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網絡玄幻 時光之輪12·末日風暴

第59章 名詞解釋

有關名詞解釋部分的曆法說明:在最後一名男性兩儀師死後大約兩個世紀裡,托瑪歷(Toman Calendar)(由托瑪·德亞米德製定)一直被廣泛採用。它所記錄的時間範圍被稱為“滅後紀元”(After the Breaking,AB),簡稱為“滅紀”。由於大量典籍和記載在獸魔人戰爭中遭到損毀,所以在那場戰爭結束時,關於原有曆法的確切紀年引發了許多爭論。於是,為了慶祝人類世界擺脫獸魔人的威脅,並準確記錄人類重獲和平的每一年,加扎的提亞姆(Tiam of Gazar)制定了新的曆法,這段曆法持續的年代被稱為“自由紀元”(Free Year,FY),簡稱為“自由紀”。這種加扎歷在獸魔人戰爭後的二十年里普及到人類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亞圖·鷹翼曾經試圖以他的帝國建立為紀年制定一套新的曆法——帝國歷(From the Founding,FF),但這件事現在只有歷史學家們還有可能知道了。在百年戰爭所帶來的死亡和破壞之後,海民學者烏崙·丁·朱拜·翔鷗制定了新的曆法,並由塔拉朋的帕那克法芮德予以發布。法芮德歷記錄了從百年戰爭的突然終結一直到現在的年代,這段時間被稱為“新紀元”(New Era, NE),簡稱為“新紀”。

埃斐英(Aelfinn):一個種族,外形大體和人類相近,只是有許多蛇的特徵。他們會回答提問者的三個問題,且無論是什麼問題,他們的答案永遠正確,只是這些答案通常都語焉不詳。向他們提出關於暗影的問題是極為危險的。他們真實的所在地一直是個謎,不過任何人都能通過一件特法器拜訪他們。這件特法器本來為梅茵人所擁有,不過近年來一直被放置在提爾之岩中,有報告宣稱,通過根結之塔也能找到他們。他們說的是古語,會向來訪者提到條約和協議,並詢問來訪者是否攜帶著鐵、樂器和能夠引火的東西。 阿拉多曼(Arad Doman):毗鄰愛瑞斯洋的國家,首都是班達艾班。目前宣稱效忠於轉生真龍的人,在這個國家內部挑起的戰爭和其他內戰,使得阿拉多曼飽受蹂躪。在阿拉多曼,建國時的貴族後代與在後世年代中崛起的貴族不同,他們被稱為傳承貴冑。阿拉多曼的統治者(男性或女性國王)由各商業公會的領袖們組成的議會(商人集議會)選出。這些領袖幾乎全都是女人。國王候選人必須來自貴族,不能是商人,被選為國王后,即終身為王。在法律上,國王有著絕對的權威,但只要商人集議會中四分之三的成員達成一致,即可將其廢黜。阿拉多曼當前的統治者是亞撒拉姆·薩義德·奧瑪達,奧瑪達領主,奧瑪達家族家主。現在,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

殉道使(Ashaman):(一)古語中“衛士”或“守護者”之意,且其中帶有強烈的捍衛真理和正義的含意。 (二)在安多,凱姆林附近的黑塔中學習導引的男人,將殉道使作為對自己的稱謂和一種職銜。他們的訓練大部分內容是如何將至上力當作武器使用。與白塔的訓練方式完全不同,他們一旦能夠掌握陽極力——至上力的男性一半,就被要求在一切日常雜務和勞作中使用它。剛剛進入黑塔的男人會被授銜為士兵,他們的製服是安多風格的高領黑色上衣。下一個銜級是獻心士,他們有權在衣領上別一枚銀色劍形徽章,被稱為“利劍”。當獻心士晉升為殉道使之後,他們可以在一側衣領佩戴“利劍”,另一側佩戴一枚塗金紅色琺瑯釉的龍形徽章。雖然有許多女人,其中也包括許多妻子在得知她們的男人開始導引之後都逃走了,但黑塔仍然有許多有婦之夫,他們就像護法被約縛於兩儀師那樣和他們的妻子建立了一種連結。同樣是這種約縛,最近已經用於約縛被俘的兩儀師,雖然這往往是強迫的行為。心士晉升為殉道使之後,他們可以在一側衣領佩戴“利劍”,另一側佩戴一枚塗金紅色琺瑯釉的龍形徽章。雖然有許多女人,其中也包括許多妻子在得知她們的男人開始導引之後都逃走了,但黑塔仍然有許多有婦之夫,他們就像護法被約縛於兩儀師那樣和他們的妻子建立了一種連結。同樣是這種約縛,最近已經用於約縛被俘的兩儀師,雖然這往往是強迫的行為。

