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帝國最後的榮耀

第5章 第四章辯誣與聯合國軍

帝國最後的榮耀 马伯庸 6278 2018-03-13
且說金應南得了李昖面授機宜,一路兼程,進入遼東。按照計劃,金應南打算在遼東蒐集一下情報,看看大明到底知道不知道日本的事。這一打聽不要緊,嚇得他臉都綠了。 原來從今年開始,遼東一帶開始有奇怪的流言四處傳播,都說日本鬼子要入侵大明,高麗人要給鬼子當偽軍。對這些流言,官員們和讀書人一笑置之,可普通老百姓不懂,流言說什麼就信什麼,越傳就越玄乎。 有一次朝鮮王子訪華,一共帶了十頂轎子,高高興興過了鴨綠江。也不知誰扯了一嗓子朝鮮軍入侵,嚇得鴨綠江附近的八站百姓一夕數驚,四散奔逃,扶老攜幼躲進山里,好幾天才敢出來。 還有比這更離奇的故事。民間傳說,一位朝鮮使臣赴京朝貢,回程時寄宿在金石山一家姓河的人家。朝鮮使臣的翻譯官對主人說:“你要有三年五年的陳釀好酒,趕緊拿出來喝吧。”主人問為什麼,翻譯官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過一陣朝鮮大軍就要殺過來,到時候,你就算有命收藏也沒命喝。”(後來這個故事傳回了朝鮮,朝鮮國王一聽,當即大怒,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打死了不少無辜的翻譯官,真是無妄之災。)

這個故事極具煽動性,不由得人不信。類似這樣的流言,在遼東傳得滿天飛。這些流言的發端已不可考。不過仔細想想,日本為了戰爭所做的一連串大動作,不可能瞞得密不透風。路過的海商、來往的驛使、逃亡的工匠,太多人有機會覺察到即將到來的戰爭陰雲。 這些人沒有許儀後那麼高的覺悟,可能不會上報朝廷,但他們總會把心中疑懼說給身邊的人知道。這種八卦極具傳播價值,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成了全國皆知的秘密。當時遼東傳成什麼樣呢? “遼人疑朝鮮有異志,多所熒惑。”已經鬧得快炸開了鍋,讓當地官府和駐軍頭疼不已。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不光是遼東,連北京都開始對朝鮮起了疑心。 自從陳申和蘇八兩份倭寇入侵的報告打到北京以後(當時許保儀報告還在路上),內閣很快拿出了應對之策,指示讓從天津到江浙、福建等處邊境鎮守督撫整頓兵事,嚴備海防——因為根據以往倭寇襲擊的經驗,大明官員認為日本人應該是會從沿海直接登陸。

安排完國內的事情,大明官員們忽然想起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在陳申和蘇八的報告裡,兩個人不約而同地提及了日本的侵略構想——驅高麗以為先鋒。 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如果它叛變投日一起進攻遼東,那可是相當嚴重的政治事件。 而朝鮮的舉動,也確實讓大明不太放心。日本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連當地華僑和琉球國都上書通報,怎麼一貫事大最為忠勤的朝鮮,這次卻一聲不吭,沒有立刻向天朝匯報敵情呢? 大明官員們有點犯嘀咕了,難道朝鮮人和倭人真有勾結不成。 對於這個疑問,大學士許國站出來,說不可能,朝鮮我很了解,一貫對華親善,不會做這種蠢事,還是先問清楚的好。於是兵部便發了一道咨文給遼東都司,讓他們問問朝鮮人到底怎麼回事。

