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鄧小平和世界風雲人物

第44章 “考試”——鄧小平和法拉奇(1)

試題:如何科學地評價毛澤東,維護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方式:開卷,一問一答,即席採訪。 監考人:人民和歷史。 出題人:法拉奇(意大利女記者)。 答題人:鄧小平。 時間:1980年8月21日和23日。 地點:中國北京,中南海。 得分:(看完本文你就知道了。) 掛在人民大會堂的兩幅毛澤東畫像被取下。西方觀察家說中國正在“非毛化”。 《人民日報》首次明確界定評價毛澤東的基本走向:不是非毛化,而是非神化。 1985年10月16日,鄧小平在設宴招待意大利共產黨總書記亞歷山德羅·納塔時,納塔跟鄧小平說:“不少意大利人都見過你。你1980年同我國記者法拉奇的談話非常精彩,已收到你的文選中,我們都拜讀了。”

鄧小平笑著回答道:“我同她談了七八個小時,她給我出了許多難回答的題目,我總算通過了考試。” 考試? ! 一個記者的採訪被另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比喻成“考試”,這是少有的。尤其是對這個讓赫魯曉夫也害怕的被西方人譽為“打不倒的東方小個子”鄧小平來說,更是語出驚人。 然而,這確實是一場考試。一場特殊的考試。 這場考試對當時已經76歲的鄧小平來說,確實是一種對自己政治智慧的挑戰和考驗。 歷史選擇了鄧小平。 鄧小平卻別無選擇。他要給歷史一個科學的回答。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考試”呢?這個名叫法拉奇的意大利女記者到底又是怎樣的一個“考官”呢?鄧小平又是如何通過考試的呢? 要解答這麼多的問號,我們還得把目光回溯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

打倒“四人幫”。為天安門事件平反。鄧小平復出。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的大討論。劉少奇冤案平反昭雪……1980年的中國,可謂百廢待興。 這年的7月30日,在北京靜悄悄地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事情。在當時,這件事情所產生的影響,國外比中國國內還要大。這就是長期掛在人民大會堂的兩幅毛澤東畫像被取下。同時另外兩塊永久性標語牌也被拆除。由於標語牌過於巨大,拆除過程中還動用了吊車、卡車。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為什麼做出這樣的決策和行動? 儘管此前,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幾乎遍及機關、學校、工廠、街道各個單位各種部門,已經採取過同樣的行動,毛澤東的畫像被取下,塑像被拆除,語錄被塗抹覆蓋。據說,因為一些塑像極其高大堅固,在拆除過程中還使用了炸藥。但這一切似乎並沒有引起人們尤其是西方社會觀察家們的注意。但7月30日北京的行動,在沒有公開發布任何消息的情況下,仍然在第一時間傳遍了西方世界。

北京!的確與眾不同。中國的心臟,她的每一次心跳都牽動著世界的神經。況且這是在人民大會堂———這個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會議大都在這裡舉行的地方,把開國領袖毛澤東的畫像從這裡取下的舉動,怎麼能不引起世界的震動? ! 敏感的西方觀察家們似乎從中共這個從地方到中央的行動得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中國正在“非毛化”。 而讓人們更加關注的是,也就在7月30日這一天,中共中央發出了一個《關於堅持“少宣傳個人”的指示》。在這個《指示》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段文字: 從現在起,除非中央有專門決定,一律不得新建關於老一代革命家個人的紀念堂、紀念館、紀念亭、紀念碑等建築。毛主席像、語錄和詩詞在公共場所過去掛得太多,這是政治上不莊重的表現,今後要逐步減少到必要限度。

這可以看作是中共第一次在黨內對此作出的一個正式解釋。而同一天在人民大會堂悄悄進行的行動,或許就是貫徹這個《指示》的一次帶有像徵性的行動。然而這個像徵性的行動,對於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人們來說,其像徵性的意義是最明白不過了———毛澤東畫像、語錄遍布每個角落的中國結束了一個“以激情狂熱開始到悲憤哀痛落幕”的時代。 中國清楚,世界清楚。經歷過太多苦難的中國需要前進,需要復興!然而,這一切又怎麼能不令人猜測或者思考?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的命運,已經是與告別苦難和屈辱,與解放和當家做主站起來緊密相連的。如何科學地評價毛澤東和維護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又十分敏感的課題。