褐宗理事會(Brown Ajah Council):褐宗的最高領導不僅僅是一位首腦,而是一個團體。目前白塔中這個理事會的領袖是結蘇·比拉爾。白塔中其餘褐宗理事會成員和反叛陣營的褐宗理事會成員是誰,還不清楚。 曆法(Calendar):時光之輪的世界每星期有十天,一個月有二十八天,一年有十三個月。有幾個節日並不是依照月份而規定的,它們包括陽之日(一年裡最長的一天)、感恩節(每隔四年的春分日)和靈魂救贖日,也被稱為救贖日(每隔十年的秋分)。有許多節日是諸國普遍要慶祝的,比如聖光節(結束舊一年、開始新一年的日子)。每個地方,甚至一些獨立的城鎮和鄉村也有自己的節日。一般來說,邊境國的節慶最少,伊利安和艾博達的則最為繁多。每個月都有各自的名字——泰沙姆月(Taisham)、祖摩拉月(Jumara)、薩班月(Saban)、艾恩月(Aine)、埃達月(Adar)、薩芬月(Saven)、亞瑪丹月(Amadame)、塔瑪茲月(Tammaz)、麥格達月(Maigdhal)、科倫月(Choren)、沙德姆月(Shaldme)、乃森月(Nesan)和達努月(Danu)。這些月份的名稱很少會在官方文件以外的地方被使用,對大多數人而言,只用季節來分割一年已經足夠了。

將軍(Captain-General):(一) 安多女王衛兵的最高職銜。現在由柏姬泰·塔荷琳女士擔任。 (二)綠宗的首腦稱號。但此稱號只有綠宗成員才知道。現在白塔中的綠宗將軍為安羅娜·巴斯丁;艾雯·艾威爾麾下的綠宗將軍為麥瑞勒·伯倫甘。 《龍之註釋》(Commentary on the Dragon): 一本賽鳩斯寫的書,具體情況不明。可倫奈(Corenne): 古語中“回歸”之意思,現在是霄辰人對自己遠征艦隊的稱呼。這支艦隊由數千艘艦船組成,上面承載了數十萬士兵、工匠和其他人員。他們追隨先行者,要奪回被偷走的、屬於亞圖·鷹翼子孫的土地。 貨幣流通(currency): 經過許多個世紀的貿易之後,世界各地的貨幣標準都趨於同化: 克朗(Crown,最大尺寸的硬幣)、馬克(Mark,俗稱“角子”)和便士(penny,俗稱“子兒”)。克朗和馬克以金或銀鑄造,便士則是銀或銅製的。銅便士也經常被稱為“銅子兒”。但在不同的地方,同一等級的硬幣無論是尺寸還是重量都會有所差別。即使在同一個國家裡,不同的統治者也會鑄造出不同大小輕重的錢幣。因為貿易往來之故,許多國家的錢幣幾乎都能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看到。因此,銀行家、借貸人和商人們全都會用天平來判定錢幣真正的價值,就算是很大量的錢幣也會被仔細秤重。

最厚重的錢幣來自安多和塔瓦隆。在這兩個地方,錢幣兌換比率為十枚銅便士=一枚銀便士;一百枚銀便士=一枚銀馬克;十枚銀馬克=一枚銀克朗;十枚銀克朗=一枚金馬克;十枚金馬克=一枚金克朗。與之相較,在阿特拉,因為更大的錢幣所含的金銀更少,所以兌換比率為十枚銅便士=一枚銀便士;二十一枚銀便士=一枚銀馬克;二十枚銀馬克=一枚銀克朗;二十枚銀克朗=一枚金馬克;二十枚金馬克=一枚金克朗。 唯一的紙幣只有債券(letters-of-right)。債券由銀行家發行並擔保。每張債券代表一定數量的金銀。因為城市之間的遙遠距離,從一地到另一地需要很長的時間,以及長途旅行對經營造成的困難,一張債券也許能在靠近發行銀行所在地的城市得到全額兌換,而在更遠的城市卻只能換到較少的金銀。一般來說,進行長途旅行的人會攜帶一張或數張債券以便兌換錢幣。一般只有銀行家和貿易商會接受債券,想在商店裡使用它來購買物品是不可能的。

