產鹽地太遠的,恐怕商人不願前去,則設運鹽官,由政府把鹽運到山區儲存。有時候鹽商受到阻礙,不能供應,鹽價躥升,政府就壓低鹽價賣出,稱為“常平鹽”,政府既可賺到利潤,而民間也可不再缺鹽。開始時,海鹽稅收不過四十萬串錢,後來收入已高達六百萬串錢,因此,國庫充足,人民卻沒有增加負擔。河東(山西省)池鹽的稅收,每年不過八十萬串錢,價格比海鹽昂貴。 (根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當時產鹽的分佈,大致分兩類。沿海地區,有四大鹽場,分佈在漣水、湖州、越州、杭州。政府設置以下十個管理局:嘉興監、海陵監、鹽城監、新亭監、臨平監、蘭亭監、永嘉監、大昌監、候官監、富都監,管理沿海鹽場。又設置十三巡奏事務處:揚州院、陳許院、汴州院、廬壽院、白沙院、準西院、甬橋院、浙西院、宋州院、泗州院、嶺南院、兗鄆院、鄭滑院。十三院主要職責,是逮捕私鹽販賣者,以及鹽商路過時徵收稅款。所以各院同時具備全國各地食鹽差價的宏觀調控作用。至於內陸地區,均依靠鹽池及鹽井。計:河中府安邑、解縣有五鹽池,總稱“兩池”,每年得鹽萬餘斛,供應京師使用。鹽州有烏池、白池、瓦池、細項池,靈州有溫泉等八池,會州有河池,三州皆以鹽換米。安北都護府有胡洛池,供振武、天德二軍事基地。黔州有四十一鹽井,成州、巂州各有一鹽井,山南西道戰區有一百二十三鹽井,東川戰區有四百六十鹽井,西川戰區有十三鹽井。除海鹽、池鹽之外,又有“鹽屯”,在幽州及橫野軍,屯有勞役及士卒看守。) 從前,關東(潼關以東)糧食運到首都長安,因沿途河流凶險湍急,時常舟毀人亡,平均下來,一斛米能運到八斗(看情形一斛就是一石)就算有功勞,有功勞就可以受優厚的獎賞。劉晏認為:長江、汴水、黃河、渭水,水流的速度和承載能力都不相同,一條船從長江出發,直抵京師,自然容易發生意外;於是依照各河川的實際情況,擬定分段運輸計劃,各自建造各自的糧船,訓練各自的水手。長江糧船隻到揚州,汴水糧船隻到河陰(河南省鄭州市西北桃花峪),黃河糧船隻到渭口(陝西省潼關縣·渭水注入黃河處),渭水糧船則到首都長安倉庫。同時在沿途設置糧倉,逐次積存。自此之後,每年運輸總量高達一百餘萬斛,沒有一斗沉沒損失。糧船以十艘組成一支船隊,稱“綱”,由各該地區駐軍將領率領,一連十次沒有損失才計功勞,用升官來獎勵。所以都小心翼翼,用心保護糧船,運了幾趟之後,連頭髮都會變白。 劉晏在揚子(江蘇省揚州市南長江渡口)設立十個造船廠,每艘造價高達一千串錢。有人說:“每艘船的成本,還不到五百串錢,豈不是浪費得太多。”劉晏說:“恰恰相反,成就大的事業,不可以在小的地方苛求,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長程計劃,考慮到以後的發展。現在,才開始設立造船廠,用人很多,必須先教他們維持某一個水平的生活程度,衣食及日常費用都比較寬裕,他給政府製造的東西才可能堅固。如果馬上跟他們連一個釘子的錢都算得清清楚楚,怎麼能維持長久?我幾乎可以預見,將來一定有人指責我付給工人的錢太多,而堅持減少;如果減少一半,還可以勉強維持水準;如果減少到一半以下,造出來的船就不能使用了。” 劉晏逝世後五十年間,主管官員果然把造價減到一半,到了九世紀七〇年代(二十任帝李漼在位),主管官員完全依照成本付費,造船廠沒有利潤,船身就越來越薄,越來越脆弱,一撞就壞,整個水上糧運遂完全停頓。 劉晏做事,反應迅速而責任心重,事情不管重要不重要都要當天裁決,絕不拖延到第二天,後來的財政專家都無法跟他相比。
