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劉邦發跡史·神一樣的無賴

第13章 劍拔弩張

正當劉邦在關中做著皇帝夢的時候,張良忽然爆出一個驚人的消息:明兒一早項羽就來攻城啦! 在關中享福的劉邦怎麼也不會想到,竟會有人背後給他使絆子。 原來,被派到趙國剿匪的項羽晚他一個多月才到函谷關。按照事先的約定,項羽算是輸了。如果事情就這麼解決了,劉邦也就不用費那麼多周折,而是安心地在這兒做幾日土皇帝。可偏偏有人多事,竟跑到對方營裡嚼舌根,說劉邦想獨占關中稱王,還封投降的子嬰為丞相,把秦宮裡的寶貝都佔為己有。 晚到一步的項羽本來就很鬱悶,這番話更是火上澆油,他身邊的謀臣范增也乘機煽風:“劉邦在山東的時候,就貪財好色,是個著名的大流氓。如今入了關,居然不取財物,不近女色,說明這傢伙一定圖謀不軌。我曾偷偷替他望氣,都是龍虎之形,五彩之色,這可是天子之氣,先下手為強。現在這世道,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話正合項羽心意,於是就立刻下令:“明日就把劉邦這糟老頭子剮了,以慰我三軍將士!”當然,後面“以解我心頭之恨”之類的話沒說出口。

劉邦不知道,項羽之所以這麼快就得了消息,完全是因為自己營裡出了“內鬼”。 沒錯,這個人就是曹無傷,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漢奸”。 自從項羽破關而入,兩軍的態勢敵意甚濃,項強劉弱,一目了然,所有的人都清楚打起來會是什麼結果。當時項羽屯兵新豐鴻門,兵力有四十萬,號稱百萬;劉邦的兵力有十萬,屯兵霸上,號稱二十萬。雖然古人都喜歡虛報數字,但雙方兵力的差距顯而易見。真要是打起來,劉邦可佔不到什麼便宜。儘管他平時油腔滑調的,可要是真刀真槍地干,心裡一樣發毛。 不僅是劉邦,其所部稍有頭腦的將領也能判斷出局勢的危急,曹無傷的告密也正是在這種情形下發生的。 曹無傷本是劉邦陣營裡的左司馬,是執掌軍政的副官,相當於現在的軍委副主席,地位當然非常重要。像曹無傷這樣經過浴血奮戰數年立有大功的人,此時有安享勝利成果的心理狀態也很正常。而一旦重新開戰,享受勝利的前景就會完全泡湯。

當然,如果能站在勝利者一方,則又將另當別論。曹無傷所為,就有點向下一個勝利者投靠的傾向。也就是說,曹無傷做了兩軍將打起來的準備,而根本沒想到兩軍有可能打不起來。一旦打不起來,曹氏所為將為兩邊所不容。所以古人說,禍莫大於欲利,豈空言哉。 四十萬對十萬,顯然劉邦處於下風。軍中有內鬼自然是很倒霉的事,如果光是劉邦自己倒霉,他也就非挨這一下不可了,而從此歷史上可能就少了這麼一位令後世頂禮膜拜的勵志典型了。該當這劉邦命不該絕,早一刻得了消息,由此才躲過一劫;而這通風報信、間接救他性命的人,正是項羽的小叔父項伯。 俗話說得好:多個朋友多條路。原來這張良和項伯早先認識。項伯是項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曾殺了人,跟隨這位韓公子張良在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躲避。聽說這位侄子出息了,當統兵發達了,便來投靠。自己的親人當然不能虧待,項羽二話沒說就給他弄了個左尹(令尹的副職),並帶著他一起進了關中。

