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大智大勇·周恩來在1946年

第47章 一、馬歇爾八上廬山

國民黨發動的內戰,遭到解放區軍民的迎頭痛擊。 在南線,繼華中野戰軍在蘇中地區連續作戰40多天,殲滅國民黨軍6個旅又5個交警大隊共5.3萬人後,劉伯承、鄧小平晉冀魯豫野戰軍率5萬主力在華中地區,乘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蘇皖邊及晉南解放區,並調集重兵追堵中原突圍李先念部隊之時,乘虛而入,連續奪取碭山、蘭考等車站10餘處,全殲了馳援隴海路的國民黨整編第181旅等1.6萬人。爾後,利用國民黨鄭州、徐州兩個“綏靖”公署指揮不統一,鉗形包圍未攏,劉、鄧野戰軍又於8月下旬至9月初,突然襲擊了冒進的國民黨軍劉峙部整編3師,一舉殲滅了其第20旅,重創第3旅,並在運動中全殲國民黨軍整編3師餘部。接著,乘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殲滅了側援敵3師的國民黨整47師。勝利結束定陶戰役,共殲滅國民黨軍4個旅,1.7萬人。

在北線,晉察冀軍區第4縱隊和太岳軍區乘國民黨閻錫山部發動晉冀攻勢,胡宗南部退守聞喜運城地區休戰之機,在同蒲路一線乘虛攻占洪洞、趙縣,又於8月下旬連續攻克霍縣、靈石、汾西等縣城。殲滅國民黨軍閻錫山部1萬餘人,並控制了周蒲路南段130多公望。從而,切斷了胡宗南部與閻錫山部的聯繫。 蘇中、定陶及同蒲、隴海戰役與中原突圍的勝利,對整個解放區的南方戰線,起到了扭轉局面的重要作用。 9月6日,中共中央致電周恩來:蔣介石已占我20餘縣,無條件停戰已不適宜,必須要求蔣軍退出侵占之解放區。我軍現正動員起來,決心在6至8個月內,殲滅第一線進犯軍162個旅之54個旅,你意如何?周恩來接電報後復電中共中央:在蔣大打,美要拖的條件下,中央決定殲敵1/3以轉變局勢是絕對正確和需要的。

國民黨發動內戰後,在戰場損兵折將,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內就損失了10多個整編旅10餘萬兵力,佔其全部能動員兵力近一成。國民黨惱羞成怒,國防部參謀長陳誠氣勢洶洶地公開宣布國民黨軍將進攻張家口。 張家口雖然是僅有幾十萬人口的小城市,但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是華北通向蘇聯西伯利亞的要道,同時也是解放區政治、軍事中心之一。在當時,其政治地位僅次於延安。國民黨大批軍隊進攻張家口,無疑是一個極其嚴重的步驟。 談判桌上,國民黨為了欺騙輿論,繼續將和談作為掩蓋內戰的煙幕。為了爭取通過談判實現停止內戰和民主建國的可能,周恩來和中共代表團幾乎每天都在與第三方面人士磋商,以尋求重新開啟國共談判的可能。 9月5日,周恩來又來到馬歇爾公館,與馬歇爾和司徒雷登磋商。

周恩來說:這幾日,經與第三方面人士協商,中共準備再作一次讓步。我們同意召開並參加非正式五人小組會,但政府必須在商定改組政府辦法後,一、改組政府辦法應提交政協綜合小組最後審定;二、下停戰令;三、放棄8月6日的五項條件。 周恩來前兩次訪晤馬歇爾時,在批評美國以剩餘物資幫助國民黨打內戰時,就多次重申召開非正式五人小組會前政府必須提供下停戰令,放棄5項條件的保證。 馬歇爾知道蔣介石不可能在召開非正式五人小組會前下達停戰令,更不可能放棄他的五項前提條件,故以非正式五人小組僅限於討論改組政府問題為由,拒絕了周恩來的提議。對政府進行改組,是司徒雷登提議召開非正式五人小組會解決國共爭端的核心,馬歇爾聽到周恩來願意參加非正式五人小組會議當然還是高興的,他認為召開政協綜合小組會,審定政府改組辦法對安撫第三方面也有好處。但是,馬歇爾擔心說:“五項條件是蔣介石一直爭取的,恐怕要蔣介石放棄不大可能。”