*劉昀曰: 歷代負責國家財政的人,沒有一個不壓榨人民去奉養君王;傷害別人來奉養自己;變更法令,藉以弄權作威;製造怨恨,終於惹禍上身。種種情形都曾發生。像劉晏這種調節物資,任用賢能,使國家富有卻不加重人民負擔,自己節儉而使大眾蒙受利益的人,歷史上絕無僅有。或許有人質疑,說:“鄭國的姬產,官員不能騙他;宋國的宓子,官員不忍心騙他;魏國的西門豹,官員不敢騙他(姬產,參考五一九年二月注)。這三位先生,是古代的賢人,部屬們都有騙他們的心,只是不能、不忍、不敢而已。而劉晏的部屬們,無論遠近,連騙的心都沒有,什麼緣故?”回答說:“因為劉晏遴選的是適當人才,而且任由他們施展才幹!”劉晏逝世後,部屬們掌握唐朝財政二十餘年,豈不是可以說明一切。 《史記·貨殖傳》說:“平抑物價,市場上不缺乏物資,是使社會安定的方法。”劉晏管理全國賦稅,物價平穩,沒有什麼東西特別貴,也沒有什麼東西特別賤(參考七六四年三月)!一些高談闊論治國平天下的人,怎能相比!劉晏推薦顏真卿,是忠誠(劉晏曾把國務院財政部副部長官位讓給顏真卿);減輕王縉的罪罰,是公正(參考七七七年三月)。忠誠公正都超越同僚。然而,森林中如果有一棵特殊的樹,直插霄漢,狂風定會把它摧折。之前,常袞妒忌,之後,楊炎陷害,使人長長嘆息(常袞妒忌劉晏,故推薦劉晏當國務院左執行長,希望削除他的財政大權,但李豫命劉晏仍兼各機關首長。參考前年十二月)!當時也有人譏刺劉晏,說他對抨擊他的人都用錢封他們的口!問題是,如果不封這種可以說出傷人讒言的口,劉晏怎麼能獲得大權,如不能獲得大權,又怎麼能施展他的才幹,拯救國家。這只是他的權術,有什麼可譏刺的。
21、八月三日,振武戰區(總部設單于府)候補司令官(留後)張光晟屠殺回紇汗國使節藥羅葛突董等九百餘人。 藥羅葛突董,是武義可汗(四任大可汗)藥羅葛頓莫賀的叔父。唐王朝十一任帝李豫在位時,九姓胡人曾經冒充回紇人,跟漢人混雜在一起,住在京師,做生意、置產業,殘忍兇暴,橫行霸道,跟回紇人一樣,成為唐朝政府與人民的災難。李適登基後,下令藥羅葛突董率領他的部眾回國。藥羅葛突董攜帶大批行李輜重,抵達振武戰區,不肯馬上回國,反而逗留數月之久,一直向地方政府要求優厚供應,每天僅牛羊肉就要一千斤,其他東西如同這個比例,但他們仍然任意砍柴放牧,踩踐莊稼,態度蠻橫,振武軍民,痛苦難言。張光晟打算發動一場突擊,屠殺所有回紇人,掠奪他們滿載而歸的行李輜重;但畏懼回紇人強悍,不敢動手。九姓胡人這時已聽到新可汗屠殺他們族人的消息,很多人開始中途逃走,藥羅葛突董嚴加防範,於是九姓胡人既不能逃亡,又不敢回去,陷入絕境,為了自救,就向張光晟呈獻密計,請求剷除回紇人。張光晟對回紇內部分裂大為興奮,遂一口答應。李適自從在陝州(河南省三門峽市)被回紇羞辱(參考七六二年十月),對回紇至為痛恨,張光晟了解皇帝這種心理,乃上疏奏稱:“回紇本部人馬,並不是很多,所以強大的原因,靠其他胡族部落的順服。現在聽說他們自相殘害,新可汗藥羅葛頓莫賀剛上台,舊可汗藥羅葛移地健的兒子以及原來的宰相、將軍,各率軍隊數千人互相攻擊,政治情勢還沒有穩定。他們沒有充足的錢財,就不能驅使他們的部眾,陛下如不利用這個機會予以剷除,而放他們回去,送上錢財,正是把武器拿給強盜,把糧食送給匪徒。請准許我動手誅殺。”上疏三次,李適都不准許。 張光晟乃決定刺激回紇人挑畔,於是派一位副將領經過回紇賓館門口,故意趾高氣揚,傲慢無禮,藥羅葛突董果然大怒,把那位副將領揪住,打數十馬鞭。張光晟揮軍突擊,把包括藥羅葛突董在內所有回紇人和九姓胡人全部屠殺,屍首堆成一個高台,只留下一個九姓胡人,命他回國說明:“回紇人鞭打大唐大將,而且陰謀奪取振武戰區要塞,邊防軍迫不得已,先行誅殺。”李適調張光晟回京師當右金吾(衛軍第十二軍)將軍,派宦官王嘉祥前往回紇王庭(設蒙古國哈爾和林市),致送禮物及信函。回紇政府要求把擅自誅殺回紇的人交給他們,由他們復仇;李適為此特別再貶張光晟當睦王李述的師傅(李述是李適的老弟),以安撫回紇的憤怒。 22、八月十六日,加授盧龍(總部幽州)、隴右(總部普潤)、涇原(總部涇州)三戰區司令官朱泚兼任立法院最高立法長(兼中書令·使相),仍保有盧龍、隴右司令官。命舒王李謨當四鎮、北庭特遣兵團(駐涇州)司令官(行軍節度使)、涇原戰區司令長官(節度大使),擢升涇州前營作戰司令(牙前兵馬使)河中(山西省永濟市)人姚令言當候補司令官。 