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活屍之死

第34章 第三十二章活屍之死

活屍之死 山口雅也 11156 2018-03-15
“在死人一一複活的怪異世界裡,為什麼犯人還要浪費精力去殺人呢?——我們首先要思索這一點。” 葛林說完後,環顧著屋內的每一個人。經過史邁利的勸阻,莫妮卡現在已經老老實實地坐在輪椅上了。她的對面,可憐的死人依舊不雅地吊在那兒,頭還掛在窗櫺的絞刑台上。 可是,留下來的這些生者們,或許他們現在的處境比死了的人更慘。夜已深了,令人震驚的事接踵而來,他們疲累不堪,體力耗弱。葛林看在眼裡,有了新的觀點——活著就等於逐步邁向死亡。從這角度來看,也許這屋子裡的每個人都可以稱作“活死人”…… 活死人們不回墳墓去,是因為對這世界還有依戀。如果沒有弄清楚事件的真相為何,他們是無法安心長眠的。 葛林重新開始說下去:“要了解事件的真相,就必須要用完全不同於尋常謀殺案的邏輯來思考。若是普通的謀殺案,不論動機為何,通常都會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被害者無法再表達意思或有所行動。可是現在的世界變成什麼樣子了?死人一個個複活了,可以活動、可以思考、可以講話,在這種情況下,還會有人真的是為了想置某人於死地而殺人嗎?”

“沃特斯說過,死人都陸續復活了,還有必要去調查命案嗎?”赤夏說。 哈斯博士也附和:“詹姆士也說過,死人都醒過來了,所以沒有人會去做殺人這種蠢事。” 葛林朝著發話的兩個人點了點頭,然後接著說:“是的,聽了沃特斯的話後,我也是以這個論點來思考。後來我去了教堂一趟,看到半圓形浮雕上的'最後審判',又再次想起了這件事。那幅雕刻作品裡,我特別注意到死神的表情——看到死者在審判日復活的死神,滿臉惋惜地張大了嘴、死神心有不甘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自己做的一切全部白費功夫了。 “其實對殺人犯來說,現在世上發生的異像也是如此。就算把人殺死了,被殺的人還是會再醒過來,像活人一樣活動,殺人變得毫無意義、白費力氣。而且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醒過來的死人有可能會告發殺害自己的兇手,這不是很冒險嗎?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有凶手敢殺人的話,那麼兇手的動機一定有某種邏輯存在。我們要先思考這一點。” “莫妮卡有她自己的邏輯?”赤夏問道。 “是的,唯一抱持這種邏輯的人就是莫妮卡。她心愛的兒子傑森死於非命,送去火葬,從那時起她的精神狀態就完全陷入瘋狂。然而,就如同某位偉大的作家所言,所謂的瘋子並不是失去理智的人,面是失去一切、只剩理智的人。瘋子有瘋子的邏輯,他們的思考模式不像正常人那樣參雜著情感、不安與懷疑,他們自已有一套真純又固執的思考邏輯。而且,他們照著自已的邏輯行動。” “那莫妮卡的邏輯是什麼?” “最後的審判——就是《聖經》上寫到的世界末日。當世界末日來臨之際,神會和再度降臨人世的耶穌基督一起進行最後的審判。到那時,不只是活著的人,連死去的人也會復活,一起接受神的審判。死去的人之中,無罪的可獲得永恆的生命,而那些到最後依然執迷不悟、不虔敬的,會再次受到死亡的屈辱——這就是'第二個死',也就是靈魂的死亡。

