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感動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後模範人物

第101章 100、樊錦詩——敦煌女兒保護遺產

樊錦詩,女,漢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黨員。 1938年出生,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 樊錦詩從北京大學畢業後,紮根戈壁沙漠40多年,潛心於敦煌石窟的考古研究,為敦煌莫高窟這一人類寶貴的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作出了傑出貢獻,被譽為“敦煌的女兒”。她提出了“莫高窟治沙工程”等13項文物保護工程,獨創了一套新型砂礫岩石窟崖體裂縫灌漿、風化崖面防風化加固的材料、工藝和技術,使莫高窟文物保護環境得到改善,本體病害和損毀得到遏制。她規劃出新世紀敦煌文物保護與利用的藍圖,首次提出了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敦煌壁畫、彩塑藝術永久保護和展陳利用的構想並付諸實施。她運用考古類型學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斷代,成為學術界公認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積極開展文物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成功解決了敦煌石窟研究和保護的有關難題。她牽頭起草的《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成為甘肅省第一部為保護一處文化遺址作出的專項立法。她編寫的26卷大型叢書《敦煌石窟全集》集中展示了敦煌石窟百年研究的成果。

作為一名敦煌遺產的忠實守護者,樊錦詩已經把青春獻給了敦煌,但她認為,自己做得還不夠,步入古稀之年的她,仍在默默地為敦煌文物保護和中國文物事業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過去一年裡,她除了直接負責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之外,還先後主持了國家古代壁畫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申報、絲綢之路整體申遺、《盛世和光——敦煌藝術大展》籌劃等多項工作。 作為一名連續四屆當選的老政協委員,樊錦詩的工作熱情持續不減,依舊忠實履行著一名政協委員的職責,在過去一年裡,她的提案仍舊離不開她所追求的文物保護事業。 為了防止籌建的敦煌至格爾木鐵路可能給敦煌莫高窟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環境造成的破壞,她向十一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提交了《關於堅決要求改變敦煌——格爾木鐵路設計方案敦煌段線路的建議》的提案,最終促使敦煌至格爾木鐵路敦煌段選擇了新線路。

儘管做了很多工作,但在樊錦詩看來,一切成績的取得都不是她個人的功勞,是大漠深處的敦煌守護者和敦煌文物保護的支持者共同努力的結果,敦煌是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保護更需要大家的力量。在樊錦詩的帶領下,莫高窟的保護管理工作現已走上了科學化、法制化、規範化的道路,被譽為“我國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和精心管理的典範。” 樊錦詩,這位“敦煌的女兒”,數十年來為敦煌莫高窟的保存和利用作出的突出貢獻,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讚揚。 1985年她被授予“全國邊陲優秀兒女”銀質獎章,1991年被授予“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2002年被授予“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004年被評為“2004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年度文化人物”,2005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2008年入圍“第七屆中國十大女傑”候選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