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大智大勇·周恩來在1946年

第18章 五、東北休戰

東北局勢的不斷惡化,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人們無不擔心東北戰火向華北華中蔓延。 各地反內戰,要和平的呼聲也在不斷高漲。 在中共四川省委和中共代表團駐渝辦事處的宣傳鼓動下,5月26日,重慶各界人士舉行座談會,發起和平簽名運動。羅隆基等90人發表宣言,呼籲和平,指出中共軍隊既撤出長春,雙方應立即停止軍事衝突,一切問題由政治協商會議綜合小組求取全盤合理解決。 5月27日,昆明13個人民團體及聞一多等98名文化界人士,致函美國會議員,呼籲和平,希望美國不要以貸款方式援助不民主的國民黨政府。 當日,軍調部中共軍事顧問滕代遠由延安取道北平來南京。下午,周恩來召集了南京局領導成員會議,聽取滕代遠傳達中共中央關於南京談判的意見。

董必武、鄧穎超、陸定一、李維漢等一起擠在周恩來的辦公室裡,為防止國民黨特務的竊聽,特地在辦公室的外間將收音機的頻率調到延安廣播,聲音開得很大。 滕代遠首先介紹了各根據地反擊國民黨軍隊武裝挑釁的情況,傳達了中央關於積極準備應對內戰危機,避免挑畔,拖延時間的方針,以及爭取在國統區發起要求美國執行莫斯科三國會議決議的運動。 董必武說:“半年來,美國表面調停,實際援助蔣介石。莫斯科三國會議的有關決議被破壞無餘,我們要通過各種必要的方式揭露這一不公正的做法,照會英美蘇三國政府直至聯合國安理會,以增加國際壓力,促使製止中國內戰。” 周恩來說:“逼美壓蔣需從各方面進行。向三國或安理會控訴美助蔣內戰需有步驟地進行。另一方面是進一步發動人民反對內戰。”

“除在南京進行外,還應派人至滬動員各界人士。”陸定一說。 “內戰已臨全面化邊緣,除非馬歇爾給蔣介石壓力或我軍在戰場上給蔣介石以決定性打擊,恐難有挽救可能。”周恩來對滕代遠說:“我們準備電請中央告各地,加緊準備,提高警覺,隨時準備還擊和大打。” 會議討論得十分熱烈,聯繫到馬歇爾在商談中的態度,大家一致認為:內戰雖不可避免,但尚有緩和與推遲爆發的可能,我們的方針仍是避免挑畔,推遲戰爭爆發,積極準備反擊。 李維漢正講著話,童小鵬進來報告說:“民盟總部已遷到南京,黃炎培、沈鈞儒等也將明天抵京。” “好呵,明天我們一道去拜訪一下。” 第二天,周恩來、董必武、陸定一、齊燕銘等一起來到民盟總部——藍家莊15號。

藍家莊,坐落在南京國民黨政府考試院對面,京市小鐵路北側的菜園地裡。這是幢二層樓,圍著樓房扎著一圈籬笆。民盟政協代表梁漱溟、黃炎培、沈鈞儒、章伯鈞等正在忙碌著。周恩來一行的到來,使他們措手不及。 留著美公鬢,個頭不高的沈鈞儒1875年出生,字秉甫,號衡山,清光緒進士,中國人民救國會主席,民主同盟中央常委。他先後參加過立憲運動、辛亥革命,曾任廣東軍政府總檢察廳檢察長、浙江省臨時政務委員兼秘書長、上海法科大學教務長,執業律師。 1933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1935年12月領導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國會,發表宣言支持一二九學生運動,是上海文化界救國會和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主要領導人之一。 1936年11月與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樸、沙千里、史良、王造時一起被國民黨反對派逮捕,抗日戰爭爆發後始出獄。出獄後,他不改初衷,組織平民法律扶助會,為被迫害的抗日軍人家屬及進步人士義務辯護。 1941年,他倡議並參預組織了中國民主政團聯盟,後代表民盟參加政協會議。

