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李志民回憶錄

第41章 戰時的政治工作

李志民回憶錄 李志民 14925 2018-03-16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我奉命調晉察冀軍區第二縱隊任政治委員。當我到軍區報到時,才知道第一縱隊司令員楊得志同志也與我同時調第二縱隊任司令員。軍區首長交代任務後,派一部吉普車送我們二人去上任。當時我們心裡都明白,此去擔子不輕,所以一路上談的全是怎樣把這支部隊帶好,多殺敵人,多打勝仗,不辜負領導的信任。在此之前,我雖然沒有與楊得志在一起共事,但久聞大名,知道他作戰勇敢,指揮果斷,帶兵有方,長征中,他率紅一師第一團擔任前衛和先遣任務,曾組織突擊隊(後被譽為“渡河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為我們後續部隊打開通路,名揚全軍。在車上,他又說了許多整頓部隊組織紀律,提高部隊軍事素質的很好的意見,更使我感到他確是一位具有豐富經驗的軍事指揮員,名不虛傳,更增添我搞好工作的信心。到二縱隊之後,我們一起深入部隊調查研究,了解分析部隊的情況,隨後他抓行政管理和軍事訓練,我抓黨的建設和思想工作,分工協作,互相支持,很快有了成效。在不久後的一次戰鬥中,我們縱隊就以極小的傷亡俘敵二千多人,繳獲不少武器,士氣大振。一九四七年四月八日,我們率部參加正太戰役,攻克定縣,取得了殲敵一個團的勝利。這次戰役,我們與兄弟部隊一起,共殲敵兩個師及大批反動地方武裝共三萬五千餘人,控制了正大路三百六十餘里,切斷了太原與石家莊之敵的聯繫。從此石家莊成了孤城,打通了我晉察冀與晉冀魯豫解放區的聯繫,使我軍的力量更加強大。接著,我縱隊活躍於平漢路上,開展運動戰,又打了多次勝仗,特別是“三打徐水”,打一次,消滅敵人一個團,打三次,共殲敵三個團,使我更深刻領會毛主席關於打運動戰的戰略思想。

一九四七年五月,全國解放戰爭已逐漸轉入戰略反攻階段。晉察冀軍區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為了機動作戰,正式組成晉察冀野戰軍的領率機關,調楊得志為司令員,羅瑞卿兼第一政治委員,楊成武為第二政治委員,下轄第二、第三、第四縱隊,共九個旅。楊得志調離我第二縱隊後,陳正湘繼任縱隊司令員。 部隊整編後,晉察冀野戰軍為配合東北夏季攻勢,牽制平津地區之敵,六月十二日,率我第二縱隊及兄弟縱隊向津浦路北段出擊,發起青滄戰役,至十五日即解放了青縣、滄縣,殲敵九千五百餘人,控製鐵路一百五十里。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六日,晉察冀野戰軍又乘敵第五十三軍及第四十三師增援東北,第十六軍東調,平漢路北段空虛之際,發起了保北戰役,率我二縱及兄弟縱隊向保定以北之平漢路出擊,殲敵第十六、第九十四軍各一部,共八千餘人。

一九四七年十月上旬,蔣介石從華北地區抽調四個師增援東北。華北敵軍為防我軍乘虛攻擊,遂集中主力加強鐵路沿線防守。十月十一日,晉察冀野戰軍率我二縱及兄弟縱隊,乘敵兵力空虛之際,發動了清風店戰役,在運動中殲敵一萬七千餘人。接著,又乘石家莊守敵第三軍主力在增援清風店時被我殲滅,敵人軍心動搖、守備薄弱的時機,於十一月十二日攻占石家莊市,殲敵二萬四千餘人。石家莊的解放,開創了我軍攻占敵軍大城市的先例。使我晉察冀與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從而使我軍的後方更加鞏固、廣闊,華北局勢為之一新。我們二縱隊經過這一年的戰鬥鍛煉,也迅速成長起來了。 一九四七年冬,根據中央和軍區、野戰軍的指示,我縱隊利用戰鬥間隙開展了訴苦(訴舊社會和反動派給予勞動人民之苦)和三查(查階級、查工作、查鬥志)三整(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的新式整軍運動。根據我縱隊的實際情況,當時的指戰員大多來自晉察冀等抗日根據地的子弟兵,許多年輕戰士親身受地主、惡霸的階級壓迫剝削之苦較少;隨著解放戰爭的發展,我軍的戰果不斷擴大,部隊中從國民黨軍隊解放過來的戰士日漸增多,而這些“解放戰士”大多出身於貧苦農民,受地主惡霸、國民黨反動派和舊軍官的壓迫深重,苦大仇深,為激發其階級仇恨,我們在訴苦教育中,以“解放戰士”為重點,引苦憶苦,召開大、小會議訴苦,使全體指戰員都受到階級教育,認識到舊社會的罪惡和兩個社會(解放區與蔣管區)、兩種軍隊(解放軍與國民黨軍)的本質區別,從而下定決心,要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不再受二遍苦,不遭二茬罪。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三查三整”,進一步發揚政治民主、經濟民主和軍事民主,清查出個別混入我軍的不純分子,純潔了隊伍,加強了組織紀律教育,整頓了思想和作風,開展了群眾性的練兵運動,使部隊上下團結一致,面貌煥然一新。這個新式整軍運動是我軍政治工作和發揚“三大民主”在新形勢下的一個重要發展,也是當時全解放區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和整黨運動在軍隊中的反映。