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奉獻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前英雄人物

第2章 01、八女投江——中華兒女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的英雄壯舉發生在1938年10月的黑龍江烏斯渾河畔。 8位女英雄分別是冷雲、安順福、胡秀芝、黃桂清、郭桂琴、李風善、王惠民、楊桂珍。她們都是抗聯戰士、共產黨員或共青團員,其中年齡最大的23歲,最小的13歲。 冷雲:強忍丈夫犧牲悲痛跟隨部隊西征作戰 冷雲,原名鄭志民,1915年生,黑龍江省樺川縣人。 1931年入樺川縣立女子師範學校讀書。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 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等地從事秘密抗日活動。 1936年,與具有愛國思想的吉乃臣(後改名周維仁)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後經組織批准兩人結為革命伴侶,共同進行抗日鬥爭。 冷雲先在軍部秘書處做文化教育工作。她運用在師範學校所學的知識,編寫識字課本,給抗聯戰士們上課。還利用自己在文藝方面的特長,經常給同志們唱歌跳舞,活躍部隊的文化生活,深受大家歡迎。後調到第5軍婦女團,歷任小隊長、政治指導員。

1938年夏,冷雲強忍丈夫英勇犧牲的巨大悲痛,告別剛剛出生兩個月的嬰兒,隨第5軍第1師部隊西征。在西征隊伍中,婦女團的戰士們和男戰士一樣跋山涉水,英勇作戰。 7月12日參加了攻打樓山鎮的戰鬥。八九月間,西征部隊在葦河、五常境內與日偽軍連續作戰,遭受重大損失,遂決定返回牡丹江下游刁翎地區尋找軍部。 抉擇: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掩護大部隊轉移 1938年10月的一天,部隊撤退到了牡丹江下游支流烏斯渾河邊,晚上就露宿在柞木崗山下。 10月的北方已經相當寒冷,戰士們單薄的衣服再也抵抗不住寒風的侵襲,為了禦寒,戰士們拾來乾柴,攏起了10多堆篝火取暖做飯。長時間的奔走,無休止的惡戰,使戰士們疲憊不堪,很快戰士們就在篝火旁睡熟了,然而,他們卻沒有想到,河岸邊的一簇篝火已暴露了目標。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1000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了。

第二天拂曉,日偽軍開始向抗聯戰士們發起了進攻。當時婦女團的宿營地離大部隊比較遠,冷雲聽到槍聲後馬上命令女戰士們臥倒,所以她們並沒有被敵人發現。當時敵人四面夾擊我主力部隊,已經形成了包圍之勢。為了吸引敵人的火力,分散敵人的兵力,掩護大隊安全轉移,女戰士們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毅然向敵人背後猛烈開火,婦女團的戰士們分成三個小組,向敵人射擊。敵人以為陷入了包圍圈,陣腳大亂,抗聯主力部隊趁敵人混亂和火力減弱的有利時機,集中兵力,發起衝鋒,突破敵人的包圍圈,甩掉了敵人,潛入密林之中。而婦女團卻被敵人包圍了。 殉國:摔斷手中的槍支手挽手走向江中 當主力部隊成功衝出敵人包圍時,發現婦女團還沒有衝出來,於是又組織人馬反沖鋒,想解救婦女團,但是敵人的火力太強,幾次沖鋒都沒有成功。女戰士們意識到,敵人過於強大,戰士們無法衝破敵人的封鎖,再這樣惡戰下去,大部隊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於是她們齊聲高喊:“同志們!衝出去!保住手中槍,抗日到底!”為了保存革命的火種,無奈之下,戰友們忍痛撤退。

天已經大亮了,冷雲和當時任婦女團連長的謝桂珍(見證人,現已過世)發現她們已被敵人從三麵包圍了,而背後就是滾滾的烏斯渾河。冷雲命令謝桂珍先帶兩個人過江,謝桂珍只好與兩個戰士先行過江趟路。她剛剛到岸邊,身邊的兩位戰友就中彈犧牲了。對岸傳來“抓活的”的喊聲,敵人已經逼近了困在河灘上的八名戰友。謝桂珍打光了僅有的幾發子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對岸敵人一步步地逼向自己的姐妹們。 子彈打光了,女戰士們攙扶著受傷的戰友,快步向河中退去。敵人怪叫著圍上來,企圖逼迫她們投降。冷云堅定地對大家說:“同志們,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為祖國的解放而戰死,是我們最大的光榮!”她們毀掉槍支,挽臂涉入烏斯渾河,高唱著《國際歌》,頭也不回一步一步向江心走。八位女戰士犧牲時,她們中年齡最大的冷雲23歲,最小的王惠民才13歲。

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以“八女投江”為題材拍攝了一部電影《中華兒女》,女英雄們的高尚氣節強烈地感染了千千萬萬個中國人民。為弘揚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舉行“八女投江紀念碑”奠基典禮。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婦聯主席的康克清為工程奠基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