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傳記回憶 一個人的京劇史·張正芳評傳

第16章 第三章重登舞台

1952年,幾個少年風塵僕僕,成立了一個劇團。在現實中上演了一折從“尋找張正芳”到“張正芳歸來”的動人劇目。 早在1945年上海戲校結束之後,戲校有能力的尖子生都出去挑班掛頭牌,關正明、陳正岩、陳正泰、王正堃、顧正秋、周正榮等,在江南各地廣受歡迎。今天蘇州、明天常州、後天無錫,演出不斷,生意盈門。可大家似乎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接觸了各地的班底,一配合,就發現對方水平不行,總覺得不默契,演出質量無法臻於完美。就這樣,“正”字輩們各自打拼,在市場上摸爬滾打了四五年,倒也名聲漸起,有了不錯的固定觀眾群。 時間走到了20世紀50年代。 “三反五反”來了,搞運動。把私營工商戶分為守法戶、基本守法戶、半守法半違法戶、嚴重違法戶、完全違法戶5類進行定案處理。一大批原來的私營工商戶,包括老闆和經商的手工業主,人人都要過關定案,其中不少人被打成“不法商人”。這時候還有誰有心思聽戲呢?換言之,京劇的觀眾的主要群體消失了,因此,各地的劇團營業都受到影響。

“正”字輩的同學們只能紛紛解散劇團,回到上海老家,各自為前途發愁。這時,在同學中影響較大的關正明站了出來,決定要成立一個京劇團,自己擔任團長,並提出把戲校的學生組織起來,恢復上海戲校的元氣,成立自己的戲班。並主張,在這個戲班內延續戲校傳統,所有演員不分主次,不分大小活,適合什麼角就演什麼角。 他的想法一出,就受到了戲校同學的一致贊同——“上海紅旗青年京劇團”就這樣成立了。 戲校的同學在畢業後都已散向四方,留在上海的同學們當然最為方便,紛紛加入了這個嶄新的劇團。初步組織後,大家發現當年的行當總算是還齊全,可是旦角告急。在校時的頭牌青衣顧正秋已於1948年去了台灣;與其不分伯仲的張正芳此刻無聲無息,不知去向……幾經輾轉,大家只找到了童正美和周正雯。雖然戲校的學生功底都不錯,但劇團推出了一場《龍鳳呈祥》,由童正美演孫尚香,那些熟悉上海戲校的觀眾們就有些意見了,他們是衝著上海戲校的原套班子來的,總希望能看到那些熟悉的老面孔。 “旦角怎麼沒有顧正秋,沒有張正芳”,成了被質疑最多的問題。


1983年,上海戲校校友、“正字輩”同學關正明(左二)在北京工人俱樂部演出《舉鼎觀畫》,演出後張正芳(左三)與之合影。
“一定要把張正芳找出來!”關正明發話了。 可這茫茫人海,從何下手呢? 張正芳的媽媽不是還在上海嗎?張正芳兒時的鄰居沈正艷有了主意,她通過派出所,找到宋家媽媽,打聽到張正芳在天津的住址,馬上發去電報,邀請她回瀘參演。 正當大家滿懷希望地等待張正芳歸來時,卻沒想到,接到的回音是她已做了七年苦難的家庭婦女,成了四個孩子的媽媽了。 七年沒有唱戲,還能登台演出嗎? 這是一個問題。 關正明沉思了。可馬上就瞪著老生的大眼睛說:“不管怎麼困難,我們都要拉她一把。這麼好的同學,窩在家裡,可惜不可惜?如今已是解放了,她應該回歸文藝隊伍啊!”

“對,請她回來!” “有什麼困難一起想辦法解決!” ……大家七嘴八舌,王正堃、孫正陽等同學更是力保張正芳能再上舞台,立穩腳跟。 從那一刻起,舞台上的張正芳歸來了。幕布展開,燈光亮起,不僅是台上的鑼鼓開了場,她人生的好戲也要重新上演了。 “關正明,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大師哥。”張正芳說。 千里之外的同學們在第一時間看到了張正芳的回復電報:“我願意歸隊。”但他們沒有看到的是,之前接到電報時,張正芳熱淚縱橫,因為她從沒想過,此生還能再回舞台。 但是,激動之餘她也擔心:當了7年家庭婦女,吃飯都困難,更是什麼行頭都沒有,怎麼唱戲呢?那時,按照這些私人戲班的規矩,上台唱戲,要自備行頭。可別說名貴的刺繡戲服和華麗的鳳冠霞帔了,張正芳連一雙上台用的鞋都拿不出:“一雙彩鞋要幾十塊錢,我一天苦了吧唧地,才掙塊兒八毛。”

