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安斯沃思城殺人案·貝克街少年偵探團Ⅱ
“怎麼了?何瑞修。” 提問的愛德華人在連恩的寢室裡。威瑟福德伯爵回來之後,連恩就去華生的房間找他了。而愛德華在向父親請安問候——非常冷淡且形式上的問候——之後,便帶著何瑞修到此。他很在意連恩弄丟了羅蘭的報導。 瓦倫泰也跟他在一起,找到那篇報導的是何瑞修。它把頭鑽到床底下,搖著圓圓的尾巴,然後叼起一張貼在底紙上的報導。 愛德華褒獎了狗兒,拿起報導盯著瞧。那是十二月四日的地方新聞。 十二月二日,於安斯沃思村公民會館進行珍妮·羅蘭的驗屍手續。警方的負責人是奧斯汀警探,並由魯斯醫生執行驗屍。 本案發生於十一月三十日的晚間。珍妮·羅蘭於安斯沃思城禮拜堂中自焚身亡。死者為二十五歲的法國女性,為日前於肯特郡慘死的威瑟福德伯爵夫人的侍女。

其自殺的原因據傳與安靳沃思城城主威瑟福德伯爵家的秘寶,素有“黑薔薇”之稱的黑鑽石項鍊有關。羅蘭很久以前便意圖染指這顆寶石,自殺當天,她正想以不正當的手段打開存放鑽石的保險箱,卻被威瑟福德伯爵當場發現。儘管伯爵寬大為懷,認為若侍女能反省自己的過錯,便饒恕她這種不可原諒的行為。然而,據傳她因惡行曝光而心神不定,陷入半瘋狂狀態。 為了讓她反省,伯爵將其關進禮拜堂後並為了防止逃亡而鎖上門。鑰匙在伯爵身上,其後並沒有人進出禮拜堂。經過約一個鐘頭之後,伯爵帶著羅蘭的前婚約者回來想再次說服她自首,卻看見她在精神亢奮的狀態下,將照明用燈油當頭澆下,並用燭火靠近自己,想阻止她時已為時已晚。 即使全身燒得潰爛,或許是在臨死前的瞬間神誌清醒過來了,抑或是想請求神的寬恕,她倒向聖水缽並將右手浸入水中,因此右手只有輕度燒傷,而手上的痣可證明屍體是伯爵夫人的女侍無疑。

據羅蘭的前婚約者,名叫凱立的青年證詞,她平日就對黑薔薇相當執著,好幾次教唆他下手偷竊,而自己是因為受不了才解除婚約。凱立吐露自己痛苦的心境,他說或許正因如此而影響了羅蘭的心情,把她逼上絕路也說不定。 亦有人提及城堡的幽靈傳說。在羅蘭死亡的當天夜晚,有目擊者在城門塔附近看見羅蘭,她因目睹了有塔之貴婦人之稱的幽靈而顯得很害怕的樣子。因此也有人認為她是因恐懼而發狂。可以肯定的是,當時她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負擔。最後陪審團裁定,羅蘭是在一時的精神錯亂之下選擇了自殺。 愛德華過去曾反复看過好幾次這則報導,說出了他研究之後得出的結果。 “凱蒂她雖然懷疑殺了母親的人是羅蘭,但那個侍女即使被殺人的罪惡感逼到精神崩潰,也不至於會以自焚來結束生命。這種女人,她們滿腦子只想被人稱作貴婦人,只對打扮自己感興趣,就算自殺也會將保有完整的屍體擺在第一位吧。看了那些聚集到我家的親戚、貴族淑女和她們的侍女們就知道了。如果不是自殺,唯一能殺害羅蘭的就是父親。他把羅蘭監禁在禮拜堂,而鑰匙是父親持有。那麼,父親為什麼要殺羅蘭?因為他知道羅蘭殺了母親,想對她報仇?不,父親是個冷靜的人。只要把罪人交給警察就能解決了。那麼下一個能想到的動機是什麼?是殺人滅口。他燒掉屍體是為了掩飾犯人造成的外傷,因為從那些外傷可以查出誰是犯人。聽了我這樣推理,連恩也會心服口服了吧?”

“連恩·麥坎不認為伯爵閣下是犯人。那並非理論,而是他不想認為替伯爵閣下工作的父親是罪人吧。” 愛德華的臉上出現覺得無趣的表情。 “你怎麼看?” “我會遵從您的看法。” 愛德華將瓦倫泰毫不猶豫的回答視為理所當然,但又突然歪著頭說:“如果我的看法錯了怎麼辦?” “您曾說過世上沒有絕對的真實。而我已經決定,我的真實就是您了。” “但確實有某個人殺了母親,我得查個水落石出才行。” “是。” 低聲回答之後,瓦倫泰眉清目秀的臉上露出擔憂的神情問道:“拂曉少女和藍寶石戒指您打算怎麼辦呢?” “這下不是省了麻煩嗎?讓那個偵探隨意去做就會一切順利了吧?” “——偵探是指?”

“假冒家庭教師之名進入城裡的男人。”愛德華端正美麗的臉上浮現冷笑。 “他是夏洛克·福爾摩斯。我問候過父親之後在走廊上跟他擦身而過。他似乎無意再隱瞞身分,不僅換下變裝,還若無其事地跟我打招呼。” 愛德華沒有理會大驚失色的隨從,將剪報、乳母的信及其他報導一起放進了信封裡。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