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晉朝那些事兒3·十國爭霸

第13章 一、劉裕稱帝

劉裕前腳剛走,後腳赫連勃勃就帶大兵來攻長安了。赫連勃勃就是劉勃勃,他稱王后改姓“赫連”,“赫連”的意思是上天之子,與天相連。自己的同宗都改姓為“鐵伐”,意思是:剛銳如鐵,皆堪伐人。赫連勃勃在國力強盛後,於公元413年3月,命令叱幹阿利為工程總指揮,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築城作為臨時都城。阿利雖然對搞工程,搞設計很在行,但這個人脾氣火暴,性情殘忍。他命令築城工匠用蒸熟的土築城,築完後檢查,如果用錐子能扎入一寸,就殺掉築城者,並把屍體也築到城牆中去。因此,城牆築得非常堅固,硬得可以磨礪刀劍。城築好後,赫連勃勃自稱“聯方統一天下,郡臨萬邦”,故取名“統萬”。統萬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廣十步,宮牆高五仞,城內臺榭高大,飛閣相連。城開四門,東為“招魏”,南為“朝宋”,西為“服涼”,北為“平朔”。如此取名,表明赫連勃勃有統一天下的野心。但統萬城並非萬年不克之城,在赫連勃勃死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元嘉二年(425),統萬城便被北魏拓跋燾攻占。

赫連勃勃還讓叱幹阿利監造兵器,結果造兵器的工匠也倒了黴。叱幹阿利規定:弓箭射不透鎧甲就殺死制弓人,弓箭能射透鎧甲則殺死制甲人。等兵器造好後,又死了一大批造兵器的工匠。 後秦和東晉交戰的時候,後秦軍最終不得不從安定撤兵回援長安,赫連勃勃趁機佔據安定,得到了秦嶺以北的大片土地。等劉裕帶大兵東歸之後,他便兵分三路南下進攻長安。一路以太子赫連為前鋒都督,率騎兵二萬進攻長安,自己親率八萬大軍在後。一路由三子赫連昌向東阻住晉兵從潼關西援的路;第三路由王買德向南進攻青泥,阻斷晉軍從川蜀北援的路。 長安雖以劉義真為名義上的主公,其實權力掌握在王修和王鎮惡手裡。兩個人派沈田子、傅弘之北上拒敵。沈田子認為胡夏兵多將廣,其野戰能力也很強,不能在外決戰,便退守劉回堡。王鎮惡得到這個消息後大罵沈田子是膽小鬼,並親自帶了一百名親兵,去劉回堡催戰。沈田子本來就對王鎮惡很有看法,又聽說王鎮惡大罵自己膽小怯戰,並要帶人來監督自己,非常生氣,便有了殺王鎮惡之心。王鎮惡剛來到劉回堡,便被沈田子派族弟沈敬仁埋下的伏兵殺死。沈田子這一瘋狂的舉動把傅弘之驚訝壞了,他問沈田子:“你怎麼把總司令給殺了!”沈田子毫不在乎地說:“王鎮惡要謀反,我奉太尉(指劉裕)密令殺之。”傅弘之和沈田子在一起共事很久了,他知道沈田子是個愣頭青,而且與王鎮惡一直相處不睦,他懷疑是沈田子報私仇,於是道:“既然王鎮惡謀反,那他是死有餘辜。但畢竟殺死王鎮惡不是一件小事,我和你一起回長安解釋一下這件事,這樣比較好。”

沈田子一口答應,讓沈敬仁守城,自己和傅弘之趕回長安。傅弘之先派親信趕到長安把這件事報告給王修。王修急忙派兵等候在城內,等沈田子一入城,就把他捉了起來。沈田子強辯自己是奉了劉裕的密令殺死王鎮惡。王修說:“你把密令拿出來給我看。”沈田子當然拿不出來,於是被王修斬首。傅弘之持劉義真的命令回到劉回堡,很輕鬆地就奪了軍權,斬了沈敬仁,然後率眾迎戰胡夏太子赫連的軍隊。兩軍在池陽進行了一場大戰,赫連大敗後撤,逃至寡婦渡又被傅弘之追上,又一次大敗。赫連兩萬人馬折去了一半,只好退兵。 晉軍前線大捷的時候,長安城內發生了內亂。因為王修對十二歲的劉義真管教很嚴,喜歡玩耍的劉義真對王修一直很不滿。出了王鎮惡這檔子事後,劉義真手下那幫陪他玩耍的寵臣又說王修要謀反。劉義真也不管真假,反正他很討厭王修,便以這個理由把王修給殺了。殺死王修後,軍政大事就都得由劉義真一個人來定奪了。劉義真於是把所有的軍隊全部調到長安城中,他以為兵力集中在長安城內,這樣就非常保險了。但結果是正準備撤退的胡夏軍隊又捲土重來,把長安圍得如鐵桶一般。圍好之後並不攻城,而是分兵守住險要,斷去長安的糧道和援軍。劉義真的十多萬大軍和老百姓在長安城內待了半年之後,就吃光了所有的糧食。劉義真也不敢出戰,便派人向父親劉裕求救。