黃炎培1878年出生,江蘇川沙(今上海市)人,字任之,民主同盟中央常務委員。 1905年加人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任江蘇省教育司司長,省議會議員,1915年赴美國考察。 1917年在上海發起創辦中華職業教育社,任理事長。次年創辦中華職業學校。抗戰時期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1941年參與籌組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5年7月訪問延安。同年底,發起建立中國民主建國會。 梁漱溟1893年出生,廣西桂林人,原名煥鼎,字壽銘。民主同盟中央常務委員,早年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後潛心研究佛學,1917年後應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主講印度哲學。 1924年到山東自辦教育,從事鄉村建設運動。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最高國防參議會參議員,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後參與發起組織“統一建國同志會”。 1941年參加“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任中央常務委員,並任其機關報《光明日報》社社長。

章伯鈞1895年出生,安徽桐城人。民主同盟中央常務委員、組織委員會主任委員。 1920年畢業於武昌國立高等學院,任安徽宣城師範學校校長,先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1926年10月,任武漢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宣傳科科長、國民黨中央農民部兵農聯合會主席。 1928年與中共脫離組織關係。 1930年與鄧演達、譚平山等組織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任中央宣傳委員會主任。 1933年參加福建事變後成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任中國人民臨時代表大會代表、福建人民政府經濟委員會委員兼土地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失敗後流亡日本。 1935年回到香港,參與籌建中國國民黨臨時革命行動委員會後改名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擔任主要負責人。抗日戰爭期間,曾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39年與救國會、青年黨、國家社會黨等成立統一建國同志會。 1941年參與組織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任中央常務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

雙方在客廳坐定下來後,周恩來對民盟從重慶順利遷回表示祝賀,並對民盟的政協代表來京參與國事商討表示歡迎,並簡單扼要地介紹了近段時間與國民黨及馬歇爾會商的情況。座談中,大家一致認為:蘇聯紅軍已經撤走,東北已無所謂主權接收問題,應立即停戰。 次日,民盟5代表在會晤馬歇爾後,致電蔣介石:請即刻返回進行南京和談。 5月31日,陸定一向記者發表談話:中共退出長春,本意在留有恢復談判的餘地,但得到國民黨的答復是提出一連串的條件,中共已讓步再三,讓無可讓了。 周恩來當天在接見記者時也發表談話,提出不分關內外,不受時間限制,停止一切衝突,靜候調處的主張。 6月3日,周恩來在會見馬歇爾時,重申中共關於立即無條件停戰,政治協商解決一切問題的主張。

黃炎培、沈鈞儒等人也積極活動,奔走馬歇爾公館和國民政府代表處,要求國民黨政府立即停戰。 就在蔣介石興致勃勃地遊覽瀋陽北陵時,一輛吉普車風馳電掣般地開來,一個中校參謀向杜聿明長官敬禮,遞上手中皮夾子,杜聿明看過用眼角掠過身邊的蔣介石,他合上夾子說:“待會兒辦。” 蔣介石側身過來問道:“光亭,是馬歇爾來電?”他想大概是共產黨答應他的條件了。 杜聿明胳膊夾著皮包,語塞一下說:“校長,是共軍在遼南向鞍山、海城發動進攻。” 蔣介石接過文件夾看一眼,臉色蒼白,方才遊興一掃而光了,半晌說:“回去吧。” 回到康寧街臨時官邸,蔣介石立刻召見杜聿明商討遼南戰局。他知道遼南要是穩不住,丟掉鞍山、海城,瀋陽、錦州都不會安定。他劈面問道:“我想共軍是為了停戰,向我逼進一步。第184師的潘朔端是不是太慌張了。”當然他心中有數,如果第184師在遼南頂不住,瀋陽門戶洞開,萬一共軍來個奇襲,瀋陽沒有精銳部隊,會把他抓住的。