“莫妮卡原本就是一個固執而狂熱的宗教迷,由於兒子傑森去世,她對基督教'肉體會伴隨靈魂甦醒'的複活信仰更加深信不疑。所以,她一心等待著最後審判的那天到來,因為在末日審判那天,心愛的兒子會醒來,而且自已的罪也會完全被赦免,獲得永恆的生命。” “自己的罪?”赤夏問道。 針對赤夏的問題,史邁利代葛林回答道:“莫妮卡本來是個道德操守很強的女性,因此勞拉因為我和她有染而自殺身亡的事,一直讓她覺得很內疚。各位,我真的是很不應該……” 葛林再次掌握了話題的主導權。 “莫妮卡在爭論是否將約翰火葬的時候,也表明了她自己堅信會有最後的審判,在隔天的茶會上,她又再次提起。而且,仔細想想她當時的發言,就可以發現莫妮卡把現今死人得以復活的世界看作是末日審判來臨了。”

哈斯博士插嘴道:“那時大家在談論生死觀的時候,我對現在死人復活的現像做了一番分析,之後莫妮卡就說了,死人復活是很平常的事,《聖經》上早就寫到末日降臨之際,一切死者皆當複活。此外,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基本教義派的人把現今的狀況解釋為末日審判時,莫妮卡就不停地點頭,十分贊同……” “沒錯,對堅信末日審判的莫妮卡來說,死人復活的世界是稀鬆平常的。在我們而言這種情況詭譎異常、令人害怕,但在她看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因此,她才會拿紙鎮朝約翰和詹姆士的頭敲下去。 “這種行為的出發點和我們所謂的'殺人'完全不同。對莫妮卡來說,她這麼做不是殺人,是為了接受神的審判而預先做的準備工作。”

“什麼啊?你說得太抽象了,我完全聽不懂。”崔西不耐煩地說。 “那麼,我們再回到比較現實層面的話題好了。莫妮卡之所以會拿紙鎮打約翰的頭,是因為約翰在發表墓園改造計劃的晚餐會上說要將史邁利爺爺火葬。對於堅信末日審判之日死者甦醒、肉體復活的莫妮卡而言,火葬是絕不允許的。當時她還引述《舊約》的《但以理書》,一再重複肉體復活的事。她說:'沒有了身體,人要怎麼復活?'換言之,把史邁利的屍體燒成灰燼,對她而言,就等於是讓自己摯愛的丈夫再無復活的機會。而且好不容易末日審判就要降臨,死者也陸續復活了,她更不可能把史邁利的屍體燒成灰燼。 “因此,莫妮卡極力阻止,同時她也自願挺身而出,制裁不虔敬的約翰。所以晚餐結束後的當天夜裡,先回大宅休息的莫妮卡從窗戶,跑出去,潛到殯儀館的辦公室,拿紙鎮砸約翰的後腦。”

葛林講到這兒,崔西插嘴道:“等一下,你怎麼知道約翰是在那晚被殺的?莫妮卡從窗戶跑出去?她怎麼做得到?這也太扯了吧?我根本就無法理解。” “莫妮卡的腿不好,應該無法行走,然而她卻可以走出戶外到殯儀館去,這個原因我剛才講過,就是因為她已經死了。” “啊?”崔西再次按住自己的胃,臉色轉為蒼白。 哈斯博士代替葛林補充說明。 “一般而言,死人的肌肉不像活著的時候那樣,需要靠血液循環進行新陳代謝來運作。硬要說的話,它們靠的是靈魂所擁有的超自然力量。所以在世時身體機能已經損壞的莫妮卡,一旦死亡後,很可能馬上就能活動自如。” 崔西還是無法認同,自顧自地嘟噥著。葛林不理他,繼續說道:“這個部分待會兒再解釋。現在我們先來談動機。我認為莫妮卡用紙鎮敲約翰頭部的時候,她絕對不是像常理所認知的,是為了要殺害約翰。她是要讓約翰變成死人,讓神來審判他的罪。也就是說,如果倡言火葬的約翰得到神的赦免,他就可以復活,獲得永恆的生命,和活著的人一樣活動。相反地,如果神不赦免他的罪,他就會像《聖經》上寫的一樣,遭受'第二個死'——受盡靈魂死亡的屈辱……”