達科維(dacovale):(一)古語中“為人所擁有的”或者“做為財產的人”的意思。 (二)霄辰人經常用這個詞稱呼奴隸,如同說明所擁有的財產。奴隸在霄辰有著漫長而不同一般的歷史,許多奴隸都有機會晉升高位,擁有巨大權力和公開威信,甚至能夠役使自由人。 視死衛士(Deathwatch Guards):霄辰帝國的精英軍事組織,其中有人類,也有巨森靈。視死衛士的人類成員全部是達科維,他們生來就是女皇的私人財產,要誓死效忠女皇。他們擁有狂熱的忠誠心和強烈的自豪感,尤其喜歡展露肩頭的烏鴉刺青,那是女皇的達科維才有的印記。他們之中的巨森靈被稱為“園丁”。視死衛士不僅能夠為女皇和皇室成員英勇赴死,而且他們相信,自己的生命完全是女皇的財產,可供女皇任意使用。他們的頭盔和鎧甲都被漆成深綠色和血紅色,盾牌被漆成黑色,長槍和佩劍上則係著黑色的纓穗。

藏書室(Depository):白塔圖書館的一部分。白塔中有12個為公眾所知的藏書室,每間藏書室都收藏著關於特定題目的書籍和紀錄,只有少數兩儀師知道第十三間藏書室的存在。那裡收藏著只有玉座、撰史者和宗派守護者們才能閱讀的秘密文件、紀錄和史籍。當然,知道它的還有管理這間藏書室的屈指可數的圖書管理員。 分析(Delving):(一)使用至上力診斷身體狀況和疾病的能力。 (二)用至上力找尋金屬礦脈的能力。這第二種異能在兩儀師之中失傳已久,以至於這個名字也被改為稱呼前一種異能了。 易斐英(Eelfinn):一個種族,外形大體和人類相似,只是有許多狐狸的特徵。她們會實現來訪者的三個願望,但必須以一定的代價交換。如果提出願望的人不能和她們協商出交換的代價,易斐英就會自行選擇某種代價。在這種情況下,最常見的代價是死亡。但她們也會履行和來訪者達成的約定,只是她們履行約定的方式往往和提出願望者的想像不同。她們真正的所在無人知曉。但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魯迪恩的一件特法器找到她們。那件特法器被沐瑞·達歐崔帶到了凱瑞安,並在那裡被摧毀,還有報告宣稱,進入根結之塔就能找到她們。她們會像埃斐英一樣,提出關於火、鐵和樂器的問題。

首席推理師(First Reasoner):白色宗派首腦的稱號,現在擁有這一稱號的是白塔中的菲蘭恩·奈荷朗。兩儀師菲蘭恩是白塔中僅有的兩名同時是白塔評議會成員的宗派首腦之一。 首席遴選者(First Selector):藍宗首腦的稱號。現在誰是首席遴選者依然成謎。不過有人猜測蕾蘭·艾卡辛佔據了這個位置。 首席編織者(First Weaver):黃宗首腦的名號,現在白塔中的這個位置由蘇安娜·達甘佔據。兩儀師蘇安娜是白塔中僅有的兩名同時是白塔評議會成員的宗派首腦之一。在叛逆兩儀師中,羅曼妲·卡辛佔據著這個位置。 迫進(forcing;forced):有導引能力的人在盡可能長的時間裡握持盡量多的至上力,並且持續進行導引。這樣能加快他們學習導引和強化力量的速度,兩儀師稱此為迫進。這種辦法被禁止在初階生和見習生身上使用,因為兩儀師認為這會讓她們冒死亡和毀斷的危險。

