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62章 61、鄒韜奮——文化精英奮鬥不息

鄒韜奮(1895~1944年),原名鄒恩潤,曾用名李晉卿,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中共黨員,傑出的出版家和新聞記者。 鄒韜奮1917年進入南洋公學電機工程系學習,1919年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文科三年級,主修西洋文學。 1921年畢業後到上海華商紗布交易所當英文秘書。 1923年,受聘擔任中華職業教育社編輯股主任,負責編輯《教育與職業》月刊。 1926年,任《生活》周刊主編。 九一八事變後,他全身心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堅決反對國民黨政府對日本侵略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他主編的《生活》周刊以團結抗敵禦侮為根本目標,成為國內媒體抗日救國的一面旗幟。一二八淞滬抗戰結束後,國民黨政府在簽訂屈辱的《淞滬停戰協定》的同時,調集大軍“圍剿”蘇區和紅軍。鄒韜奮堅決反對國民黨政府的做法,痛斥蔣介石、何應欽等是軍閥和民族罪人。

1932年7月,他成立生活書店,任總經理。生活書店團結了一大批進步作者,在全國各地建立了56家分支機構,先後出版發行數十種進步刊物和包括馬克思主義譯著在內的1000餘種圖書。 1933年1月,他參加宋慶齡等發起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當選為執行委員。不久,被迫流亡海外。在兩年多的流亡期間,他考察了英、美、法、德、意等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蘇聯,閱讀了大量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實現了思想上的昇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8月,他回到祖國後,正值日本侵略軍製造分離中國的華北事變。他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在上海創辦《大眾生活》周刊,響應共產黨的號召,旗幟鮮明地支持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期間,他擔任上海各界救國會與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領導工作。他的活動遭到國民黨當局的忌恨,他創辦的《大眾生活》和《永生》雜誌先後遭查禁被迫停刊。

1936年11月22日,他因積極宣傳抗日,與沈鈞儒等7人被國民黨當局逮捕,成為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之一。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後獲釋,在上海創辦《抗戰》三日刊。上海淪陷後,轉至武漢,繼續主編《抗戰》,並將其改編為《全民抗戰》三日刊。武漢淪陷後,到重慶繼續主編《全民抗戰》。 1938年任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當局加緊迫害民主進步人士,更加嚴厲限制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各項民主權利。積極進行抗日宣傳的生活書店及其出版物不斷遭到查禁、封閉。 1941年皖南事變後,鄒韜奮被迫再次避走香港。在香港,他繼續宣傳抗日,揭露國民黨當局對日妥協投降傾向和對民主進步人士的迫害。香港淪陷以後,他在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先後轉移到廣東東江游擊區和蘇北敵後抗日根據地,繼續從事抗日民主的文化宣傳工作。期間,他多次向黨組織提出入黨請求,黨組織認為他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在國統區工作對黨和革命事業更為有利。

1944年7月24日,鄒韜奮在上海病逝。臨終前,他再次表達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願望。 9月28日,中共中央根據他生前願望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韜奮先生是不幸早逝的偉大愛國者,他去世時才五十歲。他從參加革命鬥爭到流亡病逝。他的革命政治活動,僅有短短的十四個年頭。他以滿腔熱忱,與全國人民一道尋求抗日救亡的道路。他在上海辦周刊,他主編的周刊成為人民的喉舌,成為民族民主革命的號角。他以高度的熱情關心這兩點。即提高人民大眾的政治覺悟和文化知識水平,與在我國建立符合於人民大眾要求的民主制度。韜奮的文風也是群眾觀點的一個重要表現,他的文章多數係當時最有意義的某些事實,加以認真的分析,用簡短有力的文字,闡明問題的性質,指出發展的前途,無論是論文和讀者信箱都是從事實出發,即不是空洞的議論,也不是繁瑣的敘述,總是平易近人、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其同情之深厚,關切之周到,謀劃之細緻,至今讀之猶令人感動不已。直到呻吟在病榻上,生命的最後一息,他還是緊握著革命的筆桿子和專制腐敗的敵人進行戰鬥。在他的筆底下培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團結。

中共中央在致其家屬的唁電中稱他為“吾黨的光榮”,“韜奮先生二十餘年為救國運動,為民主政治,為文化事業,奮鬥不息,雖坐監流亡,決不屈於強暴,決不改變主張,直至最後一息,猶殷殷以祖國人民為念,其精神將長在人間,其著作將永垂不朽。”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