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在歷史的拐點上·世紀偉人鄧小平的智慧和膽識

第9章 二、組織、領導左右江農民運動

廣西的形狀就像一片扁平而寬闊的大桑葉。首府南寧,在廣西的西南部。北部,有通往湘黔的重鎮柳州。東部,有通往廣東的門戶梧州。而左右江地區,則在其西部。 從南寧往西,一條邕江一下子分為南北兩江,西北方向通向百色的叫右江,西南方向通向龍州的叫左江。左右兩江之間的三角地帶,稱為左右江地區。 右江地區地處桂、滇、黔三省交界之地,是一個聚居著壯、漢、瑤等民族的多民族地區。大革命時期,韋拔群即在該地區的東蘭、鳳山兩縣建立了農民革命武裝。在這裡,我黨領導的革命鬥爭,即使在大革命失敗後的白色恐怖時期,也從未停息過。韋拔群和他的戰友們在右江地區打下的深厚的群眾基礎,為迎接鄧小平、張雲逸率領的革命武裝部隊的到來,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鄧小平曾回憶:“廣西右江地區,是一個比較有群眾基礎的地區,這裡有韋拔群同志那樣優秀的、很有威信的農民群眾的領袖。東蘭、鳳山地區是韋拔群同志長期工作的地區,是很好的革命根據地,這給紅七軍的建立與活動以極大的便利。”由於群眾的踴躍參加,第四大隊由1000人很快擴大到2000人。在第五大隊,俞作豫也調來了一些農民運動分子充實軍隊,人數也迅速上升為2000人。而教導總隊,也由共產黨員徐光英擔任負責人。這次擴充的新軍,便成為以後建立紅七、紅八軍的基本武裝基礎。

在我黨的影響下,俞作柏在廣西開放了進步的群眾運動,省農協得到了恢復,而且召開了代表大會。工會、婦女協會、學生會等進步組織相繼恢復。俞作柏還任命了一批大革命時期湧現出來的農民運動領袖擔任各縣縣長,使左右江20多個縣都由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所執掌。其中就有東蘭縣的韋拔群。右江東蘭的農民運動,早在大革命時期就曾蜚聲省內外,因為這裡有一個卓越的廣西農民運動領導人韋拔群。 韋拔群出身富裕之家,早年即有愛國之志,曾參加討袁護國,1925年進入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並參加中國共產黨。 1926年,當大革命在全國迅速發展之時,廣西右江地區由韋拔群領導的東蘭、鳳山等地農民運動發展得如火如荼,成為當時全國最發達的農民運動地區之一。韋拔群不但建立了農民協會,而且建立和發展了農民自衛武裝。他們反貪官、抗捐稅、打土豪、毀契約,把農民運動搞得一派熱火朝天。 1926年春,桂系軍閥慌忙派軍鎮壓,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東蘭慘案”。韋拔群乃是真正的革命英雄,在強大的敵人面前,他率領農民軍堅決打擊敵人,佔領了縣城,迫使當時的桂系省政府承認了東蘭農運的合法地位,取得了這次鬥爭的勝利。 “四·一二”事變以後,廣西革命鬥爭轉入地下,而在這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獨有東蘭拔哥率領的這支農民隊伍,始終堅持公開的武裝鬥爭。

韋拔群,拔哥,是廣西廣大農民群眾的驕傲和英雄。他在右江地區創下的武裝力量和建立的深厚的群眾基礎,為今後紅軍創建右江革命根據地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在共產黨支持下,俞作柏、李明瑞支持農民武裝,給了東蘭農民武裝革命軍以“右江護商大隊”的正式名義,並發撥幾百支槍以示支持。 除了兵運工作以外,鄧小平和廣西特委,針對原廣西中共地方組織非常零亂的狀況,抓緊恢復和發展各地方組織,使廣西地方黨的組織逐級建立了聯繫,同時還舉辦黨員學習班,出版了黨內刊物。 一個新的革命熱潮在南寧,在廣西,迅速發展了起來。在全國革命形勢處於低潮,在反動派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唯獨廣西,出現了革命新高潮。 但是,當時在廣西,人們並不知道有鄧小平這麼一個人。根據中央的指示和多年從事秘密工作的經驗,鄧小平到了廣西後,並未公開露面,只在極小的範圍內活動,只和極少數的人進行接觸和聯繫。除了黨內很小的範圍以外,鄧小平只和俞作柏見過幾次面,對俞加強工作。鄧小平在積極開展廣西的工作的同時,和黨中央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以便及時請示和匯報工作。