劉裕回到建康後,被封為相國、宋公,加九錫禮,儀服禮儀和皇帝一樣,就差穿龍袍坐皇位了。但劉裕仍然沒有打算馬上當皇帝。不久,他接到長安的情報,王鎮惡、沈田子、王修皆死於內亂,而十幾萬晉軍全被圍困在長安城中,糧食也吃光了。劉裕大驚失色,急忙派輔國將軍蒯恩趕往長安,接應劉義真東歸;又任命相國右司馬朱齡石為都督關中諸軍事、右將軍、雍州刺史,也一同前去,代守長安。 朱齡石和蒯恩趕到長安,催促劉義真出城。劉義真在他手下那幫寵臣的勸說下,離開長安前在城內大肆搶劫,雖然名義上是不給胡夏留下東西,但受害最深的還是老百姓。劉義真帶著搶來的東西,出城緩緩東行。 胡夏知道晉軍畢竟擁有十多萬兵力,並沒有敢正面與晉軍發生衝突,而是以三萬騎兵在後襲擾。傅弘之勸說劉義真放棄這些搶來的東西,輕裝而行,但劉義真捨不得。於是晉軍只能且戰且退,還要保護財物,十分疲憊。退到青泥北的時候,胡夏的王買德率兩萬騎兵殺到,赫連昌又率三萬騎兵從潼關趕來。胡夏的軍隊三路夾擊,其中兩路又是生力軍。而晉兵早已疲憊不堪,明顯處於劣勢。傅弘之和蒯恩與胡夏軍隊苦戰了七八天,最終兵敗被俘。劉義真這一次倒是很堅定地放棄了一切財物,什麼也沒敢要,帶著親兵拼命逃竄,竟然逃了出去,連身邊的親兵也都被他甩掉了,只剩下他一個人。不久,中兵參軍段宏帶著十幾騎找到劉義真。一行人翻山越嶺總算逃回東晉。

赫連勃勃勸降傅弘之不成,把他剝光衣服綁在屋外,稱什麼時候他願意降了,再把他放回來。時值農曆十一月,外面正下著雪,傅弘之在外大罵不止,一直到被凍死。其他被俘的晉軍全部被赫連勃勃下令殺死,晉軍士兵的人頭堆成京觀(古代為炫耀武功,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塚),又名為“髑髏台”。 因為劉義真走的時候擄掠長安,百姓深恨晉軍,到了晚上便奪城門迎胡夏軍。朱齡石雖然挫敗了這起奪門事件,但從此事中他感覺到長安不可守,便焚毀長安宮殿,退出長安。途中被赫連昌包圍,朱齡石和他的弟弟朱超石及全軍全部戰死。 赫連勃勃進入長安後自稱皇帝。大家都建議赫連勃勃遷都長安,赫連勃勃認為北魏才是他最大的隱患,如果以東北部的統萬城為都,可遏制北魏西進。於是命太子赫連守長安,自己帶大軍返回統萬城。