遼東都司的官員接到公文以後,不驚反喜,狠狠一拍大腿,可算他娘的找到謠言的根兒了!他們立刻移文漢城,發出質詢,語氣嚴厲。 金應南抵達遼東的時候,正好趕上遼東都司的信使揣著公文奔漢城而去。 金應南一看,這大明從上到下都對朝鮮充滿了敵意,心中無比恐懼。他想起李昖出發前的叮囑,說如果大明已經知道日本入侵的事,就趕緊打起奏報倭情的旗號,心想主上真是料事如神,連忙把朝鮮使旗揚起來,光明正大沿著驛道前進。 這一路的艱辛吶,就別提了……李朝開國二百年,聖使節從來沒遭遇過這種非人的待遇。無論車仗走到哪裡,只要被人發現是朝鮮使節,要么遭人白眼,要么就是一通蔬菜瓜果亂砸,有如喪家之犬。 金應南一路鼻青臉腫,好不容易走到了山海關,結果差點沒進去。關下的老百姓一看是朝鮮人,都指著鼻子罵:“你們不是投了鬼子當皇協軍嗎?還有臉跑這裡來?”

金應南一看,這麼下去不是辦法。遼東人已經如此敵視,等使團到了北京,怕不是直接就被推出去斬嘍?他找來了翻譯官洪純彥商量,洪純彥說我跟當今內閣大學士許國的捨人俞深很熟,要不我先快馬加鞭趕到北京,設法搭上許閣老這條線,朝里有人,咱們才好說話嘛。 這個建議真是雪中送炭,金應南大喜過望,趕緊準備了一份書信,讓洪純彥快馬先趕去京城。等到金應南走到通州的時候,俞深已經親自出來迎候。俞深說現在福建、浙江都有人舉報爾等通倭,許閣老一力堅持朝鮮無叛,一直等著你們派使者過來呢。你們現在總算是來了,可千萬別裝成什麼事都沒有,不然就把我家許大人給賣啦。 金應南當時那眼淚就快流下來了,出使這麼久,終於碰到好人了。

八月十日,金應南終於見到了萬曆皇帝,把一肚子的辛酸與委屈都吐露出來,把朝鮮這兩年如何堅持氣節,如何力拒倭寇威逼利誘的事蹟大大地敷演了一番。聽完以後,萬曆皇帝挺高興,大臣們也鬆了一口氣,嫌疑冰釋,朝堂之上其樂融融。 禮部不失時機湊上來,說朝鮮和琉球一樣主動通報倭情,理應勉力加賞。萬曆一揮手:“重賞!” 金應南鬆了口氣,這次總算是不辱使命,準備跪下來領賞。這位可憐的朝鮮使節萬萬沒有想,這個賞賜完全超出了他的想像。 萬曆皇帝先賞了白金紵絲彩段,這些屬於常例。金應南因為奏報有功,還額外多了賞格。都是好事。 然後皇帝笑瞇瞇地對金應南說:“日本人可惡呀,要好好懲罰一下。你回去告訴你家國王,說朕給他準備了兩位盟友,你們三家合兵抄擊,把倭國滅了算。”

金應南聽了頓時一哆嗦,差點沒直接趴地上。朝鮮軍力虛實別人可能不知道,他可清楚得很——看家護院勉強夠用,真要渡海去跟倭寇拼命,那純粹是白給。他一尋思,大明皇帝說還有兩家盟友呢,說不定能指望上,於是連忙洗耳恭聽。 萬曆皇帝微微一笑,揭開了謎底。 這兩家盟軍,一個是琉球國,一個是暹羅國。 金應南好一口血沒噴出來,這個驚喜未免太大了吧! 琉球巴掌點兒大的國土,又孤懸海外,根本不能指望;暹羅就是現在的泰國,國家還算大,軍隊怎麼樣不知道,單知道他們單挑打架很不錯,可那也實在太遠了……指望靠這倆弟兄一起反擊日本,不如洗洗早點睡了。 金應南當時想死的心都有,也不知萬曆皇帝怎麼會想到這麼一個主意。