杜聿明沉住氣說:“校長,184師是雲南第60軍的部隊。”他沒有深說,這是當年龍雲的滇軍。七七事變後,蔣介石以統一領導抗戰為名,編為國民黨第60軍,開赴中原。龍雲被蔣介石逼出雲南下野後,兵權也不握了。抗戰勝利後,蔣介石下令由美國海軍運送到葫蘆島,赴東北內戰前線。第184師在新六軍撤往四平街時,接替了鞍山、海城、大石橋、營口的防務,在中長鐵路線上成了護路警,處在挨打的地位。軍部電話線三天兩頭被東北民主聯軍割斷。軍長曾澤生有時很氣悶,第60軍在雲南何等榮耀,曾經是龍雲的支柱,現在成了國民黨堵窟窿的部隊了。這些情況杜聿明一清二楚,所以他當蔣介石的面舊話重提,非蔣嫡係部隊,不能不防上一二。 蔣介石心裡明白杜聿明的擔心,但他認為第60軍離家太遠,又在他的重兵之下,不至於會出事的。於是說:“光亭,他們受共產黨宣傳不多,在這種緊急情況下,第184師不敢輕舉妄動。”

“共軍在遼南摸著我們在該地區兵力薄弱這一環,是要搞一手的。”杜聿明是話中有話,因為在東北的兵力太少了,是顧南顧不了北,拆東牆補西牆,日夜奔波,兵疲將懶要打敗仗。 蔣介石瞪大眼睛沉思一會,調來東北的7個軍都是他的精銳之師,再多調,他的戰線就沒法鋪展開了。於是說:“光亭,用則信,不用則棄。” “形勢緊張,萬一援救不及,丟了鞍、海會影響全軍士氣。現在我已下令從北線,抽調第60軍第182師兩個團,新一軍30師、38師、93軍暫編20師迅速增援南滿,由孫立人軍長指揮,曾澤生軍長隨同第182師前往督戰。”杜聿明特意強調由孫立人來指揮,這就是說要以新一軍的兩個師為主力。 蔣介石眉頭一皺說:“餘已允許孫立人休息3天,3天后再調他增援,相信不會出大事,如果真有圍可解,也不算晚,應令第184師死守待援。”

