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核與蟹

第23章 第一節

核與蟹 长井彬 6294 2018-03-15
“有事情說嗎?曾我先生,怎麼這麼晚還不回家?”鄰座的佐佐木看見雙手抱在胸前,坐在編輯委員室的曾我明一太郎問道。桌上淨是以前的小學教科書。 “哦……”曾我含糊地回答著,胡亂地翻著手上的書,“應該哪裡有記載的呀。”他一邊嘀咕著,一邊飛快地掃視完手上的書,又立即換了一本。 “我還以為,在一年級的語文讀本上呢?……可是,我沒有找到啊,難道在修身課本上?” 曾我說著,又翻開其他的書。 “這次又要研究教育問題啦?之前嘴里天天念叨著原子能、原子能,現在厭煩啦?不過,說到這些,國民學校的教材,還真是令人懷念啊。哎,這個我以前學過。”佐佐木也在一旁瞅著那些書。 “國民學校?……”曾我明一太郎吃了一驚,“什麼,你是國民學校的?時間過得真快啊,你還學過這個啊?……什麼'前進!前進!全速前進!……混蛋!……'對吧?……雖然以前讀這些教科書,被灌輸了很多軍國主義思想,可是現在,我們還是成長為一個忠實的和平主義者了。學校的教育也沒有多大的影響力啊。”

“你想說什麼呀?”佐佐木笑了笑,想著挖苦人是曾我的一貫作風,也就對他說的話一聽即過。 “對了,你學過有關猴蟹大戰的內容嗎?” “猴蟹大戰?……什麼地干活?……沒有。” “是嗎?……你不知道啊,這麼說來,寫那張紙條的人,應該比你還年長啊?……不對,不可能。”曾我緊皺著眉頭,搖著腦袋否認。 “你說的什麼話啊,猴蟹大戰,就算是在學校裡沒有學過,我也知道啊。就是螃蟹殺死父母的仇人猴子,替父母報仇的故事嘛。” “噢,你知道啊,可真是厲害喲。現在的年輕人,就算知道辛巴達或者是鵝媽媽,一般也不曉得猴蟹大戰的故事吧?” “咬,怪不得有人說我老了,有人說我少年老成……”佐佐木撥拉著腦袋苦笑著。

“不過呢,我們在小學學的猴蟹大戰,其實並不是複仇的故事,整個情節很簡單,就是猴子和螃蟹吵架,狡猾的猴子最後道歉,並得到螃蟹的原諒。我們這一代人啊,從小就是和平主義者喲。什麼報仇呀、殺人放火呀,這些血腥的東西,學校是不教我們的。” “沒想到,這樣的教育背景下的小孩子,長大以後競然成了最喜歡報導血腥事件的報社記者,對吧?” “嗯,那個……”曾我不知該如何應答,又翻開了其他的教科書。 “哇呀,找到了!找到了!……”他大聲地嚷叫起來,“這才是真正的猴蟹大戰。” 螃蟹用一塊飯糰,從猴子那裡換來了一粒柿種。 柿種,你快點發芽吧!否則,我就用剪刀將你剪掉。 柿種發芽了。快快長成一棵大樹吧,否則,我就用剪刀將你剪掉啦。

柿芽長成了一棵大樹。趕緊結果吧,要不我就用剪刀將你剪掉啦。 柿子樹結果了。猴子看見,就摘下來據為己有了,並將青柿子砸向螃蟹。 螃蟹被砸死了。螃蟹的孩子哭了。蜜蜂來了,問小螃蟹為什麼哭。 蜜蜂聽完亊情的原委,感到十分生氣。栗子聽了也很生氣。石臼聽了也大怒。 他們商量著幫助小螃蟹,要為父母拫仇。 栗子撲向猴子,猴子就被燒傷了。 猴子去汲水,被蜜蜂蟄了一下,倉皇地逃走了。 石臼掉了下來,重重地壓在猴子身上。 咔嚓! ……咔嚓! ……小螃蟹揮舞著鉗子,將猴子的頭給夾斷了。 “噢,原來是這樣。”曾我聲情並茂地,朗讀完這個故事,深深地呼了一口氣。 “怎麼樣,心情舒暢了吧,彷彿回到了小學時代。”佐佐木略帶諷刺地說道。

