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大智大勇·周恩來在1946年

第24章 一、郭沫若雞鳴寺求籤

6月20日,郭沫若與上海工委委員馮乃超一行從上海乘夜車趕到南京。 郭沫若,1892年出生,四川樂山人,我國傑出的作家、詩人和戲劇家,又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 1926年3月經瞿秋白推薦,郭沫若自上海赴廣州,應聘為廣東大學(後改名中山大學)文科學長,即文科學院長。在隨後的兩個多月中,先後與周恩來、毛澤東等多次見面結下友誼。從此,郭沫若便在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領導和影響下,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經周恩來的安排,他先後任北伐軍政治部上校宣傳科長,後晉升為政治部中將副主任。 1927年3月,蔣介石秘密委任其為“總司令行營政治部主任”,並對他說“你無論怎樣要跟著我一道走”,“文字上的事體以後要多多仰仗你”。郭沫若虛與委蛇,隨其自南昌赴九江、安慶等地。後來,他終於完全看出了蔣的真面目,決定脫離蔣介石,並寫就了《請看今日之蔣介石》一文公開發表,因此而遭到蔣介石的通緝。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郭沫若潛入上海,通過日本友人與李一氓、周恩來取得聯繫,趕赴南昌參加武裝起義。南昌起義時,被推選為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團成員、起義軍總政治部主任,並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南昌起義失敗後,在黨組織安排下,他順利地逃到日本避難。 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取消對郭沫若的通緝。 1938年4月回國後,他以無黨派身份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在時任政治部副主任周恩來的領導下開展抗日救亡工作。 10月下旬,撤離武漢,輾轉長沙、桂林,於年底到達重慶。 1940年9月國民黨撤銷三廳後,在周恩來的說服下,郭沫若重新組建文化工作委員會,請回三廳原班人馬,並擔任主任,領導愛國民主文化人士堅持在國統區工作。其間,寫下大量政論性的文章,又在學術研究上做出“至少使得自己較為滿足的成績”。先後寫作《屈原研究》、、《十批判書》、《甲申三百年祭》,在文藝創作上推出《屈原》、《虎符》、孔雀膽》、《南冠草》等歷史劇。 1946年1月,作為無黨派社會賢達出席了政治協商會議。

風流倜儻,多才多藝的郭沫若和馮乃超一下火車,就來到藍家莊。 由於時間太早,好些先生們還沒有起床,梁漱溟正在洗漱,沈鈞儒在做早操,郭沫若便約了羅隆基、朱蘊老等一塊去離藍家莊不遠的雞鳴寺轉轉,順便吃早點。 經過掛著“選賢任能”橫匾的國民黨考試院和中央研究院,再上坡步行便是雞鳴寺了。 雞鳴寺為南朝首剎,位於雞籠山東麓,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雞籠山東接九華山,北臨玄武湖,西連鼓樓崗,山高62米,因山勢渾圓似雞籠而得名。雞籠山背湖臨城,濃蔭綠樹,翠色浮空,風景綺麗。三國時,這裡是吳國後苑之地,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闢為廷尉署。自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此興建同泰寺,這裡才真正成為佛教勝地。同泰寺與台城(宮城)隔路相對,整個寺院依皇家規製而建,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盛極一時,有“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剎之譽。梁武帝不僅自己經常到寺裡說法講經,還先後四次捨身到同泰寺為僧,人稱為“皇帝菩薩”。梁大同三年(538年),因雷擊釀成寺內大火,這座龐大的寺院只餘下兩個大殿。楊吳時,同泰寺故址又建千佛院。南唐時稱淨居寺,後又改稱圓寂寺。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同泰寺故址重新興建寺院,盡拆舊屋並加以拓展,題額為“雞鳴寺”。弘治年間,寺院規模佔地百餘畝,常住寺僧有百餘人之多。寺院依山而建,別具風格,共建有殿堂樓閣、台房屋宇30餘座。清朝康熙年間又對雞鳴寺進行過兩次大修,並改建了山門。康熙皇帝南巡時,曾登臨寺院,並為這座古剎題書了“古雞鳴寺”匾額。乾隆下江南時也為這座古寺題寫了匾額和楹聯。清咸豐年間,毀於兵火。同年間重修,僅有房屋十餘間。同治六年(1867年),寺僧西池等募資修建了觀音樓,供奉著普渡眾生、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雞鳴寺由此又稱為觀音閣、觀音樓。 有趣的是,雞鳴寺的觀音與眾不同,倒坐的觀音菩薩朝北而望。佛龕上的楹聯道明原因:“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