沒想到同學們立即回電:只要你來,所有困難我們解決。並當即彙來了100元預支工資,讓她當作路費。 於是,張正芳不顧丈夫和整個家庭的反對,狠心地丟下一句“你就甭管了”,轉身帶著3個孩子下了江南。 這邊,張正芳還在路上;那邊,同學黃正勤就在報紙上登了一條廣告:歡迎張正芳歸隊!並在醒目處寫上了“請注意打炮戲劇目和演出日期”,“黃金大戲院”貼出廣告吸引觀眾。這下子,上海的新老戲迷轟動了——“張正芳終於回來了”“張正芳要登台了”。人未來,聲已響。 觀眾的熱情被喚起來了。可這麼多年不登台,打炮戲從什麼唱起好呢? 孫正陽主張先易後難,張正芳也認為,可以從小戲開始。他們一齊想到了《鐵弓緣》。 “這齣戲前邊是短打扮,後面要穿大靠、厚底,太難了,需要時間恢復,”孫正陽說,“不過,前邊的'開茶館'一折不也能亮出你的表演和功夫麼?”

張正芳馬上排練起來給大家看,孫正陽覺得“沒問題”。大家還討論決定,戲裡的“匡忠”就由同學黃正勤扮演,並當場開始對戲。近十年沒有合作過的劇目,誰知第一遍排練,就一點都沒錯,當年底子的紮實和同學間配合的默契,讓大家高興極了。 緊接著,大家又鼓勵張正芳把《十三妹》中的“悅來店”“能仁寺”都一一排出來。張正芳這下有了信心:“這可打到我的手心裡了!”這些戲,當年在戲校時她演出了一百多場,非常紮實,兩天時間就都恢復了。 就這樣,下火車、到上海的第3天,張正芳就登台了。 幾十年後說到這一段時,她喝了一口水,望著窗外。過了好久,才說:“我也沒想到那麼快!” 黃金大戲院貼出的正式戲單中,每天都有張正芳的戲。

第一天,《鐵弓緣》; 第二天,《十三妹》之“悅來店”“能仁寺”; 第三天,《得意緣》,還成了當天的大軸戲。 這三天的海報一貼出,票迅速售罄。從那天開始,整整4個月,上海戲校的老同學們駐場演出期間,每天劇場裡都人滿為患。 回憶這一段,張正芳熱淚盈眶地說:“小時候演戲受人歡迎,不以為然;結婚這麼多年,成了家庭婦女,太久沒有受人尊重啦。”她記得當時有觀眾給她送花籃,她打心底里高興。 “這可多虧'正字輩'同學的抬托和幫助啊!”2009年為紀念上海戲校建校70週年同學聚會,她一見老同學就傷感地流淚,“我能重返舞台,首先應該感謝的是'正字輩'同學們!” “上海紅旗青年京劇團”彷彿重現了上海戲校的輝煌。不僅如此,這個劇團在組織建制和演員激勵方面,也進行著有益的探索。

收入分配上,劇團採取計分制。這可以說是解放前戲班包銀製的另一種體現形式,演員根據對劇團貢獻的大小、自身水平及其他綜合情況,給定一個分數,按分數取得一定比例的收入。紅旗青年京劇團裡,團長關正明能力強,大家一致同意他計10分;副團長陳正岩8分,另一個副團長程正泰計6分;主要演員中,王正堃、童正美、孫正陽、黃正勤都是4.5分,朱正琴計3分。張正芳由於近7年未登台,剛回劇團,一無所有,得同學幫襯,租服裝頭面等,就給定了4.5分,折合一天能分到7.5元左右。



1952年,由上海戲校正字輩同學組成的上海紅旗京劇團在東華大眾劇場演出,這是張正芳當了7年家庭主婦之後的重返舞台。其中《武大郎之死》的陣容如下,武松:王正;西門慶:陳正岩;潘金蓮:張正芳;王婆:孫正陽。

