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諸葛亮成長之謎

第17章 諸葛亮自編自演三顧茅廬

諸葛亮成長之謎 韩春呜 3366 2018-03-16
諸葛亮親自到劉備駐兵處探營,毛遂自薦失敗了。但在歷史上,這只是諸葛亮和劉備建立關係的開始。那麼後來在《三國志》中明確記載的“三顧茅廬”之說又是怎麼來的呢?是劉備突然發現諸葛亮有得天下之才而去三顧嗎?不是。他們之間關係進一步的發展,事實上得益於諸葛亮的老師、岳父的共同施謀。 當時,諸葛亮與劉備初次見面後出了劉備的大營,心中充滿失望與悵然,本來是滿懷希望而來,卻是這般結果而歸。他心情鬱悶,無心逗留,便踏上了回隆中的大道。 諸葛亮見到岳父黃承彥,講述了自己在樊城的遭遇,不由長嘆一聲:“一個人若想出人頭地,不是自己就能夠左右的呀!不知道天下有多少人空有滿腹經綸,而無施展機遇。” 黃承彥望著諸葛亮,說道:“好啊,剛剛遇到這麼一點挫折就心灰意冷了嗎?依我所見,這不過是一唱大戲的一個小小的序曲而已。”

黃承彥點撥道:“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人的才學本領就是為了有機會施展而準備的,但在機會沒來時,要耐得住寂寞才好。” 諸葛亮點頭,說:“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如果生不逢時,等不到明君,那就依然在隆中當山野村夫,也是不錯的選擇。” 黃承彥點頭,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不過,機會也不完全是等來的,有時還要爭取,還可以想辦法讓機遇找你來。” 諸葛亮不禁綻開笑容道:“還望老師指點迷津。” 翁婿二人正在談論,家人來報,有客人來訪。諸葛亮說:“肯定是水鏡先生,且讓我到大門迎接。”話音未落,司馬徽已經進了大堂,一邊走一邊說:“也不是外人,不必那麼多的禮數。” 黃承彥起身迎接道:“好啊,老友相見在隆中,痛飲幾杯方興濃。今天正想听聽閣下的高談闊論呢!”

司馬徽對孔明說:“樊城一行,我料不大順心。對嗎?” 諸葛亮點頭。 司馬徽說:“這個怨為師的欠考慮。既然有了一個目標,那麼要想實現,就必須認真籌劃一番,如果不假思索,貿然而動,自然是欲速則不達。” “學生自認學業不精,蒂未落,只怨瓜還未熟;渠雖修成,水未到,尚缺引水之道。” “好啊,我卻以為瓜已熟,為何蒂不落?尚欠一陣風,風到瓜自落。”黃承彥捻鬚說道。 “那麼渠已修成,何謂引水之道乎?”司馬徽問。 “今日水不是已經來了嗎?水鏡水鏡,無水何以成鏡?” “你是說我已經有了方略?” “不要賣關子了,趕緊一一道來。” “俗話講,一個女婿半個兒。你可是真替孔明著急啊!”

這時,黃丑丫笑吟吟地走入大堂,對父親說:“酒已經燙熱,宴席已經備好,您快與司馬老師暢飲,請水鏡先生酒後吐真言!” 司馬徽哈哈大笑道:“丑丫備酒,是要誆老夫洩露天機!” 酒席宴上,司馬徽道:“徐元直前些日子找我要主意,我告訴他,即使隱姓埋名也要顯山露水。他原打算北上洛陽從軍,投靠曹孟德。我對他講,你現在的身份如果投軍,不過當個士卒,什麼時候混出模樣來?倒不如去投劉玄德,打擊曹軍,讓曹孟德吃你幾次苦頭,對你刮目相看,你的名聲遠播,自然就會有個好前程。” 諸葛亮馬上悟道:“您是讓徐庶先行,為我探探劉玄德到底是不是可以輔佐之主?” 司馬徽不置可否,說道:“總之,要先看一看劉玄德的人品究竟如何。”

黃承彥點頭說道:“好啊,毛遂自薦總不如名士推薦。” 司馬徽故意連連搖頭:“我可不認識劉玄德,你不要又給我安排什麼事情做。” 黃承彥一本正經地說:“怎麼是我給你安排呢?你自己已經在安排。至於認識與不認識不過是一字之差,見一面不就可以減少一個不字了嘛。”司馬徽點頭同意。 諸葛亮說:“我看劉玄德還沒有意識到身邊無人。他大約還認為自己身邊有文臣,有武將,人才濟濟,完全可以依靠現在他身邊的人馬馳騁天下,創建偉業的。所以我還是想繼續留在隆中,鑽研戰法,完善八陣圖。” 司馬徽連連搖頭,說:“前日,我與龐德公談起你的學業,覺得你現在最急需的事情,是遊歷山川,徜徉山水之間。特別是西川五十四州,你還沒有遊歷,對那裡的風土人情,你也只是在前人的著述中略知一二。依我所見,你應當親身體驗一番,紙上談兵容易,也容易誤事。地形地貌與人為所畫圖形畢竟還有區別,誤差也是不少的。所以真正的將才,務必要親自查勘地形地勢的。”