它大大提高了廣大指戰員的政治覺悟、組織紀律性和戰鬥力,同時也極其有效地加速了把大批“解放戰士”改造為我軍戰士的過程,並積累了改造“解放戰士”的經驗,對於我軍的鞏固擴大和作戰勝利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三查三整運動中,我經常深入部隊了解情況,並與各級幹部回顧和總結一年來幾次戰役戰鬥的經驗教訓;在此基礎上,我又特地找各級政工幹部座談,專題研究在新形勢下戰時政治工作的經驗。每次總結、座談,我都認真地聽,細心地記,回來後用心地思考,聯繫解放戰爭以來,甚至是二十年來歷次戰役戰鬥中政治工作的經驗教訓,親筆寫出了一個“戰時政治工作的幾個問題”的報告提綱。一九四八年二月上旬,我和陳正湘司令員主持召開了全縱隊營以上乾部會議。在會上,我作了這個政治工作報告。此時楊得志司令員雖已調離第二縱隊,但他作為野戰軍司令員仍很關心二縱隊的建設和發展,親自參加這次會議,並作了指示。因為我這個政治工作報告是來自群眾在實戰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現在又回到群眾中去進行討論,更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都紛紛發表意見,進行補充和修正,使報告更趨成熟。會後,我又經過認真思考、修改,刪去了大家都已熟悉的一些戰役戰鬥經過情況,並經黨委討論通過,形成文件印發到部隊貫徹執行。這對此後我縱隊改進領導作風、加強戰時政治工作起了較好的作用。今天,我在回顧二縱隊這段經歷的時候,再翻開這個報告提綱,把當年刪掉的一些戰例補充進去,記述於下。我想,這也許可以幫助我闡明多年從事戰時政治工作的一些體會吧!

早在我軍建軍初期,毛主席就明確指出:“中國的紅軍是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84頁)我們現在執行的就是去年(指一九四七年,下同)十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中提出的“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這個偉大、光榮的政治任務。我們的政治工作要保證全軍指戰員在必勝的戰鬥中勇猛前進,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殲滅一切敵人,勝利地完成這一政治任務。為了完成這個政治任務,它應適應戰時特點開展工作,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收到預期的效果。現在,我就如何加強戰時政治工作問題提出幾點意見。 第一,戰時政治工作的領導必須掌握的幾個問題: 一、貫徹戰術思想,適應戰術要求。 我們的戰術思想是什麼呢?我們的戰術思想就是毛主席、朱總司令的戰術思想,打殲滅戰的思想;它是積極的、主動的、進攻的戰術思想,不論任何情況下都是如此。因此,政治工作人員首先必須懂得這個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保證全體指戰員都懂得這個思想。

毛主席在“十大軍事原則”中告訴我們說:“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兩倍、三倍、四倍、有的甚至是五倍或六倍於敵之兵力),四麵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143頁)凡是掌握了這個思想的都取得了勝利;凡是未認真掌握這個思想的,都是只取得了部分的勝利或得不到勝利。毛主席又告訴我們說:“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143頁)“先打弱的,後打強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 (《毛澤東軍事文選》第299頁)這樣,敵人強的也變成了弱的。去年四月八日至五月四日,我們第二縱隊和兄弟縱隊一起,發起了正太戰役,向正(定)太(原)路的國民黨軍發起進攻,先後攻克正定、欒城兩座縣城及石家莊外圍據點九十餘處,殲敵一萬多人。當時保定以北敵軍正在進攻冀中解放區。我晉察冀軍區和野戰軍首長不為敵人行動所牽制,繼續指揮我們西進,迅速攻占正大路陽泉以東各據點,並圍攻陽泉工礦區,誘出太原敵人兩個師來援,將其包圍全殲於測石驛地區。這個戰役共殲敵三萬五千餘人,攻克了陽泉工礦區和平定、壽陽、獲鹿、井陘、盂縣、定襄等縣城,控制了正太路三百六十餘里,切斷了太原與石家莊之敵的聯繫,使石家莊成為孤城。接著,六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又發起了青滄戰役,向津浦路北段之敵出擊,解放了青縣、滄縣,殲敵九千五百餘人,控製鐵路一百五十里。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六日,我軍又乘敵第五十三軍及第三十四師增援東北,第十六軍一部東調,平漢路北段空虛之際,向保定以北的平漢路出擊,殲敵第十六軍、第九十四軍各一部,共八千餘人。經過這幾次連續的戰役,石家莊即成了一座孤城,踞守在石家莊的蔣介石嫡系第三軍也變成了弱的,為我們消滅它、解放石家莊創造了條件。