再說劉裕得知青泥大敗,關中盡失,不由大慟,登城牆而北望,痛哭流涕。不久劉義真回來,劉裕降劉義真為建威將軍、司州刺史,接著又打算北伐胡夏。但由於東晉當年曾發生一次大面積的水災,百姓困餓,盜賊蜂起,國力比較匱乏,加之胡夏的赫連勃勃與後秦的姚泓不可同日而語,前者是人傑,後者為狗熊,北伐的勝算並不是很大,劉裕最終放棄了北伐。 本想再多建一些功業的劉裕這時候基本上沒什麼大事可干了,而且他可能也感覺到自己時日不多,於是就加緊了代晉建宋稱帝的步伐。他稱帝的第一步是算命,看自己什麼時候稱帝最合適。算命的結果是“昌明之後尚有二帝”。 昌明就是司馬曜,昌明是他的字。這句讖語的意思是:“東晉在司馬曜死後,還應當有兩個皇帝才會結束。”劉裕很相信這個,於是就派中書侍郎王韶之把吃得香、睡得著、沒病沒災、成天樂呵呵的傻皇帝司馬德宗給弄死。王韶之弄死司馬德宗的時候,還費了一番工夫,因為司馬德宗的弟弟司馬德文每天陪在他身邊侍候飲食起居,從不離開。王韶之等了好多天也沒找到下手的機會,到了十二月戊寅這天,司馬德文正好生病了,出宮休養治病。王韶之趁司馬德文不在,就帶人把司馬德宗勒死。司馬德宗死後,劉裕又立司馬德文即皇帝位。

司馬德文雖然知道自己的哥哥是被劉裕害死的,但也沒有辦法。其實就是當不當皇帝這件事,都不是他說了算的。兩年後,在劉裕的再一次操縱和導演下,百官一致上書要求司馬德文禪位。 司馬德文雖然心中痛楚,卻不得不裝作很高興的樣子說道:“其實在桓玄篡位建梁朝後,晉朝就失掉了天下。多虧宋王劉裕又恢復晉朝,使晉朝又得以延續了近20年。今日禪位,我非常願意。”欣然提筆寫就讓位詔書,然後帶著自己的家屬走出了皇宮,把這個充滿陰謀與慾望的地方,讓給了劉裕。司馬德文被劉裕封為零陵王,遷居秣陵縣城(今湖北省荊門縣),由冠軍將軍劉遵考帶兵監管。公元420年6月,東晉滅亡。自晉元帝創立江東,到晉恭帝禪位於宋,東晉共歷十一主,一百零四年;東西兩晉合計共歷十五主,前後一百五十六年。

劉裕於當月稱帝建宋朝,追尊其父劉翹為孝穆皇帝,生母趙氏為孝穆皇后;尊奉繼母蕭氏為皇太后;立劉義符為皇太子;以司空劉道憐為太尉,封長沙王;追封劉道規為臨川王;其餘功臣增位晉爵各有封賞。又追封劉穆之為南康郡公,王鎮惡為龍陽縣侯。一個新的朝代———南朝開始了。 東晉滅亡後,西涼也就轉向宋朝稱臣。西涼原本是向後秦稱藩,但由於後秦的國力日漸衰弱,顧不上管理涼州的事務,因此西涼總受北涼的欺負,經常被沮渠蒙遜帶兵搶劫和侵略。西涼李暠遂於公元405年向西遷都至酒泉,並向東晉稱臣,被封為酒泉公。但後來北涼仍襲擾不斷,一直侵蝕西涼的領土。公元417年二月,李暠病死,其子李歆繼位。西涼與北涼的戰爭仍是連年不斷。直到公元420年,沮渠蒙遜假稱南伐西秦,暗中帶重兵埋伏在川岩。李歆以為北涼伐秦,必然國內空虛,舉三萬騎兵進攻北涼的都城張掖,途中被北涼軍伏擊,西涼軍大敗。李歆出征的時候曾經慷慨激昂,認為自己必勝,並拒絕了尹太后的勸說,戰敗之後,他覺得沒臉再回酒泉了,便領敗軍再戰。但連戰連敗,最後死於亂軍之中。沮渠蒙遜乘勝攻占酒泉。