海力奈(Hailene):古語中“先行者”或者“那些曾經來過之人”的意思,霄辰人用這個詞彙稱呼他們的大規模遠征軍。這支軍隊跨越愛瑞斯洋,對亞圖·鷹翼曾經統治的大陸展開偵察。現在先行者們的指揮官是蘇羅絲女大君。海力奈在征服的國土上僱用新兵,所以現在他們的兵力已經遠遠超過最初任務所需的規模。實際上,他們已經歸屬為可倫奈的一部分。 帝國之手(Hand):在霄辰,“手”指一種助手或帝國構架中的一個階層。一名女皇之手屬於第一階層的臣屬,位於低階職位的人也會有力弱之手。一些帝國之手只在暗中行動,比如那些指揮覓真者和聽者的人。其他的帝國之手都會在衣服上繡出相應數量的金色手掌,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主管(Head Clerk):灰宗首腦的稱號。現在白塔中的這個位置屬於瑟蘭嘉·科爾文。 心組(heart):黑宗組織的基本單位,相當於一個獨立的細胞。一顆心包括三名彼此認識的黑宗姐妹。每顆心的成員都知道其所在心以外的一名黑宗,和她屬於同一顆心的另外兩個人則不知道這名黑宗。 真龍軍團(Legion of the Dragon):一個大規模的軍事組織,全部由步兵組成,向轉生真龍宣誓效忠,由達弗朗·巴歇爾訓練。真龍軍團的製度規格由巴歇爾和麥特·考索恩一同製定,與普通的僱用步兵完全不同,有許多人誌願加入這支部隊。同時,真龍軍團中也有大量成員來自投奔黑塔但被淘汰的人。黑塔首先會召集一個地區願意追隨轉生真龍的人,借助通道將他們帶到凱姆林附近,再挑選出能夠學習導引的男人。其餘絕大多數人都被送往了巴歇爾的訓練營地。 窺聽者(Listener):一個霄辰的間諜組織。幾乎每一個霄辰貴族、商人和銀行家的下屬中都會有一名窺聽者,有時達科維之中也會有窺聽者存在,但極少有公開身份是侍聖者的窺聽者。他們並不會採取任何主動行動,只會觀察、傾聽和報告。他們的報告會被呈交給管理他們和覓真者的力弱之手。這位力弱之手則會以此為參考,指揮屬下的覓真者,以進行下一步行動。 馬拉斯達曼尼(marathdamane):古語中“必須負銬者”之意思,霄辰人用這個稱謂稱呼所有能夠導引,卻沒有戴上罪銬成為罪奴的女人。 控獸士(morat):古語中“管理者”的意思。在霄辰人中,這個詞被用於稱呼那些操控軍用怪獸的人。比如操控騎乘雷肯的雷肯騎士,他們還有一個非正規的外號“飛人”。 先知(Prophet):即自稱為真龍先知(Prophet of the Lord Dragon)的馬希瑪·達加。這名曾經的夏納士兵在經歷過一系列變故後,相信自己受到了啟示,他的使命就是四處傳播轉生真龍的訊息。他堅信,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明白轉生真龍是光明的化身,要為響應轉生真龍的號召做好準備。他和他的追隨者們會使用一切手段強迫其他人歌頌轉生真龍的榮光。那些拒絕服從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條。就算是那些沒能立刻宣誓效忠的人,也往往會被燒掉住宅和店鋪,甚至遭受鞭打。他拋棄了自己的名字,只以“先知”自稱。他在海丹和阿瑪迪西亞的許多地區造成了嚴重的混亂,現在那些地區有很大一部分處在他的控制之下。在他離開後,霄辰人在阿瑪迪西亞重建秩序。海丹則處在至高王冠議會的管轄中。現在他加入佩林·艾巴亞的麾下,佩林將帶他去見蘭德。不知為何,他一直留在佩林身邊,儘管這顯然耽擱了他見轉生真龍的時間。追隨他的人都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其實這些人中有不少人曾經相當富有,或者俱有一定地位。