諸葛亮尊照老師司馬徽的教導,開始有目的遊歷山川江河。哪處可伏兵,何方易守難攻。他都一一記錄在案,並找到一張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圖。他按圖索驥,將所觀地形地勢的心得也都在圖上有所表示。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他在遊歷山川的同時,訪賢拜友,擴大了自己的資訊網絡,獲取了不少信息資源。 此時,司馬徽與黃承彥等人已經開始全方位研究劉玄德,對劉玄德的相貌、行踪、愛好、特點,以及身邊隨行人員的情況,逐一分析,安排對策。對於劉玄德本身的優缺點和生活習慣更可謂瞭如指掌,以致水鏡山莊的書僮對劉玄德都能夠耳熟能詳,一見到劉備馬上就能夠認出。 司馬徽在水鏡山莊不露痕跡地推薦了諸葛亮。他對劉備說:“伏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但是,他並沒有說破“伏龍”就是諸葛亮,原因很簡單,司馬徽知道劉備對諸葛亮有過一面的交往,他擔心劉備對諸葛亮最初的印象會影響他下一步的安排。

司馬徽不愧是老謀深算,為了弟子的前程煞費苦心,在劉備面前推薦了“伏龍”這還不算完,當天晚上,他又招來徐庶徐元直,安排徐元直隱姓埋名到劉備駐紮的樊城應聘。 劉玄德以為徐庶就是“伏龍”,隨即拜徐庶為軍師。這徐庶,一出手就將曹操軍隊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於是曹操設計,誆徐元直進許都。徐庶明知是套,卻偏偏要往裡鑽。在去許都的路上,他對有知遇之恩的劉玄德推薦了勝過自己多少倍的諸葛亮。 此時,劉玄德還納悶哪,水鏡先生講匡扶天下的人傑是伏龍和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怎麼沒有聽說這個諸葛亮是那麼大的角兒啊?當徐庶說諸葛亮就是“伏龍”時,這才讓劉備恍然大悟。 徐庶告訴劉備,伏龍不可屈致,使君可親往求之。劉備為了得到幫助自己得天下的大才,也豁出去了,一次登門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哪一位架得住一而再,再而三的上門請求呢?

劉備這一手固然奏效了,其實還是在司馬徽與黃承彥的籌劃之中。當劉備還沒有動身去隆中時,司馬徽擔心劉備還在猶豫,又親自登門找到劉備,強調諸葛亮那是“興周八百年的薑子牙、旺漢四百年的張子房”啊。就這一句,催得劉備趕緊備馬,請求諸葛亮出山! “劉備已經決定要聘請諸葛亮了。”司馬徽將情報迅速傳達給了黃承彥。 黃承彥又一次來到臥龍崗,告訴孔明:“機會來了,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 諸葛亮問:“莫不是劉玄德要來登門拜訪?” 黃承彥問:“你怎麼猜到的?” “前幾天,徐元直從我這裡走的。” “你如何打算?” “正在思考,沒有想到這麼快。” “為師的,已經為你設計好了一場'三顧茅廬'的大戲。”

“這場戲大約就是以隆中臥龍崗作為場景吧?”諸葛亮猜不透岳父大人是如何籌劃的。 “那您安排我幹什麼呢?” “你沒有見小孩做遊戲所唱的嗎?'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三網撈個小尾巴魚……哈哈!你不妨先躲起來,找一個沒人打擾的地方去做作業。題目叫'隆中如何作對?'副標題是:'為劉備指條明路'。前面的三齣戲你就別管了,自然有人唱的。”黃承彥不慌不忙地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第一齣戲,請隆中的鄉鄰和在家田裡的幫工出演。你平時不是教他們吟詩作對嗎?就讓他們待貴客來到隆中時,在稻田裡即席吟誦,讓來客看一看,隆中的農夫都是這麼大的學問,可想而知臥龍該有多大到道行。

第二齣戲,昨日崔州平、孟公威回家探親,到我家來問候,我就請他們二位也幫一下忙,友情客串,與劉玄德見個面,談上一席話,看一看臥龍的同窗好友的才學,從而為臥龍出場作一個陪襯。諸葛均要負責穿針引線,書僮也要有幾句台詞,來客時也好應付一下。 第三齣戲,老夫我也客串一把,為你作一個陪襯吧。劉玄德既然來到隆中,就不能讓他空手而歸,還沒有見到臥龍,就感到不虛此行,就感到大有斬獲,也讓他更加迫切地想見到臥龍。 ” 諸葛亮臉上覺得掛不住了,有點難為情地說:“我看大可不必興師動眾吧?水鏡先生已經把我介紹給了劉豫州,還有徐庶,他把自己比喻為寒鴉、駑馬,把我孔明說成是麒麟和鳳凰,簡直是把我放在火上烤,讓我臉上發燒。”

“這件事你就听老夫的安排吧!別的你不要管,認真做好你的作業就行了。” 要說黃老先生運籌帷幄,一而再,再而三,策劃了一幕劉玄德“三顧茅廬”的千古絕唱,目的是為諸葛亮亮相烘托場面。 “三陪襯,三對頭,三突出”說起來要算是黃承彥的專利呢!至於“三顧茅廬”的演出效果如何,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的表現如何,羅貫中先生在中已經表述得淋漓盡致,無需贅述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