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民國總理段祺瑞

第23章 毀宋酬勳

民國總理段祺瑞 关河五十州 1659 2018-03-16
袁、趙都低估了宋教仁的雄心和政治抱負。無論是在野的承諾,還是收受重金,宋教仁都不過是給他們玩了一招障眼法而已。 當然,政治場本身就是權力場,袁世凱在與唐紹儀等人的權力爭奪中其實也耍了許多陰謀。歸根到底,只要這種權力鬥爭被限制在民主法制所允許的範圍之內,便無太多可指責之處。 宋教仁正是在規則裡面玩遊戲的高手,他在南方力倡“爭內閣不爭總統”的理念,並儼然以多數黨候補內閣總理自許。這使袁世凱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感,他時刻擔心大權旁落,曾對自己的高級幕僚說:“我現在不怕國民黨以暴力奪取政權,就怕他們以合法手段奪取政權,把我擺在無權無勇的位置上。” 眼看國會召開在即,形勢之緊迫,大大超出了袁世凱及其派係人馬的預料。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被刺殺於上海北火車站。一般人都認為,宋案系袁世凱、趙秉鈞共同密謀,但也有資料稱袁世凱並非主謀,宋案乃趙秉鈞等人“毀宋酬勳”的獨斷行為。

宋教仁被刺,為袁世凱在政治上除去了一個大敵,與此同時,袁世凱還初步解決了北京政府所面臨的財政危機問題。 最早出現財政危機的其實是南京臨時政府。就在南北還處於戰時狀態時,有一次安徽都督派專使去見孫中山,要求馬上接濟部分軍餉。孫中山批了二十萬元,但手下人查了一下金庫,卻發現僅有十元存洋。 為了這個惱人的“孔方兄”,孫中山、黃興傷透腦筋。當時每天到南京陸軍部索餉的人員不下數十撥,時任陸軍總長的黃興被弄得寢食俱廢,甚至急吐了血。 在袁世凱當選臨時大總統後剛剛一星期,尚在執行職務的南京政府就提出需銀七百萬兩,其中二百萬兩為急需。袁世凱也不是財神爺,他能想到的辦法就是找外國借款。 袁世凱的法子,南京政府同樣想過做過。孫中山在回國前後就多次借款,但外國銀行家們多精明,南京政府能存在幾天他們都不知道,又怎麼肯把錢借給你?在那段日子裡,孫中山每天都盼望能得到外國銀行的複電,可是一直等到他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也沒有見到錢的影子。

袁世凱出手借就不一樣了。這時南北已走到一起,且北京政府就實力和信用而言,更符合外國銀行家心目中“能負責任的中國政府”的形象。在此情況下,美英德法四國銀行團便接受袁世凱的要求,付銀二百萬兩給南京政府作為軍政費用。 除了結束南京政府、遣散南方民軍外,北京政府需要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其中比較大宗的就有整頓在京政府機構、償付承接自清政府的外債和賠款、履行對遜清皇室的優待條件等。這使北京政府的財政困難程度很快就接近了當初的南京政府,而解決困難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徑只有繼續向外國銀行借貸。 4月26日夜至27日凌晨,袁世凱以國務總理趙秉鈞等人為全權代表,與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談判簽署了“善後藉款合同”,這就是歷史上的“善後大借款”。

據說著名學者辜鴻銘曾應邀在這次借款談判中擔任翻譯。他說了一句名言:“所謂的銀行家,就是晴天千方百計把傘借給你,雨天又兇巴巴地把傘收回去的那種人。” 辜鴻銘的話很形像地說明了借款合同的苛刻程度。根據合同規定,中國必須以鹽稅、海關稅以及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府稅項作為擔保,這還不包括其他一些有損國家主權的附加條件。 借款合同簽署於第一屆國會開幕後不久。依照國會組織法,政府所有法律、財政、國務院同意等案,都須得到參眾兩院的一致同意,像“善後大借款”這樣重大且涉及國家主權的決策更不能例外,但國會卻是事後才得知。 宋案和借款案引起了南方革命黨人的極大憤怒。兩案發生之前,孫中山、黃興曾先後北上與袁世凱商討國是,對袁俱有好評。二人還不約而同地做出過樂觀估計,認為民國若能由袁世凱執政若干年,必可躋身於強國之列。袁世凱對孫、黃亦不乏好感,與人交談時,曾稱孫中山坦白、黃興憨直,言下頗有相互提攜之意。

兩案一起,南北領袖之間這種一度尚算融洽的關係便告完全破裂,雙方皆視對方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後快。孫中山首先力主對袁世凱進行武力討伐,袁世凱也被激起了怒火,他發出“傳語國民黨人”的長電,聲稱:“現在看透孫、黃除搗亂外無本領。左又是搗亂,右又是搗亂。我受四萬萬人民託付之重,不能以四萬萬人民之財產生命聽人搗亂。”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