李歆的弟弟李恂其後以敦煌為都,自稱冠軍將軍、涼州刺史,繼續西涼政權。沮渠蒙遜繼續派軍討伐,圍攻敦煌。李恂據城而守,北涼軍屢攻不下,又引水倒灌敦煌,終於攻破城池,李恂自殺,時為公元421年,西涼滅亡,歷二主,共二十二年。 李歆的第三個兒子李重耳逃至北魏,他的五世孫為李淵,即唐朝的開國皇帝。而劉裕則為漢高祖劉邦的弟弟楚元王劉交的後代。一個開國皇帝是漢朝王室子孫,一個滅國王子是唐朝開國皇帝的祖宗。漢唐兩個大朝,竟在此時以這樣的一種形式碰了一次面,也算是一個難得的巧合。 西涼被滅,按說宋國應當征討北涼,為自己的藩國報仇,但中間隔著一個西秦,漢中險地交通也不方便,而且年近六十的劉裕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了,健康狀況急轉直下,所以無暇征討北涼,卻開始考慮自己的後事了。這個時候,被廢為零陵王的司馬德文只有三十六歲,正當壯年,而且身體倍儿棒,劉裕知道自己一定會死在司馬德文前頭,為了不給子孫留禍患,他派瑯琊侍中張偉帶毒酒去秣陵去鴆殺司馬德文。

張偉不忍謀害故主,不去又難以交代,就飲毒酒自殺了。劉裕聽說後,也嘆息不已,但為了他宋氏的江山,還是不能放過司馬德文。於是又派司馬德文的大舅子,褚皇后的二哥褚淡之帶了一批武功了得的大內侍衛去殺司馬德文。褚淡之到後把褚皇后叫出去聊天,他帶來的那些武功好手則翻牆進入司馬德文室內,逼司馬德文喝下毒酒。司馬德文拒絕:“佛教說:人凡自殺,轉世不能再投人胎。”這些人便把司馬德文摁倒在床上,用被子把他給捂死了,然後又跳牆出去。褚皇后和二哥說完話回來後,發現司馬德文已經氣絕。褚皇后伏尸大哭,禇淡之裝作不知情的樣子也跟著掉了幾滴淚,然後勸了勸妹妹,料理了司馬德文的喪事之後,回去複命。時為公元420年9月。 劉裕一共有七個兒子,長子劉義符為太子,但劉義符愛和一幫混混在一起胡鬧,這讓劉裕很是擔心,加上他的身體每況愈下,便開始考慮換太子的問題。他派謝晦考察老二廬陵王劉義真。謝晦考察後回來報告說:“劉義真有辯才,但無德量,德輕於才,實非人主。”

