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偵探推理 大宋洗冤錄

第100章 第二十二章順理成章

大宋洗冤錄 金错刀 3004 2018-03-15
包拯無論如何沒有料到太子會這樣輕易的死去,他心裡暗暗責怪自己如此的不小心,竟然讓太子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一命嗚呼,他有點呆了,直到展昭問道:“大人,我們該怎麼辦?”他才清醒過來。 包拯沒有馬上回答展昭的話,而是俯下身子看著太子,太子的臉上已是一片模糊,早就看不出他往日的神采飛揚的樣子了,包拯心中也為他的死狀感到難過,好端端的一個太子竟落得如此下場,這一切都是誰的過錯呢? “哼,沒想到他自殺了,真是便宜他了!”展昭還在憤憤不平。 包拯站起身子,看著展昭,不置可否的搖搖頭,展昭感到納悶,問道:“大人,你的意思是說他不是自殺的嗎?” 包拯還是搖搖頭,他觀察到這間內室還有一扇小門,他走過去輕輕一推,門就開了,原來是虛掩著的,他轉身問一個家丁:“這扇小門是通向哪裡的?”

“回大人,是通向後院的。”家丁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包拯走出小門一看,果真是一條彎曲的小徑,他心中一思索,又搖了搖頭,退回了房內,展昭不解包拯的舉動,著急的問道:“大人,是不是發現了什麼新的線索?” “暫時沒有。”包拯看著太子的屍體淡淡的說道。 “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 “我馬上進宮面見皇上,你帶人在這兒守住太子的屍體。” 包拯進宮時,只見仁宗正心煩意亂的在看奏摺,他看到包拯進來,連忙丟下手裡的奏摺,托起包拯問道:“怎麼啦?太子人呢?” “太子,太子他死了!”包拯猶豫了片刻還是告訴了仁宗。 “什麼死了?你說誰死了?”仁宗倒吸一口冷氣,連連後退,他瞪著雙眼,緊緊的又上前抓住包拯的衣服追問道。

“皇上,你冷靜一點!”包拯迫不得已只好提高了一下嗓門說道,“臣說的是太子,他已經死了,皇上請不要太過於悲傷了。” 仁宗被包拯的聲音一震,他愣了一下,鬆開了抓住包拯的手,苦笑道:“這個不孝子,竟然死了!死得好啊,他倒一死百了,徹底解脫了!” 包拯急忙上前扶住搖搖欲墜的仁宗,勸道:“皇上,不要太傷心了,身體要緊。” “誰說朕傷心了?”仁宗一把推開包拯,怒道,“這個不孝子,他活該有此下場!誰讓他去做那種傷天害理的事的!對了,他是怎麼死的?” “皇上,臣去太子府時他還是好好的,後來太子說要進房去更衣,等臣進去時太子已經撞牆死了。”包拯簡單的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你的意思是太子是撞牆自殺的了?”仁宗失神的問了一句。

“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只能這樣認為了。”包拯字斟句酌的回答道。 仁宗疑惑的看了包拯一眼,隨即他又嘆了一口氣說道:“唉,算了,人既然已經死了,也就別太追究了,一切都讓它過去吧。” “皇上,可是——”包拯覺得不應該就這麼結束了,還想再說,卻被仁宗打斷了。 “你不用再說了,朕決定了。太子的屍體還在他府中吧,包愛卿,你回去把他好好收殮一下,帶到宮裡來火化了吧。朕有點累了,你先去吧。”仁宗朝包拯揮揮手,示意他離開。 包拯無奈,只好領旨悻悻的離開了皇宮。回到太子府中時,展昭等人已經把太子身上的血跡清洗乾淨了,但是臉部因為過於撞得猛烈,還是一片模糊,慘不忍睹,包拯別過眼去,吩咐展昭道:“去找人把太子的遺容好好整理一下,然後運進宮去。”

展昭欲言又止,包拯奇怪的問道:“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大人,這件案子是不是就到此結束了?”展昭小心的問道。 包拯抬眼仰望著外面的天空,嘆了口氣,說道:“你把那個叫憐香的歌姬放了吧,這件案子就連本官也不知道是不是結束了。” 展昭不明白包拯的話是何意思,但他也不敢再問下去,只好按照包拯的吩咐下去了,包拯默默回到開封府,一晚上沉默不語。 第二天朝會的時候,仁宗帶著沉痛的心情宣布太子因為暴病不治身亡,為了國家的長遠利益,應該及早選出一位新的太子。仁宗的話剛說完,底下的大臣們就開始議論紛紛起來,有的知道其中奧妙的人乾脆就閉口不語,在一旁察言觀色,包拯見此刻立太子已是勢在必行,但他在眾多皇子中實在想不出誰更加合適,因此他也站在一旁,不發一言。