好在萬曆沒硬逼著金應南找暹羅去借兵,這道諭旨的口氣是打商量的,只是建議朝鮮“要結琉球、暹羅”,不是硬性規定。於是金應南只得先叩謝天恩,然後趕緊寫信匯報給漢城,讓他們趕快再派個人來,橫豎把這事結了,免得節外生枝。 關於萬曆為何突然冒出讓朝鮮合兵暹羅、琉球的念頭,一直是個未解之謎。萬曆對暹羅一向態度很好,在萬曆四年的時候,琉球國王入貢,萬曆特意把琉球、暹羅和朝鮮使臣叫到一起,額外給了許多賞賜。這是別家使臣都享受不到的殊榮。 萬曆皇帝大概是想起了那時候三國使臣齊聚的場景,才有這麼一個離奇的想法吧。 公平來說,暹羅雖是小國,技術能力卻不低,他們很擅長製造火器——因為葡萄牙人進入亞洲以後,首先駐留暹羅,先進的槍砲製造技術也隨之傳到了那裡。暹羅造槍的時間,比大明仿製佛朗機銃還早,甚至連日本,都要從暹羅進口大型火器。而且暹羅的航海技術也不差,暹羅海盜的兇名在兩廣地區相當有影響力的。

這麼一個小型強國,如果不是離朝鮮實在太遙遠,倒真是一個抵禦倭寇的不錯選擇。 就在金應南去北京的路上時,漢城也接到了遼東都司的咨文。看到咨文裡嚴厲的措辭,李昖和手底下的大臣都惶惶不可終日,只盼著金應南能夠隨機應變,在北京把這事解釋清楚。 幸虧金應南不辱使命,在北京把朝鮮的嫌疑洗刷清楚了。收到金應南的回信以後,從國王李昖到底下大臣,都長舒一口氣,可當他們看到萬曆皇帝提議朝鮮、琉球、暹羅三國合兵的建議,眉頭又皺起來了。 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領導發話,可能是認真的,也可能是玩笑話,但下面的人,必須都得當成一件事去辦,否則萬一判斷錯誤,就會大禍臨頭。萬曆說這話的時候,可能沒當回事,但朝鮮要是當成耳旁風一笑置之,說不定啥時候就會惹禍。

怎麼辦?只能正式派出使節,鄭重其事地婉拒領導關心。 沒辦法,李昖只能又派去一名使者李裕仁,專程為婉拒合兵暹羅、琉球事。 李裕仁前腳剛走,李昖一拍腦袋,忘了件大事兒!遼東都司的質詢咨文,到現在還沒正式答复呢!朝廷雖已知倭情,但朝鮮通倭這種謠言,必須得正式辯解一下。李裕仁臨走的時候,只交代他去婉拒合兵,辯誣的任務他沒領。 朝鮮人不嫌麻煩,在十月二十六日又派出了一名陳奏使韓應寅,專程前往北京辯誣。 這個“辯誣”,在朝鮮是個專門的名目。朝鮮是中國屬國,平日里最害怕的,不是天崩地裂,而是上國憤怒,所以一旦兩國出現了什麼齟齬,朝鮮就會趕緊派人去解釋,名謂“辯誣。” 比如朝鮮李朝的開國君主李成桂,明朝一直以為這個人是中朝甚至蒙朝混血,還鄭重其事地寫入官方文書。朝鮮人不干了,又不敢直接抗議,就派遣使節前往明朝進行“宗系辯誣”,要還李成桂一個純種的朝鮮血統。所以“辯誣”這事,朝鮮人是駕輕就熟。