哈斯博士一邊回憶一邊說道:“在那場談論生死觀的茶會上,也就是約翰死亡的隔天早上,看到約翰的莫妮卡心情十分愉快,還一直對他說:'我看到你真是開心,我知道你的本性,知道你是個善良的好孩子。'那就是因為她看到約翰死而復活,認為約翰經過神的審判後已經得到赦免,獲得永恆的生命了。” 崔西忍不住又插話,不過,這一次他問到了重點:“你從剛剛就一直把'第二個死'掛在嘴邊,這難道是約翰收到的那封恐嚇信上的——” 葛林點了點頭。 “剛才也有講過,我一開始以為這是宗遺產繼承謀殺案。史邁利死了,接著輪到約翰被殺。換言之,我把那封恐嚇信上的文句'JOHN……SECOND DEATH'解釋為:'約翰,繼史邁利之後,接下來的死人就是你!'但根據後來了解到的事實,我對這種解釋產生了疑問。赤夏,請你告訴大家你是何時看到那封恐嚇信的。”

突然被點到名的赤夏慌張地說:“你們都沒有人問我,所以不是我故意不說的哦!我看到那封恐嚇信的時候,呃……當時我進辦公室把被約翰沒收的溜冰鞋拿回來,所以是史邁利爺爺演出臨終鬧劇的那天晚上。” “也就是說,那時史邁利爺爺還沒有死。約翰在那個時間點就收到恐嚇信,兇手在那時就預告約翰是繼史邁利之後下一個要殺害的目標,也未免太性急了,這實在不合常理。 “了解情況後,我不禁想到另一種可能,或許那封恐嚇信上寫的'第二',並不是在講史邁利先、約翰第二的殺人順序。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上頭寫的'約翰',看到這個名字,任誰都會以為是約翰·巴利科恩的約翰,但我發現不可如此妄下斷語。

“在完全不相干的場合裡,我得到了意外的啟發。因為調查需要,我問了在廚房的瑪莎:'約翰有來過這裡嗎?'結果瑪莎囉哩巴嗦地回答說:'不管是約翰·巴利科恩、施洗者約翰還是已經翹辮子的約翰·甘乃迪都沒有來過這裡!'瑪莎一口氣講了三個約翰,當時我也沒特別注意,不過,腦海裡卻留有了印象。後來思索恐嚇信上頭的文字,一直繞著莫妮卡的奇怪動機打轉時,我猛然想起瑪莎的話,我突然想到,會不會恐嚇信中的約翰指的不是約翰·巴利科恩,而是《聖經》裡的約翰呢?若不是當時腦海中一直在想莫妮卡的《聖經》邏輯,這實在很難聯想在一起啊!” 哈斯博士又補充道:“在這個怪異的世界中,怎樣的人最可能犯下不合常理的罪行?葛林以這個角度為出發點來考量。如果不是這種方法,大概不可能會弄清楚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吧?”

葛林點頭說道:“這次的恐嚇信事件,最後我藉助了哈斯博士的學識來加以確認。在《聖經》中除了施洗者約翰之外,還出現過很多個約翰。大家應該知道《聖經》裡收錄了一系列所謂的《約翰書》吧? “話說回來,在整起事件的過程中,我發現常常聽到有關《聖經》中死人復活的現象,或是最後的審判,還有莫妮卡的邏輯——只有在現今這種奇異世界才適用的殺人邏輯等等。像是約翰和莫妮卡對火葬的爭論、在電視上新教派創始人闡述的教義、茶會上的生死觀討論,還有史邁利爺爺的葬禮上,馬利阿諾神父誦讀的那段在我腦中留下奇妙印象的《約翰福音》……所有的內容都把死人復活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而且也都提到審判當天,復活的死人中有的將因為行為不端而受到再次死亡的屈辱——也就是第二次死亡。” “第二次死亡難道是《聖經》上的文字?”崔西問道。 哈斯博士代葛林回答:“是的。如果那封信上的'約翰'指的是《聖經》上的約翰,那麼接在後面的數字也就一目了然了。我們原本把它錯認為日期和時間,事實上那些數字指的是《聖經》裡的章節。因為葛林的提醒,我仔細將《聖經》的內容反复推敲,結果發現了它與整起事件的吻合之處。 “11:24指的是《聖經》〈約翰福音〉中的第十一章二十四節。這是葬禮彌撒中經常誦讀的章節。