司徒雷登也說:“目前情況下,要政府保證在改組政府方案後下停戰令也很困難。” 周恩來讓隨同他一道去的章文晉從包裡取出連夜起草的《七八兩月談判要點總結》文稿,交給馬歇爾和司徒雷登。他聲音不高,但語氣凝重地說:為以正視聽,向社會各界有所交待,建議討論和修改後公開發表。讓各界朋友都知道國共談判的真相,究竟是誰阻礙談判進展! “中共的新建議,我們將認真研究,並將通報政府方面的代表,如有可能,我將再去廬山,將此文件和你的建議通報給蔣委員長。”馬歇爾見周恩來發怒了,緩和口氣說。 周恩來表示:中共不能無限度忍耐,請馬歇爾將軍和政府早日明確態度。 由於周恩來的這個建議已通報給民盟,因而,民盟秘書長羅隆基在當日也發表談話:倘若政府不考慮中共提出的要求,則非正式五人小組會勢必將流產。

馬歇爾在與俞大維會談得不到答復後,只好第7次再登廬山面見蔣介石。 67歲的馬歇爾7上廬山,心情一次比一次糟糕。但他還以堅定不移的信念,執著地為實現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而努力。在與蔣介石連續幾天的會談中,他反复地說明美國政府對國共停戰談判的態度,要求蔣介石放棄以戰爭解決爭端的立場。 蔣介石已從杜魯門給他的信函和武器禁運中感受到馬歇爾的巨大能耐,雖滿腹怨氣,內心不平,但還是熱情接待了馬歇爾。宋美齡更是使出全身解數,馬大帥長,馬大帥短地對馬歇爾呵護有加,關懷備至。 會談中,蔣介石表示可以在蘇北問題上作出讓步,由下一步改組後的國府委員會對蘇北地方政權進行處理,並說:“如果中共同意實施恢復交通的協定,以及前所商定之停止衝突和東北軍隊重新分佈之條款,並實施中共軍隊駐防地點之整編協定,餘願下達停止衝突之命。”

馬歇爾清楚地知道,蔣提出的這些條款,讓步的正是自6月休戰談判以來通過軍事行動已經取得的,而他堅持的正是在軍事行動中還未能達到的。 見馬歇爾欲言又止,蔣介石考慮再三,又說:“軍事停戰令下達前,中共必須指派參加國民大會的代表。” 親耳聽到蔣介石的承諾,馬歇爾滿懷希望地下了山。 回到南京,馬歇爾就急忙過來找周恩來,討論蔣介石的建議。 討論中,周恩來說:停止衝突是當前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所以應該召集三人小組會議來加以解決。 談到蔣介石所提出的那些要五人小組實施的條件,周恩來認為:最實際的辦法是,接受6月份所達成的臨時協議,而不是提出新條件。 馬歇爾說:“蔣要求在軍事停戰令下達前,中共須指派參加國民大會的代表。”

周恩來當即重申了他9月5日堅持的觀點,即沒有國民黨政府發布停戰令的保證,中共是不會提交參加國大名單的。他說:蔣介石要等中共提出參加國民大會代表的名單才發布停戰令,那是拖延戰爭,以便國民政府的軍隊進行其計劃好的軍事行動。 在商討國民政府改組問題時,周恩來提出:在國民政府委員會中,中共和民盟必須佔有14票,以便在一些問題上行使否決權。周恩來強調說,共產黨的安全在於政協決議,所以中共堅持擁有能夠否決企圖改變政協決議的任何措施。 馬歇爾知道這個問題,對於中共來講是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但是,這個問題只有蔣介石才能作出決定。他開始氣惱自己,作為一個軍事戰略家,為什麼不把問題想的再复雜一些,他以為只要蔣同意下達停戰令了,事情就好辦了。沒有想到,還有這麼多故事在裡面。對蔣介石躲在廬山不回來,他更是氣得無話可說,只得說:“明天,我將再去廬山,你們與司徒雷登大使繼續商談國民政府的改組問題以及政協問題。”

9月13日,馬歇爾第8次赴廬山找蔣介石去了,司徒雷登在南京與中共代表繼續會談。 馬歇爾上廬山的第二天,司徒雷登找到國民政府非正式五人小組代表吳鐵城、張厲生,徵求國民政府改組意見。吳鐵城和張厲生異口同聲地表示,不能給中共和民盟在國府委員中佔有否決權所需要的票數(即14席位)。因為蔣介石有明確指示,他們無權討論國府委員的席位問題。 周恩來得知後,對司徒雷登說:為保證政府信守《和平建國綱領》,中共和民盟在40名國府委員中必須有14個席位。如果這個建議不能在非正式五人小組會通過,則非正式五人小組沒有必要召開。 卻說,馬歇爾第8次上廬山前的9月10日,蔣介石在廬山行宮,還是按捺不住以戰爭解決國共爭端的躁動,親手寫下命令:

令北平行轅李宗仁及第11、12戰區各長官,著即展開對張家口的進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