去年十月上旬,蔣介石從華北地區抽調四個師增援東北戰場,華北敵軍恐我乘虛攻擊,遂集中主力加強鐵路沿線防守。我晉察冀軍區和野戰軍首長為配合東北野戰軍的作戰,決心乘敵兵力空虛之際,集中主力圍攻徐水,吸引敵人來授,以便在運動中消滅敵人。所以,十月十一日,我們開始破擊徐水、固城段鐵路,繼而圍攻徐水,準備圍城打援。後來,因為援敵多路齊頭並進,不容易分割殲滅,與敵成為對峙。此時,得知石家莊之敵第三軍除留下一部守城外,軍部率第七師並指揮第十六軍一個團企圖北開保定,協同徐水以北固城地區之敵第九十四軍和徐水東北容城地區之敵第十六軍一部南北夾擊我軍。由於敵情發生變化,敵變我變,軍區和野戰軍首長遂於十月十七日改變戰役決心,除留下我們第二縱隊第五旅和第三縱隊第七、第八旅以及獨立第七旅在保定以北地區牽制敵人並準備阻援外,十九日,令我第二縱隊第四、第六旅和第三縱隊第九旅、第四縱隊全部,以強行軍兼程南下,準備殲敵於方順橋以南地區。我們第四、第六旅一晝夜強行軍一百二十五公里,於二十一日二時與兄弟部隊一起,將敵包圍於清風店、西南合地區,二十二日即全殲該敵一萬七千餘人,並活捉敵第三軍軍長羅歷戎。清風店戰鬥的勝利,使石家莊守敵第三軍餘部軍心大為動搖。我軍即乘勝於十一月六日進攻石家莊,經過六天激戰,突破敵修築得十分堅固而完備的三道防線工事,勝利地解放了石家莊。毛主席在“十大軍事原則”中還告訴我們:“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毛澤東選集》第四卷1144頁)打運動戰的思想也是毛主席、朱總司令一貫的戰術思想。運動戰的特點就是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後退,無固定的作戰線,時西時東、時南時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誘敵深入,調動敵人,在運動中殲滅它。清風店戰鬥打的是運動戰,去冬開始至今年一月發起的平漢北線戰役,打的也是運動戰。我晉察冀野戰軍解放石家莊之後,敵人竭力要鞏固其(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區與各鐵路沿線的防務,急忙調兵從北平南下淶水、涿縣、定興、徐水、保定等地區。我軍為了分散和調動敵人,除以第六縱隊佯裝圍攻保定的態勢以吸引敵人外,主力從定縣北上,破擊敵人鐵路線,尋機殲敵。敵人是機械化部隊,靠火車、汽車在平漢、平綏路上來回調動;我們則靠兩條腿在平漢線至平綏線之間的山區來回地跑,在兩線附近尋找戰機。這樣扭來扭去,結果在淶水附近的莊町殲敵新編第三十二師五千餘入,打死敵師長李銘鼎;在北義安以東襲擊敵傅作義部的“王牌”第三十五軍軍部,斃傷敵六百餘人,打死敵軍長魯英麟;在吳村、高洛戰鬥中,擊潰了敵“王牌”第三十五軍的第一零一師,斃傷俘敵六七百人。

我們回顧近十個月來貫徹毛主席、朱總司令的戰術思想所取得的勝利,目的在於使各級幹部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更深刻地領會這個戰術思想,並運用成功的戰例去向廣大戰士作宣傳解釋,使每個戰士都懂得這個戰術思想。不然在這樣戰鬥行動頻繁,轉來轉去,甚至撲空的情況下,我們總是忙於解釋工作,政治工作有時就顯得被動、無力。同時,我們在宣傳解釋戰術思想的時候,還要講明我們的作戰原則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戰術要求是“以小的犧牲換取大的勝利”,只打有準備有把握的仗,並不是蠻打胡於的拼命主義。所以,上級如果確定要打,大家就要同心協力,奮勇殲敵。提倡用智慧作戰,提倡勇敢加技術;不打則已,一打就要殲滅敵人,求得傷亡小,勝利大的目的。

現在許多戰士甚至老百姓都懂得我們的戰法,如說:“轉來轉去又快要打勝仗了。”“敵人又快該倒霉了。”所以,我們必須把毛主席、朱總司令的戰術思想告訴全軍和人民,這是很有益處的。這不是秘密的東西,敵人知道也沒有辦法。 我們的戰術思想既然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打運動戰的思想,那末,為了爭取殲滅戰的勝利,在兵團作戰中協同作戰就是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的政治工作必須保證戰鬥的團結,保證動作的協同,堅決執行命令,一切從全局著眼,一切為了殲滅敵人。可是,現在我們部隊裡還存在著三種錯誤思想: 第一種錯誤思想是願意進攻,不願意阻擊。因為進攻戰一般都是俘虜多,繳獲多,戰果顯著;而阻擊戰有時要經受住敵人數倍兵力的衝擊,傷亡大,俘獲少。