杜聿明在心中叫苦說:“老頭子,老糊塗了。”他有些委屈地說:“鞍山、海城如果出亂子,瀋陽也將危急。” “不要緊,第184師會守得住,給他們拍份餘的手諭。” 杜聿明對蔣放縱孫立人,貽誤戰機,非常不滿,但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他知道東北戰場出了問題,首先蔣介石要拿他問罪。他見蔣介石在閉目養神,只好悄悄退出。出門後,他趕忙命令在本溪的第52軍抽調部隊前往增援。 拂曉,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奉總部命令向鞍山、海城發動進攻。 林彪、羅榮桓看出國民黨軍攻占四平、長春,蔣介石親自飛到瀋陽策劃指揮4個軍,戰略目標直指北滿,北線形勢十分緊張。為了箝制和調動國民黨軍隊,他們決定發起鞍、海戰役,給正在得意忘形的蔣介石一記鐵拳。 第184師師長潘朔端和參謀長馬逸飛從東北民主聯軍撤出本溪就心神不安。共軍活動區域就在他的四周,隨時有把他們圍起來吃掉的可能。潘師長幾次給杜長官拍電,聲稱共軍有可能在遼南製造一場戰役。留守在鞍山、海城和營口一線的國軍,戰線太長,區域太大,兵力薄弱,請杜長官格外重視。並說出如果丟掉鞍、海中長路一線,瀋陽也就無防可守的利害關係。 杜聿明雖然同意潘師長的意見。但是他又認為:共軍在本溪、四平、長春等重要城市的戰場慘敗,士氣低落,一時不會再有發起新戰役的力量。電話中,他說:要防備共軍的詭計多端,以防為主是你師的首要任務。 放下電話,潘朔端對參謀長馬逸飛說:“老馬,我們遼南這陣子看來很安定,這不正常,我覺得大戰臨頭。” 馬參謀長點點頭說:“共軍是很機靈的。我看老頭子督戰是北攻心切,咱們這裡就吃緊了,兵力太薄弱了。” “不用說共軍拿出一個縱隊來攻擊咱們的防區,他們就是集合地方武裝來攻擊,我們也會吃緊。”潘朔端打開地圖,用手划拉一下說:“共軍要是從遼陽直往瀋陽方向把我們割開,我們只能死守,不會有出擊的力量。” 此時,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遼南一分區、安東三分區的部隊已對鞍山、海城的潘朔端部形成包圍,軍區決定由四縱隊副司令員韓先楚、副政委歐陽文統一指揮這場戰鬥。 午夜,韓先楚副司令員召集戰前會議。他看著在座的各分區領導,堅決說:“首先要拿下七嶺子,不准漏掉,爭取把他們全部就地殲滅。” “沒有問題,經過一夜隱蔽行動,他們還沒有發覺呢。”“鞍山外圍全部肅清之後,就向鞍山市發起總攻!” “打響的時間——拂曉!” 韓先楚副司令員剛剛部署完,林彪就打來電話指示:“鞍山海城一定要打下來,不得有誤!” 鞍山外圍七嶺子守敵還在夢中就被槍聲驚醒了,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攻擊下,還未來得及還擊,就被全殲了。 經過一陣激烈戰鬥,唐家房守敵也被全殲了。當下石橋守敵聽到槍砲聲時,也已經被圍得走投無路了,只得打出白旗向東北民主聯軍投降。 鞍山外圍據點被拔除之後,東北民主聯軍向鞍山市發動總攻。各部隊大膽迂迴穿插,迅速地攻占了國民黨市公署大樓,一下子把敵指揮所打啞了。殘敵大部龜縮在一所中學頑抗,東北民主聯軍集中一陣大砲猛轟,炸破了高牆和鐵絲網。在強大的政治攻勢下,大部分敵人繳械投降,小部分完全被殲滅。 守衛在海城的潘朔端急電杜聿明:“共軍是有意組織了這次鞍、海戰役的,鞍山的失守,海城就岌岌可危了。如不迅速增援,後果不堪設想。” 杜聿明把潘朔端海城告急的情況報告給蔣介石。一時兩個人都很沉默。半晌,蔣介石說:“光亭,鞍山兵力薄弱,海城有潘朔端,一時是能頂住的。要新一軍火速前往增援,我看還是來得及。” 杜聿明沒有多言語。 孫立人接到杜聿明命令,迅速集中向海城進發。可是,在新一軍第50師趕到遼陽時,鞍山已被共軍佔領。 杜聿明急沖衝趕到蔣介石行宮,他向校長報告:“海城,已經叫不應了,潘朔端也沒有再發來電報,只是收到他的部分陣地已被共軍突破的電報。” 蔣介石故作鎮靜地說:“潘朔端是能夠頂得住的。” 