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劉邦發跡史·神一樣的無賴

第32章 勢力我最大

為了調動韓信參加垓下會戰,劉邦再次違心地加封給韓信一大片地盤,使他心甘情願地前來殊死搏殺。可是,項羽一死,劉邦馬上就給韓信顏色看。只是因為韓信立有蓋世之功,如果操之過急,將他一棍子打死,恐天下不允,失去人心。所以第一步先剝奪他軍權,改封為楚王。隨後,又利用韓信狂傲自大、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弱點,以有人告他“欲反”為藉口,“用陳平謀”,在雲夢將他逮捕,押回洛陽,殺盡他威風,貶為淮陰侯。從此,韓信憤恨難消,人際關係更加緊張。 “羞與絳、灌等列”,樹敵太多,周圍環境對他越來越不利。最後,失去理智,策應陳豨謀反,招來殺身之禍,也是罪有應得。臨死,韓信發出長嘆:“吾悔不用蒯通之計!”等他明白過來時,一切都已經遲了。

韓信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是感嘆自己當時不夠果斷沒有大膽賭一把,還是故意顯示自己有機會反而沒有反的冤枉?難道韓信不知道說此話還會給蒯通帶來災禍嗎? 劉邦剿滅陳豨叛軍,班師還朝,對韓信的死半憂半喜,憂的是從此失掉一隻得力臂膀;喜的是他向來對功高蓋主的人懷有敵意,所謂“飛鳥盡,良弓藏”,呂后此舉正好除去他的心頭之患。他聽說韓信死前提到過蒯通,就立刻派人捉拿蒯通,要把他煮了。 “你教唆韓信謀反了?”劉邦很有把握地戲弄道。 “是的,我說過三分天下的話。”蒯通似乎也是戲弄的口氣。 “你不知道謀反是要滅九族的嗎?”劉邦的凶相不想掩蓋了,他要發作了。 “那時,你還不是皇帝,不聽你的話哪裡算是謀反?秦始皇的時候,楚霸王的時候,人人都不聽命於你,你能以謀反的罪名把天下人殺盡殺絕嗎?”挑釁的語氣和眼光中,蒯通準備通過死刑來把名聲傳播千年。

劉邦被震懾了,正所謂“民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他想收買蒯通,許以官位。蒯通乾脆地拒絕了任命,返回稷下辦起學堂。 佩服之餘,人們有一點兒遺憾,既然皇上已經捐棄前嫌,給你蒯通以機遇,為何不識抬舉?棟樑之才可以做大柱,可以做橫梁,雖然有些委屈,甚至也可以做檁條。如果你要用它去做筷子或者火柴棒,那麼寧肯閒置在那裡,它也不會“屈尊”了。蒯通不肯做劉邦的官,一來由於蕭何、張良、陳平等人早已先入為主,二來自己的謀略和膽識已經得到證明,當然不會屈才而就了。閒置實在是一種無奈的選擇。這是後話了。 就在韓信為要不要聽從蒯通的建議進行激烈的思想鬥爭時,劉邦也沒有閒著,他一面派人不斷去催促韓信來進攻楚軍,一面派使者拿著印綬火速到黥布處,封他為淮南王,令他赴九江去截斷楚軍的後路。而彭越此時卻小動作不斷,他繼續在楚軍腹部進行殺人放火、燒殺搶劫的流氓勾當,使得楚軍的糧草告急,他功不可沒。當初張良三步走的計劃是多麼明智,關鍵時刻,他提到的韓信、黥布、彭越三人都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劉邦不但積極去聯絡各大王來相助。而且還遇到了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來了一支三千多人的貉族騎兵。這支騎兵的到來完全歸功於陳平。 這群貉族騎兵的頭頭兒就是一個名叫郭逸的漢人。這郭逸和陳平是一個村的,是從小玩兒到大的好朋友。長大後,郭逸跟隨父親到洛陽做起了絲綢生意,那時北方的貉族人拿寶馬和銀器去換絲綢品,郭逸被貉族人一個郡王看上,於是強行把他招為上門女婿。後面的事情就很簡單了,郡王死後,他便代替了郡王的位置。 恰巧這一年郭逸回家探望老母時,聽說陳平在劉邦軍中很是風光,就來看看,這一看不要緊,就看出了情緣來。在陳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下,郭逸最終決定帶領手下幾千騎兵來支援。 果然,他的數千名英武高大的騎兵出現,讓劉邦驚喜異常,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和吃了定心丸的劉邦不一樣,此時的項羽非但沒有定心丸吃,而且連吃米飯也成了一種奢侈。彭越帶兵駐紮在梁地,時不時地襲擊騷擾楚軍,把楚軍的糧食供給一刀切斷。韓信、黥布又聯合起來圍打楚軍,漢軍士卒氣盛,糧草充足,項羽彈盡糧絕,兵困馬乏,漸漸支持不住了。

但就在項羽瀕臨崩潰邊緣的時候,劉邦的使者侯公到了項羽營中。原來早先時候劉邦就曾派陸賈到項羽營地說議和的事。當時龍且的死正打擊了他,而且他正在派人做韓信的工作,因此,還沒等陸賈開口就把他轟走了。 但此一時彼一時,韓信堅持不肯歸降於他,此時又糧草已盡,士兵軍心渙散,議和無疑是最好的辦法了。見了侯公,項羽內心雖然有點兒激動,但表面上卻裝得很鎮定,他不冷不熱地對侯公說:“劉邦派你來幹什麼?” “議和。”對項羽的明知故問,侯公回答得乾脆直接。他說:“楚漢相爭的這幾年使得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而且交戰雙方都筋疲力盡,到了缺衣少糧的地步了,不如議和算了。” “劉邦議和有什麼條件嗎?”項羽知道此時自己的處境遠遠落後於劉邦,故有此問。

“我家大王只想與你劃界為線,從此各守一方,永不相犯。”侯公回答得簡潔明了。 “就這一個條件?”項羽反問了一句。 “對,還有一個附加條件。請求大王放了太公和呂后……”這個附加條件一提出,項羽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好在侯公馬上對項羽進行了說服工作。他說:“大王放了太公和呂后,不但劉邦對你感恩戴德,天下人都會認為你是仁義孝悌之王,得民心者得天下,將來這天下還有誰是你的對手。”總之說得項羽心裡很受用,他向來吃軟不吃硬,聽了這些好話有點兒飄飄然了,再加上當時形勢確實對自己不利,項羽認可了議和的要求。 他們約定以鴻溝(也就是廣武澗)為界,劃分勢力範圍。鴻溝以西的地方劃歸漢,鴻溝以東的地方劃歸楚。協議簽訂後,項羽見一切都搞定了,似乎出奇的順利,於是馬上按約定放了劉太公和呂后,漢軍官兵都呼喊萬歲。項羽領兵東返,劉邦也打算領兵回關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