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一個人的京劇史·張正芳評傳

第23章 四、向組織靠攏

每每談及往事,張正芳總會激動地叩著桌子說:“我從那個封建大家庭裡逃出來,太不容易了。沒有全中國的解放,就沒有我張正芳,是黨把我從家庭中解放出來,走上了革命文藝工作者的道路。沒有黨,我永遠是圍著鍋台轉的家庭婦女,所以我堅決聽黨的話,跟黨走,黨有號召,我就有行動,而且很積極。”一段帶有鮮明時代痕蹟的話,卻也是她最發自肺腑的表白。 從1952年參加街道組織的縫紉小組,為抗美援朝前線生產軍需物資,並被評為勞模開始,張正芳在政治上就非常要求進步。 1955年,剛加入丹東市京劇團的她就遞交了入黨申請,但組織並沒有一下子接受她。此時,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副主席車向忱到丹東來發展會員,成立丹東市的民進組織,劇團推薦了張正芳,她在車向忱的親自介紹下加入了“民進”,並成為丹東市民進籌委會副主任委員,主管文教衛生。張正芳說:“從這以後,我跟科教文衛等其他界別就有了更廣泛的接觸,媒體、醫務工作者,相處得很愉快。”隨後,成為了丹東市人大代表。

1956年冬天,公私合營的高潮到來,為了配合政策,各個文藝團體則都要用文藝作品對這項政治人物進行宣傳、配合。任務下達到了丹東市京劇團,藝委會決定用《小放牛》的曲牌重新填詞,歌頌公私合營。張正芳,則在這齣新編的《小放牛》裡扮演主要角色村姑。 張正芳回憶說:“演出那天早上很冷,下著大雪,雪沒過了膝蓋。我和徐菊芬等演員,以及打鼓的、拉弦的、吹笛的等樂隊、舞美的同志,從京劇院出發一直步行到市府大樓門口的大廣場去公演。我們沿途邊走邊唱,路上行人紛紛過來圍觀。在大雪中,我們穿著戲裝,其中,'小放牛'穿著單褲單褂,雖然裡面穿著秋褲,但依舊很冷。沒到膝蓋的雪灌進褲腿裡、鞋子裡,膝蓋以下的褲子全都是濕的,走著走著都凍成冰坨了。我們就這樣走了三四里路,終於到了市府大樓。此事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丹東民眾認為台上的名角竟也能這樣吃苦地為群眾演出,也因此更喜愛我們劇團了。”

1958年,就是“大躍進”中比拼演戲場次的那一年,全年800多場的演出下來,張正芳把嗓子唱壞了——“聲帶小結”,導致她無法正常演唱,常常十個字只能發出六七個字的音。比如《穆柯寨》的一段念白“俺,穆桂英——”,這個“英”就發不出聲來了。劇團主演上不了台,就不能叫座了,劇團領導也都很著急。但輾轉丹東各個地方醫院、部隊醫院,醫生們都束手無策。去掉小結,聲帶就會出現凹洞,這個演員就再也不可能登台唱戲了;不去掉小結,又影響發音,還是無法上台。 “靠嗓子吃飯”的名角兒,該怎麼辦呢? ! 此事甚至驚動了當時的丹東市委,最後研究決定,讓張正芳到上海治療。上海有個“上海聲樂研究所”,其中有一位叫林俊卿的醫生是著名的五官科專家,專門研究聲樂發聲等問題。他自己非常喜愛延長外國歌曲唱,當時著名的歌唱家,如王崑、胡松華、郭頌等都在他的指導下學習、研究過科學發聲方法。

1959年,張正芳到達了上海聲樂研究所,和王崑等人一起接受聲學訓練。按醫生的要求,就是要扔掉過去的所有唱法,練習科學發聲:吸氣、大開口、小開口……讓張正芳沒想到的是,經過半年訓練,她的嗓子竟然奇蹟般地好了,小結不見了;更讓她驚喜的是,由於正確的發音位置找到了,她的嗓子比原來更好了。 “這是我藝術道路上又一個新的轉折點,”張正芳說,“因禍得福,組織給了我第二次藝術生命,所以我非常感謝黨。你看我現在都80多歲了,說話依然底氣十足,聽上去很年輕,這都是科學發聲方法給我帶來的益處。” 1958年,張正芳參加了一次部隊慰問演出。演出之餘,她和小戰士聊天,談起工資問題。小戰士們好奇地問她:“您一個月掙多少錢?”張正芳告訴他們:“我現在只拿保留工資,一個月600多塊錢。”