仁宗等了一會兒,不見底下大臣有什麼結果,於是不耐煩的打斷了大家問道:“你們商議了半天,有結果了嗎?” 仁宗話一出口,底下頓時鴉雀無聲,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願第一個開口。仁宗怒道:“你們平時一個個都高談闊論,滿腹經綸似的,怎麼一到關鍵時刻,朕需要你們時都變成啞巴了呢?朕只要你們提出一些人選,讓朕有個選擇,並不是要你們作主,你們怕什麼呢?你們放心好了,即使說錯了,朕也不會怪你們的!” 過了半晌,大臣裡才有一個人慢慢的站了出來,包拯定睛一看原來是刑部尚書丁義良,他想,這個人肯定不會出什麼好主意的。 仁宗看到終於有人出來響應他的號召了,高興的說道:“丁愛卿,你大膽的說,說錯了也不要緊的。”

“是,謝皇上。臣覺得在諸位皇子中還是英王最適合做太子,請皇上明察。”丁義良穩穩說道。 丁義良此言一出,頓時一片嘩然,有人已經迫不及待的在底下開始指責起他來了,有的人卻還是保持沉默。包拯雖然早就知道他要說什麼了,但是看到他那副得意洋洋的樣子,還是覺得氣憤。 “不要爭吵!”仁宗急忙制止了大臣們的喧嘩,他面向丁義良,溫和的問道,“丁愛卿,朕記得幾天前你就向朕推薦英王的,怎麼今天還這麼堅決啊?” 丁義良大驚失色,慌忙跪倒在地上,“皇上,臣根本就不認識英王,臣是為大宋江山著想,所以才大膽提出來的,請皇上明鑑。” “你起來吧,朕並沒有怪你。” 丁義良慢慢站起來說道:“皇上,英王的膽識,謀略,在諸位皇子中是出類拔萃的,將來大宋的江山由他來掌管是最合適的。”

“可是——”仁宗猶豫著沒有說下去。 “皇上,千萬不能聽大人的意見,英王可是曾犯下謀逆大罪的,所謂人心難測,皇上可要三思啊!”包拯忍不住勸道。 “這個朕知道,朕自有主張,你不必多言。”仁宗似乎話語中多包拯有所不滿。 包拯張了張嘴,又閉上了,他默默的退了下去。 “你們還有沒有其他的看法?”仁宗又問眾大臣們。 於是,有的人反對立英王,有的人提出了其他的人選,有的人見仁宗並沒有呵斥丁義良,就趁機附和,仁宗見吵鬧了半天沒有明顯的結果,就惱怒的說道:“今天就到此為止,改天再議,散朝!” 包拯搖搖頭,心想也許還有轉機,他剛出宮門,一個小太監就從後面追了上來,把他拉到一邊,悄悄說道:“包大人,皇上找您有要事相商。”

包拯納悶,皇上這時候找自己還會有什麼事呢?他明明知道自己是反對立太子的,況且還要和自己相商?包拯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隨著小太監又進了皇宮。 仁宗正在御書房等著包拯,他一看到包拯,就屏退左右,鄭重其事的說道:“包拯,朕有一件很機密的事需要你去做。” 包拯連忙恭敬的說道:“皇上請吩咐,包拯願為皇上效犬馬之勞!” 仁宗扶起包拯,嚴肅的說道:“朕想派你去南方秘密調查英王的人品,動向,以及他和什麼人來往,最近做過什麼事,回來後詳細的向朕報告。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包拯心中一凜,忙道:“難道皇上是想——” “朕現在還沒有別的想法,你不用多想,你不願去嗎?” “皇上誤會了,臣領旨,臣願為皇上前去南方走一趟。”包拯暗暗思忖,皇上一定是被丁義良兩次說的動了心,但他又心有餘悸,不敢立刻就下結論,所以才想派包拯去暗中調查。包拯知道那英王的人品是絕對當不了太子的,所以就接受了聖旨,到時候把英王的劣跡呈現在仁宗的面前時,恐怕他就不敢再立英王為太子了,至於立誰為太子,只能到時再說了,包拯心中主意已定,就說道,“皇上,臣會把這件事辦好的,您放心好了。”

仁宗滿意的點點頭,他連忙又叮囑一句:“記住一定要悄悄的做這件事,千萬不能讓任何人發現了。” 包拯心領神會,仁宗又和他講了一些英王的事,包拯才別過仁宗,回到了開封府。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