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中共中央一支筆·胡喬木

第48章 《人民日報》的“婆婆”

在那些日子裡,胡喬木依然是“新聞首腦”。據當時擔任他的秘書的商愷告訴筆者,胡喬木每日是如何“評報”的。 …… 每日清早八時,《人民日報》社必定派一位領導幹部或編輯,帶著當天的《人民日報》,來到中南海頤園胡喬木家中。胡喬木住的是四合院,商愷在東廂房辦公,胡喬木在北房辦公。 “評報”在胡喬木辦公室裡進行。胡喬木花了些時間看當天《人民日報》,然後進行評論,從報紙的標題、版式、內容,逐一發表意見。商愷拿出筆記本,在一側記錄他的意見。 報社幹部也記錄他的意見。回去後,即向報社總編傳達胡喬木的“評報”意見,以利馬上改進。 商愷原本是《人民日報》駐山西記者,被胡喬木調來,擔任秘書,也做新聞理論研究。

日積月累,商愷記錄的胡喬木“評報”的話,厚厚的一大本。 有一段時間,鄧拓每天或隔天帶報紙來,聽取胡喬木“評報”意見。 胡喬木“評報”,有時很尖銳。尤其是在他提了多次意見,如果《人民日報》還是不改,他也會光火:“我都快說了一百次了,你們還是不改。你們《人民日報》的臉皮,比長城還厚!” 即便在他光火之際,也還很注意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胡喬木評報,方方面面都評,以下是他的若干評語: “現在報紙上的題目實在太少了,文章太長了。長文章像一個大胖子那樣,一個人一躺就把一張大床占得滿滿的,應當不讓胖人上報。” “報紙版面,每個時期都要有中心。圍繞中心進行宣傳,不要東打一槍,西打一槍。”

“標題好比人的外貌。標題要活潑、生動,也就是要通俗化。編輯部要研究這個問題。像什麼'工作急待改進',還是打官腔。像'嚴正處理'之類的字眼,都是老一套,不能吸引人。要有趣味,有政治性的趣味。” “新華社的一條電訊說,1958年,中國電影幾乎遍及全世界,到處受到熱烈歡迎和讚賞,很多影片創下了當地的賣座紀錄(1959年1月2日新華社新聞稿)。這樣的報導是吹牛,是虛誇。” 他注意到195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社論《養豬事業能夠高速度發展嗎? 》內中提及“養豬的高潮很快就會遍及全國每一個角落”,以為不妥。他說: “我國一些國民聚居區是沒有養豬習慣的,不應該要求禁豬的地方發展養豬事業。社論是報紙的靈魂,每一個論點都應該力求準確,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政策性的社論,更應該分寸恰當,入情入理,無懈可擊。”

胡喬木在寫作上是內行,說了不少經驗之談: “有些同誌發愁社論寫得不生動,有些生動的事情一寫就不生動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怎樣才能寫得生動? “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結構,也就是形式。形式註意不要平淡。發展農業生產,平原最好,因為平原上莊稼容易生長,容易機械化。但是文章不要平原,畫家也怕畫平原。這地平線就不好處理,畫得太靠上了吧,天就顯得太小,不像樣子;畫得靠下些吧,天太大了,空蕩蕩的,只能畫人、鳥,很單調。地平線上,無非畫些莊稼、房舍、牛吃草,很難有多少變化。文章最大的弱點就是平鋪直敘。這樣的文章不生動,沒有吸引力。文章雖然是邏輯思維的表現,也應該生動。 “要生動,就得有變化。怎樣變化呢?無非是說了正面,又去說反面;說了這一面,又去說那一面;用了肯定的語氣,又用懷疑的語氣。一篇文章,如果從頭到尾都是句號,連一個問號和感嘆號也沒有,大概不會很好。說書的人喜歡賣關子,弄個懸案:欲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就是為了讓聽的人發生興趣。”

胡喬木用地平線比喻,又用海浪比喻: “海裡面的浪,遠看是平的,近看卻不平。因此海浪給詩人很大的靈感,因為他奔騰澎湃,象徵著生命的激烈的擊。為什麼海浪能引起詩人的靈感呢?就因為它有高有低。它卷得那麼高,使你擔心它跌下來,不能不緊張地期待著它的變化。文章也應該這樣,有變化,有波浪。文章沒有擊,只有句號,決不是好文章。句號是表示平穩的,人說話如果老用這種平穩的腔調,就可以起安眠藥的作用,文章也是這樣。一篇社論如果從頭到尾都是句號,句號前面都是'的'字:'這些困難是應該充分加以考慮的''這些傾向是必須克服的''我們認為錯誤是很明顯的'。'的''的''的',一篇社論共有十段,每段結尾都是'的'字,這樣一個勁地'的'下去,不是會叫人打瞌睡嗎?”

他天天“評報”,關心著《人民日報》的每一個標點。有人稱他是《人民日報》的“婆婆”。其實,他的一頭連著毛澤東、中共中央政治局,一頭連著《人民日報》,是個少不了、少不得的“婆婆”。 也正因為這樣,毛澤東要《人民日報》發表什麼樣的文章、轉載什麼樣的文章,總是通過胡喬木向《人民日報》轉告。 順便提一筆,1956年7月1日《人民日報》改出八大段時,那《致讀者》是胡喬木寫的。他在《致讀者》中闡述了《人民日報》的任務和八個版面安排以及改進方向。這表明他對《人民日報》的過問是那麼的具體,是居於總編之上的“大總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