“辯誣”的韓應寅前腳走,金應南後腳便回來了。他把大明情況詳細說了一遍,包括陳申、蘇八、琉球等地的倭情奏摺,朝鮮小朝廷這才弄明白大明對倭寇的了解有多詳盡。李昖一琢磨,心想不行,朝鮮距離日本最近,琉球都通報倭情了,我們如果不拿出點有質量的倭寇情報,委實說不過去。 韓應寅是專程辯誣去的,沒派別的任務給他。於是李昖不嫌麻煩,又派了一位叫申點的使臣,把朝鮮能蒐集到的倭寇情報全匯總起來,再報天朝。 讀史至此,忍不住要感慨一句:奔波在漢城和北京之間的使者們,你們真是辛苦了…… 再感慨一句:“李昖同學,有什麼話您不能一次說完麼? 負責“婉拒合兵”任務的李裕仁到北京時,是十月十七日。他上表言辭懇切,說“暹羅琉球,小邦只聞其國俱在南海中,竄遠懸絕,舟船不通,未詳道裡幾何。方維在何,今無緣寄聲。”翻譯過來就一句話:“這倆地方我們找都找不著,更別說拉人家助拳了。” 萬曆聽了,也沒生氣,還撫慰一番。朝鮮人這才鬆了一口氣,還未合上嘴,萬曆又說了一句:“琉球和暹羅不成,咱們再換一家助拳的嘛。” 李裕仁汗珠子都快掉下來了,大明對朝鮮可真是優待,暹羅、琉球合兵一事剛下馬,朝廷馬不停蹄,又給朝鮮找了一家盟友。 還好,這次的盟友,比那兩家靠譜一點,叫葡萄牙。 準確地說,是在澳門的葡萄牙人。 對於葡萄牙人的戰鬥力,大明早在正德年末的屯門海戰中就領教過了。那一場戰事葡萄牙人雖然戰敗,但他們先進犀利的火器,也給大明留下了深刻印象。經過名臣汪鋐、戚繼光等人的大力推廣,佛朗機已經成為一個武器品牌,廣泛應用於明軍裝備裡。 找葡萄牙人助拳,也不是沒有先例。嘉靖二十六年,葡萄牙人曾經組織艦隊前往浙江寧波,剿滅了海盜林剪;隆慶二年,海上巨盜曾一本曾打算圍攻廣州,結果被澳門的葡萄人打跑了。這兩次戰役給大明官員刺激很大,時人評價說“佛郎機、滿剌加諸夷,性之獷悍,器之精利,尤在倭奴之上。”比日本人都能打。 所以這次倭亂大起,大明想起葡萄牙人,是很自然的想法。 找葡萄牙人出兵,這個是兩廣侍郎劉繼文的主意。劉繼文的構想相當宏大,就六個字“擒斬關白入獻”,讓葡萄牙人依仗著船堅砲利,直入日本,擒賊首腦,來北京獻捷。 萬曆皇帝覺得主意不錯,跟朝鮮使臣提了一嘴,吩咐當地官員趕緊去聯絡。 劉繼文去找葡萄牙人交涉,但葡萄牙人根本沒搭理他。這些歐洲人都是漂洋過海作生意來的,才不會幹這種火中取栗的傻事。剿滅海盜是一回事,介入兩個國家的戰爭是另外一回事。葡萄牙人都是生意人,指望著在中日兩頭做買賣,嚴守中立。這次若是出兵幫了大明,以後在日本就別想混了。 不過葡萄牙人也算夠意思。早在兩年前,秀吉曾經想買葡萄牙人的大戰艦,他們一打聽,原來這船是要打大明用的,忙不迭地拒絕了這個要求。 葡萄牙商人回絕以後,大明這才徹底熄了合兵的心思。朝鮮人也徹底鬆了一口氣,覺得這事算是塵埃落定,不會再有反復了。接下來韓應寅、申點陸續趕到京城,辯誣的辯誣,通報的通報,天子自然龍顏大悅,不吝賞賜——至於暹羅、琉球、葡萄牙什麼的,在幾頓賜宴之後也便被中朝人民拋去腦後了…… 如果萬曆皇帝為朝鮮找的這些盟友統統實現的話,那麼我們就能看到,在公元一五九二年的朝鮮半島上,會出現一支來自東方的聯合國軍。這支聯合國軍囊括了大明、朝鮮、暹羅、琉球、葡萄牙、建州女真(嚴格來說他們此時是明軍)等一系列國家或政治勢力,那該是件多麼絢爛奪目的事情呀。 為什麼大明這麼熱心給朝鮮人找盟友呢?這是我們在初章所說的戰略思維所決定的。 在大明眼裡,朝鮮也罷,日本也罷,都屬於藩邦蠻夷,只不過一個聽話,一個不聽話而已。外國的事再大,那也是夷事,朝鮮半島對大明來說,不是戰略重心,犯不上動用天朝大軍。 大明的血,不能為一些蕞爾小國而流,最多幫忙喊幾個外邦打手過來——這還是看在朝鮮一貫恭順的面子上。 