項伯在打仗上沒什麼建樹,倒是個重情重義的人(項家人基本上都這樣,可惜常常用錯地方)。雖然現在與張良各為其主,但不管怎麼說對方也曾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恩人隨著沛公一塊兒送死吧,便趁夜來沛公軍營私見張良,把事情全都告訴了他,勸他和自己一塊兒走。 張良說:“我是為韓王來護送沛公的,沛公如今情況危急,我若逃走就太不仁不義了,不能不告訴他。” 於是乎,在沛公急得直跳腳的當口,我們的張參謀又一次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張良問:“是誰給您出的派兵守關的主意?” “咳,別提了!那小人勸我,只要守住函谷關,別讓諸侯軍進來,就可以佔據整個秦地稱王了。所以我就……” 劉邦話沒說完,張良早明白咋回事了,又問:“估計您的兵力敵得過項羽嗎?”

這回沛公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兒才說:“當然敵不過。這、這如何是好?” 張參謀嘿嘿一笑:“那麼請讓我前去告訴項伯,就說沛公您是不敢背叛項羽的。” 聽張良這麼一說,平時就比別人多個心眼的劉邦對他和項伯間的關係產生了懷疑。張良自然清楚劉邦的心思,便把事情大概說了一下。 一聽說項伯比張良年歲長些,劉邦便急忙讓張良去請項伯,使出他在鄉里交友的手腕,非把他當做長輩招待不可。 一見了項伯,劉邦便捧著酒杯向他獻酒祝壽,那叫一個殷勤啊,恐怕他親爹都沒享受過這樣的待遇;不僅如此,又嘮了點家常,順勢定下一樁兒女婚姻,答應把自己女兒嫁給項伯的兒子當老婆,就這樣以閃電般的速度即刻成了兒女親家。 一看關係拉得差不多了,劉邦便轉入正題:“親家公啊,小弟我進駐函谷關以後,連根針都沒敢動,也就按照常例登記了官民的戶口,查封了各類倉庫,只一心等著項將軍到來。我之所以派將守關,是為了防賊竄入以免發生意外。我們日夜盼著將軍到來,哪裡還敢謀反啊!希望您把這裡的實情轉告項將軍,我劉邦絕不是忘恩負義之人。”

項伯背著主子私下會見張良,原本有點不好意思,沒想到劉邦竟這麼熱情,話又說得這麼入耳,何況又是自己恩人的主子求著辦事,或許也因為喝多了幾杯祝壽酒,自然應承下來,打著飽嗝兒說道:“明日可千萬要早點來向項羽賠罪喲!” “有勞親家公了。”一聽事情有了轉機,劉邦一邊道謝,一邊忙命人把自己的良駒牽出來,送這位剛結的親家回營。等項伯走遠時,劉邦的臉都笑僵了。 這一晚劉邦根本沒合眼,一面和張良商量明日見項羽的事,一面準備送給項羽的賠罪禮。其實這一夜項伯幾乎走到生命的盡頭。如果劉邦不是懾於項羽的四十萬大軍壓境,以他出爾反爾的性格,項伯別說結為兒女親家了,被劉邦殺人滅口的可能都有。到那時,不知道視“不義”為人生最大罪過的張良將何以自處,即使此刻劉邦在項伯面前表現得卑躬屈膝,一旦時過境遷,劉邦馬上就把承諾拋到了爪哇國,根本沒有兌現結親的諾言。

再說項伯回了營地,想到既然都是親家了,自然幫著劉邦說話,把他的話告訴了項羽,還拿出長輩的身份給了點意見:“要不是沛公先攻破了關中,你怎麼敢進關呢?如今人家有了大功你反而要攻打人家,說出大天來也都是咱們沒理,不如就此好好待人家。”叔叔都發話了,侄兒哪能不聽啊?真打起來未必也能撈到什麼好處,不過是意氣用事,為爭口氣罷了。這麼一想,項羽也就放棄了原先攻打劉邦的計劃。在劉邦,這也算是生還的機會了。 第二天一大早,劉邦就帶著一百多名隨從驅馬來到鴻門見項羽,向他請罪。這一次會面,即是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