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中國電影幕後故事1905-2005

第10章 第一部分:險象環生的“廣州第一大案”適應形勢更改為《南海潮》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運動不斷,使身居要職的蔡楚生,更加公務繁忙,再加上外界種種原因的導致,《南海風雲》就這樣一直處在難產的狀態,而蔡楚生的心頭抑鬱難結。 早在1951年、1956年分兩次開始籌建的廣州珠江電影製片廠,作為華南片區的重要腹地,又在1958年大躍進運動的高潮聲中,進行了再次建廠。蔡楚生對這部一往情深的《南海風雲》一直癡情渴望,他馬上在腦海裡閃現這樣一個念頭:這部戲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地方特色都非常適合在珠影厂進行拍攝。經過十多年的變化,中國的政治形勢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原劇本中的“風雲”,現在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浪潮”,於是,蔡楚生激情難抑,遠在北京的他似乎馬上可以聯想到影片投入拍攝時鏡頭中所要表現出那種波瀾壯闊的氣勢。此時,蔡楚生需要馬上增加新的情節,以適應新的形勢,豐富其故事的整體內容,以力爭使該片更加富有氣勢,更加充滿戲劇化的演變,同時也更好、更濃郁地賦予其鮮明的南國地方特色。蔡楚生便同同從香港回到廣州擔任華南文學藝術學院秘書長、後任寶安縣縣委書記的著名作家陳殘雲進行了促膝暢談,蔡楚生開門見山請陳殘雲對此劇本進行大刀闊斧地修改,以增加新內容為主。在華南地區與著名作家黃谷柳、歐陽山合稱為“廣東名家三巨頭”的陳殘雲,被蔡楚生的中肯、認真、執著的精神深深打動,同時,也為了能早日了卻蔡楚生的這個長久夢想,陳殘雲欣然從命,加盟合作。

心有靈犀一點通。陳殘雲在改編蔡楚生的原劇本時,完全理會他當初的創造意圖和現今的思想發展軌跡,故陳殘雲捨棄原劇名《南海風雲》,而重新命名為《南海潮》,在原故事的總體框架之上,適當增加了階級對立面激烈的矛盾衝突,擴大故事的發展過程,但依然保持著蔡楚生原劇本中那種清新雋永、故事性強、情節縝密、描寫細膩、意境深邃,具有深刻思想性和鮮明民族風格以及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的顯著特色。改編後的劇本得到了蔡楚生的首肯,他馬上開始進行影片的前期籌劃,因《珠江淚》而聲名鵲起的王為一,自然成為蔡楚生尋找導演的首要人選。蔡楚生的聲譽和名望,使王為一在感激對其厚愛的同時,又多了一層很大的顧慮,雖然王為一早於1934年就已經在上海從藝,畢竟1927年就踏入影界的蔡楚生,憑其深厚的資歷和不凡的成就,都是令他倍感尊敬的老師級前輩,王為一在一口應允的同時,更願全力配合蔡楚生,甘當副導演,共同把這部影片早日搬上銀幕。可蔡楚生卻非要指定王為一與自己聯合執導,他認為早已獨立拍片多年、並以《關不住的春光》、《珠江淚》、《火鳳凰》、《山間鈴響馬幫來》、《椰林曲》、《鐵窗烈火》等多部影片而在影界頗有名氣的王為一,是一定能像當年與自己曾有過良好合作過的鄭君裡一樣,與之配合默契完成此片的拍攝。王為一完全理解蔡楚生的一片良苦用心,他與陳殘雲深深知道這是蔡楚生在解放後嘔心瀝血想要開拍的第一部戲,一定要全力以赴地把它拍攝成功。再說蔡楚生身體虛弱,又在北京擔任要職,也不可能每天在拍攝現場進行艱苦的勞作,為了蔡楚生的早日夢圓,也從他的身體和工作來總體考慮,王為一便俠肝義膽地開始了這部影片的具體執導。本來這部影片珠影厂是作為重點拍攝,而特意向電影局申請彩色伊斯曼進口膠片,想成為本廠的第一部的彩色故事影片,但蔡楚生卻為了考慮逼真地再現影片中的苦難,而謝絕了此番的好意。

於是,在《南海潮》的外景地的汕尾漁港、珠海香洲、海南島舖前鎮、文昌、清瀾軍港等沿海各處,都留下了攝製組拍攝的深深足跡。而遠在北京的蔡楚生則進行著分鏡頭的細緻設置,與王為一通過打長途電話、拍加急電報等方式,依然與攝製組保持著密切聯繫,遙控指揮。王為一也向蔡楚生對每一個情節的拍攝,幾乎是每天都在匯報著拍攝進展情況。據王為一的統計,光在拍攝週期內他向蔡楚生髮出電報和收到的電報就多達100多封,長途電話更是不計其數,只可惜這些電報底稿和回電均在“文革”抄家中被摧毀殆盡,真是令人感到分外的痛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