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民國總理段祺瑞

第74章 樹倒猢猻散

民國總理段祺瑞 关河五十州 1648 2018-03-16
要拼命,也要拼得過才行。 1917年7月7日,討逆之役正式打響。雖然段祺瑞起初在動員師旅長一級指揮官時費了點勁,但具體到參與討逆的普通官兵,在帝制不應再出現於民國這一點上,觀點都是完全一致的。他們對段祺瑞的印像也非常好,認為這位北洋老前輩從兩造共和,再到主張對德宣戰,所作所為都對國家有利。 正因為有這樣的思想基礎,討逆軍官兵在動員時就表現得非常踴躍,“擁護段總理”、“消滅辮子兵”的口號一時大作。在正式開戰的當天,東西兩路軍就擊潰北京城外的“辮子軍”,會師於丰台。其後當東路軍由丰台進逼北京時,南苑航空學校又出動兩架飛機對“辮子軍”陣地、紫禁城皇宮分別實施投彈。這是有史以來中國空軍第一次實施投彈,也是第一次進行陸空軍配合作戰。

眼看形勢越來越緊張,張勛一面下令佈置防禦工事,一面讓秘書長萬繩栻把徐州會議時的那塊簽名黃緞子找出來,準備必要時公之於眾。 張勛想不到的是,早在段祺瑞馬廠誓師的前兩天,馮國璋就通過他的總參議胡嗣援,以二十萬元現洋的代價,將他曾寫給張勛的親筆信以及黃緞子都買回去了。現在張勛要黃緞子,萬繩栻哪裡拿得出來,只得推說怕黃緞子帶在身上會遺失,所以放在天津沒帶來,既然張勛要,他馬上去取,隨後便趁此機會溜之大吉了。 7月8日,討逆軍攻進朝陽門,“辮子軍”被迫退守內城。此時十營“辮子軍”又有六營被策反,剩下的四營按理應有兩千人,實際上僅有一千五百人,根本頂不了多大的事。只是段祺瑞怕巷戰後京城會毀於炮火,所以未再下令討逆軍發動積極進攻,而由各國公使向張勛轉達了投降條件。

面對段祺瑞提出的投降條件,張勛還想一走了之,再回徐州當大帥。他以四句歌謠作為答复,曰:“我不離兵,兵不離械;我從何處來,我往何處去。” 有人問他應該怎樣對清室做一個交代,張勛說:“這件事本來和清室不相干,干成了,小皇帝安坐龍廷;失敗了,我一個人受罪。” 7月11日,張勛接見外國記者,他的態度表現得很鎮靜,說我只是執行北方各省督軍們的共同主張,我有他們簽名的文件在手,必要時會公佈,我決不向他們投降。 私下里,張勛大叫撞天屈:“我太傻了,人人都很聰明,復辟不是我一個人的主張,也不是我一個人的願望。復辟成功大家享福,如今幹垮了,卻拿我一個人受罪。” 鑑於張勛拒絕了投降條件,段祺瑞遂於當天向討逆軍發布了三路進攻的命令。

7月12日,李長泰的第八師攻入內城。這時徐州方面傳來消息,留守徐州的張文生在討逆軍的三面圍攻下已經率部投降,張勛及其部屬聞訊更加絕望。 仍效忠於張勛的“辮子兵”統領蘇錫麟與人商量,決定勸張勛上車到荷蘭使館避難。可是張勛卻來了犟脾氣,說什麼也不肯走。因為時間緊迫,眾人只好強行把他架上了車。張勛身材矮小,很容易架,但他仍拼命掙脫,氣急了還咬了架他的荷蘭老外一口。 張勛對“遭人陷害”一直耿耿於懷,直到逃進荷蘭使館後,他還對人說:“就是你們總統(指馮國璋),從前亦是讚成(復辟)的,開會(指第四次徐州會議)時,我有大家簽字作憑據。”又說:“只有段芝泉(段祺瑞)是勸我不要幹的,唯他可以打我,別人不配!”

沒了那塊丟失的黃緞子,張勛充其量也就只能自己給自己矯情一把。有訪客對他說:“復辟是否適合國情,現在也不必談了。可是如果您及早宣布立憲(即君主立憲)以安人心,雖然最終仍不免於敗,也足以解嘲,為什麼您看不到這一點呢?” 張勛居然不知立憲為何物,他嘆了口氣道:“我不懂得這套玩意兒,都憑著公雨(萬繩栻字)等人瞎鬧。你拿這個來責備我,是怪錯人了。” 張勛被架走後,樹倒猢猻散,剩下的一千多“辮子兵”也趕緊剪辮子,換服裝,踏上逃亡之路。討逆軍進入北京內城的那一天,遍街可見辮子。 討逆戰役自正式發起到結束,前後一共不過六天,中間還有四天屯兵不進,真刀真槍的開練實際只有兩天,因此京師學校其間也僅輟了一天課。事後統計,討逆軍和“辮子軍”死傷者均不超過百人,另有十餘名市民被流彈和飛機炸彈誤傷。

一場以國家前途命運為兒戲的複闢大禍,最終來得快去得亦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損失又如此輕微,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也算是比較罕見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