第二種錯誤思想是不能正確處理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係,在戰鬥中缺乏主動的協作精神,互相等待觀望。今年一月,第三縱隊攻擊淶水縣城守敵,我們第二縱隊集結於拒馬河以西的姚村、塘湖一帶,掩護第三縱隊攻城,並待機打援。敵人為解淶水之圍,一月十一日由保定急調了第一零一師(師部率兩個步兵團)和新編第三十二師乘汽車馳援。當晚,敵新編第三十二師在淶水附近的莊町與第三縱隊遭遇;十二日拂曉,敵第一零一師也由定興經北侯西渡拒馬河進占吳村、高洛。這時,野戰軍首長迅速改變了戰役決心,決定我第二、第三縱隊先殲滅援敵,再殲淶水守敵。我縱隊一個旅先與敵第一零一師遭遇,組織反擊,經過半天戰鬥,發動了兩次攻擊,將敵壓縮於吳村(一個僅二百戶左右人家的小村),當晚又進行了四次攻擊,給敵以殺傷。但由於協同配合不好,沒能扼住拒馬河岸,致使我主力尚未趕到之前,敵已渡河東竄,只打了個擊潰戰,未能全殲該敵,這個教訓應該吸取。

第三種錯誤思想是只從俘獲多少上打算,不從完成殲敵任務上著眼;有時完成了艱鉅任務,自己傷亡較大,俘獲卻很少,由此產生不高興或埋怨情緒。有這種錯誤思想的同志,應該向第四旅學習。在清風店戰鬥中,敵第三軍在我軍打擊下,企圖向東突圍,被我第四旅和十二旅堵截在西南合地區。四旅的指戰員一晝夜僅吃一頓飯,長途奔襲一百二十五公里,以四倍於敵的速度,提前四至六小時到達預定地區,並立即投入戰鬥,擔負艱鉅的阻擊任務,打得十分英勇頑強,傷亡很大,直到兄弟部隊趕到合圍,把敵全殲,而他們自己的俘獲卻不多,對此毫不埋怨,表現了高尚的風格,在野戰軍幹部會議上,已受到野戰軍首長的表揚。他們為了全局利益,為了全局的勝利,而不為自己的俘獲打算,是給人民立了大功的。 對於我們部隊中存在的上述三種錯誤思想,沒有的要防止,已經有的要迅速、堅決地克服。 我們要貫徹戰術思想,打好殲滅戰,各級領導幹部必須精心計劃,堅決奮勇。不論軍事、政治、後勤工作,都應該根據敵情、我情、地形、氣候等客觀情況,精心地計劃。有了精心計劃還不夠,要使計劃得以實現,還要發揚堅決、奮勇的戰鬥精神,也就是說,要有消滅敵人的決心和雄心。堅決、奮勇就是奮不顧身,不僅戰士應該這樣,幹部尤應身先士卒。在過去的戰鬥中,我們曾發現有個別乾部臨陣脫逃的,甚至個別營幹衝鋒在後、退卻在前的,這就不是堅決、奮勇,而是可恥的逃兵,應該受到紀律甚至軍法的製裁。 還有一點應該說明的:野戰軍首長曾經告訴我們,情況不明不打(當然不是絕對的);沒有準備不打;沒有把握不打。但這只是高級指揮機關下決心的依據,而不是下面誰都可以這樣藉口沒有把握不打的。我們必須普遍告訴戰士、幹部,使大家信賴上級領導指揮的英明,堅定必勝的信心,堅決執行上級的命令。 二、掌握運動戰的特點開展政治工作。 我們現在進行的戰鬥主要是運動戰,因此,必須掌握運動戰的特點去開展政治工作,才能與戰爭相適應。運動戰的特點是什麼呢? 一是情況變化快。敵我情況、戰鬥性質、戰場、地形、工事、民情都在不斷地變化,有時變化得很快。因目前敵人還可利用鐵路、公路運輸兵力,行動迅速。比如吳村、高洛戰鬥,敵第一零一師僅一天一夜就從保定乘汽車趕到吳村、高洛,準備增援淶水守敵,速度是相當快的。當我們發現敵人時,還沒有查明敵人的番號、兵力,即匆促投入戰鬥。這也是未能全殲該敵的一個客觀原因。 二是任務變化快。由於情況變化快,進攻、防禦、野外、村落、攻堅、打援、追擊等任務,就要隨情況的變化而很快改變。 三是行軍多,轉移多。我們要調動敵人,實行大踏步的進退,以捕捉戰機殲滅敵人,必然要多行軍、常轉移。因此,就必須告訴全體指戰員做到幾個不怕:一不怕多走路,而且要學會走路。我們要學習四旅一天一夜強行軍一百二十五公里的頑強精神。他們平時練就了“飛毛腿”,連走帶跑;少數實在走不動的就滾、就爬,硬是從徐水東北的霸縣地區經任丘、高陽按時趕到了清風店,並立即投入戰鬥。有些同志說:“勝利在腳”,一點不錯,如果不這樣,我們就不可能獲得清風店戰鬥的勝利。二不怕走冤枉路,不怕撲空。因為我們要捕捉戰機,有時不一定抓得住敵人,有時雖發現了敵人,但敵情、地形等條件對我不利,也不能打,所以撲空和走冤枉路是難免的。三不怕走夜路。為了保守秘密,防止天空和地面敵人的偵察、轟炸,走夜路也是必要的。四不怕疲勞、不怕困難。我們要克服疲勞和一切困難,去奪取勝利。 四是時間緊、工作多。我們去年上半年連續行軍作戰,只休息過兩次,總共才二十多天,工作是很多很急的。如果我們不抓緊點滴時間,採用行軍時談、開會座談、個別談、集體談和出政治通報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開展政治工作,那我們越需要政治工作,就越沒有政治工作。 五是部隊人員流動大。由於連續作戰與戰爭的發展,幹部、戰士的傷亡、升遷、調動、補充都很頻繁,有時一個連隊在幾個戰役打完之後,人員幾乎大部分更新。這就需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組織工作,保證部隊各種組織的健全和優良傳統作風的繼承和發揚。 三、戰時政治工作的任務與要求。 根據上述運動戰的特點,戰時政治工作的具體任務與要求是什麼呢? 一要進行反复的不間斷的政治工作,堅定決心,提高信心。進行動員時,在保守秘密的條件下,一定要宣布任務,提出要求,使全體指戰員明確任務,心中有數。動員以後還要逐級檢查決心,解決下面提出來的一些問題,把政治工作貫串於整個戰役戰鬥的始終。現在有些部隊的工作,前方有,後方沒有;戰士有,幹部沒有;戰時有,戰後沒有;戰前戰後有,戰中沒有,今後必須糾正。 二要有預見性。我們可能打什麼仗,可能到什麼地方,打什麼敵人?