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權謀高手李鴻章:從刀筆小吏到第一重臣

第46章 李鴻章與李秀成之異同

曾國藩心理壓力比較大。 這時候曾國荃玩兒命,僅以一萬人的湘軍,硬是攻上了雨花台,還搞了個深溝壁壘,跟城裡的太平軍叫板。洪秀全很氣憤,把城門一開,先象徵性地出來三萬人,奔著曾國荃的營壘殺了過來。雙方兵力對比是三比一,理論上來說,曾老九有點兒懸。 但曾國荃所率湘軍,全都是戰場殺出來的鐵血戰士。而南京城裡出來的太平軍,卻是舒服日子過得久,基本上已經廢掉了,剛一交手,就被一萬名湘軍打得落花流水。太平軍大驚,乃退入金陵。 敗軍回城,抱怨忠王李秀成不回家替大家幹活,要知道,李秀成手下可是有十三王三十萬人,把這三十萬眾調回來,三十個打一個,不信打不死他曾國荃。於是洪秀全傳詔,命忠王李秀成速速回師,別在外邊瞎溜達了。

而李秀成這邊好不容易擊斃法軍少將卜羅德,困常勝軍華爾於松江,正要揮師直入上海,如何肯放棄這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不是李秀成不把淮軍放在眼裡,想這淮軍才成立幾天?如果說淮軍的戰鬥力比英法聯軍和常勝軍加起來還要厲害,恐怕連淮軍自己都不相信。 李鴻章也不相信。 李鴻章太清楚了,與李秀成交手,是一場敗多勝少的豪賭。死在李秀成手下的名將太多了,他李鴻章算老幾?最要命的是,李秀成和李鴻章,兩人太相似了,他們同一年出生,都是唯武器論的迷信者。李鴻章想盡辦法為淮軍添置火器,而李秀成也通過傳教士的途徑,為太平軍購置了大量的洋槍和火砲。 再比較一下二人的師承。李鴻章師從曾國藩,學的是聖學。聖學這東西雖然古板僵化,但有一個特點,不忽悠人。而李秀成學的是洪秀全抄襲復又篡改的偽書,最關鍵最核心的地方,是錯誤的。於是在師承上,李秀成先失一分。

再來比較兩人的戰績,這方面李秀成佔據絕對性優勢,李鴻章失掉一分。 最後是雙方的兵力配比,李鴻章滿打滿算,才六千五百人,而且還要把守各個要道,不可能全部投入戰鬥。而李秀成只出動了他全部兵力的六分之一,麾下十三王只來了兩個,聽王陳炳文與納王郜永寬。兩王所率兵力不少於六萬人。 單看最後這個條件,李鴻章明顯失分過多。但問題是,聽王陳炳文和納王郜永寬這兩個人,有問題。 有什麼問題呢? 聽王陳炳文是湖南人,原是在茶館拎大茶壺的,練得一手好腕力。後太平軍大至,陳炳文就被裹脅在當中,這時候他的腕力顯露了出來,八十三斤的春秋刀,他舞動起來不費吹灰之力,由是成為太平軍中成名的戰將。奈何湘軍崛起之後,陳炳文就興起歸鄉之念,接連給曾國藩寫了多封密信,渴望重返桑梓。

遺憾的是,陳炳文的這個願望,到死也未能達成。他總是陰差陽錯地被裹於賊夥之中,始終掙脫不出來。但這終將影響到他對部屬的指揮與實際的作戰效果。 納王郜永寬,卻是湖北人,一聽他的籍貫,就知道他和聽王陳炳文一樣,都是稀里糊塗被捲入到太平軍中的。只是因為李秀成待其恩義過重,所以才羈留難去。可無論如何,郜永寬對這場戰爭,肯定不會像李秀成那樣志在必得。 這樣一來,這場大戰的勝負就徹底無法確定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