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共產黨抗戰英傑·救亡先驅錄

第49章 048、“江南老虎”震滬杭——記新四軍“江抗”副總指揮吳克剛

1933年冬的一個晚上,四川軍閥楊森部下的一個連長,吩咐連部小號兵在第二天拂曉前將在押的一個紅軍戰士拉出去槍斃。小號兵思來想去作出了決定:就是自己捨命,也要搭救這個紅軍戰士。夜深人靜,小號兵帶著一套士兵服裝,悄悄來到關押紅軍戰士的地方,支開了哨兵,讓紅軍戰士換上川軍軍服。然後,兩人大搖大擺地走出警戒線,奔向紅軍活動的山區。 小號兵是誰?他為什麼要搭救這位紅軍戰士? 小號兵叫吳,原名吳克剛,就是後來在抗日戰爭中威震敵膽的“江南吳老虎”。他投奔紅軍之前的那段崎嶇的人生道路,促使他堅定地走向革命。 1910年5月,吳出生在四川省萬縣的一個雇農家庭。父母兄弟在地主的殘酷欺壓下先後去世,孤苦伶仃的吳,被迫當了地主家的放牛娃。他忍受不了非人的生活,跑出來投了川軍。收留吳的小頭目升了連長,吳成了連里的號兵。

這時,由王維舟領導的紅軍川東游擊軍正在梁山、達縣地區活動,常與川軍較量。在戰鬥中,紅軍也有不幸被俘的,被川軍抓來之後不是關,就是殺。吳在連部頗得連長歡心,這使他有機會與被俘的紅軍戰士接觸,聽他們講述紅軍戰士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的道理。他為之感動,產生了搭救紅軍,投奔紅軍的想法。 吳跟著他搭救出來的紅軍戰士,翻山越嶺,夜行曉宿,在宣漢找到了中共川東特委領導的川東游擊軍。接待的同志得知吳熟悉號譜,還帶了一支精緻的軍號,就留他在團部當號兵。同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紅軍中,吳戰鬥時總是提著手榴彈,沖在最前頭,吹響嘹亮的軍號,將指揮員的意圖及時傳達給部隊;還用手榴彈殺傷敵人,贏得了指戰員的讚譽。不久,部隊編為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 1934年3月,他提升為營部號目,後來又由號目越級提升為營長,在一次戰鬥後,升任為團參謀長。

1936年6月3日,吳所在的部隊與進入四川甘孜地區的紅六軍團會師。吳被調任紅六軍團十六師四十六團參謀長。同年冬,長征到達陝北後,他升任第十七師五十二團團長,安源礦工出身的劉先勝是這個團的政委。 1937年初,吳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二期學習。年底,組織分配他到新四軍去工作。經過長途跋涉,他於次年2月到達南昌。新四軍葉挺軍長任命他為三支隊六團副團長。六團是由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閩東工農紅軍獨立師改編的,團長就是原來的師長葉飛。他有了吳這個助手,真是如虎添翼。 1938年2月15日,毛澤東回電項英、陳毅:目前最有利於發展地區,還在江蘇境內的茅山山脈,即以溧陽、溧水地區為中心向著南京、鎮江、丹陽、金壇、宜興、長興、廣德線上之敵作戰,必能建立根據地。六團奉命由皖南東進蘇南的茅山地區。 2月下旬,插入白兔、寶埝一帶,伺機殲敵。寶埝,是句容縣的一個大鎮,為蘇南日軍的據點。日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六團決定派幾個人化裝去襲擊一下。這次襲擊任務由吳負責組織。

3月上旬,部隊從當地老鄉那裡獲悉,寶埝據點的日軍小隊長常獨自到鎮上理髮店刮臉,吳決定首先從這個日軍小隊長開刀。於是,把曾當過偵察員的四連連長黃明新找來,向他具體交代了任務。行動前,吳再三向黃明新叮囑:“我們是頭一次和鬼子打交道,要沉著勇敢。執行任務時膽子要像天那麼大,但心應像針那麼細。” 經過吳周密策劃,一天,黃明新帶領7名偵察人員,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寶埝鎮,在鎮中心的理髮店附近隱藏起來。 9時許,日軍小隊長果然進了理髮店。等他在理髮椅上坐定後,黃明新便進去和他並排坐著理髮。當理髮師的剃刀遮住日軍小隊長視線的時候,黃明新“呼”地站起,用手槍對準了他的腦袋。等他醒過神來,意欲反抗時,黃明新果斷扣動了扳機,那傢伙應聲倒地。黃明新拾起他的手槍和皮包,與其他幾名隊員飛速撤到鎮外。