我們有些什麼樣的戰士,可能發生什麼情況?都必須事先調查研究,準備方案,佈置工作。有了調查研究就有預見性,就能主動地進行工作。如去年我們到有些山區作戰之前,事先了解到山區人煙稀少、道路崎嶇;當地老百姓吃水都是挖一個很深的水窖,利用雨季和冬季把雨水、雪水積存起來用一年,吃水特別困難。所以,在動員時,事先告訴部隊,到山區作戰可能遇到行軍難,喝水、住宿、吃飯難等問題,要求大家節約用水,維護群眾利益,使大家精神上有充分準備,結果到那邊遇到困難時大家不說怪話。後來由於群眾的積極支援和後勤工作的努力,減少了困難,大家又很滿意。可是,現在我們有的部隊的政治工作很少調查研究,常常是主觀主義“一、二、三、四”地佈置工作,到了下面就連“一、二、三、四”也沒有了。往往情況一變化,就無法應付。在這裡,我要特別強調一點,就是調查研究中對於敵情的偵察、判斷和估計十分重要,來不得半點馬虎或主觀主義的猜想、臆斷。因為對敵情估計過高,容易引起恐敵心理;估計過低又會產生輕敵麻痺情緒。今年一月的吳村、高洛戰鬥,由於偵察工作沒有做好,與敵人戰鬥了幾個小時,還不明敵人的番號和兵力。開始認為這股敵人是新編第二軍部隊(即偽軍劉化南部隊改編的雜牌軍),兵力也不過一個團,戰鬥力不強,把敵人估計過低。在兩次捉到幾個俘虜審問,並檢查了俘虜佩帶的符號後,都證實是敵第一零一師的部隊,但還不肯相信,以為是敵人耍的花招,仍然麻痺輕敵。十二日下午,敵人已被壓縮到吳村,我們未作充分準備和周密部署,就再次發動攻擊。後來,見敵人兵力多、火力強,連攻四次未克,知道確實碰上敵人“王牌”第一零一師了,但又把敵人估計過高,猶豫不決,等待主力增援;甚至十三日早晨發現敵人在拒馬河上架橋,轉運傷員,也未能果斷地堵截敵人過河的退路,牽住敵人,結果使敵人逃脫了。 三要實事求是,積極主動,及時掌握情況,並切實處理。政治工作的實事求是精神非常重要,歷史上有過這樣的教訓:一九四五年秋,日本帝國主義剛宣布投降不久時,我們冀中軍區野戰縱隊奉命從冀中開往張家口,執行保衛張家口的戰鬥任務。在行軍中,發現少數冀中戰士不願遠離家鄉,怕過平漢路,怕到張家口。面對這種情況,有的營教導員不是積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而是採取欺騙的辦法。部隊明明要過平漢路,教導員硬說:“我們保證不會過鐵路。”過了路又硬說:“我們保證決不會到張家口。”結果還是到了張家口,戰士大為不滿,損害了政治工作的威信。所以,我們的政治工作無論對乾部、戰士,還是對老百姓,都不能欺騙。 我們的戰術是進攻的、主動的、積極的,因而我們的政治鼓動口號也應該是進攻的、主動的、積極的。我們部隊在戰前動員時召開誓師大會,開展殺敵立功競賽運動,提出:“誰英雄,誰好漢,戰場比比看”,“多殺敵人多繳槍,立功喜報寄家鄉”等等口號都是激勵鬥志的好口號。在戰鬥中,根據戰鬥任務適時提出鼓動口號也很有作用。例如,在去年的高炎戰鬥中,第十一團一個連隊渡河追擊敵人時,敵人企圖反撲,有的人發生動搖,連長就提出口號:“在敵火力下撤退就等於死亡!”大家馬上奮勇把敵人打下去。在吳村、高洛戰鬥中,第十四團一營與敵人對峙,雙方都想發起衝鋒,一營長李宏德便果斷地提出:“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先發製人發起衝鋒,打破了敵人的衝擊計劃。這些都是積極的、主動的、進攻的口號。 政治鼓動口號必須明確、肯定、簡短、有力。有些口號太長,不好記;甚至分段喊起來意思相反,倒起了反作用,這是不好的。我們提出口號時,還必須把口號、命令與行動三者結合起來,使口號真正貫徹下去。在吳村、高洛戰鬥中,第十四團一營在下達命令讓一連沖鋒,並提出“先下手為強”,“衝鋒殺敵立功”的口號後,副營長和教導員又帶領連隊沖上去,把敵人佔領的房子奪回來,這是很好的。反之,有一個連長下達了衝鋒的命令,提出了“衝鋒殺敵立功”的口號後,自己卻畏縮不前,影響很壞,這就必須給予紀律處分。 我們要搞好政治工作,還必須善於發動群眾,發揮來自群眾的創造和行動的口號。這就是說,不僅政治工作人員要做政治工作,軍事指揮員和戰士也應該積極做政治工作。在吳村、高洛戰鬥中,有些人發現守敵是傅作義部的“王牌”第一零一師時,出現了驚慌情緒,這時,有一個戰士提出:“不管它是傅作義的,或者是劉化南的,我們都要消滅它!”這是一個多麼堅決、豪邁的戰斗口號呵!可是,這個連的指導員不僅沒有運用和宣揚這個口號,激勵戰士去消滅敵人,反而說出“情況是變化的嘛”這樣猶豫、畏敵的洩氣活,更加助長了某些戰士的驚慌情緒。這個指導員實在不如那個戰士,又如最近第六旅在學習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時,戰士們自動寫了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決心書、挑應戰書,貼到牆報上去,形成了人人自覺遵守紀律、互相監督的良好風氣。這些都是戰士自覺的創造,我們應該把它迅速發揚,推廣全軍。 四要靈活機動,不失時機。戰時情況變化很快,我們的口號和問題的提出都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例如,下達戰鬥任務和進行政治動員時,依據當時的情況,可以提出某部擔任主攻,某部擔任佯攻。