內容是住在伯大尼的馬大在弟弟死後對耶穌說:'我知道在末日降臨的時候,他必復活。'而且之後還描述了已經死亡,屍體腐朽的弟弟從墳墓裡醒來的情景。莫妮卡堅信死人會復活,這大概就是她想要讓約翰看到的複活信仰的具體實證吧! “還有就是2:11,這指的是《聖經》〈約翰啟示錄〉中的第二章十一節。如同大家所熟知的,這段講的是現今世道險惡和末日將臨的情景,必臨的、屬於神的輝煌勝利,救世主降臨等等,有關於最後審判的種種。在第二章十一節裡寫道:'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葛林再度開口:“那封恐嚇信上寫的SECOND DEATH說的不是連續謀殺,要表達的並非殺死史邁利再殺第二個目標約翰,它的意思是人會有'第二次死亡'。也就是說,肉體死亡是第一次死,而當末日審判之際,復活的死人住受審後靈魂滅絕是第二次死。的確,約翰是在末日甦醒的,而且看起來似乎也獲得了永生。不過莫妮卡心裡還是很懷疑。她不相信約翰。因此,她用史邁利爺爺放在隔壁房裡的那台打字機打了恐嚇信,偷偷放在辦公室的桌上。她是為了要告訴約翰——就算是死後復活,一旦行為不端,還是會有第二次死亡,人會隨著靈魂死亡而灰飛煙滅。” “感謝您為我們講道,洗滌我們的心靈!”崔西諷刺地說:“與其賴在龐克樂團,你不如到教會的唱詩班展現美妙歌喉還比較適合呢!” “教會徵選的日期如果敲定了,麻煩你通知我一聲。”葛林面不改色地回應。 崔西聳聳肩:“照你這麼說,詹姆士的'第三個死人'的恐嚇信,難不成是他自己的傑作?” “我認為是如此,他大概是因為法林頓的事眼看就要東窗事發,所以利用已經出現的恐嚇信,趁機為自己拉起一道防線吧!詹姆士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那詹姆士為什麼會被殺呢?” 葛林正要回答時,哈斯博士及時制止並開門說道:“這點崔西警官應該也知道吧?就是因為你傍晚來這兒的時候,大聲嚷嚷著詹姆士是殺害多名女性的殺人犯。莫妮卡聽到之後,認為詹姆士也應該受審判,我不知道她是從窗戶攀著雨天的導水管往下爬,或是從樓梯跑下來的。反正她想辦法搶先我們一步到達辦公室,敲下了法官的審判槌。因為在她認為,受種審判應該比受警察審判更來得重要。” 崔西最受不了別人指責他的不是,心浮氣躁的他立刻展開反擊。 “這根本就說不過去嘛!的確,我是完全搞不清楚狀況啦!可是對於沒有說服力的部分,我是不會人云亦云的。你們從剛剛就一直在講莫妮卡的邏輯,也就是神的邏輯,可是這什麼邏輯的,難道非殺人不可嗎?《聖經》裡提到的末日審判,也會審判活著的人吧?” 莫妮卡還是處於自我封閉的狀態,大家在談論自己的事,她卻漠不關心。看著毫無反應的莫妮卡,葛林強忍著性子說:“因為——他們非死不可!” “為什麼?” “哪,所謂的罪是什麼?看著迎面而來的路人,你能夠立即判斷他是否有罪嗎?有罪的人不會在胸前掛個牌子讓大家知道。只要人還活著,就無法從外觀判斷他有罪還是沒罪。可是死人就不同了,在審判日那天復活的死人,如果無罪就可以獲得永恆的生命,一直活下去。如果有罪就會再死一次,這種方法不是明快多了?莫妮卡非讓對方全部變成死人才行,因為對她而言,如果死掉的人死而復活後可以一直活下去,就是無罪的人,但如果腐朽滅絕的話,他就有罪。” 崔西搔著頭說:“很難想像這種事會發生在我居住的世界。我都想參加教會唱詩班的面試了。”自此,他的態度或多或少也變得比較和順了。 “莫妮卡的怪異想法——不,應該說是信仰的真理,我算是了解了。可是,你們是不是也該告訴我約翰真正的死亡時間了?” “這要追溯到那一夜的靈車飆車事件,當時我在事故現場附近的灌木叢裡,撿到約翰遺落的假髮。