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傻兒皇帝·阿斗回憶錄

第18章 拾柒章曹劉稱帝

御用的文人們,總愛念叨著:“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每逢亂世,天子的正統名分,就好比男人的三妻四妾,別看亂哄哄地,但誰是正室、誰是小妾,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這叫作“綱常”。倘若二奶撒潑耍橫,霸了髮妻的地位,讓髮妻“肝腸寸斷”,那便要“綱常紊亂”了。可如今同一片天空下,又多了一位三姨太,整天爭著嚷著打醬油的錢不夠使。偏偏當家的男人極是暗弱無能,三個妻妾眼瞅著“漢子”已不頂事,索性琢磨起把家產給三分了,各吃各的。 先說那北方魏國。自從華歆推薦黑醫、假藥給曹操治病,治死了曹操後,華歆不但未受半分處罰,反而被曹丕提拔重用,升為相國,爵封安樂鄉侯。個中有何玄妙,人人私相揣測,一時間流言四起,種種猜疑之說充斥坊間。

曹丕因是嫡長子,順理成章即了王位。但民間的蜚短流長,時不時傳到他的耳裡。曹丕對此深以為憂,擔心“輿論殺傷力”會危及王位,於是召來華歆密議對策。華歆眨眨眼,笑道:“大王勿慮,臣有一良策,管保叫那些嚼舌頭根的人,再也誹謗不得大王半句。” 曹丕道:“若是用強威壓,怕不濟事。世人舌在口、筆在手,一味截堵,又怎堵得盡天下萬民滔滔之言呢?” 華歆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個道理臣自然懂得。所以臣不用'堵',但也不'疏',採個折中的妙法,叫作'濾'。'濾'者,篩去水中所含泥沙、雜質,使水清潔也。臣殫精王事,常思為主上分憂,延請了當今世上最頂尖的巧匠,鑽研旬月,發明出一款'流言穢語過濾器',名曰'濾霸'。大王請看——”

說著,華歆從懷中取出一樣物事遞給曹丕,曹丕接過,見是一個用碧色紗網製成的過濾網,表面看也無甚特別之處,便問道:“華卿家,這樣一個小小的過濾網,能有何作為?” 華歆道:“大王莫小看了這個'流言穢語過濾器',它的用途可廣了。只需將它套在嘴上、或者裝在毛筆尖上,任何造謠生事的'流言',以及低俗粗鄙的'穢語',統統都能過濾掉。保留下來的,皆是純而又純、淡而又淡的'清水文章',如此則大王清靜、微臣清心、社稷清平矣!” 曹丕猶疑道:“這'濾霸'真能如愛卿所言般神奇?” 華歆斬釘截鐵道:“大王請放一百二十個心!'濾霸'一出,管保濾盡天下妄言。”

曹丕大悅,讚道:“華卿家,你辦事我放心,'濾霸'一事就交由你全權辦理了。” 一個月後,全魏國上上下下所有的毛筆尖上,都裝上了“濾霸”。這“濾霸”果然神奇,下筆著文之際,只要是違禁的字詞,一律自動過濾,並以“XX”代替之。於是魏國滿目XX,蔚為奇觀。 這日曹丕升殿,閱覽奏章,見奏章上但凡涉及“曹操”二字的地方,統統變成了“曹X”。曹丕大驚,忙問華歆道:“華相國,為何群臣竟將父王的名諱,寫成'曹X'?” 華歆躬身答道:“回大王:因為先王的名諱中,有個'操'字,此字低俗不雅,所以被'濾霸'給過濾掉了。” 曹丕“哦”了一聲,心中罵道:“操,這不亂濾麼!”但轉念一想,“濾霸”是經由自己批准安裝的,也不便多說什麼,於是埋頭繼續看奏章。

過了一會兒,曹丕面顯慍色,抬頭道:“豈有此理!華相國,為何孤的大名'曹丕',也被過濾了?” 華歆不急不忙地答道:“大王,因為'丕'字與'呸'字近似,那'呸'也屬於不雅用字,'濾霸'本著'寧可殺錯不可放過'的原則,所以把'丕'也給過濾了……” 殿下曹爽、傅幹、申儀三人聞言,齊吃了一驚,慌道:“哎喲,不好。看來臣等也要改名了。” 曹丕目光在曹爽、傅幹身上掃了掃,點點頭;又在申儀身上掃了掃,搖搖頭,不解道:“申卿家,你也跟著咋唬什麼?他倆一個'爽'、一個'幹',都在違禁之列,這才心急。可你'申儀'二字尋常得很,又擔心什麼?”