“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曾我明一太郎一臉為難的表情。 因為,他經過仔細確認,才知道這篇文章,是大正七年,文部省發行的尋常小學國語讀本的捲一,由此推斷出這書是昭和七年至十五年間,小學一年級學生使用的教材。而他學過的宣揚和平主義的猴蟹大戰,是在這之後,是昭和八年至十五年的八年間,一年級的小學生使用教材。 但即使調查清楚這些事情,也不能斷定紙片的主人,就是大正元年四月至昭和九年三月出生、讀一年級的時候,學過“猴蟹大戰”這個故事的人,即現在是四十六至六十八歲的中老年人啊。還有就像佐佐木說的,就算課本上沒教過,除了一部分的年輕人以外,“猴蟹大戰”這樣的民間故事,日本人都知道啊。 這段時間,曾我明一太郎一直忙著,又是查找民間故事的流傳歷史,又是搜尋千葉縣的地方史。這些資料讓他得知:在岡山縣的吉備地區,以及愛知縣的犬山地區,桃太郎的傳說特別受歡迎;而在千葉縣那片區域,猴蟹大戰的傳說則佔有特殊地位。但在現實中,好像又沒有這種規律。千葉縣有“證誠寺貉子鼓腹”、“月之沙漠”等與童謠有關係的故事,但神話中並沒有與之有關的故事。

“想要通過採訪渠道,來獲取高瀨事件的信息,這一渠道早已經行不通了;而現在試圖依賴文件,來解讀整個事件關鍵字的方法,好像也不對路子喲。我是不是也老了,不中用了?到底該怎麼辦呢?……”曾我明一太郎這樣想著。 “猴蟹大戰的故事,其實我只是模糊記得個大概,詳細的故事情節已經忘了,多虧你的提醒,現在才完全想起來了。栗子當時是藏在炕爐上,受熱後栗子裂開,猴子就受傷了對吧?我還一直以為,猴子是去砍柴的時候受傷的。”佐佐木從旁說道。 “你講的什麼呀,那是劈啪劈啪山的故事啦。”曾我明一太郎一邊糾正著佐佐木,一邊想著,受到放射性輻射,在廣義上不也可以認為是“燒傷”嗎,這樣的話,高瀨事件不就成了“意外死亡”嗎?但是,作為走在現代產業前沿的原子能發電站,怎麼會發生那麼愚蠹、那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呢……

這時,耳旁響起了電話聲。 “你是曾我先生吧?”電話那頭傳來原田焦慮的聲音。 “是喲,請問,你的什麼地干活?”曾我明一太郎聽出那是原田清之助的聲音,不耐煩地說。 “你不知道嗎?……”原田清之助焦慮地嚷嚷著,“藤平,就是上次提供信息的藤平武彥,他被人殺了!……” “什麼?!藤平……”曾我明一太郎聞言一驚,隨口罵了一聲,“畜生!……” 糟了!曾我明一太郎的腦海中,瞬間閃過這個念頭,能證實中央報社報導屬實的人被殺了,那要怎麼辦? “餵……喂喂,能聽到我說話嗎?……曾我先生?”原田清之助焦急地嚷著。 “啊,能。”曾我回過神。現在事態已經十分嚴峻了。 “他是在九十九里濱核電站裡被殺的。”

“什麼?在核電站裡面?那麼,殺他的是誰?” “不知道。” “還不知道兇手是誰啊?” “是啊,整個事件很蹊蹺。” “蹊蹺?怎麼說?”曾我明一太郎著急地問道。 “藤平武彥是在核電站廢棄物處理場內被殺的,他死的時候,心臟上還插著切割生魚片的刀子。”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發現他是在兩小時前,大概十點多鐘吧,死亡時間大致在七點到八點之間。”原田迅速回答道。 “嗯,還有呢?” “從現場來看,應該是他殺無疑,但是,根據記錄,那個時間裡,根本沒有人出人現場。” “怎麼可能沒有人呢?應該有人,就在核電站裡面吧?” “沒有任何人啊,這是千真萬確的。”原田斬釘截鐵地說道。

“你為什麼那麼肯定呢?” “電腦裡都有記錄的。” “電腦?……”曾我明一太郎覺得不可思議。 “是啊,進入核電站的管理區域,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在關卡處,必須要將個人磁卡信息,輸人電腦登記。藤平武彥在死亡時間前後,因為晚上有工作,要進入管理區域的,一共三十八人,除了藤平武彥以外的三十七人,都是在廢物處理場以外的地方。而且,他們都是成雙成對,或者以小組形式作業,這三十七人都有不在場證明。” “不管是幾個人一起工作,中途總有去洗手間什麼的,而一個人離開的吧?” “管理區域內沒有洗手間,沒有一個人單獨行動的情況。” “哦,”果然是很蹊蹺啊,但是……曾我想著,說道,“還有其他出入口吧?那是很大的一幢樓對吧?”

