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權謀高手李鴻章:從刀筆小吏到第一重臣

第64章 帝國主義侵華急先鋒

郭嵩燾來滬,標誌著吳煦、楊坊時代的落幕。 早在幾個月前,李鴻章就上奏朝廷,點名要求了一大堆候補官員,目的就是為了踢開吳煦和楊坊,另行組建上海的行政領導班子。 此時各路人馬已經紛紛到齊,李鴻章感激不盡,並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摩拳擦掌最積極的人,就是安徽候補知縣王大經。他打仗不成,但負責弄錢的本事還是有的,就由他來負責吳煦、楊坊這兩人手中的厘捐。 上海的財政收入,一共分兩塊,一塊稱厘捐,也就是市民走路過橋進城門,都要繳一筆買路費。這個費用如果黑社會來收,就叫保護費;如果地方官來收,就叫厘捐。第二塊收入就是江海關的關稅。由於太平軍佔領了南京,這一塊一度陷入崩潰之中,後來是英法美三國看不過去了,就出來搭人手幫場子,這一幫可就麻煩了,落得個帝國主義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的罪名。美國和法國因為壓力太大,乾脆退出了,這一塊結果就落入一個叫李泰國的奇人之手。

說起這個李泰國,他的命運真的好悲苦。話說早年間,英國聖公會有個傳教士,叫李太郭矢志要把上帝的聖光傳至中國人的心中,遂不遠萬里,甘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馬前卒,來到中國不辭勞苦地傳教。正傳之際,忽然鴉片戰爭爆發了,中英雙方經過交火之後,就進入了下一個流程:談判。 要談判,就需要雙方都能夠聽懂對方的話,這就意味著英國人急切地需要翻譯。可這手忙腳亂的情形下,上哪兒弄翻譯去呢? 於是傳教士李太郭被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聘為了翻譯和顧問。這時候李太郭才發現,政界遠比宗教界更好混,也更容易大獲成功,從此退出宗教界,成了英國駐廣東領事館的首任領事,然後又轉任廈門領事。正開心之際,不想人有旦夕禍福,有一日李太郭睡下,就再也沒爬起來,死翹翹了,拋下了孤零零的李夫人,以及六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這下子李夫人可頭大了,可憐她一個女人家,又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人生地不熟,怎麼可能養活六個孩子呢? 於是李夫人心生妙計,就寫了封信,把十五歲的大兒子和十三歲的二兒子李泰國送回英國,交給一個叫郭士立的傳教士來養育。 但是這郭士立憑什麼要養別人的孩子呢?於是他就又把倆孩子送到船上,給李夫人送回中國。 等倆孩子下了船,李夫人把他們倆腦殼向後一扭,又給郭士立送回去了。 雙方如此送來送去,終於有人看不下去了,就有一個英國駐華使團說:算了,孩子,你別跟這些怪人較勁兒了。這樣好了,你就給我們做僱員吧,等我們到了中國,你替我們當翻譯。 是年李泰國十六歲,就因為家貧,不得不淪為外交童工。 二十二歲那年,李泰國出任英國駐上海副領事。就在這個位置上,他開始插手江海關的稅務工作,並在法國和美國雙雙退出之後,大權獨攬,大刀闊斧,完全用了西式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對海關大力整頓。他建章立制,廢除了中國式的稅額包乾等怪異的管理方式,並對腐敗的海關官員和從事走私的外國商船進行嚴厲打擊。他讓中國的海關成了一個奇蹟,當然,他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帝國主義侵華的急先鋒,這事兒跑不掉。

但是李泰國現在並不在上海,因為另一個英國人羅伯特·赫德向恭親王建議,中國應該購買十幾艘兵艦,組成一支中國海軍,這樣中國就崛起了,再也不怕帝國主義列強了。 恭親王聽了,怦然心動,就問這得花多少錢。 赫德說:不多不多,大概不會超過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一百五十萬兩……恭親王頓時牙痛似的呻吟起來:不行不行,這個議案拿到朝廷上去,那幫糟老頭子會把本王吃掉的。 赫德:這樣子啊,那一百二十萬兩如何? 恭親王搖頭。 赫德:一百萬兩如何? 恭親王:……餵,你個洋鬼子,這會兒工夫就從一百五十萬降到一百萬了,你到底有個譜儿沒有? 赫德:王爺啊,一分錢一分貨,這你聽說過沒有? 恭親王:這樣好了,八十萬兩白銀,你答應就答應,不答應拉倒!

赫德:王爺,你弄差了,這銀子不是我要,我只是提個建議。 恭親王:隨你,反正你們洋鬼子沒好貨。 於是,恭親王把八十萬兩銀子採購一支海軍的計劃,拿到了朝廷之上,交給眾官討論。原本以為眾官會反對,萬不承想,與會的官員全都舉手通過。蓋因大家都已經領教過英法聯軍火砲之犀利,而且太平軍時不時作勢要直搗直隸,所以無論是多麼迂腐保守的官員,在這個問題上也投了贊同票。 全票通過,那就是集體負責了。恭親王心花怒放,把這個任務委託給了上海江海關的總稅務司李泰國。於是李泰國腰揣八十萬,乘船奔歐洲,回國大採購去了。所以目前的上海江海關,暫時就由赫德來代理。 這麼一說就明白了,江海關的情況有點兒複雜,於是李鴻章心生妙計,要拿這個複雜情況,搞死吳煦和楊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