可是,戰鬥發起後,主攻方向受阻,而佯攻方向正是敵人的弱點,此時,軍事指揮員和政治領導幹部就應臨機應變,改變部署,把佯攻方向改為主攻方向,及時下達新任務,提出新的戰斗口號,激勵部隊抓住敵人的弱點進攻敵人,爭取戰鬥的勝利。如果部隊因臨時改變任務,急於行動,沒有時間進行工作,我們可以邊行動邊動員,不失時機。 五要堅定,要頑強。在緊急情況,特別是受到挫折的情況下,最需要政治工作,因為那個時候思想最混亂,如不及時進行政治工作,就最容易出問題,遲緩就會坐失時機,遭受損失。所以,必須及時進行政治工作,發現問題迅速解決。在受挫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做好這幾項工作: 首先,要及時掌握思想動向,進行宣傳解釋,迅速恢復與健全組織,重新組織力量,補充幹部,把部隊的情緒很快穩定下來。 接著,要迅速檢討經驗教訓,找出受挫的的主要原因,表揚英雄模範和功臣,處理動搖分子,教育部隊吸取經驗教訓,準備再戰,為犧牲的烈士報仇,挽回損失。此時,還應傳播兄弟部隊的勝利消息,以鼓舞士氣。但捷報一定要真實,過去有些部隊為了給友鄰部隊打氣,假報情況,那是違犯紀律的。 與此同時,要組織專人迅速、適當地處理善後工作,搶救、轉送傷員,掩埋烈士遺體。但不准把傷員和烈士遺體都集中在一起,更不准擺在行軍路旁、道口,以免影響部隊情緒。 在部隊受挫的情況下,上級首長親自去進行解釋、鼓勵和慰問,是很有作用的。此時,上級首長還可以發動與其協同的友鄰部隊給受挫部隊寫信慰問、鼓勵,也可以發動兩個部隊互相寫信鼓勵或開展競賽。總之,在這種情況下各級幹部不應沮喪,任何一個軍事指揮員和政治工作人員垂頭喪氣,都是表示他的不堅定,這種不堅定的情緒足以影響部隊。 第二,戰時政治工作的領導作風與工作方法問題。 由於戰時情況、任務變化得快,政治工作的領導作風就必鬚髮揚高度的戰鬥性,以戰鬥的姿態,抓緊時間,利用空隙,雷厲風行地去開展政治工作。要習慣於邊行軍邊做工作,邊打仗邊做工作。情況不允許時,可以寫條子;敵人火力密集通不過去,還可以用石頭綁著條子扔過去;不能大聲說話,可用接耳宣傳。說比不說好,做比不做強,反對拖拉等待,反對打“啞巴仗”。工作中“寧可準備過早,不可失之過遲”。 我們提倡戰鬥作風,並不能因此而工作簡單化。在工作中,仍應深入、細緻、紮實。當我們領受任務之後,就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之下,集中計劃,然後分配幹部下去,就地傳達,就地教育,就地檢查,就地解決,就地總結,一抓到底。一般說來,戰時要上面的同志多下去,不要下面的同志多上來。作為上級幹部,要盡可能實行面對面的領導,重點檢查與幫助下級。要分別一個團、一個營、一個連或一個問題去檢查,才能抓深抓細。在實行集中計劃、分散領導的情況下,上級領導還應掌握一定的機動力量。因為在戰鬥緊張時,常常電話不通,寫信派通訊員也不行,這時派出得力干部當“通訊員”是非常需要、非常重要的。過去有些同志認為把他當作機動干部是輕視他,這種想法不對。如滄縣戰鬥時,我們的一科科長王又新就當了“通訊員”,馬上下去第五旅傳達任務和首長指示,起了很好的作用。我們的工作要發揮創造性,不要固守老一套,要適應情況與任務,創造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創造性那裡來呢?上面我已經講過,主要來自群眾。只有走群眾路線,向群眾學習,新的東西就出來了。我們一方面固然要反對老一套,但另一方面對“老一套”要有辯證的看法。有些老一套的東西對一些沒有這老一套的部隊和人來說還是新的;老一套的東西里面也有新的內容。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二十年前就有了,但今天還如同新的,這是由於人員變了,或者沒有很好地教育,或很久以前教育過,現在已經淡忘了,仍然需要反复教育。 要培養戰鬥作風,必須堅決做到“五到、五快”。 所謂“五到”: 一是口到。要隨時講到問到工作怎樣做法,工作有何困難,有何成績和經驗? 二是腳到。工作佈置以後,腳就要走出指揮部,到下面去。 三是眼到。要隨時看看下邊的工作情況,但不是走馬觀花,而是要看出問題來。 四是耳到。要聽聽下面的匯報,聽聽大家的呼聲。 五是腦筋到。要開動腦筋,時時考慮連隊的工作,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如果不開動腦筋,那末口到、腳到、眼到、耳到都是形式的,即使發現了問題,也不可能很好地解決。 所謂“五快”,就是: 一要佈置、動員、解釋快。今天要做的工作,不要拖延到明天;現在應做的工作,不要拖延等一會;更不要縱隊今天傳達,旅明天傳達,團後天傳達,營大後天傳達,一個挨一個,不知什麼時候才傳達到戰士那裡去。以後可多開“一攬子”會議(但黨的會議與行政會議要分清,要分開),或由上級派人下去傳達。 二是整理組織快。特別是戰時,組織一有變化,應立即整理,健全起來。在條件許可時,可用民主選舉;不可能時,即指定臨時代理人。 三是總結經驗教訓快。一邊進行工作,一邊蒐集材料,工作一結束就應總結。 四是上下級聯繫、反映情況快。上級首長和領導機關應該深入基層,反對官僚主義作風;但下面也要及時把情況反映上來。