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在歷史的拐點上·世紀偉人鄧小平的智慧和膽識

第55章 四、給小平同志寫封信

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春潮在中國大地上迴盪,同時也在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吳文華同學的心裡掀起了陣陣波瀾。 吳文華的父親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的老職工,“文化大革命”期間不明不白地被打成“反革命”,蒙受了許多不公正的待遇。是小平同志出來主持工作後,他一家的問題才得到徹底的解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他家和千千萬萬個家庭一樣,嚐到了改革開放的甜頭。吳文華從周圍同學們的言談中也深深感到改革開放在中國引起的巨大的變化,崇敬鄧小平的才能。他覺得應該讓小平同志知道青年學生的這份心情,一陣心潮澎湃之後,決定給小平同志寫封信。 吳文華把這個想法最先告訴了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們,大家都說是個好主意。法語系的陸見平同學當即表示要在這封信上寫上幾句話並籤上名。吳文華覺得這樣還不太妥當,想到外校去調查一下大學生的普遍想法。

第二天,吳文華在中國人民大學碰到了一位熟悉的女同學劉雅露。在小劉的宿舍裡,吳文華把自己的想法一說,立即得到了眾人的支持,吳文華的信心更堅定了。 1992年6月20日,吳文華又來到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90級一個男生宿舍。常國鋒、吳小棟兩位來自農村的同學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特別感謝小平同志,是好政策讓農村富裕起來了。家裡才供得起我們上大學。說到這裡,大家紛紛掏出紙筆,寫下了心裡話。 中央民族學院、北京語言學院、清華大學許多同學都在吳文華起草的信上簽了名,在一個多月的準備時間裡,一共有十幾所首都高校的數百名同學在信上簽名。 轉眼快到8月22日了,不知道吳文華是怎麼知道這一天是鄧小平的生日的。吳文華想:如果再給鄧小平買些生日禮物送去,那該多有意義啊!可是買什麼禮物呢?

吳文華突然想起一件事,那是他以前讀過的一本書,書中記載了鄧小平16歲在法國留學時的生活,那時他由於沒有足夠的錢讀書、生活,不得不上街撿牛馬糞掙零用錢。當時的留學生上街撿糞都戴著一條藍白相間的圍巾。黃文華想,能給小平同志送一條這樣的圍巾,多麼富有紀念意義啊! 可現在的季節是盛夏,一般的市場上哪裡有圍巾賣呢?吳文華轉到農貿市場,湊巧一位個體戶老大娘王惠蘭攤位上有。大娘從存貨裡找出了一條潔白的長圍巾,按照吳文華的要求繡上了藍色邊、三顆青松和“1992”字樣。青鬆的傳統含義是健康長壽,藉此義代表大學生對鄧小平的祝愿。繡完後王惠蘭對小吳說:“小伙子,如果這條圍巾真能送到鄧小平那裡,我還有幾句話要說。”

吳文華連忙掏出紙筆,王惠蘭認真地寫了滿滿一頁紙的話,上面說: “我是一個個體戶,借您提出的好政策,我也發了財蓋了房……雖然我沒文化,但我願把孫女培養成有用之人,為祖國作貢獻。……共產黨救了我一生,我永遠不會忘。” 7月10日,吳文華等將信和圍巾送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信訪局。 8月25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都在顯要位置刊登了新華社消息:首都高校學生致信鄧小平擁護南方談話,鄧小平委託中辦轉達感謝和希望。 吳文華開學後重返校園,收到了鄧小平委託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回信,《中國青年報》摘了部分內容: “同學們是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也是跨世紀的一代,實現我國第二步、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光榮任務將歷史地落在你們肩上。希望同學們樹立遠大理想,把個人前途同祖國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腳踏實地,刻苦學習,掌握過硬本領,把自己培養成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