他們願意淪落於此,或許是受到先知個人魅力的吸引,或許是受到某些強制性的壓力。他的死因至今還是個謎。 女王衛兵(Queen's Guards):安多精英軍事部隊,在和平時代,女王衛兵負責維護女王的法律,維持和平。女王衛兵的製服包括一件紅色上衣,光亮的鎖鏈護甲和板甲,一件光彩耀眼的紅錦斗篷和一頂帶護面甲的圓錐形頭盔。高級軍官在肩膀上有金結肩章,還有可能佩黃金獅頭馬刺。女王衛兵中最新出現的一支部隊是王女的私人衛隊,這支部隊全部由女性組成,唯一的例外就是隊長督伊林·麥拉爾。 紅臂隊(Redarm):紅手隊中的一些士兵被挑選出來,暫時充當憲兵的角色,防止其他紅手隊士兵在城鎮鄉村中製造麻煩和災禍。他們會得到這個名字,是因為當他們在執勤時,衣袖從袖口到手肘處會縫綴很寬的紅色條塊。紅臂隊一般都是最有經驗、最可靠的士兵,因為紅手隊對平民造成的損害都必須由紅臂隊來賠償,所以他們會竭盡全力確保整個紅手隊遵守紀律,沒有擾民行為。一些前紅臂隊成員被挑選出來,陪同麥特·考索恩前往艾博達。 覓真者(Seekers for Truth):隸屬霄辰皇廷的一個警察/密探組織。雖然這個組織的大部分成員都是霄辰皇族的奴隸財產,但他們擁有廣泛的權力,即使是一名王之血脈(霄辰貴族)也會因為未能回答覓真者的質問或是未能妥善配合覓真者的行動而遭到逮捕。至於這些逮捕的條件,完全由覓真者自己決定,而這樣的案件會直接由女皇最終做出判決。身份是達科維的覓真者會在雙肩各紋有一隻烏鴉和一座高塔。與視死衛士不同,覓真者很少會向別人展示自己的烏鴉紋身,因為這樣很容易讓他們暴露身份。 沙塔(Shara):艾伊爾荒漠以東的一個神秘國度,絲綢、象牙以及其他諸多貿易商品都來自於此。這個國家由排斥外人的民族性格和漫長的城牆所保護。很少有人知道沙塔,那片土地上的居民一直嚴守著關於他們的文化的秘密。沙塔人否認獸魔人戰爭曾經影響過他們。不過艾伊爾人的報告恰恰相反。他們也否認亞圖·鷹翼曾經試圖入侵他們的國土。不過這也不符合海民所見證的歷史。從那個國家裡洩露出來的點滴訊息表明,沙塔人由一名獨裁君主統治,如果這位君主是女性,即名為師寶安;男性名為師寶玳。每一位君主統治時限為七年,然後便死去,統治權由其伴侶繼承,這位伴侶在統治七年後也一樣要死去。從世界崩毀開始,沙塔一直延續著這種統治模式。沙塔人相信,這種死亡是“因緣的意志”。 沙塔同樣有導引者,他們的稱謂是阿亞德。從出生開始,他們的臉上就有了刺青。女性阿亞德嚴厲地操縱著阿亞德律法。如果阿亞德和非阿亞德之間發生性關係,非阿亞德將被處以死刑;而如果阿亞德被證明對非阿亞德有強迫行為,那麼阿亞德也將被處決。如果有孩童在這種兩性關係中誕生,他將被扔到野外,任憑其死在那裡。男性阿亞德主要被用來繁衍後代。他們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甚至不懂得該如何讀寫。當他們二十一歲,或者開始導引時,他們就會被殺死,屍體將被火化。原則上,阿亞德只能在師寶安或師寶玳的命令下才能導引至上力。沙塔的君主身邊總是環繞著女性阿亞德。 實際上,就連那個國度的名字也還無法確定。人們對它的稱謂除了沙塔之外,還有捨姆萊、庫丹辛、托瑪卡、奇蓋利和施博亞。 蛇與狐狸(Snakes and Foxes):一個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遊戲。但他們長大後就會明白,除非打破遊戲規則,否則這個遊戲根本不可能取得勝利。這種遊戲要用到一副棋盤,棋盤上畫著網狀的紋路,紋路上標有指向箭頭。十枚圓形棋子上畫著三角形,代表狐狸;十枚圓形棋子上畫著波浪線,代表蛇。在這個遊戲開始時,要念誦:“勇氣得加強,火焰得目盲,音樂得暈眩,鐵得縛綁。”