蔣介石不知道,早在雲南時,中共雲南省工委就已經開始對潘朔端做工作了,潘朔端早就有了起義的念頭,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5月30日,潘朔端在東北營口率部起義。次日,通電全國,反對內戰。 夜裡,蔣介石收聽到安東電台的廣播,播放著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林彪答記者問。記者問:“國民黨軍第60軍第184師起義的意義如何?” 林彪答:“第184師在雲南時,就是主張民主,反對獨裁的。此次被國民黨強迫調到關外來進行內戰,是違背184師官兵意志的,故在海城戰鬥中,潘朔端將軍親自率部起義,這對那些內戰的狂熱者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以此看出,國民黨所指揮下的部隊,有些是不願內戰的。潘將軍等起義,使被迫參加內戰的部隊,有了榜樣和出路,鼓勵我們堅決反對反動派擴大內戰的行動,消滅進攻者。如內戰繼續下去,這種起義還會更多……” 國民黨軍第184師起義後,震動了整個國民黨軍隊,也沉重打擊了蔣介石的囂張氣焰。 當杜聿明的北進軍隊佔領永吉後,蔣介石才把壓在心頭的鬱悶驅散一些。 杜聿明親自向蔣介石報捷說:“校長,我們佔領了永吉,拿下小豐滿水電站!” 蔣介石看著地圖說:“光亭,準備一下,餘要去長春巡視!”在長春廖耀湘的作戰室,蔣介石看著地圖說:“建楚,你要派個加強團,把拉法拿下來,固守!固守起來!” 廖耀湘、杜聿明臉上沒有表情地說:“是!” 蔣介石在長春沒停留多久,在飛往北平前,與杜聿明、廖耀湘握手話別時還強調說:“拿下拉法要固守。我已經請夫人給馬歇爾將軍寫信了,告知我們在整個東北站住了腳跟。”蔣介石邊走上舷梯邊說:“等待你們的勝利消息。” 為了迎接蔣介石的光臨,國民黨北平當局於5月29日封閉了77家輿論機關,中共北平的《解放報》及新華社北平分社同時被封閉。 31日,葉劍英在北平軍調部舉行記者招待會,周恩來、董必武、陸定一、鄧穎超、李維漢聯名致函政府代表,分別就此事提出抗議。 蔣介石到達北平之後,當晚召見李宗仁、傅作義、孫連仲,北平市副市長張伯瑾、天津市副市長杜建時、平津市黨部主委吳鑄人等人時說:“東北之行的巨大收穫,佔領四平街,佔領東北首府長春,兵進松花江北岸,奪得了東北小豐滿水電站,東北工廠的機器不日即可轉動。” 馬歇爾不高興了,他在5月29日通過宋子文轉給蔣介石的一封措詞強硬的電報: 隔一天,又直接發電報給蔣介石,“我再一次請求你立即發布停止政府軍隊前進、攻擊或追擊的命令,並准許軍調部前進指揮所立刻出發到長春去。” 蔣介石雖然很不樂意,但又害怕和馬歇爾搞僵,斷絕了美國的援助,同時知道他的軍隊已進到松花江邊,東北形勢已基本穩定,便於6月3日飛回南京,在馬歇爾的一再催促下,準備與周恩來商談休戰。 6月3日,馬歇爾與返回南京的蔣介石商討東北停戰問題。希望國民黨軍停止在東北的進攻。 由於國民黨軍也需要時間為新的行動做準備。因此,蔣介石同意軍調部派前進指揮所(又稱軍調部執行分部)去長春,在東北地區休戰10天。 馬歇爾當即把商談的情況向周恩來說明,周恩來說:“停戰10天太短,至少20天。”次日商定15天。 6月6日,蔣介石發表了東北休戰聲明: 從6月7日起,東北停戰15天,商談停止東北衝突、恢復交通和實施整軍3問題。 周恩來讀過蔣介石的聲明,讓陸定一舉行記者招待會,發表他關於東北停戰的公報,聲明中共是無條件停戰。關於東北休戰的談判,希望國民黨方面能有誠意,使過去一切協定見諸實施,並使暫時休戰成為長期休戰,永遠停止進攻。 當日,在與馬歇爾會談時,周恩來駁斥了蔣介石“凡是蘇軍駐過、現在是共產黨軍隊駐守的地方都必須退出來”的要求。他指出,這是做不到的,這是東北問題的關鍵,東北主權屬於全國人民,非屬國民黨。在會見了軍調部美方代表奚爾上校時,針對國民黨提出的恢復交通問題,周恩來說:“恢復交通不僅是鐵路、水路、郵政,同時,要拆除各鐵路、公路及交通沿線的碉堡工事。” 同日,周恩來決定第二天回延安,他要與毛澤東和其他領導人一起研究這一新的形勢及對策。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