申儀戰戰兢兢答道:“禀大王,臣姓名雖無礙,可是臣字'不舉'……” 曹丕啞然失笑,轉向華歆道:“華相國,你攝理國政、監督群臣,辦的每件事,孤一向沒有異議。只是這次……'濾霸'似乎毛病多多,誤判率頗高啊!若換了黃忠、黃蓋二人,豈不是連祖傳的姓都得濾了,改叫'X忠'、'X蓋'?還是將其卸掉,以免貽笑世人,你看如何?” 華歆連連擺手,阻道:“不可,不可。魏王,大業為重啊!方今天下盪覆、漢帝積弱,正是大王取漢室江山而代之的大好時機。然則劉備以皇叔而竊西川,孫權以漢臣而據江南,世間擁劉漢為正朔者尚多。大王若要稱帝,必然物議鼎沸,那些搖唇鼓舌的閒人、耍筆桿子的書生,不知要生出多少流言蜚語!但是有了'濾霸',情況便大不相同,XX便XX,又有何妨?總比到時候被別有用心者搞得謠言四起強。所以,還望吾王三思。”

曹丕目光森冷,掃視闔殿群臣,沉思許久,終於嚴肅地點了點頭! 公元220年10月,華歆、李伏、許芝等一班文武,迫漢獻帝禪位於曹丕。曹丕乃篡炎劉,定國號為“魏”,改元“黃初”,是為魏文帝! 消息傳到成都,老爹嚎啕大哭,軍師在旁勸道:“漢中王請節哀順變,獻帝雖然遇害,天幸吾王乃漢室苗裔,理合繼統以延漢祀。近有祥風慶雲之瑞,帝星見於畢、胃、昴之分,臣等請漢中王即皇帝位,以應天意。” 老爹聞言,哭聲更大,仰面泣道:“天哪,孤自二十八歲起兵,熬了整整三十二年,熬到頭髮白了,才吃到鹿肉,還要三個人分著吃。青春,我對不起你啊!” 我聽了老爹哭訴,也止不住悲從中來,抱著老爹的大腿嚎啕道:“天哪,我自出生以來,熬了整整十四年,熬到沒份做童星、熬到如今小說都十六章了,還有一大幫沒死絕的大牌壓在我頭上,啥時候我才是第一男主角啊?童年,我對不起你!”

忽然,天外落雨如織,作者王新禧竟也淚流滿面,泫泣道:“天哪,我自動筆寫《傻兒皇帝》以來,熬了整整七個月了,熬到鍵盤都磨禿了,還有一大票看貼不回貼的,天天看完連載就跑,啥時候大傢伙看完貼能回復下給點鼓勵啊?鍵盤,我對不起你!” 老爹哭了好一陣子,方才止淚。軍師等人早已將龍袍、冠冕、祭天文書備好,一起拜伏於地道:“請吾王擇吉登基,恭行大禮。” 老爹扶起孔明,道:“軍師,做戲做全套,按照老套路,孤好像還要再謙讓一番,然後你們一再勸進,孤這才'勉為其難'地答應登基為帝吧?你們這也太急了。” 軍師道:“主公,這本書裡寫登基的重頭戲,在阿斗那兒,您這裡只需走個過場即可。趕緊吧您!”

公元221年,老爹劉備於成都稱帝,繼漢之大統,仍立國號為“漢”,改元“章武”,是為漢昭烈帝。 至於孫權,先是向曹丕稱臣,被曹丕拜為吳王。其後一直遲至229年,在老爹和曹丕都先後辭世後,才敢建國稱帝。到那時,我都已經做了六年皇帝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