假髮內側沾有血漬,不過那是乾掉了的舊血漬,所以很明顯不是車禍發生當時沾到的。當下我就知道約翰可能之前頭部就已經受傷。後來,當我照著剛才說的線索,推測約翰在茶會或是更早之前就已經死亡的時候,又再次想到了那頂假髮。於是我就知道了約翰真正的死亡時間。 “事實上在那場意外中,我也受了重傷。因為已經是死人了,所以沒什麼痛覺,不過我的頭骨都斷裂了。為了怕周遭的人知道,我用印花大手帕將頭包成海盜的樣子,把傷口遮起來。” 葛林沒有把頭巾取下來。這次他沒有像剛剛摘太陽眼鏡那樣,做出讓活人驚訝的舉動——自己已經死了的事實在沒什麼好炫耀的。 “我在想,約翰會不會也和我做同樣的事。我們同樣都是死人,彼此心靈相通。約翰戴假髮,難道也是為了要掩飾頭部的致命傷口?因為服藥的副作用,他的頭髮都掉光了。所以頭部的傷口一定很明顯吧!你們看一下,他現在就像掛在牆上的馴鹿頭,可以看得很清楚。” 約翰的頭還插在窗櫺的絞刑台上,雖然他的屁股向著屋裡的一行人,但禿了的後腦上那個像火山口股的傷口,還是可以看得很清楚。 “——約翰死於頭部的重創,於是他戴假髮隱瞞這件事。那麼,這是何時發生的事呢?約翰戴著假髮出現在我們面前是從舉辦茶會的那天早上開始的,當然,這是在他喝下加有砒霜的紅茶之前,所以,大概是在茶會的前一天出了什麼事吧?前一天晚上有墓園改造計劃的發表餐會,當晚還發生了赤夏的棺材暴衝事件,撞到約翰的下巴,現場亂成一糟。當時,伊莎貝拉替約翰處理下巴的傷口,還附贈了一個吻。如果那時約翰就已經死了,那麼幫他治療傷口的伊莎貝拉無論如何都會察覺到吧?因此,約翰死亡的時間是在那場晚餐會後到隔天早上茶會之前的這段時間——也就是他自己說要留在辦公室熬夜的那段時間……” 棺材暴衝事件的始作俑者——赤夏擔心地問:“戴史邁利爺爺的眼鏡,應該不在約翰的計劃之內吧?” “嗯,因為棺材暴衝事件是個巧合的意外。不過,因為那副眼鏡有顏色,所以後來正好發揮了功用,可以用來遮蓋混濁的瞳孔。茶會那天早上約翰臉色蒼白、戴著假髮,穿著史邁利爺爺的衣服現身。周遭的人都以為他是宿醉,其實那蒼白的臉色就是他已死亡的證明。雖然約翰藉口說自己換衣服是因為打翻了酒,但我猜想真正的原因一定是他頭部的傷口出血沾到衣服上了。他前一天戴的眼鏡,無意中和假髮還有衣服湊在一起,再加上他和爺爺是父子,容貌有些相似,當時我們大家全都以為約翰要裝扮成史邁利。” “我們也有位'大話博士'煞費心思地硬把史邁利和約翰扯在一起,說他們互相對調身份呀!”崔西一逮到機會就酸哈斯博士一下,為剛才的事報仇。 “不過,關於眼鏡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我剛才也有講過,照推測,約翰被殺害的時間應該是晚餐會後到隔天早上茶會之前,他一直待在辦公室裡的期間。然而,當時有一個人暗地里和約翰見面,而且懷有強烈的殺人動機。” “不是說那是莫妮卡嗎?”崔西小聲嘟囔著。 “辦茶會的那天早上,瑪莎要我去叫莫妮卡。才剛打開房門,馬利阿諾神父就出來了。他說莫妮卡在晚餐時和約翰吵完火葬的事後表示心臟不舒服,於是他也陪同莫妮卡一起離席,因為有點擔心,所以就在隔壁房間的長椅上睡到天亮。也就是說,他監視了莫妮卡一整個晚上,並沒有看到莫妮卡離開。可是她外出了,而且還和約翰見了面。 “隔天早上莫妮卡神采奕奕地走了出來,不過,一聽到馬利阿諾神父提到約翰,她就立刻繃起了臉,開始抱怨。 ——那個人越來越自大了……只會模仿史邁利。坐父親的椅子、戴父親的眼鏡、把父親講過的話再講一遍,就以為自己很行了。根本是狐假虎威—— “約翰因為暴衝的棺材弄壞眼鏡而拿父親的眼鏡來戴,是在莫妮卡他們走後才發生的。