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92章 91、黃公略——開展游擊創建蘇區

黃公略(1898~1931年),原名礎,字漢魂,又名黃石,湖南省湘鄉縣人。中共黨員。曾被毛澤東譽為“飛將軍”。 黃公略自幼隨父親學習,10歲入峒山小學讀書,畢業後入永豐高等小學就讀。黃公略從小就同情勞苦人民,好打抱不平,他喜歡吟誦屈原名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願遙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鎖”,從小便立下報國志向。 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簽訂賣國的“二十一條”,全國人民義憤填膺。黃公略滿腔熱血,參加了打著護法旗幟的湘軍,一度在湘軍當過文書、國文教員、排長。 1922年秋,黃公略與李燦、彭德懷一起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1926年7月,湘軍第二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一師。因在北伐戰爭中作戰勇敢,黃公略被提升為第奪師第三十團少校團副。 1927年1月,黃公略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高級班。 12月,他參加了張太雷、葉劍英,葉挺領導的廣州起義。在大革命風暴中,黃公略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7月21日下午黃公略與彭德懷共同發動平江起義,起義取得了勝利。黃公略在和區委書記塗正坤等取得聯繫後率領起義部隊開入南山,前往平江城平江兵變被稱為“彭黃兵變”,黃公略在這次起義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江歡慶胜利的大會上正式宣布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 此後,黃公略等人率紅五軍在平江、瀏陽及江西的修水、萬載等地開展游擊鬥爭,同時積極開展群眾工作,成立了中共湘鄂贛邊特委。 1928年10月,根據黨的指示,彭德懷、滕代遠率紅五軍主力轉移到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合。黃公略帶領第2縱隊六個大隊開始了極為艱苦的湘鄂贛游擊戰。由於敵人的“圍剿”,紅軍當時處於十分困難的境況中,黃公略所帶領的6個大隊只有一二百人。在這種情況下,黃公略依靠地方黨、游擊隊和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採取化整為零、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等靈活的游擊戰術,積極打擊敵人。他帶領第二大隊在瀏陽先後發動了毛田,魯家灣、老烏和金坑等地農民暴動,消滅了反動民團和當地的國民黨駐軍,擴大了游擊隊。 11月,他指揮萬載縣突襲戰,消滅了反動的靖衛團,鎮壓了反動縣長,繳獲了很多槍支彈藥。 1929年3月,他指揮紅五軍第二大隊會同區赤衛隊,夜襲永和市,斃傷敵軍100多人,繳獲槍支100餘支。

不久,在中共湘鄂贛邊特委的領導和黃公略的指揮下,湘鄂贛革命根據地逐步建立起來,部隊也不斷發展壯大,到1929年秋天,紅五軍主力從井岡山回來時,這支部隊已由一年前的200餘人發展到2000人,有槍千餘支。在堅持湘鄂贛邊支隊的鬥爭中,黃公略的領導才華得到充分展示。與紅五軍會合以後,黃公略擔任紅五軍副軍長。 1930年初,紅六軍正式組建,黃公略任軍長,不久,紅六軍改為紅三軍,黃公略任紅三軍軍長。 1930年初,“立三路線”統治了黨中央,黃公略是非分明、立場堅定,始終擁護以毛澤東為首的總前委的領導。在中央革命根據地三次反“圍剿”的鬥爭中,黃公略率領紅三軍英勇作戰,屢立奇功,顯示出卓越的指揮才能。第一次反“圍剿”,紅三軍從正面出擊,迎擊東進的張輝瓚所率十八師先頭部隊。 1930年12月30日拂曉,濃霧瀰漫,紅三軍七、八、九師隱蔽在龍岡黃竹嶺一帶,準備對來犯之敵來個迎頭痛擊。清晨,張輝瓚率第五十二、五十三旅及師部8000人馬,偷偷地從龍岡向君埠進犯,黃公略一聲令下,沉睡的山嶺頓時沸騰起來,英勇的紅軍很快把敵軍逼到河邊,敵人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淹死,頓時亂了陣腳。窮途末路的張輝瓚狼狽地藏進了草叢中,被我軍活捉。張輝瓚的警衛營全營官兵繳械投降。龍岡一役,全殲敵軍9000人,繳獲了大批武器。

不久,蔣介石親自督陣,帶領30萬大軍,向中央蘇區發動了第三次“圍剿”。黃公略指揮紅三軍及其他部隊突進敵軍後方蓮塘。 8月5日,經過激戰,消滅了敵人兩個師。緊接著,又率領紅三軍佯攻龍岡,實際上突襲黃陂,僅用40分鐘即全殲敵48師。 9月6日,紅三軍又配合兄弟部隊殲敵五十二師,俘敵5000多人,繳獲了幾百匹戰馬和大量槍支彈藥。被俘的師長韓得勤由於化裝成伙夫未被識別出來而僥倖逃走。 方石嶺戰鬥勝利後,黃公略率紅三軍於15日來到東固六渡坳。突然,三架敵機從上空飛過,瘋狂掃射,而這時紅七師隊伍正在向東固行進。黃公略一面令紅7師隱蔽,一面躍上山坡,指揮機槍對空中射擊。敵機子彈傾瀉下來,有三顆子彈射中黃公略,他頓時血流如注。年僅33歲的黃公略就這樣犧牲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