現在一些部隊執行報告製度很差,有時來的報告繁雜冗長,抓不住中心,甚至“克里空”。今後把主要的收穫和經驗教訓報告上來就行了。寫報告來不及,電話報告或派人來口頭匯報都行,目的就是要快。 五是解決問題快。我們的政治工作,不僅要了解情況,提出問題,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或解決問題慢,在今天部隊頻繁地運動和作戰的情況下,政治工作將成為“馬後砲”,失掉應起的作用。 要做到“五到、五快”,必須樹立兩個觀念: 一是責任觀念。要有對戰爭高度負責的觀念,不怕一切疲勞、困難和犧牲,以不屈不撓、堅忍不拔、積極進攻的精神去完成任務,爭取戰鬥的勝利。 二是時間觀念。現在我們不是有沒有時間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爭取和利用時間的問題。我們不要浪費一分鐘、一秒鐘的時間,行軍和作戰的環境中,也要緊張地去進行工作。同時,我們要善於科學支配時間,使一分鐘、一秒鐘都發揮作用。在這裡,我們要求每個同志在時間上要照顧別人,照顧上級,照顧下級,堅決反對工作中的本位主義。反對羅嗦,反對清談,反對淨是和別人爭時間的消極態度。 要做到“五到、五快”,還必須實現下面的幾點要求: 一是上下一致。因為我們是一個戰鬥的整體,各項工作都是相互聯繫的,要快,上下都要快。團以上機關的拖拉作風必須迅速糾正,如下達命令、指示,就要討論快,起草快,審查快,寫得快,校對快,印得快,發得快;下邊的同志接到命令、指示後,也要研究快,佈置快,檢查快,總結快。就像一部機器,馬達一發動,各部機件都運轉起來,工作效率就提高了。 二是軍政一致。軍政幹部要在黨委統一領導下,互相配合協調,不要各干各的。要多開些聯席會議,進行討論研究。黨委決定後,軍事、政治、後勤工作,各負其責,齊頭並進。 三是善於組織與使用力量。工作要有重點,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同時,各級領導應掌握一定的機動力量,隨時使用到突擊方向上去。 四是工作任務要明確具體。要抓住每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再輔以其他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但每個時期的工作任務不可過重,以免影響中心任務。機關各部門都要圍繞中心任務開展工作,不可各搞一套。 五是在戰時,司政機關與領導幹部,應盡量靠攏,住在一處,以便及時商量工作。過去有的因喜歡住得舒服,怕集中一起住宿擁擠,這種現像要立即糾正。 第三,對戰時政治工作人員的要求。 戰時政治工作的好壞,政治工作人員負有主要責任。因此,要求政治工作人員: 一要開動機器,動腦筋、想辦法,經常調查研究部隊的情況,集中精力搞好本職工作。現在有些政治工作人員,把自己的工作重點放在軍事指揮上面,放棄了本職的工作,這是錯誤的。產生這種情況,一方面固然是這些同志出於對爭取戰鬥勝利的責任感;但另一方面,有的同志對政治工作不熟悉,又不很好鑽研;個別同志還夾雜著一些個人英雄主義的成分。我們應該明確,政治工作人員在軍事指揮上只是協助軍事指揮員,不能越沮代庖,放棄本職工作去代替軍事指揮員指揮。 要做好本職工作,必須細心研究上級指示,及時主動地了解上級意圖。 現在有些同志不認真研究、學習上級的命令、指示,這是政治責任心不強的表現。我們不僅要很好地研究上級的命令、指示,而且應該及時主動地去了解、領會上級的意圖,遇到不明確的間題,還要主動地請教同級或請示上級,切勿敷衍了事。 二是軍政幹部最好同時受領任務,如情況不允許,受領任務回來的同志,應及時向沒有去的同志傳達,共同商量佈置工作。 三是政治工作人員的位置,原則上是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去。但一個指導員帶一個班去沖鋒,放棄了對全連的領導是不對的。營長和教導員有時可以分散,一般以在一起為好。團長、政委、政治處主任也應在一起好,但不是機械的。這樣便於商量工作,及時處理問題。 四要充分發揮連隊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連隊黨支部是戰鬥的堡壘;黨員、小組長、支委和功臣、模範是連隊的戰鬥骨幹。要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更好地團結教育骨幹,發揮他們的模範帶頭作用,形成一個堅強的戰鬥集體,帶動群眾去完成各項戰鬥任務。 五要嚴格掌握戰場紀律。政治工作人員要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一切行動聽指揮,做到令行禁止。特別是要嚴格掌握戰場紀律,提高警惕性,防止發生逃亡、投降、投敵和製造、傳播謠言等政治事故,對戰場投敵分子應該採取緊急處置,任何人部可以用強硬的手段製止投敵行為,直至開槍把他打死。對臨陣畏縮分子,要加強思想教育,並組織骨幹幫助、監督他,防止發生事故。 第四,戰場愛兵問題。 戰場愛兵最重要的是愛惜戰士的生命,也就是說,要避免一切可能避免的傷亡,特別是避免大量的傷亡。現在之所以要這樣著重提倡它,是因為我們的精心計劃、戰術素養、軍事技術和戰場紀律還不夠好的緣故。 