同時還要用一隻手繪出一條波浪線穿過一個三角形的圖案。遊戲中透過擲骰子來決定玩家、蛇和狐狸的步數。如果一條蛇或狐狸落在代表玩家的棋子上,他就離開了遊戲。只要按照規則進行遊戲,這種情況肯定會發生。 繼承期(Succession):一般來說,這表示一個家族從另一個家族手中繼承王位的時期。在安多,這個詞彙泛指摩黛倫死後諸家族爭奪王位的時期。提格蘭的失踪使得曼提爾家族失去了王太女,兩年之後,傳坎家族的摩格絲才登上王位。在安多以外,這場戰爭被稱為第三次安多繼承之戰。 塔拉朋(Tarabon):愛瑞斯洋沿岸的國家,首都是坦其克(Tanchico)。曾經是一個貿易極度繁榮的國家,以小地毯、染料和照明者行會製造的煙火而著稱。但這個國家一直在窮於應付與阿拉多曼和國內發誓效忠轉生真龍的人們的戰爭,國家的狀況已經完全因為戰火而毀壞了。當霄辰人到來時,它成為一顆伸手便能摘取的熟透的果實。現在,它被霄辰人牢牢地控制著。照明者行會的禮堂已經被摧毀。照明者們變成了達科維。大多數塔拉朋人對霄辰人能夠恢復社會秩序而心存感激,因為霄辰人允許他們繼續以前的生活,並沒有進行太多干擾,所以他們也沒有心思發起反抗,將霄辰人趕走。但還是有一些領主和軍人置身於霄辰統治的影響之外,竭盡全力試圖奪回他們的國土。 王之血脈(the Blood):霄辰人對於貴族的稱謂。王之血脈有四個等級,兩級為高階王之血脈,兩級為低階王之血脈。高階王之血脈會將除拇指外的四根手指指甲留長到一寸,並剃光頭頂兩側的頭髮,只留下中間一道發冠。男性的發冠比女性的更窄。發冠中的頭髮長度根據流行風格的不同而改變。低階王之血脈也會留長指甲,但他們會剃光頭側和後腦的頭髮,只留下一個碗狀發式,同時腦後有很寬一縷可以留長的頭髮。男性常把這縷頭髮留到齊肩長度,女性則留到腰際。最高位階的王之血脈被稱為女大君或大君,他們每隻手的食指和中指指甲都圖繪彩漆。之後各位階的王之血脈都只被簡單地稱為“大人”。高階王之血脈中較低一級只會在食指指甲上塗漆。高一級的低階王之血脈會在無名指和小指指甲上塗漆。最低階的王之血脈只會圖繪小指的指甲。女皇和皇族的直系親屬會將頭髮完全剃光,且在除拇指以外四根手指指甲上全部塗漆。一個人有可能生來就是王之血脈,普通人也常會因非凡的功績和為帝國做出的貢獻而被晉升為王之血脈。 棄光魔使(the Forsake):這是史上13名最強的兩儀師在捨棄光明、投身暗帝以換取永生不死後所獲得的稱號,他們對自己的稱謂是“使徒”。根據傳說和片段的史料顯示,他們在暗帝再度被封印時也跟著一起遭到囚禁。至今他們的名號依舊會被拿來嚇唬不乖的小孩。他們是:阿極羅、亞斯莫丁、巴薩摩、拜拉奧、狄芒德、古蘭黛、伊煞梅爾、蘭飛爾、麥煞那、魔格丁、雷威辛、沙馬奧和色墨海格。雖然世人相信在暗影之戰中只有他們背棄了光明。但實際上背棄光明的並不僅僅是他們,這13名棄光魔使只是所有光明的叛徒中位階最高的。自從他們在封印中醒來以後,他們的數量已經縮減了。一些最近與棄光魔使打過交道的人相信,男性棄光魔使中只有狄芒德和沙馬奧還活著,女性中則只有古蘭黛、麥煞那、魔格丁和色墨海格還活著。但最近發生的一些詭異事件表明,或許暗帝已經遴選出新的棄光魔使,或者墳墓之王透過某種手段,喚回了已死的人物,而這兩名重新被賦予肉體的棄光魔使被稱為奧森加和亞蘭加。最近,一個自稱為莫瑞笛的男人出現了,他也許是另一個被暗帝從墓穴中喚醒的已死棄光魔使。還有一個自稱為辛黛恩的女子可能也是這種人。但因為亞蘭加本是一個男人,卻作為一個女人被喚醒,所以莫瑞笛和辛黛恩這些名字可能只是一種身份的掩飾。這些還需要進一步的信息才能明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