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77章 76、段德昌——常勝將軍始創游擊

段德昌(1904~1933年),字裕後,號魂,湖南南縣人。中共黨員,早期紅軍將領,曾被譽為“常勝將軍”。 1924年,段德昌離開家鄉,在華容與留法歸國的共產黨員何長工等一起創辦新華學校。 1925年“五卅”慘案前後,任南縣第一國民小學教員,接觸到《嚮導》、《新青年》等進步書刊,受到共產主義思想的熏陶。當反帝大風暴席捲全國的時候,段德昌與其他進步青年一道,發起組織青滬慘案雪恥會,並擔任該會調查股主任。當年6月加入共青團,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即被黨組織選派到黃埔軍官學校第四期學習。 “中山艦事件”後,被國民黨右派開除出軍校,轉入毛澤東、李富春等主辦的中央政治講習班學習。結業後參加北伐戰爭,先後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五師政治部秘書和第二師政治部秘書長。在參加攻打武昌的戰鬥中,段德昌結識了該師一團一營長、後來成為共和國元帥的彭德懷,兩人遂成為至誠的師友。彭德懷加入中國共產黨,就是由段德昌介紹的。後來,彭德懷在《彭德懷自述》一書中,對段德昌給予他的關懷、教育和培養,表達了無限的敬意與感激之情。

1929年春,段德昌率洪湖游擊隊進入江陵、石首、監利開展游擊戰爭,建立了三縣紅色政權。 8月,鄂西游擊總隊成立,段任參謀長,後代總隊長。在游擊戰中,段德昌與周逸群一道,首創“敵來我飛、敵去我歸、敵多則跑、敵少則搞”的游擊戰術,與1930年12月毛澤東提出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術原則有同曲異工之妙。可以說,段德昌是毛澤東這一軍事思想的最早創始人之一。同年底,鄂西游擊總隊擴編為紅獨一師,段任師長。 1930年2月,獨一師升編為紅六軍,段任副軍長、前委委員兼第一縱隊司令員。隨後,在鄂西特委的領導下,他率紅六軍戰斗在荊江兩岸,將江陵、石首、監利、河陽、潛江等縣蘇區連成一片,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洪湖蘇區正式誕生。

段德昌回洪湖後,即與周逸群一起,將紅二軍團失散回洪湖的1000多名戰士集合起來,組成新六軍,段任軍長。 1931年1至5月,國民黨先後調集五個旅的兵力,向洪湖蘇區發動兩次大規模的“圍剿”,蘇區大部分地區被敵佔領。段回洪湖後即率領新六軍和赤色警衛總隊,採取“只打虛,不打實;不勝不打,要打必勝”的戰術,靈活機動地與敵周旋,勝利粉碎了敵人的“圍剿”,恢復了洪湖蘇區,新六軍也發展到2000餘人。 3月以後,以王明為首的中共中央派夏曦主持湘鄂西工作,新六軍改編為紅三軍第九師,段任師長。周逸群犧牲後,段德昌成為洪湖蘇區的主要領導人。 1931年夏,國民黨政府軍向洪湖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段德昌率紅九師二十六團北上開闢天(門)潛(江)蘇區,破除洪湖北面之敵,並勝利迎接賀龍紅三軍東進洪湖,同年11月,段代表洪湖蘇區出席瑞金全國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至1932年上半年,在粉碎第三次“圍剿”的過程中,段率領紅九師取得了龍王集、文家墩、新溝嘴三大戰鬥的勝利,共殲敵一萬多人,繳槍一萬餘支。此後,湘鄂西根據地軍民就送給了段德昌“常勝將軍”的美名。

1932年7月,敵調集10萬重兵,向洪湖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面對強敵,段德昌與賀龍等主張採用運動戰和游擊戰相結合的方法,集中優勢兵力尋機殲敵,以夏曦為首的湘鄂西中央分局執行王明“左”的路線,要求紅軍打陣地戰,“不使一寸土地為敵人蹂躪”,並在蘇區開展大“肅反”,蘇區大批黨政軍骨幹遭殺害,結果第四次反“圍剿”失敗。 10月,洪湖蘇區幾乎全部喪失。 11月,紅三軍被迫撤離洪湖蘇區,從隨縣北部出發,取道豫西南、陝東南、川東,進行八千里“小長征”。途中,段率九師負責阻擊、斷後,保證了紅三軍於1933年1月安全轉移到湘鄂邊。 段德昌到湘鄂邊後,時值湘鄂西的“肅反”達到了高潮。段德昌一邊率軍同敵苦戰,一邊同夏曦“左”的路線作堅決鬥爭。他曾當著夏曦的面質問:“你誰都不相信,把黨團組織都解散了,連黨都不相信了。你把紅軍搞完了、蘇區搞光了,你是革命的功臣,還是革命的罪人?”洪湖根據地喪失後,段痛心疾首,多次向夏曦提出如何恢復洪湖蘇區的設想和建議,並立下了“給我四十條槍,三年內不恢復洪湖蘇區,提頭來見”的誓言,但都被拒絕。就因為這,段德昌被誣為分裂紅軍的“改組派”而遭到逮捕。

1933年5月1日中午時分,夏曦連連催促趕快行刑!段德昌挺胸走向刑場,片刻,段德昌被砍死,就義於馬東縣金果坪,時年29歲。這位為創建新中國而苦苦奮鬥的軍事奇才,蔣介石懸賞伍萬大洋取其首級的英雄,就這樣英年早逝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