怎樣實行戰場愛兵呢?我看過一本蘇聯小說,叫《恐懼與無畏》。這本書裡有一段對話對我很有啟發。指揮官潘菲洛夫說:“打仗前不要可憐士兵,但打仗時要好好愛護士兵。”他要求軍官要用智謀、用戰術、用智慧戰勝敵人。他說:“你用刺刀只能殺一個敵人,但你用智謀可以殺敵人一千個。”潘菲洛夫在一次戰鬥發起之前對他的營長莫梅什烏雷說:“你指揮一營人作戰,是不容易的事情。”營長表示決心說:“但是我若犧牲,我會光榮犧牲的!”他就問道:“是同一營人一塊犧牲嗎?”營長回答說:“是的,同全營一塊!”潘菲洛夫聽了營長這樣的回答,便風趣而又意味深長地說:“謝謝你這樣的指揮員!噢,你說得這樣容易,一營中有七百個人。你能統率一營人,打十次、二十次、三十次仗並能保持這一營人,這樣,士兵們才會感謝你的。” 毛主席告訴我們:“戰爭的基本原則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147頁)因為只有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才能消滅敵人;只有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更有效地保存自己,這是辯證的統一。上面引用蘇聯指揮官潘菲洛夫的那番話,說的也是怎樣在戰場上愛兵,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的道理。 怎樣更好地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達到愛兵的目的呢?俗話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苦練出精兵”,“藝高人膽大”,就是說平時要苦練,不要可憐士兵,不要單純的、無原則的怕士兵疲勞(當然也要避免不必要的疲勞);而要通過教育訓練,提高部隊的軍政紊養,把兵練精。戰鬥前要做好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精心計劃,火力組織、力量配備、隊形運用、地形選擇、通信聯絡、偵察警戒、救護傷員、指定代理人等等,都要周密地考慮到。在戰鬥中要堅定、沉著、果敢,靈活機動地指揮,搞好協同配合,盡可能避免無謂的傷亡。那種不調查不研究,憑主觀臆斷,按個人情緒去亂碰亂撞的“魯莽家”,在今天是不會成為英雄的。再者,軍政幹部戰前製定計劃時,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走群眾路線,召開“諸葛亮會議”,充分發揚軍事民主,使戰鬥計劃更趨完善,保證戰鬥任務勝利完成。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愛兵的目的,才是對黨、對革命、對戰士高度負責的表現。 戰時政治工作的好壞,是檢驗平時政治工作好壞的標誌,決不能“平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平時政治工作的好壞,也可以檢驗政治工作人員的政治責任心、軍政素養和實際工作水平。要提高軍政素養和工作水平只有好好學習。因此,我們政治工作人員要反對故步自封、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的壞作風,樹立好學上進的好風氣。 這次營以上乾部會議後,無論政工幹部或軍事、後勤幹部,對戰時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都有了較明確的認識,進一步加強了全縱隊的政治工作,使二縱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改進了作風,更自覺地深入連隊進行調查研究和指導,使政治工作更有針對性和戰鬥性,把政治工作與提高部隊的戰鬥力緊密結合起來。在此後參加察南、保北等戰役的過程中,政治工作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保證了戰役戰鬥的勝利。 一九五零年十二月,楊得志和我率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入朝參戰前,兵團政治部曾將我的上述報告提綱翻印下發到連隊,供幹部學習參考。此後,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政治學院也曾將這個報告提綱編入戰時政治工作經驗參考教材,發給學員學習參考。這是後話。 一九四八年五月,解放戰爭逐步轉入戰略決戰階段,晉冀魯豫、晉察冀解放區合併為華北解放區,成立了中共華北局和華北軍區,聶榮臻為司令員,薄一波為政治委員,徐向前、膝代遠、肖克為副司令員,趙爾陸為參謀長,羅瑞卿為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一、第二、第三兵團。我第二縱隊隸屬第三兵團。楊成武任兵團司令員,李井泉任政治委員。我二縱隊在軍區和兵團首長指揮下,又一次向綏遠進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