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海派商人黃楚九

第39章 三九、從小愛練字

海派商人黃楚九 秦绿枝 935 2018-03-16
臧伯庸不禁大喜過望,拿到“知足廬”向丈人交差,黃楚九更是開心得不得了,以後逢人就說:“太炎先生竟然稱我為公,實在不敢當。”誰又知道是黃楚九本人耍弄的一個噱頭呢。 後來章太炎也為臧伯庸寫了一幅字,上款署“伯庸仁兄”。臧伯庸如獲至寶,特地配了紅木鏡框,懸於診所的牆壁上,直到六十年代才取下。 “文革”中被抄家後,這幅字也不知弄到哪裡去了。 黃楚九收藏的字畫中,最多的還是折扇,其中有一百多把扇面的書畫,都出於明清兩代著名的書畫家之手。每把扇子的扇骨質料、雕刻,無一相同,極為珍貴。這一百多把扇子的原主人是浙江湖州的一位老鄉紳,因家道中落,經濟拮据,便攜了扇子到上海求售。先找到丁福保,要價是每把二百大洋。丁福保沉吟半晌,對他說:“你有沒有門路找到黃楚九,他出的價錢可能還更多一些。”

老鄉紳東打聽,西問訊,果然見到了黃楚九,捧出扇子,聽憑挑選。黃楚九隻看了兩把,一把有翁同寫的字,一把有石濤的畫,就立即拍板,“好,我全要了。”隨即從“日夜銀行”提了一筆款子給老鄉紳,數目究竟是多少弄不清,反正每把絕對超過二百元了。老鄉紳欣喜不已,以後逢人便誇黃楚九為人不但慷慨大方,而且是個有鑑賞力的行家。 有人不免懷疑,黃楚九難道真的還有什麼學問?應該說,他雖然沒有什麼學問,但也粗通文墨,尤其喜歡練字,這是他小時候就養成的習好。當年他父親在餘姚鄉下為人看病處方,他總站在旁邊看著,有時就幫著寫寫方子。他父親告訴他:做醫生的一筆字很要緊,要是寫不好,開了方子到藥店去配藥,會被店伙瞧不起,在病人面前出你做醫生的“洋相”。黃家後人直到現在還珍藏著一本“治服七十二症方”的小折子,就是黃楚九的親筆,字談不上寫得怎麼好,但是相當工整的。

在“知足廬”的書房內,放著一塊有半張八仙桌那樣大的青石板,用紅木架子支撐著。黃楚九每天必用毛筆蘸了清水,在石板上寫上好一回。黃楚九還開過一爿“黃隆泰茶莊”,招牌字就是他的親筆。 且說黃楚九買了這一百多把扇子。以後每逢宴客一次,手中的扇子就要換一把。又因為每次宴請的客人中,總少不了有文人在座,黃楚九也就有了可以展現風雅的對象。這些文人差不多常在上海各家大小報紙上撰稿,有的更闢有專欄。在他們的筆下,黃楚九的一些“軼事”也是能引發議論的,這一百多把扇子的文章更有得做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