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楚漢爭霸啟示錄

第15章 天下皆叛

楚漢爭霸啟示錄 潇水 2378 2018-03-13
就在項梁、劉邦都起事的同月,公元前209年九月,北邊齊國地區的狄縣縣城裡邊一個叫做田儋的豪族大姓,也磨刀霍霍地起事了。 這田儋也是個豪強,這一天,他家裡一個奴隸犯了錯,田儋想殺了他,但是當時政府規定,不允許隨便殺人,雖然是殺自家奴隸,也得見官禀報一聲才行。縣官老爺說可以殺了才可以殺。 於是田儋就帶著自己的族內兄弟——田榮、田橫(這些算是子弟了),還有一幫“少年”(關於什麼是“少年”,我們隨後再說,其實也就是蒯通對范陽令說過的那種要殺范陽縣令的“少年”),押著這奴隸,氣勢洶洶地往縣令府去。 這個田家,也是當時狄縣里的豪強家族,史書上說田儋和田榮、田橫“皆豪,宗強”,那也就是所謂豪強了。所謂豪強,就是家資巨萬,農業、林業、工商、副業多種經營,有自己的宗族子弟,還有一定數量的賓客和依附者。

田儋帶著田榮、田橫和一幫“少年”,來到縣令府。狄縣縣令見到他們,不敢怠慢,連忙讓到堂上。縣令說:“本官這幾天忙於應付城外的反賊,正欲有求於田先生。剛好田先生今日登門,不知有何見教啊。” 原來,陳勝向北派出的部將周市,目前已經略定了中原東部的原戰國時期的魏國地區(河南東部、山東西部),繼續向北發展,來到了狄縣這裡,希望狄縣跟著反秦。狄縣縣令不肯,於是周市軍就在外面連日猛攻狄縣城。 田儋說:“我有一個家奴,膽敢偷吃了我一個雞蛋,按照家法我要殺了他,特此前來禀請大人批准。” “哦,這是小事,你要殺就殺吧。” 田儋“騰”地站起:“好的,縣令大人發話,要殺就殺,給我動手。” 於是,田榮、田橫帶著一幫“少年”,登堂而上,猛撲縣令而來。縣令大叫:“不是殺我啊,是殺——”不等喊完,“少年”們一擁而上,揪住縣令就揍。縣令衛兵被隔在外邊來不及反應,縣令被打得九孔流血而死。

田儋搶過死屍身上的官印和綬帶,系在自己腰間,隨即召集豪吏子弟,說道:“如今諸侯皆反秦自立,齊國乃是咱們的故國,我田儋,是田氏的子孫(戰國時代的齊王為田氏),我應當為齊王。” 於是田儋自立為齊王,是時亦是九月。既然豪吏都聽田儋的了,於是田儋帶著狄縣的縣兵武裝,打開城門,去跟城外的周市鏖戰。週市不是對手,一路被田儋打出了山東。 隨後田儋帶領著狄縣子弟兵,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搏殺,居然在數月不到的時間內,控制了山東齊國大多地區。至此,就有齊、楚、趙、燕四個王了。 卻說陳勝部將周市被田儋打敗在狄縣城外之後,就向南退回到中原東部大樑一帶。這裡是從前戰國時代的魏國地盤,週市已經略定了這裡很多城池。但是,從前的魏都大樑因為秦始皇攻滅魏國時,使用水攻,水灌大樑,大樑已經成為廢墟,不適合人類居住了。於是周市就在附近的臨濟城辦公。他下面的人跑來建議他:“您現在已經據有了魏國,乾脆自己稱魏王算了。”

週市說:“天下昏亂,忠臣乃見。如今天下共同叛秦,按道義必須立魏國之後為王,才可以。” 此時,戰國時代魏國王族公子寧陵君魏咎,正投在了陳王麾下,待在陳城。於是周市派使者跑到陳城,跟陳勝要魏咎,希望請他來當魏王。使者反復過去要了五遍,終於把魏咎要過來了(陳胜對於六國貴族,一貫是不給開綠燈的)。 週市遂立魏咎為魏王,自己做魏王的相,也就是相國,所謂“王侯將相”,王的下面也有將和相。時間依舊也是九月。 於是,到九月,楚、趙、燕、齊、魏國,五國就都有了王了,這是陳勝七月起義並且在稱王以來迅速發展成的局勢。 九月,又有一個重大的消息傳來。那陳勝在七月份為王時從陳城派出去的,曾經給故楚國大將項燕擔任過“視日”工作的賢人周文先生,率領西二方面軍(如果“假王”吳廣的西征軍是西一方面軍的話),已經穿越中原西部的韓地,攻擊到了函谷關下了。如果能突破函谷關,就攻入秦本土了。

秦的本土,亦被稱為“關中”,具體就是中國西部的陝西中部地區,這裡是沿著由西向東流動的渭河鋪展開來的一塊大平原(準確地說是個盆地裡的平原),四面被群山圍繞,北為山嶺和黃土高原,南為秦嶺,西為隴山,東面則有黃河圍護。這塊四面群山的平原,有四個關口可以出入,東有函谷關,東南有武關,北為蕭關,西南為散關,所以這一地區又號稱“關中”。中原要想進入關中,只有在其東面的函谷關和東南的武關,但是函谷關又位於中原西部(今河南省西北部地區)的一條山地走廊的西端,即豫西走廊,該走廊南北皆為山,西即是函谷關,東則有山地中的要塞滎陽。總之,東方六國要想攻入秦本土——關中,是不易的。目前吳廣就正在率領西一方面軍進攻滎陽。

滎陽是豫西走廊口上的重鎮,也位於河南中西部,是從前的韓國地區,滎陽再西行幾十里就是洛陽。但是吳廣是個死心眼兒,不太懂軍事,他在西進的路上,非要在滎陽城的百年老牆下面攻堅,如今一連攻了三個月,都不能攻下滎陽。但是吳廣非在這裡死攻,他屬下的將官們都被氣得半死。守衛滎陽的正是李斯的兒子三川郡守李由,所以死活不投降,抵抗得非常激烈。 但是吳廣在滎陽堅城下的消耗,客觀上為周文創造了機遇,可以避免滎陽據點裡的秦軍跑出來牽制自己。於是,周文遂擺脫了秦三川郡主力秦兵的干擾,一路向西略地,通行於豫西走廊中,收編韓地各郡縣士卒,“行收兵至函谷關”,隊伍越滾越大。於此九月,他終於抵達了陝西東大門函谷關。而此時他的麾下,加上配合他而來的魏國、楚國軍隊(趙軍沒來),竟總計有戰車一千乘,士卒數十萬!

不過對這個數字也不用過於驚訝,武臣在趙地略得了四十餘城,每城收兵得五千的話,也有二十萬之眾,何況還有鄉和邑的兵可收(劉邦在沛縣收得二三千子弟)。 周文的數十萬大軍來到了函谷關下。由於秦二世對中原各郡縣已全都叛秦還一無所知,所以周文在函谷關下沒有遭遇秦人的太大抵抗,遂一舉攻克函谷關。然後長驅直入,直趨向西八十公里,進軍到了距離咸陽城僅僅幾十公里的驪山腳下。 周文陳兵驪山腳下,他立於戰車之上,鋪展在他身後的是數十萬大軍和迤邐連綿的上千輛戰車,旌旗獵獵,遮住了一半的天光。數百年未見的巨大恐慌,籠罩著秦二世的朝廷!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