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第十三位名偵探

第4章 BBC“搜查焦點”電視欄目

第十三位名偵探 山口雅也 3439 2018-03-15
出席者名單: 克里斯朵夫·布朗寧勳爵(偵探皇帝) 阿道夫·蓋爾德夫(倫敦警察總探長) 卡特·胡伯(牛津劍橋舊童謠研究所所長) 艾琳·胡伯(牛津劍橋舊童謠研究所副所長) 蓋爾德夫總探長:日前,幾度驚擾社會的殺人犯“貓”給各大媒體寄去了一封不知所云的信。我們今晚特意請來了著名的童謠研究大師胡伯夫婦來談談那封信的內容。首先,有請“偵探皇帝”克里斯朵夫·布朗寧勳爵就此說幾句話。 布朗寧勳爵:大家都知道“貓”每次作案的構思和手法均不相同,據我個人推測,那些手法都是出自信中的那首童謠。我們先看看第一名犧牲者——偵探大師羅伯特·菲利普先生。他被害的那天下著大霧,跟童謠的內容如出一轍。而第三名犧牲者的身體上則確實留下了形如“有狼來咬”的牙齒痕跡,失血死亡……

蓋爾德夫總探長:第四名犧牲者艾瑞克·詹森勳爵被槍殺的地點,是遊樂園中的小屋密室。正如童謠說的那樣——小憩屋內。而且,遇害者不僅僅是我國的偵探,那些來自異國的賓客都難逃一劫,不幸被“貓”的利爪撓中。譬如第七名犧牲者墨丘里·保祿,他是從瑞士遠道而來參加百年慶典的,就像童謠裡面那句“第七個剃度出家”一樣,他死在了修道院裡,頭髮被剃得一干二淨…… 布朗寧勳爵:看來,“貓”是把鵝媽媽數數歌那個童謠給現實化了,變成具體的謀殺。到底兇手的動機如何,有人懷疑這殺人只是尋求樂趣,有人則覺得這就是一場表演秀,大家各執一詞,種種說法甚囂塵上,所以我們打算請兩位童謠學家就“貓”的那首奇怪童謠談談他們的觀點。我們大家都知道“十個印地安小黑孩之歌”和“三個威爾士獵人之歌”,卻未曾聽聞“十三個獵人之歌”……

卡特:嗯,不知道才正常嘛,誰讓這是一首非常古老,古老得幾乎被忘卻了的英格蘭童謠呢。就我個人看來,您剛剛提到的那兩首婦孺皆知的童謠,其實曾受到這首童謠的影響。 艾琳:英國的大部分舊童謠,都可以上溯到斯堪地納維亞的搖籃曲。十九世紀的“十個印地安小黑孩之歌”作者明確,算是鵝媽媽數數歌之中比較晚近的作品;而“三個威爾士獵人之歌”則相對早些,具體的證據可以參見莎士比亞沒有完成的戲曲和十八世紀的獵狐歌。 蓋爾德夫總探長:(有些不耐煩了)小黑鬼和那些威爾士垃圾的童謠怎樣都好,反正只是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我想知道的是…… 卡特:先生,您可不要亂說話呀! 蓋爾德夫總探長:話當然是這樣說沒錯,但是呢,從優生學的觀點來看,我覺得非日耳曼民族的人,根本就不能相信……

艾琳:你這個法西斯!你說話太過分了!怪不得大家都說你這個總探長是新納粹! 蓋爾德夫總探長:你這個八婆,我呸!我早就查清楚了,你們夫婦倆根本就是一對喜歡賣弄學問的×××……(電視上沒聲音了) 滾動字幕:本台就適才欄目中出現的不當言辭向觀眾致歉。 布朗寧勳爵:餵,我們好像是跑題了吧?嗯……剛剛是不是講到了獵人之歌的最初形態?所長剛才提到獵狐,讓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這首童謠裡面說的獵貓,是否真有其事? 卡特:對,雖然時間不長,但這樣的活動確實有過。實際上,獵貓的歷史比獵狐久遠。我們所說的獵狐活動是從十七世紀的查理二世時期才開始的,而獵貓活動的出現則比那個還要早出百年,大致是亨利七世執政時期,玫瑰戰爭剛剛結束的時候吧。從這個角度來講,獵狐說不定是對從前的獵貓進行了部分性的繼承。

布朗寧勳爵:想不到竟然有這樣一段歷史…… 卡特:如果你對英國接納寵物貓的那段歷史沒有了解的話,估計你很難相信獵貓這種事情。然而,英國的貓咪確實是有過這樣一段苦難的日子,是不是呀,艾琳? 艾琳:是啊,家貓的歷史就是光榮和苦難交錯而成的結果。對了,你肯定知道古埃及人對貓奉若神明這件事吧? 布朗寧勳爵:我印象裡是當成女神來崇拜…… 艾琳:對,就是那位貓頭人身的貝斯特女神。家貓死去之後,埃及人會將貓的遺體裝飾一番,製作成木乃伊埋進墓地。貓的主人一家會悲傷地敲鐘,甚至剃眉服喪。當時的埃及人對貓是如此重視…… 蓋爾德夫總探長:照你這樣說來,《聖經》裡對貓沒有片語隻字,莫非就是猶太人要嘲諷他們最討厭的埃及佬?