一整個晚上受神父監視,應該沒下過床的莫妮卡,為什麼會知道這件事呢?” 屋子裡一片寂靜,像是墳場裡的死寂。在房間裡,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都沒有出聲,每個人的心都像個活死人似的懸在半空中,只是彼此看著對方疲憊的臉。這當中,只有不問世事的莫妮卡因為自己房裡如此意想不到的盛況而不停地笑著。葛林看著史邁利說道:“我想說的就是這些。那場茶會過後,只有約翰一個人留了下來。那個時候你們談了些什麼?你現在回到這兒來,是不是因為你和約翰談過,很清楚他的意圖?” 史邁利一臉嚴肅,緩緩地點了點頭。 “是的,那場茶會後,我知道約翰已經被殺的事。前一天夜里莫妮卡突然來找他,在辦公室裡用重物敲擊他的頭,殺死了他。凶器當然就是掉在那兒、寫有'memento mori'的紙鎮。死了的約翰當天夜裡就醒了過來,知道發生了可怕的事。因為他本身就是醫生,所以可以正確地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他知道自己已經變成活屍了。這對他而言是個極大的打擊。不,不論是誰都沒有遇過這樣的打擊吧!他說他第一個念頭就是設法隱瞞自己已死時事實。這一點法蘭西斯或是我也都如此。這大概是活死人的共同心態吧?因為死人要承受被周遭人忌諱、厭惡的屈辱,忍受活人無法想像的孤獨。 “然後,他下一步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得到財富。這點法蘭西斯剛才在推論時已經說過了。一個人生前的執念,多半會成為死而復活後的行為動機。這也可以說是死人的邏輯。約翰執著於財富,法蘭西斯熱衷於解謎,莫妮卡篤信末日審判的到來,而我現在還在為巴利科恩家族的未來操煩——雖死猶然。 “那時候的我其實還在猶豫是否該將遺產留給約翰。因為威廉來向我打小報告說約翰負債以及侵吞墓園公款的事。由於這個原因,我曾暗示要修改遺囑。死時依舊滿身負債的約翰對這件事很是焦急,他認定如果不能留下遺產給伊莎貝拉,人生就沒有意義。只要可以得到遺產,就算自己已死的事實洩漏出去也在所不惜。因此,他對我說要去告發莫妮卡殺人的罪行。 “這對我來說是很嚴重的事。和約翰的會談一結束,我立刻叫諾曼和莫妮卡來,問他們晚餐會後發生了什麼事。癡呆情況急速惡化的莫妮卡說話毫無章法,不得要領,於是我問諾曼。結果才知道那個夜裡,莫妮卡因為心肌梗塞或其他原因死掉了……” “她果真是在那天夜裡死掉的?”葛林一邊說,一邊看著諾曼要他回答。 諾曼慢吞吞地點了頭,開口說道:“是……莫妮卡夫人在那天夜裡去世了。她當時一直痛苦掙扎,結果突然安靜了下來,我覺得奇怪而上前查看,發現她沒了呼吸,心跳也停止了……我、我十分的震驚、難過。整個人癱了下來,一直待在原地沒動。然後,過了好一會兒,我突然想起馬利阿諾神父在隔壁房裡睡覺。正要去告訴他,突然間,就听到了聲音——” 平常喜怒不形於色的諾曼表情變得十分僵硬。 “——我一回過頭去,就看到莫妮卡夫人站在那裡。而且她本來應該是無法行走的,卻若無其事地快速向我走來。我嚇了一跳,問她:'莫妮卡夫人,您可以走路啦?您不是死了?怎麼又可以動了?'莫妮卡夫人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回答我說:'啊。這是當然的呀!我是死了,不過因為神赦免了我的罪,所以我又復活了。'我因為聽莫妮卡夫人講過太多《聖經》上的事,所以很清楚她在說什麼。而且我很高興,認為這真的是神創造的奇蹟。然而,就在欣喜萬分的時候,莫妮卡夫人對我說她想出去,說她有要事必須出去一趟。我當時很為難,也很焦急。