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時間的灰燼3·失去的機會

第8章 跋

一則囊括廣大的寓言,必定不是精巧卻無靈魂的故事。 不足三萬字的小說,是試圖為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這本萬有之書當中、對於“Welt”“Selbst”和“In-Sein”三概念在“Dasein”之下的統合,作出形象又具體的詮釋。言不盡興,比如在“In-Sein”當中,拆分“Befindlichkeit”、“Verstehen”與“Rede”的三個環節,雖然使用了特別的格式,卻也沒能再解釋得更為鮮明一些。小說當然不能萬有,沒有文字可以萬有——就好比本人之前在《……六類互文比較》長文中對“互文性”進行的解說,後來又在某處讀到,說“一個漢字就是一種拼貼”一樣。玄而又玄之事,可以盲信,好比我讀塗爾幹《原始分類》、讀福柯,醉心於宇宙學在土著村落當中的對應,以及愚人船在麻風病院中的擱淺一般:服從於每個個體的理解力,以及他們自身所持頑固的觀點,沒有任何問題。畢竟,讀小說終歸是輕鬆之事,寫作卻不盡然——若有時間,我大概會重新整理相關的思考,將這部小說補完。然後,去掉前面破折號之後的一段話,並且將段首的數字“三”,改為另外的一個數字吧。

篇名《東邪西毒》,其一暗指兩位觀點對立、互相較勁的主角(這本身就已經暗示了謎底);其二源自王家衛九四年所拍的電影名——於威尼斯電影節參賽時,我們已經知道,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叫做《時間的灰燼(Ashes of Time)》:時與空,一切都走到盡頭,完全與我們的主題相符。 感謝閱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