“沒有。出入口只有設有審查處的那一個,這是為了方便放射性污染的管理,而且,房屋上面沒有一扇窗戶,是個密閉的空間。” “哦,原來是間密室啊!” “是啊,是個密室。” “難道是自殺?” “怎麼會有那種自殺方式啊。腹部有兩處紮傷,心臟上的一道致命傷,直接剌穿背部。” 是啊,怎麼會有人要自殺,還在電腦上登記呢。 “並且啊,曾我先生……”原田清之助說到這裡,一下子變得萬分緊張,聲音也變了,“屍體又握著那東西。” “握著什麼?” “奇怪的紙片。就是之前我們看見的,關於'猴蟹大戰'的……” “哦?就是和房總電業社長高瀨炮八郎死的時候一樣的?” “是啊。”

“上面都寫了些什麼啊?” “警察對紙片的內容十分保密,因此,現在我們還不清楚。恐怕要弄清楚紙片的內容,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我知道了!……”曾我明一太郎對著電話,點了點頭,轉而又拿出原整理部長的作風,“報導已經送至相關部門了吧?” “當然。只是剛開始,地方部的編輯部長,因為報導是有關關東電力公司藤平的案件,不是很樂意出版,支局長也猶豫不決,後來好不容易說服他們送稿了。我想其他報社,應該還沒有開始蒐集該消息的材料吧。我因為一直在密切關注藤平的行踪,才能捕捉到最新的信息……” “知道了,我待會兒就看一看……”曾我明一太郎說完,定睛看了看牆上的掛鐘。 差五分鐘就零點了,很糟糕的一個時間,十三版的最終定稿,在十分鐘前就已經整理好了。 曾我明一太郎快速趕到整理部的時候,整理部長郡、地方部長香山以及編輯局次長澤村,正圍繞著原田清之助的原稿竊竊私語。 “聽說藤平武彥被殺了?”聽到曾我明一太郎向他們打招呼,三個人同時緘口不語。 澤村次長轉過身,面向曾我明一太郎說道:“好像還沒有確定調查方案。還不清楚是不是他殺,支局長久保山先生說,他也有可能是自殺。報導原稿倒是寫出來了,但是我們是否有必要,這麼早就拿出來報導呢?” 唉,明白了。總之,他們是在擔心上次的風波,還沒有完全過去,關東電力公司還在控訴報社之際,中央報社再先於其他報社,對此事大書特書,會不會過度刺激他們,而引起更大的麻煩? 曾我明一太郎猜透了他們的心理後說道:“先不管是他殺還是自殺,現在藤平武彥死了,死人是不會說話的,不僅我們頭疼,關東電力公司不是也很苦惱嗎?” “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先要靜觀其變嘛……” “靜觀其變是沒有錯,可是,該事件的報導,你們打算怎麼辦?” “我們要等是非黑白弄清楚之後,不對,至少要清楚是自殺還是他殺之後,才……” “你們難道要保持沉默,罔顧讀者的要求嗎?關東電力公司和我們報社決勝的關鍵,就在於讀者啊。” “那些道理我倒是懂……”中央報社編輯局次長澤村吞吞吐吐地說。 哎呀,現在不是跟你爭論這個的時候,曾我看看表說道:“事件都發生了,難道還不要報導嗎?” “也不是不報導,我只是跟你商量,是不是等整個事件弄清楚之後,再予以報導?” “我不是說不弄清楚事情真相就報導,只是現在藤平不是莫名其妙地就死了嘛,所以,就必須要報導,我現在想看看原稿。” 曾我明一太郎從整理部長手中接過原稿,快速瀏覽了一遍。 “嗯,這次措辭比較謹慎。照原稿這樣出版,不是很好嗎?我並沒有要求你們,報導藤平是他殺還是什麼、兇手又究競是誰等詳細情況。我們只需報導事實,藤平武彥既然是離奇死亡的,我們就寫離奇死亡。現在這樣報導也是不得已,我們沒有時間了。” 說著,他又焦慮地回頭看了下鐘錶。輪轉機已經運行二十分鐘了。 “啊啊!……”曾我明一太郎差點兒叫出聲來。 “說是這樣說。”澤村次長和香山地方部長,互相看看對方,都是滿臉愁容。 曾我明一太郎毫無顧忌地說:“這次事件發生後,電力公司內部,都沒有來得及處理,警察就介入了,所以,其他的報社也一定會報導的。” “我們就和其他報社一塊兒……” “我們報社最先得到消息,就最先登載,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道理是這樣的,但是……” “那麼,你就直接下令,報導相關事件不就好了。次長,這不就是你的權利和責任嗎?” “呃,但是,也要先問過局長或者主編的意見啊。”澤村次長開始有點口齒不清了。 “等問好他們的意見,報紙已經都發行啦!……”曾我明一太郎急得又跳又跺腳。 唉,真是急死人了,講了這麼多廢話,又浪費了不少時間。只可惜曾我沒有命令他們執行的權利。 “今天的報紙有多少頁?”曾我問郡整理部長。 “二十。”郡回答後閉上了眼睛。 其實,曾我問這問題的意圖他都明白;曾我考慮的事情,他也都知道,他一定是想通過頁數,算出一分鐘能印刷出幾萬份報紙,那些報紙會被卡車運輸、配送到哪些地區。 地下那些輪轉機,正發出轟隆隆的聲音,一份份的報紙,就像湍急的水流般,從十幾個地方湧出來,而這些報紙,隻字未提今天最重大的新聞——藤平武彥的離奇死亡事件。一切都為時已晚,已經不可能重新出版。原田清之助寫的新聞原稿,現在還放在眼前的桌子上。 其實對於藤平武彥死亡的新聞無法報導,曾我、郡以及整理記者們,都感受到一種切腹般的心痛。郡都能聽到心臟在劇烈地跳動,他只是靜靜地忍受著。 最新信息是報紙的生命,可最近速報的王座,早已經經被電視佔了。報紙有印刷、運輸、投遞等程序,這就注定報紙比不上電波的速度。但晨刊卻不同,在這方面反而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前一天晚上,電視上沒能播放的新聞,第二天一大早,就可以通過晨刊傳達給人們。 郡睜開眼睛,正好對上曾我明一太郎的視線。曾我用一種淒清落寞的眼神凝視著整理部長郡。 “次長!……”郡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報導這消息吧。事實還是要如實地報導,所有責任我來承擔。” “嗯。”猶豫不決的澤村次長,很含糊地點了點頭。 “沒問題吧?……”郡為了慎重起見強調道,隨即伸手斷開開關的安全裝置,用力關了開關。 一瞬間,汽笛發出刺耳的響聲,不僅僅是編輯局,報社的各個地方、印刷局的活版場、輪轉場,都迴盪著非正常停止輪轉機時發出的汽笛聲。一直在側耳傾聽,領導們談話的整理部門的員工,趕緊跑到活版工場去了。 整理部的幾部電話,一齊響了起來,整個報社除了編輯部,其他部門完全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也不明白為什麼輪轉機會停止運作,所以,主任特地從工程中心趕來詢問情況,採訪各部也紛紛打電話來打聽原因。 此時的整理部,都快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被推到風口浪尖上,郡次長站起來大聲叫嚷著,命令道:“往十三版插入新聞!……” 其實所謂的報紙,相同題字、相同日期、但內容不同的,就有好幾種。像《中央報紙》這樣全國性的報紙,因為要往偏遠的地方去配送,所以必須更早地確定原稿並配送。因此,東北的青森、秋田、岩手的一部分報紙是六版,岩手的大部分以及新潟、長野的一半左右是七版,而宮城、山形、長野的一半是八版,根據運輸時間的長短,來限定發售區域,並隨時獲取最新信息,及時更新各版內容。 報紙的版面是有限的,而各種新聞卻層出不窮,每當過時的、不是很重要的新聞,被更重大的新聞取代,而被移至下一版時,所佔的篇幅就會逐漸縮小,或者直接被刪除掉了。 從東京、大阪等大都市到邊遠地區後,第二天閱讀當地的報紙,會發現其中有些消息,是自己前一天閱讀過的,這就是前一天晚版的一些新聞,被移到第二天的早版,來重新報導的現象。 每一頁的欄外,都用數字標出了版名,而郡整理部長叫停的十三版,在其中的一面印了十三這個數,十三版被配送到千葉、埼玉、神奈川等東京都的各個鄰縣。 按照習慣,藤平武彥的離奇死亡事件,本來是不會登載在晨刊上,而是要登載在晚刊上的。但是,由於該案件是發生在千葉縣,而且事關重大,所以,會在十三版印刷途中,強制將其停止並重新出版。也就是說,平時配送到千葉縣的十三版,都是內容相同的,那天卻會有內容不同的兩種報紙發行。 同一版報紙但有新舊兩種報導的情況下,按照慣例,中央報社會標註上特定的區別標記,就是在重新出版的報紙欄外的版名旁邊,加上“●”的記號,所以登載了藤平武彥死亡事件的報紙上,有“十三版●”的標記。 三樓活版場的整理人員,正幹得熱火朝天,為了趕上出刊時間,順利將九十九里濱核電站殺人事件載入報紙,他們爭分奪秒,拼死奮戰在工作的第一線上。 一樓的發送場,寄送完普通的十三版後,又在討論新增加的“十三版●”的不同輸送路徑,以及增派輸送火車的計劃。 四樓的整理部,郡和各部門商量妥當,下完指令後,已經累得精疲力竭,癱坐在位子上,一直在旁看著大家忙忙碌碌的曾我明一太郎,走到郡的旁邊,默默地將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