如果莫妮卡夫人變成活屍的事被巴利科恩家的人知道了,像約翰那些討厭莫妮卡夫人的人一定會想辦法對付她。那就麻煩大了,如果莫妮卡夫人不在了,也就沒有人可以庇護我了,到時我大概會被趕出這裡吧!為了自己,也為了把素昧平生的我視為己出、對我照顧有加的莫妮卡夫人,絕對不可以讓其他人知道這件事。於是,我張開手臂擋在門口對她說:'不行,您不可以從這兒走出去'……” “可是莫妮卡還是出去了?” 諾曼點點頭。 “莫妮卡夫人無論如何硬要出去,她十分堅持,說是有事非出去不可。因為知道我會一直守在門口,她快速地轉過身把窗戶打開,從窗戶跑了出去。然後她就像頑皮的小孩那樣,沿著導水管爬到樓下,消失在黑暗中……她的動作像猴子一樣敏捷俐落,快得教人不敢相信。我一時呆在原地,還以為自己是在做夢。本來想要去追她,不過又怕會驚動馬利阿諾神父。就在我還在磨磨蹭蹭、猶豫不決的時候,莫妮卡夫人已經從窗戶又回到房裡來了。她一臉滿足地笑了,手上握著棺材形的紙鎮,紙鎮上頭沾滿了血!我怕死了,於是我打定主意,這件事不告訴任何人,是老爺跑來問我,我才……” “原來是這樣。”葛林低語著,“當事件發生,我從大宅跑到殯儀館的時候,就發現沒有呼吸的自己跑起來的速度比活著時還要快。那時我就在想,生前不良於行的莫妮卡應該也有可能因為成了活屍,反而變得行動自如,動作敏捷。” 莫妮卡一副聽不懂周遭人在講什麼的樣子,但她似乎知道自己是話題的主角,輪流看看諾曼又看看葛林,高興地微笑著。史邁利痛苦地看了莫妮卡一眼,接著說道:“因為這個原因,當我從諾曼口中知道當天夜裡發生的事之後,就決定要隱瞞這一切,要諾曼不能說出去。由於他本來也打算這麼做,所以就沒對其他人講,還一直跟在莫妮卡身邊照顧她,盡力不讓人發現她是活屍,我不想讓原本在這個家就不好過的莫妮卡受更多的苦。於是,我又去找約翰談。考慮到約翰已死的事實總有一天會曝光,所以一開始我提議直接把遺產過給伊莎貝拉和她肚裡的孩子,可是那傢伙連死了都還那麼愛慕虛榮,他說如果遺產不經由他的手交給妻子就沒意義了。他真是深愛著伊莎貝拉,把希望都寄託在那孩子身上呢!因此我不得已答應了他,決定不去更改遺囑。 “——於是,我、約翰、莫妮卡陷入了三方相互箝制的僵局。約翰下了決定後立刻付諸行動,他馬上讓自己進行防腐處理,而且還要我做說客,讓莫妮卡也接受防腐處理。讓他們肉體腐敗的速度不要那麼快——然後,就等著我嚥氣。 “這是件很痛苦的事,肉體即將腐爛的死人已經等在前面了。我雖然演了很多次臨終的戲碼,卻始終死不成。真是諷刺啊,和約翰約好的隔天夜裡,我終於受不了了,下定了決心。我不要因某人而死、因某件事故而死,我討厭自己的死操控在別人手裡。我要主宰自己的死亡,我決定堅守這個信念。而且'聖人不是為了能夠活著而活著,而是為了必須活著而活著'這句名言。也不斷在我心中響起。如今,我已經沒有非活下去不可的理由了。此外,不管過程如何,經由約翰之手得到遺產的人,也是我自己的孫子啊,我個人的死,是對豐饒來世的一種承諾,也是巴利科恩家族能夠永遠繁榮興盛的保證不是嗎? “——到了這一步,我決定吞砒霜結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命運對我的捉弄並沒有就此停止。費盡千辛萬苦才死成的我,也在棺材中輕而易舉地複活了。醒過來的我就像剛剛所講的,原本是打算強忍著不動,繼續裝死,老老實實地讓人給抬去埋了,但我卻看到約翰的怪異舉動,並意外目擊到'面罩人'的猖狂行徑,這讓我突然間擔心了起來。我不容許家族裡到處充滿陰謀算計。於是,我決定從棺材裡跑出去,躲在教堂里杰森的石棺中觀察情況,那時,又想起了其他令我擔心的事。 “莫妮卡的事是其一,諾曼片刻不離地陪在她身邊,不讓任何人接近她。