張正芳記得,自己在抗美援朝時期做縫紉工,一天從早忙到凌晨兩三點鐘,也只能得1.5元。根據當時的物價,1.5元大概能買到4斤大米,半斤豬肉,5斤鹽。雖然如此,但要養活好幾個孩子和自己,這收入還是非常微薄。但到了劇團,就一切都不一樣了。當時一個普通工人每個月可以領到20~30元的工資,以張正芳在紅旗京劇團的收入,只要常常演戲,達到甚至超過5個普通工人的收入,可以說是沒問題了。張正芳很滿足也很感激:“那時的情況,如果我想搭班中國京劇院或上海京劇院,兩個劇團都不會要我的。” 所有演員不分主次,是紅旗京劇團的另一大特點,這也是保持了上海戲校的優良傳統。因為當初學戲時,每齣戲都是所有人不分主次、不問行當、不問是否上場,一起學的。而演出時,從上海戲校1940年第一次公演開始,演員名錄就是按照出場先後排列,不分主次刊登的。比如,戲校時,顧正秋雖是青衣台柱子,但在演《天官賜福》中她跑宮女,在《大鐵籠山》裡也只扮演一個女兵。而在紅旗京劇團,關正明雖是團長,但也唱開鑼戲,龍套缺一個人時他也上。張正芳還記得,有一天總共演四齣戲,她要參加其中三出,缺什麼角色來跑什麼角色,比如王正堃主演的《戰宛城》裡她是“女一號”鄒氏,陳正岩的《珠簾寨》裡她就扮演“二皇娘”這樣一個小角色。

演好戲是唯一目標,不分大角兒、小角兒——張正芳說,這就是講究“一棵菜”精神。這在當時講究角兒、講究明星效應的京劇界,絕對算得上是一大創舉。 但上海紅旗青年京劇團並沒有維持太久,就解散了。 張正芳緩緩地說,那大概是1952年8月底9月初。 而解散的原因,大抵和那個年代裡,國營和私營劇團的競爭不無關係。紅旗青年京劇團是經上海市文化局審批之後成立的私營劇團,演出劇場是大眾劇院。大眾劇院屬東華京劇實驗團(上海京劇院前身)管轄,8月之後,華京劇院自己要用劇場晚間演出,紅旗京劇團便只能改演日場。然而,上海人習慣夜間看戲,日場生意自然蕭條。紅旗京劇團便只能放棄日場,轉戰蘇州、無錫等地,跑碼頭。而此時正值酷暑,天氣炎熱,觀眾時多時少,收入不太理想,甚至每天僅能分得4毛錢的飯份錢,劇團自此陷入困境。

而隨後發生的另外兩件事,更加速了劇團的解散:一是小生黃正勤的離開。他是著名京劇演員黃桂秋的兒子,當時黃桂秋因為自己唱戲缺小生搭檔,就把兒子調走了,這樣,紅旗京劇團就沒有小生了,只能藉中華國劇學校畢業的小生李松年頂替。緊接著,孫正陽又被國營東華京劇實驗團以重金挖走。張正芳理解師兄弟的做法:“這也不能怪他們,家裡負擔太重,養家糊口,迫不得已。”但當時劇團內的很多人認為,上海戲校同學們組成的紅旗青年京劇團,實力之強,也被其他國營劇團所妒羨,所以被“挖角”也在意料之中。後來,不少戲少了好丑角就無法上演,劇團只能解散了。 與曇花一現的上海紅旗青年京劇團相反的是,國營東華京劇實驗團在1955年3月升級為上海京劇院,陣容強大,非比尋常。這個周信芳任院長的劇團,當時的主要演員有蓋叫天、俞振飛、言慧珠、李玉茹、童芷苓、王金璐……單是上海戲校“正字輩”加盟該劇團的,就有孫正陽、黃正勤、施正泉、陳正薇、張美娟(張正娟)、王正屏、汪正華等。在1950年代中期,從公私合營到公有製改造,各私營劇團名角紛紛加入國營劇團,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風潮。從另一個側面來說,私營劇團的生存空間日益緊縮,與國營劇團之間的競爭也隨之加劇。 但不久,張正芳人生中另一個重要的事件便發生了——張正芳京劇團成立。可以說,這個劇團正好搭乘了1950年代私營京劇團的末班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