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感動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後模範人物

第25章 24、叢飛——奉獻愛心情系災區

叢飛(1969-2006),原名張崇,男,漢族,遼寧省盤錦市人,中共黨員。 1994年參加工作,生前系深圳市義工聯藝術團團長。 叢飛是一名用愛心感動中國的“業餘歌手”。從他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英年早逝,一直懷著誠摯的愛心,致力於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他先後20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雲南及山東等地的貧困山區,認養資助一批批輟學兒童。十多年中,他先後資助了包括彝族、布依族、苗族、白族、羌族等10多個少數民族的100多名貧困失學兒童和殘疾人,累計捐款金額超過300萬元,但自己卻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加入深圳義工聯10年中,他義工服務時間超過6000多小時,為社會公益演出400多場,佔演出總量的一大半。 2006年4月20日,曾無私救助183個貧困兒童的叢飛,因患晚期胃癌而病逝,年僅37歲。就在生命最後一刻,他還不忘奉獻社會,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獻出來,為6位眼疾患者帶來了光明。叢飛用短暫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動人樂章。他被評為全國道德模範,被授予全國青少年“身邊最讓我感動的人”等榮譽稱號和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金獎、首屆中華慈善獎。

據叢飛的母親李彩鳳講,現在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的許多鄉親還記得當年張家愛唱歌的“大崇”(叢飛的暱稱)。 “有時回家,我似乎還看到我們家的土炕上坐滿了人,大崇拿著掃帚當麥克風唱歌呢。”李彩鳳坐在醫院的開水間裡對記者說,“叢飛從小就喜歡唱”,但他和愛唱東北二人轉的父親不一樣,他愛學電視連續劇的插曲。 《霍元甲》、《上海灘》他聽一兩遍就能記住,鄉親們都說他唱得好。 李彩鳳講,他們兩口子對兒子的這項愛好並沒太在意,“我們希望他能搞點別的,找個正式工作”。後來,叢飛在當地銀行謀了個職,並且點鈔點得“特溜”。但最終,他還是想考音樂學院。 “孩子不容易”,後來叢飛經過一段時間艱苦學習,考上了瀋陽音樂學院。 叢飛從瀋陽音樂學院畢業後就到南方闖。在廣州時,有一個人發現叢飛能唱能表演,就帶著叢飛搞演出賺錢。最後,那個人帶叢飛到深圳進行一次大型演出,一下子賺了不少錢,但那個人拿著錢溜了。叢飛再次陷入身無分文的地步,生活重新陷入困頓,有次他曾從寶安機場徒步走回市區。

此後叢飛開始出入各種歌廳進行表演,從最初演唱一首歌80元,後來漸漸漲到幾百元。後來,叢飛的演出越來越多,出場費已經漲到了1萬元。但是,叢飛在深圳真正的商業演出並不算多。 1994年,從一次重慶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慈善義演開始。正是在那次演出中,觀眾席上是幾百名因家貧輟學的孩子,使叢飛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當時他掏出了身上2400元錢,幫20個孩子完成兩年的學業。從那以後,叢飛就開始不斷地資助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並先後20多次赴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義演,收養孤兒。 叢飛的妻子邢丹說:“他超出自己能力的資助,在旁人看來十分誇張,在我看來,卻很自然,他性格就是這樣,看不得旁人受苦。別說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就是普通朋友,只要軟語相求,開口要他幫忙,不管是錢是事,他都會當個事情去解決,不太懂得拒絕別人。這是他的優點,但也是他的弱點。”說到這裡,邢丹低頭略一沉吟,用左手揉著腰部,似乎因為隆起的腹部有些勞累,然後抬頭一笑說:“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反正開心就好,至於錢財這東西,反正家境也沒到吃不上飯的程度,能資助就資助好了,自己嘛,夠花就可以了。”

2006年4月20日20時40分,叢飛因病醫治無效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去世。 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經用舞台構築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他那嘹亮的歌喉和無私的愛心,贏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