新四軍打死日軍小隊長的消息不脛而走,鼓舞了蘇南人民,也震驚了寧滬線上的日軍。緊接著,六團又在金壇、句容、溧陽境內,連續進行了白兔、北山、南塘等戰鬥,迫使日軍龜縮據點,不敢輕舉妄動。 4月底,葉飛與吳率領六團向蘇(州)、常(州)、太(倉),澄(江陰)、錫(無錫)、虞(常熟)地區挺進。 5月5日,在武進縣南戴溪橋與我黨領導的梅光迪、何克希抗日游擊隊“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三路”(簡稱“江抗”三路)會合,兩支部隊奉命統一整編為“江南抗日義勇軍”,六團編為“江抗”二路,梅、何游擊隊編為三路。 “江抗”總指揮部由6人組成,梅光迪為總指揮,葉飛、吳、何克希為副總指揮,喬信民為參謀長,劉飛為政治部主任。

部隊整編後,吳率“江抗”二路二支隊廖政國部繼續東進,直插常熟陽澄湖。到達那里後,又與當地的“民眾抗日義勇軍”(簡稱“民抗”)會合。 5月31日拂曉,部隊到達江陰縣的黃土塘。黃土塘是一個大鎮,一條大河把街道隔成兩半。河上有座高大的石洞橋,兩邊是陡峭的土堤,鎮外是一片稻田。吳隨二路五連行動。他們進入街內時,突然傳來一陣異樣的聲音,吳壓低嗓子命令部隊:“佔領房屋!”話音剛落,偵察員趕來報告:“發現鬼子!”吳急問:“多少?”偵察員答:“約有五六百,分三路來的。”原來當面之敵是日軍下鄉“掃蕩”部隊,幾乎與我軍同時到達黃土塘,一場艱苦的遭遇戰不可避免。吳立即命令五連,用猛烈的火力掩護部隊搶占石洞橋。霎時,機槍、步騎槍的射擊聲,擲彈筒、手榴彈的爆炸聲響成一片。熾烈的戰斗在鎮內外同時展開。

激戰竟日,鎮外稻田裡日軍死屍一片,但他們仍不甘心失敗。大路上,奔騰著揮動戰刀的騎兵。突然,河堤上響起吳的吼聲:“衝啊!”他那身先士卒的行動,激勵著部隊,連續打垮敵人的多次沖鋒,迅速改變了三面受敵的局面。 黃土塘槍聲一停,部隊繼續前進。在甘露鎮附近,從“江抗”二路調出部分乾部、戰士,與“民抗”合編,組建了“江抗”第四路、第五路。而後,兵分兩路:由吳、何克希率二路二支隊和五路繼續東進;另一路由葉飛親自指揮,轉戰在滬寧線上。 兩路部隊,分頭並進。葉飛指揮的一路首戰吳縣西北、京杭運河與滸光運河交匯處的滸墅關,全殲守敵,迫使滬寧線停車三天,江南日軍為此膽顫心驚。 吳、何克希率領的部隊,穿越日寇據點,也取得了一連串勝利。 7月下旬的一天黎明前,他們來到一條大江邊,吳估摸著這兒離上海不會太遠,便命令部隊作好戰鬥準備,隱蔽待命。

8時左右,哨兵報告:“附近幾個大鎮的碉堡上飄著太陽旗。公路上有滿載日軍的卡車向北邊大鎮奔馳。”顯然,這是日軍的戰鬥行動。吳的表情顯得驚人的嚴峻。少頃,參謀報告:前面就是吳淞江,江上原來每天都有不少船隻來往,唯獨今日不見一條。 “是不是敵人發現了我們?”吳考慮到敵我兵力懸殊,果斷決定搶渡吳淞江,甩掉敵人。忽然,一陣馬達聲由遠而近,又有十幾輛滿載日軍的卡車從公路上開過;江上也有幾條汽艇從下游駛來;空中同時出現了兩架飛機。面對這個情況,吳反而平靜下來,笑著對身旁的支隊長廖政國說:“鬼子擺出這副架勢,是想吃掉我們,至少也想把我們攆回西邊去。嘿!我們偏要向東,偏要渡過江去,直抵上海市郊。” 中午,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了5條木船。吳命令二支隊掩護五路先渡。這是在日軍重兵壓境下的戰鬥行動,時間就是勝利!吳沈著指揮,使部隊順利渡過了吳淞江,於第二天插到青浦縣觀音堂一線。途中,偽軍出來攔阻,吳指揮部隊激戰一下午,打得偽軍狼狽逃竄。當晚,他和廖政國分左右兩路進行追殲。右路一鼓作氣,追出60餘里,打掉幾個敵偽據點,抵近虹橋鎮,在廖政國周密組織下,不費一槍一彈,突入虹橋飛機場,火燒敵機4架。這就是抗戰史上有名的“夜襲虹橋飛機場”戰鬥。左路,接連端掉5個敵據點,與右路在虹橋附近會合,直搗偽軍老巢——黃渡北張角,全殲殘敵。次日,上海租界出版的《華美夜報》、《大美晚報》等都用特大字體,報導了“新四軍進抵上海鄰近”、“夜襲虹橋飛機場”的新聞,把新四軍描述得如同神兵天將,使駐紮在上海及其周圍的日軍,驚恐萬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