這個問題,實際上從1976年毛澤東逝世之後,毛澤東的一些錯誤的觀點或提法被拋棄、那些被遭年毛澤東打倒的被平反,以及後來中國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已經讓敏感的西方觀察家得出他們所謂的“非毛化”結論。 外面的世界如此。在中國國內,自1979年春天,也開始了一股誹謗詆毀毛澤東的思潮。於是,西方報刊也推波助瀾,認為“大陸批毛勢在必行”。 國內國外的這些思潮,自然引起了鄧小平的高度關注。其實,鄧小平對這一敏感問題的思考已經很久很久了。 早在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召開的由各省、自治區和各大軍區的主要負責人及中央黨政軍各部門和群眾團體的主要負責人共計212人參加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就對此發表了精闢的見解。 12月13日,在這次會議的閉幕會上,鄧小平發表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講話。這個講話快結束時,鄧小平就“國際國內都很關心我們對毛澤東同志和對'文化大革命'的評價問題”指出:

毛澤東同志在長期革命鬥爭中立下的偉大功勳是永遠不可磨滅的。 ……所以說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這絲毫不是什麼誇張。毛澤東思想培養了我們整整一代人。我們在座的同志,可以說都是毛澤東思想教導出來的。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共產黨,這也絲毫不是什麼誇張。毛澤東思想永遠是我們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完整地準確地理解和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原理,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以發展。當然,毛澤東同志不是沒有缺點、錯誤的,要求一個革命領袖沒有缺點、錯誤,那不是馬列主義。 ” 而對於“文化大革命”,鄧小平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也應該科學地歷史地來看。毛澤東同誌發動這樣一次大革命,主要是從反修防修的要求出發的,……是要總結,但不必匆忙去做。要對這樣一個歷史階段作出科學的評價,需要做認真的研究工作,有些事要經過更長一點的時間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評價,那時再來說明這一段歷史,可能會比我們今天說得更好。

歷時36天的中央工作會議,在12月15日圓滿結束。這次會議為三天后的18日至22日召開的另一個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和理論準備。會議再一次正確地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 1979年3月9日,針對西方“非毛化”的論調,中國的《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首次公開明確界定了評價毛澤東的基本走向———中國現在所做的,不是“非毛化”,而是“非神化”。 這年的3月30日,鄧小平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做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在這個重要講話中,鄧小平再一次對毛澤東的評價問題作出了精闢論述: 毛澤東同志同任何別人一樣,也有他的缺點和錯誤。但是,在他的偉大的一生中的這些錯誤,怎麼能夠同他對人民的不朽貢獻相比擬呢? ……毛澤東思想過去是中國革命的旗幟,今後將永遠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和反對霸權主義事業的旗幟,我們將永遠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前進。

鄧小平清醒地認識到對毛澤東和對“文化大革命”做出權威性的評價,是當務之急。 經過商議,評價將採取中共中央決議的方式。 1945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曾做出《關於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進行了總結。今天,中國共產黨同樣要對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做出科學的總結。 歷史選擇了鄧小平。 鄧小平說:“對毛澤東同志、毛澤東思想的評價問題,黨內黨外和國內國外都很關心,而且各方面的朋友都在註意我們怎麼說。從國內來說,黨內黨外都在等。你不拿出一個東西來,重大的問題就沒有一個統一看法。國際上也在等。人們看中國,懷疑我們安定團結的局面,其中也包括這個文件拿得出來拿不出來,早拿出來晚拿出來,所以不能再晚了,晚了不利。”

《決議》的起草工作,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領導下,由鄧小平、胡耀邦主持進行的。決議的核心問題就是對毛澤東同志的評價和對毛澤東思想的闡述。鄧小平說:“不是僅僅涉及毛澤東同志個人的問題,這同我們黨、我們國家的整個歷史是分不開的。……決議稿中闡述毛澤東思想的這一部分不能不要。這不只是個理論問題,尤其是個政治問題,是國際國內很大的政治問題。如果不寫或寫不好這個部分,整個決議都不如不做。” 鄧小平像一個設計師,掌握著每一個環節的進度,直接指導著每一個細節。到1980年秋,《決議》的基本思路已經形成。 這個時候,鄧小平認為公開發表意見的時機已經成熟。 那麼該以什麼方式將這一權威評價向外公開發表呢?

鄧小平有自己的考慮。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