由雞鳴寺路左側的石級緩步而上,一座黃牆洞門迎面而立,洞門正中“古雞鳴寺”,是為雞鳴寺山門。山門左為施食台,由施食台往前為彌勒殿,其上為大雄寶殿和觀音樓。大雄寶殿之東為憑虛閣遺址,西為塔院。一座七層八面的藥師佛塔拔地而起。此塔被稱為消災延壽的藥師佛塔,含國泰民安和為香客、遊人消災延壽的祝禱之意。 觀音樓左側為豁蒙樓,東為景陽樓。樓上有對聯一副雲:“雞籠山下,帝子台城,振起景陽樓故址;玄武湖邊,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舊觀。”這兩座名樓已分別闢為茶座和素餐館。郭沫若一行在茶座坐了下來,臨窗品茗。 羅隆基指著窗外城牆的一段空地說:“那就是當年梁武帝餓死的台城。” 郭沫若信口頌出“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的古詩,聯想到當前的內戰局勢,他說:“可惜不見柳樹,更不曾柳暗花明。”

憑欄遠眺,集山、水、林、寺於一體,環境十分幽雅。寶剎莊嚴,銅佛閃耀,寺內樓閣參差,殿宇輝煌,浮圖聳空,香火繚繞,遊客不絕。佛殿建築精美佛像莊嚴;山明水秀,濃蔭碧翠;群峰拱挹,煙嵐蓊鬱。東抗鍾阜,西接北極,下瞰台城,俯臨玄武,山色湖光,湖中梟雁,歷歷可數。每當春秋之交,佇立塔上,放目遠眺,荷花萬頃,紅綠相間,如漢宮晚妝,美不勝收。 隨行的人介紹說:“每當農曆2月19日、6月9日、9月19日,即觀音菩薩誕生、成道、出家紀念日,許多善男信女前來朝山敬香,人流如潮,幽淨的寺院熱鬧非凡。” 觀音閣的神案下立著3個籤筒。 “求個簽吧!看看休戰期滿後怎麼樣。”有人提議。 “我先抽!”郭沫若躍上前去,抽出一簽:“是35簽,上中籤。”

簽文是:衣冠重整舊家風,道是無功卻有功。除卻眼前荊棘礙,三人共議事和同。真的切合時事,好像是說,政協會議將要重開,而且三人小組也會結果了。 大家覺得有趣,都抽了一簽。朱蘊老抽得是第39簽,是下下簽: 簽文是:天邊消息應難問,切莫私心強望求。若把石頭磨作鏡,精神枉費一時休。 郭沫若說:“這也很合時事,特別是'若把石頭磨作鏡'真是好句子。南京不就是石頭城嗎?想要使他明朗化,似乎是千難萬難了。” 兩條簽文,相反得有趣,但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第三方面對國共和平談判忐忑不安的心理。 大家一路笑著下了山。 參加了第三方面代表邀請政府代表在國民大會堂舉行的茶會,郭沫若藉口有事要辦趕到了梅園新村。

郭沫若在《南京印像中》這樣寫到:梅園新村的名字很好聽,大有詩的意味。然而實地的情形卻和名稱完全兩樣。不僅沒有梅花的園子,也不自成村落……特務機關林立,彷彿在空氣裡面四處都閃耀著狼犬那樣的眼睛,眼睛,眼睛。 在外人看來,郭沫若和周恩來只是惺惺惜惺惺,脾氣相投的知已而已,殊不知他們早已是並肩作戰的親密戰友。八一南昌起義後,就是經周恩來、李一氓介紹,郭沫若與賀龍才一道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抗戰期間,也是經周恩來耐心說服他才以非黨人士忍住內心的寂寞,出任國民黨政治部第三廳廳長的。 “沫兄還是這樣風流瀟灑,”周恩來親切地說:“群姊好嗎?”郭沫若年長周恩來6歲,周恩來總是這樣稱呼他為沫兄,稱他的夫人於立群為群姊。

“分手時間不長,周公可瘦多了。”僅僅幾個月不見,郭沫若發現周恩來比重慶時瘦多了,因為忙碌頭髮也沒有打理,臉色也顯得有些蒼白。只是,眉宇間那雙眼睛仍像過去一樣炯炯有神。 “何時抵的京?” “乘夜車,剛下車就去國民參政會'拜碼頭'了,他們笑我是第三方面的第三方面,還是乘三等車來的。”郭沫若詼諧地說。拜碼頭是當時外地人到客人家的俗套話,而民主黨派往往以第三方面自稱,這樣一來無黨派人士當然是第三方面的第三方面了。 “上海的情況怎麼樣?住房問題解決了吧。” 郭沫若離開重慶到上海後,一開始找不到合適的安身之處,周恩來得知後,親自安排上海工委幫助落實。在上海工委馮乃超和祝華的協助下這個問題總算解決了。利用社會知名人士的身份和廣泛的社會關係,在上海工委的指導下,郭沫若緊密團結上海文化藝術界朋友和各界社會名流,積極開展工作,起到了他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周恩來的小客廳,郭沫若詳細匯報了上海愛國民主運動的開展情況,徵求了周恩來對下一步工作的意見。 “目前,還是要利用你的特殊身份,廣泛與第三方面的民主人士交朋友,特別是民盟成員、青年黨人、無黨派人士,要積極向他們宣傳我黨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獨裁的一貫主張。”周恩來說。 到了吃飯時間,周恩來挽留他一道共進了午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