在這些潛在盟友一一夭折之後,大明甚至考慮過乾脆讓朝鮮單獨出兵剿滅日本算了。在萬曆二十年二月,兵部提出了一個作戰方案,說朝鮮人受到了倭寇的污衊,心中一定非常憤恨,不如就趁他們群情激昂,民心可用的時機,讓他們出兵去打日本——說一千,道一萬,大明就是不打算為外國用兵。 萬曆皇帝大概對朝鮮虛實也有所了解,沒有同意兵部的這個計劃,只下旨讓朝鮮好好蒐集一下對日情報就算了。可見大明朝廷對朝鮮的忠誠心和實際能力,都有清楚的了解…… 後世的歷史學家們一直在非議大明在壬辰戰爭爆發前的漫不經心,這種指責是不公平的。 後世之人,生活在一個日本在全球地位十分重要的世界。但從十六世紀的大明視角來看,日本不過是一隅蠻荒小國,偶爾會製造些諸如倭寇之類的小麻煩,還談不上動搖大明立國之本。大明本身的事務已經相當繁多,對於一個遙遠島國的不靠譜的野心,沒有必要投諸太多關注。 而且種種證據告訴我們,大明對於頻繁響起的倭警,並沒有掉以輕心。 浙江、福建兩處的巡撫常居敬、趙參魯早在遞交倭警情報之後,就開始著手修造新的戰船、招募水手,還添加了各類新式火器——這些準備功夫並沒有白費,在數年之後,這些艦隊在戰爭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浙江甚至把中軍都司移至揚州,把徐州參將行營移至淮安,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架勢。 其他沿海地區如兩廣、山東、天津等處,也都紛紛整修戰備,朝廷在三個月內連續兩次下文,提醒邊防將領地方大員,要提高警惕。 可以看得出來,大明的這些戰略部署,全都立足於一個大前提:“倭寇渡海,直入浙閩。” 這是過去幾十年來倭寇入侵中國的標準路線,所以當秀吉要入侵的消息傳來,大明第一個反應,就是經略沿海,生怕大股倭寇跨洋而來,闖入中國腹心。 在一封兵部發給各處的公文裡,明確提出要“遠哨堵截外洋”,拒敵於國門之外。 這是與倭寇交手多年踪跡來的戰略方針。多少年來,倭寇從來都是襲擾東南沿海,甫一登陸狂飆猛進,待地方糜爛之後再立刻撤走。對付這種流寇,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一條綿密的海防,爭取把敵人殲滅在船頭岸邊,以免為害鄉里。 可見大明不是沒有準備,只是基於過去的傳統的御倭經驗,把戰略的重心放在了沿海。 至於日本人會不會從朝鮮走陸路,這個已經不用擔心,朝鮮人不是已經澄清了誤會嘛。他們心向天朝,不會為日本人做嚮導。就算日本人真開打,前頭也有朝鮮人頂著呢。 所以在未來至關重要的遼東地區,大明並沒有做什麼調整——其實還真不用做什麼部署,大明遼東地區本來就常年處於戰爭狀態,和蒙古以及各邊境部落勢力基本是三月一小打半年一大打,從來沒消停過,早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備的防禦體系,令出即動,不需要再多做什麼動員了。 所以大明朝這麼想、這麼做,無可厚非。 只不過最奇怪的是,連朝鮮人都懷有這樣的心態,那就很叫人想不通了,果然不愧“小中華之名”。 朝鮮諸位使節辯誣成功,還被大明天子嘉勉了一番,陸續得意洋洋地返回漢城,升官封爵,君臣從上到下其樂融融。一直到開戰前,李朝唯一做的準備,就是派了三位大臣去慶尚道巡視了一圈,打的是整飭軍備、修造堡壘的旗號,至於實際效果如何,只有天曉得。 這種身踞火爐而不自覺的心態,遲早要出大事。 結果大事就真的發生了,而且還不遲,是非常早。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