艾琳:住口!你個納粹! 滾動字幕:本台就適才欄目中出現的不當言辭向觀眾致歉。 布朗寧勳爵:我的總探長大人,麻煩你克制一些行不行啊? ——抱歉,胡伯夫人,我保證他暫時不會再開口了,您繼續往下說吧。 艾琳:你早該這樣做了!啊,親愛的,我的頭……好痛啊…… 卡特:振作些,親愛的!千萬別輸給那種沒事找事的打壓! 艾琳:嗯,我知道,我會努力盡我學者的義務——英國的家貓似乎是來自羅馬軍隊,剛開始時,英國的貓和古埃及的貓一樣受到優待——它們能確保穀物沒有鼠患,所以都是可靠的守衛。公元九三九年,威爾士古德家的霍華頒布了“貓類憐憫令”,其目的當然是要保證貓的安全…… 布朗寧勳爵:貓類憐憫令……

艾琳:貓的悲劇和中世紀同時來臨。當時的德國流行一種怪異的芙蕾雅女神祭典,其中一環是讓貓拉車。所以,一四八四年時,教皇英諾森八世批評了所有的貓和所有的養貓人,導致光是德國就……唔,那是何等可恨的大屠殺啊!只是區區一個德國,就有無數的人——尤其是女人——只因家中有貓便被處以了死刑!不僅是德國如此,法國也有著同樣的酷刑,好幾萬隻貓就在祭司的儀式中被殺死了。而我國則…… 布朗寧勳爵:而我國則形成了獵貓的風俗? 卡特:對。亨利七世控制了當時反抗的封建貴族和議會,決定了都鐸王朝的獨裁作風,卻沒有乾預天主教會的改革。那些唯教皇馬首是瞻的封建貴族們遂以獵貓來嘲諷國王,使這種活動一時大大流行。 艾琳: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些惡趣味的貴族只要沒事了就會去獵貓,直到十七世紀才換成獵狐。要說這裡面的緣由嘛,就是黑死病的盛行。想要控制老鼠這種傳染途經,當然就需要貓了——人類就是這樣凡事都從自身著想!總之,所謂的“十三個獵人之歌”就是當時那些跟獵貓無關的平民編出來的一首童謠,用來揶揄那些封建貴族的蠢行。

蓋爾德夫總探長:這種和大學授課一樣無聊的事,到底跟“貓”的案件…… 布朗寧勳爵:你給我閉嘴! 卡特:很遺憾,說來真會讓總探長大人失望,但這裡面確實是有關係的。 蓋爾德夫總探長:哦? 卡特:斯托克戰役之後不久,某個被國王制裁得一塌糊塗的封建領主舉辦了大規模的獵貓活動,以發洩心頭積憤,但其家臣中剛好有一個是威爾士古德家的後人…… 蓋爾德夫總探長:古德家?就是頒布“貓類憐憫令”的那個變態家族? 卡特:是啊,那個家臣出自愛貓的家族,當然會勸諫主君停止獵貓活動。結果呢,他因此惹惱主君,被處死了。這個可憐的家臣的名字就是——吉伯特·莫里亞蒂。 布朗寧勳爵:哎呀,一聽你說到這個莫里亞蒂,我立刻就想到了跟福爾摩斯對決的那個犯罪之王……

卡特:嗯,這個被處死的吉伯特似乎就是莫里亞蒂教授的祖先。 蓋爾德夫總探長:這太無聊了吧!照你的說法,那個以“貓”自稱的現代獵人,那個專門殺害偵探的狂魔,其真正的身份就是莫里亞蒂家族的後裔? 布朗寧勳爵:總探長啊,你好好給我聽著就行了! 艾琳:有些證據足以表明“貓”和莫里亞蒂是有關的,比如之前提到的埃及貓木乃伊的事情。那時,亞歷山大港的投機者異想天開,把那些木乃伊挖出來送到英國變賣,光是一八九〇年就往利物浦送去了十八萬俱。但是,那些貓木乃伊後來竟消失得無影無踪了!儘管沒留下正式的犯罪記錄,但當時主持搜查的歇洛克·福爾摩斯認定這是莫里亞蒂教授的傑作。 蓋爾德夫總探長:又是莫里亞蒂?這簡直一派胡言!莫里亞蒂教授都死了一百年了,他的子孫這時候又跑了出來?可真是荒唐死了……

布朗寧勳爵:好了,好了,我的總探長,這樣一來,事情不就更有意思了嘛。時值“偵探大師百年祭”將要召開的年度,莫里亞蒂教授的子孫突然蹦出來向大家索命……嗯,這樣的話,結合童謠裡面的數字看來,恐怕還會有兩名偵探會被拿來血祭? 艾琳:如果“貓”堅持按照童謠的內容作案,第十二個人被殺時一定有“滿月輝映”——所以是滿月之夜? 卡特:而接下來的第十三個人呢——“雪崩活埋”,倘若“貓”真的會切合字面意思的話,那案件肯定不是倫敦室內…… 布朗寧勳爵:嗯,兇手將會如何“仿照”童謠,我們事前根本就無從得知。我們能做的就是加強各個環節的警戒工作。 蓋爾德夫總探長:“貓”選中的都是那些破案分數很高的偵探大師,眼下就有詹森勳爵等三名高分的偵探大師被殺掉了,所以我覺得你這個“偵探皇帝”是不是小心一些……

布朗寧勳爵:我?沒事,“貓”的爪子撓不到我的。我不會辜負女王陛下和國民的深切期待,一定會全力以赴將“貓”擒拿歸案,讓那傢伙的真面目暴露無疑! 欄目播完之後,電視台接到了一大堆投訴電話,分別來自歐洲猶太人協會、威爾士愛國同盟、動物保護協會等處,總計五十六次。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