李謨,是李邈的兒子(李邈,是李適的老弟,七七三年五月逝世),因早年喪父,李適收養為自己的兒子。 23、八月二十二日,李適下詔追贈娘親皇太后沈女士的老爹、祖父、老哥、老弟以及沈家男女們,紛紛任官封爵,賜給采邑的人事任命狀跟土地授權證,總共一百二十七件,馱到馬背上,由宦官一一送到沈家。 24、九月二十一日,建築部長(將作)奏稱:宣政殿走廊損壞,但是下(十)月河魁、天罡二位凶神出現(陰陽家認為:天上有河魅星群、天罡星群,是兩位凶神。巫法師說:當這兩位凶神出現之時,任何事都不要做,否則,將有大禍。罡,音gang),不可以動工。李適說:“只要不妨礙公務,不傷害人民,就是吉祥,何必管什麼時辰?”命馬上修建。 25、立法院立法官(中書舍人)高參建議皇帝,派沈姓族人分別到各地明察暗訪失踪的皇太后沈女士。 九月二十九日(原文誤置於十月,據《新唐書》改),李適命睦王李述當奉迎特使,國務院工程部長(工部尚書)喬琳當副奉迎特使,又命沈姓家族四人當執行官,會同宦官,分別到各道尋訪。 26、本(八)世紀七〇年代之前,田賦捐稅的徵收、開支以及官員薪俸的多少,都沒有法令可以根據,一切由機關首長決定,加上元載、王縉當權,公開賄賂,全國不懲治貪污將近二十年。只發生一件:江西道行政長官路嗣恭檢舉虔州(江西省贛州市)州長源敷翰,判處流刑(虔州屬江西道)。 李適認為宣歙道(首府設宣州)行政長官薛邕,溫文儒雅,又是過去的舊部(薛邕貶歙州,參考七七三年五月),特地擢升他到中央任國務院左秘書長(左丞)。薛邕臨離開宣州時,侵吞政府財產以萬萬錢為計算單位,宮廷監察官(殿中侍御史)員寓(員,姓)揭發。 冬季,十月九日,貶薛邕當連山縣(廣東省連山縣)防衛員(尉)。於是州縣官員才開始畏懼法律的尊嚴,不敢貪贓枉法。 李適剛登基時,疏遠宦官,親近高級知識分子,張涉因對儒家學派經典有高深的研究,而調到中央;薛邕也因是一介書生,而進入中樞,結果都因貪污有據,身敗名裂。宦官、武職官員反而拿他們當做例證,辯解說:“政府文官,動不動就貪贓萬萬錢,卻一口咬定我們搞亂天下,豈不是誣害我們,欺騙人民。”於是,李適才開始迷惑,不知道要倚靠誰才對。 27、十一月,李適詔令:除了待詔官外,更增加地方政府進京朝貢特使(朝集使)二人,以便向他們查訪政治上的缺失,跟邊疆人民的疾苦(朝集使,參考六四三年九月)。 28、從前,公主結婚後,端坐上座,公公、婆婆向她下跪叩頭,公主並不回禮。現在,李適命禮儀官員制定公主叩見公公、婆婆以及叩見丈夫的伯父、叔父、老哥、姐姐的禮儀。新禮儀規定:公公、婆婆坐在上座,老哥、姐姐站在東廂,由公主向他們下跪叩頭,跟民間的普通家庭一樣(公主出嫁後,仍以媳婦身份侍奉公婆,自南平公主時開始,參考六三七年三月)。有一位縣主(親王的孫女稱縣主)已經擇定十一月十七日那天結婚,可是到了那天,李適的一位堂妹逝世,李適遂命婚禮停止。有關官員奏稱:“所有準備都已完成,而且,未成年人死亡,不應妨礙其他喜慶。”李適說:“你注重錢財,我注重禮儀。”結婚儀式終於停止。 七五六年以來,國家多事,公主、郡主、縣主很多不能在適婚年齡出嫁,有的甚至頭髮已白,雖然也住在皇宮裡,有的甚至十年之久,見不到皇帝一面。直到李適,才接見沒有結婚的皇女,對長輩致敬,對晚輩慰問,全都把她們嫁出,致送的嫁妝,無論大小,李適都親自過目。 十一月十九日、二十日兩天,岳陽等九十一位縣主同時結婚。 29、吐蕃王國看見唐朝使節韋倫再次抵達,越發高興。 十二月一日,韋倫回國,吐蕃派他們的宰相論欽明思等隨同到長安朝貢。 30、本年,李適封太子李誦的娘親王女士為淑妃(此時唐王朝的小老婆群編制沒有“淑妃”)。 31、本年統計,全國納稅人三百零八萬五千零七十六戶,適齡青年七十六萬八千餘人,全國稅收一千零八十九萬八千餘串,米穀二百一十五萬七千餘斛。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