600多元?小戰士聽到後驚呆了,告訴張正芳說:“毛主席一個月才拿400塊錢,你拿600塊,這工資太高了。我一個月才幾塊錢呢。” 張正芳說:“我一聽毛主席才拿400元,後來又知道丹東市市委書記才拿180多元,我很慚愧。我一名普通的京劇工作者,現在為人民服務了,工資卻拿得比毛主席還高。”在回到劇團後的一次大會上,張正芳堅決表態,“取消全部保留工資!” 什麼是“保留工資”?張正芳為什麼能拿這麼高的工資呢? 保留工資,是劇團從演出賣票所得中提成,發給知名演員的工資補助。 1954年張正芳剛到丹東時,一個月所得是1500元。正式入團之後,張正芳提出把“保留工資”降到1200元。隨著覺悟的不斷提高,此後,她又好幾次主動提出降工資,1100,1000……到1956年評級之前,已經降到了600元。事實上,1956張正芳被評為文藝三級,工資應為249.5元,1958年遇到這位小戰士之後,張正芳自覺提出取消全部保留工資。

拿保留工資的現像在當時非常普遍,幾乎全國各大劇團的主要演員雖都已評了等級,但都還有保留工資。 1958年,李少春、袁雪芬等首次主動要求取消“保留工資”,《新文化報》為此配發社論《立志做一個普通勞動者》。 張正芳取消保留工資的表態,讓全省戲劇界嘩然。她說:“我在大會上一表態一號召,全省主要演員的保留工資,就'嘩'地全部拿下來了。”張正芳也明白這一舉動可能帶來的後果:“後來我評上全國勞模,想必也和這有關係。當然,這肯定也得罪了很多人……” 但那時的張正芳可能並沒有考慮太多,除了取消保留工資,她還想更多地表達她的感恩。 1959年,張正芳當選為遼寧省勞模、省文教系統先進工作者;1960年,她被評為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工作者,同年前往北京參加了全國文教系統群英會,受到了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1961年,張正芳決定把自己私人的全部戲服都獻給劇團。她說:“我想到自己的藝術生命都是組織給的,所以我要把這些價格昂貴、質量上乘的全部行頭,都交給劇團,回報組織對我的關懷。”她的捐獻被劇團接受了,此事也在遼寧當地引起了轟動。但是,由於服裝、行頭畢竟價格不菲,這次,並沒有太多的其他演員跟隨她的舉動。 1963年,國家號召文藝支援工農兵。這一次,張正芳又迅速響應,帶領劇團下鄉演出,送戲上門。同事們推著架子車,每天行程20多公里,走兩個台口。累了,就拉一條長板凳,合衣躺下就睡。不僅如此,演出一般在晚上,但演員們常常下午三四點就到達村里,於是,大家就帶著草帽,和農民一起下地拔草幹活。這類下鄉流動演出都是免費的,不跟農民收任何費用,連個雞蛋都不吃。

張正芳說:“一提到下鄉,我就想起恩師荀慧生,他教我平時無論多大風都不要戴口罩,因為我們要常去鄉下野地裡演出。平時戴口罩,下鄉後那麼大的風,你張得開嘴嗎?他還教我用冷水洗臉,不僅因為這樣不容易感冒,更因為到農村演出,沒法準備熱水。這就是荀先生的高明之處。” 除了下鄉,演員們還常常要到工礦演出。那時,張正芳每年都要去好幾回寬甸縣,去那裡的路不好走,張正芳又暈車,每次路途中都要下車嘔吐好幾次。但一到目的地,她看到工人在打夯,就趕緊跑過去和他們一起勞動。工人也都覺得演員很親切,於是一邊打夯,一邊用歌聲讚揚:“同志們加油幹哪,歡迎京劇團哪,團長張正芳哪,給我們來打夯哪。同志們加油幹哪,任務提前完哪……”但工人們也怕張正芳累著,於是就以她暈車為由,趕緊勸她休息了。

張正芳說:“這樸素的方式表達讚美,我聽了真的很感動。” 就這樣,張正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向組織靠攏的決心。

1961年青年時期的張正芳(32歲)生活照。
1963年,張正芳被選為遼寧省人大代表,同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1964年8月26日,上午10點半,張正芳參加了遼寧省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預備會議。這一天,她在日記裡這樣寫道: 從這些文字裡,我們可以看出她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對黨和人民的感恩,更可以看出張正芳當年的思想狀況。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也是出自她真誠的感恩和滿腔的熱情。也許,這也是我們理解那個時代的一種方式吧。 在政治生涯中,最令她驕傲的一件事,便是1991年全國政協會議期間,張正芳以全國勞模的身份坐在了北京人民大會堂主席台的第四排,聆聽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的講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