廣西局勢的發展,早已引起了各色人物的注視。曾經支持俞李倒桂的蔣介石,就更加關切廣西局勢的發展了。說來也湊巧,勢態的發展,很快便為蔣介石提供了一個除掉俞、李的良機。這就是俞、李追隨汪精衛改組派通電反蔣。 1929年10月1日,俞作柏和李明瑞在南寧舉行了反蔣誓師大會,發出通電,宣布俞作柏為討蔣南路總司令,李明瑞為副司令。隨後,俞、李立即對其所轄各部隊作了戰鬥部署,李明瑞還親赴前線,指揮軍隊向廣東進攻。 蔣介石分析了廣西的形勢,決定以收買方式瓦解俞、李部隊。很快,呂煥炎、楊騰輝和黃權等實權將領相繼被收買,俞、李這次反蔣,不到十天就告失敗。 在俞作柏、李明瑞決定參加通電反蔣時,我黨即客觀地分析了形勢,認為李明瑞只有三個師的兵力,內部又不一致,來廣西時間且短,立足未穩,政治、經濟基礎都很薄弱,因此此次反蔣定會失敗。

俞、李不聽我黨勸告通電反蔣後,為了保存革命實力,以防不測,鄧小平決定把我黨已經控制的第四、第五警備大隊和教導總隊留下,擔任保護後方的任務。經鄧小平等人一再說服和堅持,俞、李終於同意了這一方案。 俞、李率大隊出發後,鄧小平與張雲逸等立即著手準備應變。他們派四、五大隊各一個營去左、右江地區,先行準備工作。在南寧,利用張雲逸兼任南寧警備司令的職權,接管了省軍械庫等機關,控制了五六千支步槍以及山炮、迫擊砲、機槍、電台和堆集如山的彈藥。同時,將汽船備好停在江邊待用,作好一切應變準備。 幸虧有鄧小平等共產黨人的遠識和未雨綢繆,否則,俞作柏、李明瑞這次倒蔣將會遭到全軍覆沒,不但不會東山再起,就連一塊容身之地,恐怕亦難找到了。

俞作柏、李明瑞倉皇逃回南寧後,立即準備再向左江逃去。鄧小平和他的同志們商議後,當機立斷,決定即刻舉行兵變,把部隊拉出南寧,向左、右江地區轉移,並以百色、龍州作為重點,重新開創局面。 這一決定經秘密電台上報了上海的中共中央,並得到了批准。時間緊迫,刻不容緩。 10月中旬的一天,入夜時分,南寧市區內槍聲四起。兵變部隊突然行動,打開了軍械庫,搬取了所有的槍械和彈藥。第四大隊、第五大隊和教導總隊在宣布行動後迅速撤離南寧。 第四大隊和教導總隊的一小部分,由張雲逸率領沿右江逆流撤向西北方向的百色地區。第五大隊,由李明瑞、俞作豫率領沿左江撤向西南方向的龍州地區。 而鄧小平,則率領著黨委和地方做秘密工作的同志,指揮著裝滿軍械的船隊和警衛部隊,沿水路溯右江,向百色地區進發。當時在教導總隊任政治教官的袁任遠回憶:“小平同志指揮軍械船和警衛部隊從水路向右江進發。很巧,我和佘惠是和小平同船而行。過去我們只知道小平是我們的領導,但從未見過面,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小平。他當時化名叫鄧斌,第一次見面就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小平遇事冷靜沉著,機智果斷。他平易近人,沒有架子,很健談,有時也很詼諧。”鄧小平率領著他們的船隊,在滔滔江水中逆流而上。江水在船舷邊翻起浪花,南方十月的風吹拂著每一位革命戰士的臉龐,他們的心,猶如陽光般的明亮,他們的激情,猶如這江水翻滾激盪。

船隊一路順風,不久即到達右江地區。 對於中央代表鄧小平,張雲逸早已久聞其大名,只是由於秘密工作的原因而從未謀面。部隊到了田東後,他才第一次見到了鄧小平。張雲逸在回憶中寫道:“我們到達不久,軍械船也到了。過不一會,忽然見葉季壯陪著一個不認識的同志,向大隊部走來。那位同誌中等身材,20多歲年紀,神采奕奕,舉止安詳。我們連忙迎上前去,葉季壯就給我介紹說:'這位就是鄧小平','哦!你就是鄧小平!'我不禁歡呼起來。三四個月來,我經常得到他的許多寶貴的工作指示,解決了許多工作中的疑難,但卻一直沒有見過面。鄧小平也很激動,緊緊握著我的手不放,同志的溫暖感情充滿心間,使我們一時忘記了說話。坐下來後,雷經天和特委會的幾位同志也來了,大家互相介紹,興奮地談笑。這時鄧小平說我們明天到百色去,大部分軍械都帶去,目前不用的重武器和彈藥,則疏散到東蘭、田東的山區裡保存起來。大家都讚成這個意見,便馬上行動起來,繼續走了兩天,到達百色。從此,鄧小平就和我住在一起。”

就這樣,在作為中央代表的鄧小平和其他共產黨人的精心安排和組織下,廣西的黨組織有效地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把部隊轉移到百色和龍州地區,為在不久的將來,打起紅旗,成立紅軍和建立紅色革命根據地提供了基本條件。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