即使用餐,大家也都各吃各的,一心只顧著不讓人發現她已死的事實。原本莫妮卡就是個被子女拋棄,和周遭人沒有交集的老太婆——是的,因為她本來就被人當作是活死人,所以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被人發現。可是,終有一天當防腐處理的效力沒了,她變醜變爛的樣子一定會呈現在活人眼前,我無法忍受這種情況發生。 “此外還有一件,就是逃出去的約翰,活屍的執念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強烈。我擔心約翰會挺而走險,挾持莫妮卡。為了不讓自己真正的死因、真正的死亡時間洩漏出去,他必須封住莫妮卡的嘴。這也是找我擔心的事。 “於是,今天傍晚趁著傑森的石棺被法蘭西斯和赤夏打開的機會,我決定來這裡看看。果不其然,是這種局面。我真不知要說幸好來得及,還是為時已晚……” 史邁利的話才剛說完,崔西低語道:“這算什麼?怎麼會有這種離譜的事!活著的一群人和死了的一群人所想的事亂七八糟地糾結在一起,而且犯人、被害人、目擊者,甚至連偵探都是死人……我現在覺得自己活著是件很悲慘的事。” “是的,約翰精心策劃的殺人劇,生與死的慾念糾結纏繞,可以說是一出'活屍之死'……”葛林說道。 伊莎貝拉從剛剛就一直在想掛在窗櫺絞刑台的那位可憐的愛慕者,淚眼汪汪的,突然間,她注意到那姿態不雅的外凸屁股動了一下。 “約翰又要醒過來了……” 史邁利順著伊莎貝拉的視線望去,看到約翰在動。 “啊!活屍復活的時間到了。難道又要回到這殘酷又充滿痛苦的人世了?” 哈斯博士一邊凝視著約翰,一邊說道:“我們大家都一樣。生與死是一體的兩面,探索誕生即是探索死亡,思索死亡即是思索誕生。我們大家不也都是活屍嗎?甦醒過來的死者,就好像是十四、十五世紀的死之變容雕像一樣,要我們引以為戒。就算一直執著於生命或是世上的一切,終究還是會有化為腐朽的一天。這不是中古世紀而是二十世紀末的'memento mori'啊!我們每一個人不過是得到緩刑的死囚罷了。” 史邁利轉向葛林說道:“法蘭西斯,最可憐的就是你了。我一直沒有照顧你,好不容易團圓了,卻搞成這樣。你這奇妙的短暫人生,根本就是為了領悟死亡的真諦而存在的。” “如果有下輩子的話,我去參加唱詩班的面試好了。” 史邁利因為葛林的俏皮話鬆了一口氣,重新展露笑容。這時,身後的約翰動得更厲害了。史邁利看在眼裡,更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好了,差不多是時候了。我確實是因為必須活著而活著。此時此刻,我自己的死亡、活屍的死亡,由我主宰。” 史邁利突然一腳踢翻了床邊熄滅了的火爐。加油孔的蓋子掉了下來,伴隨著刺鼻臭味的燈油瞬間流遍史邁利和莫妮卡的腳下,向床那頭擴散開來。房裡一片混亂中,史邁利抱著莫妮卡的肩膀,好像在對她循循善誘似的低聲說: “哪,莫妮卡,你最喜歡的《聖經》裡不也說過嗎?那書上最開始就明確記載著神是用泥土創造人類的——你能懂吧?肉體原本就是一抷塵土啊!” 莫妮卡的臉上依舊掛著幸福的笑容,憐愛地望著自己的丈夫。 “所以呀,我們也回歸原形吧!我以前在英國教會裡讀過的祈禱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好了嗎?聽好囉—— “我們的形骸委身在這片大地上 “塵歸塵,土歸土, “我打從心里相信生命終將復活……” 然後,史邁利點燃火柴,真正的葬禮開始了。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