公元421年,劉裕的三兒子劉義隆才十四歲,年紀還太小,劉裕暫時並未考慮把他列為太子人選。老四劉義康只有十二歲,其餘三個兒子更小。劉裕最終還是沒有廢掉太子劉義符。公元422年春,劉裕有一段時間臥床不起,後來病情轉好,但到了夏天又突然惡化。劉裕任命徐羨之、傅亮、謝晦三人為輔政大臣,同時暗令劉義符防備謝晦有不臣之心。不久後劉裕病亡,年六十歲,在位兩年有餘。 劉裕從把持晉朝政權到做宋朝皇帝的這一段時間所採取的治國政策是很積極的。由於他出身貧寒,生性節儉,所以很注意休養生息,愛惜民力。后宮的嬪妃很少,宮女和太監自然用得也少,宮內開支並不多。劉裕更不喜珍寶奇異之物。當年他出征後秦的時候,有人送上來一個琥珀枕,光色華麗,十分漂亮。劉裕讓人把這個琥珀枕搗成粉分給將士作金瘡藥。嶺南曾經獻上一種筒細布,做工精緻異常,劉裕認為這種東西太耗費人力,但用處並不大,屬於奢侈品,於是命有司彈劾嶺南太守,並下令禁作此佈。劉裕平定關中後,他得到了姚興的侄女姚氏,由於姚氏太漂亮了,連不近女色的劉裕也被她打動了心,對姚氏十分寵愛。臣下謝晦勸諫他不要因女色而荒廢政務,他當晚就將姚氏送出宮去。劉裕宮中所用的東西,能用銀器的絕不用金器,能用銅器的絕不用銀器。他還把自己貧賤時用過的農具在宮中專設一展覽室陳列起來,以告訴後代要克勤克儉。劉裕的女兒出嫁的時候,嫁妝中沒有一件錦繡金玉的衣物。 劉宋初期,劉裕收復北方的青、兗二州,西至關中,大致擁有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成為東晉南朝時期疆域最大的一個王朝。劉裕即位前後,吸取了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抑制豪強兼併。他殺了奴客縱橫的京口大地主刁逵,把刁氏成萬頃的土地和大量財產分給貧民;後又殺了隱匿人口的餘姚大族虞亮。有鑑於晉朝時荊州等地大將擁兵自重,屢為禍亂,他削弱強藩,集權中央,裁併荊州府的轄區,限制其文武將士的額員。為防止權臣亂政,他特下詔:凡日後大臣外出征討,一律配以朝廷軍隊,軍還交回朝廷。 由於東晉士族隱匿戶口,大大減少了官府收入,劉裕下令整頓戶籍,厲行土斷之法,清理僑人戶籍,使僑富戶口編入所在郡縣。他還廢除一部分屯田池塞以賑百姓,並禁止豪強封錮山澤。國家出現財政赤字的時候,劉裕曾經想增發貨幣,造五銖錢。但經過太常範泰的勸說後,他終於沒有實施這個其實是變相掠奪民財的政策,轉之以依靠發展生產來充實國庫。劉裕下令:凡政府所需物資,不准像過去那樣濫行徵發,而是派有關官員以錢購買。適當降低農民租稅,廢除苛繁法令,讓百姓在寬鬆的環境中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劉裕在中國歷史上是個比較明智的帝王,算得上是一代有為之君。 北魏皇帝拓跋嗣聽說劉裕死了,便命司空奚斤為大將軍,率兵南下,欲收復河南、山東等地。這時在河南省汝河與潁河流域,活動著一支一兩萬人的隊伍,這支隊伍是晉朝宗室司馬楚之組織起來的,他們佔據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與宋國為敵。這一段時間內,宋國並沒有發兵攻打他們,而是派刺客去刺殺司馬楚之。但刺客沐謙不但沒有下手,還投奔了司馬楚之。後來劉裕病重,又一直操心選太子的事,便沒有來得及剿滅司馬楚之。當然,司馬楚之的實力也不足以讓宋國擔心,所以才得以存在下來。這次北魏南征,司馬楚之主動聯絡北魏,被北魏任命為征南將軍兼荊州刺史,與奚斤一起進攻河南。司馬楚之進攻雍上,奚斤進攻滑台。 虎牢關的司州刺史毛德祖連忙派司馬(官名,不是姓)翟廣馳援滑台,又派長社令王法政去守召陵,將軍劉憐守雍上,防禦司馬楚之。 司馬楚之攻打雍上的劉憐,因為劉憐堅守不能攻下;奚斤圍攻滑台,也不能攻下;只有尚書滑稽乘虛攻下防守薄弱的倉垣,陳留太守嚴稜則主動向奚斤請降。但魏軍佔領倉垣和陳留並不能改變戰局形勢,晉軍和魏軍仍被宋軍所阻擋,不能南下。 於是拓跋嗣親自率軍五萬,向南進發,並向奚斤下了死命令,如果攻不下滑台,就要治罪。奚斤遂親自衝到第一線和士兵一起攻城,魏軍士氣受到鼓舞,攻城力度明顯增加,很快攻破滑台。守吏王景度棄城而逃,司馬(官名)陽瓚率兵與魏兵巷戰,最終被俘後遇難。奚斤乘勝擊敗迎面碰上來的翟廣援軍,直抵虎牢關下。毛德祖固城而守,魏軍屢次強攻,損兵折將,不能登城,再次被阻。 這時魏軍的黑矟將軍於栗出兵河陽,進攻洛陽的輔城金墉。毛德祖則派振威將軍竇晃沿黃河南岸布防,堵截於栗。 魏軍又派將軍叔孫建等部隊向東迅速渡過黃河進攻青州和兗州。宋國的豫州刺史劉粹,則派屬將高道瑾據守項城,徐州刺史王仲德帶兵據守湖陸,阻截魏軍。 魏軍的娥清、期思侯、閭大肥等部進攻碻磝(今山東茌平西南古黃河南岸),兗州刺史徐琰稍一接觸便向南逃跑。於是魏軍的這部分很快攻破了泰山、高平、金鄉等郡。叔孫建便由此向東逼近青州,青州刺史竺夔據守東陽城,同時向建康求救。 宋國派南兗州刺史檀道濟會同冀州刺史王仲德,出師東援;廬陵王劉義真這時也派龍驤將軍沈叔狸,率軍支援。 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第二年,最終魏將於栗在奚斤部隊的配合下突破了竇晃的防線,大敗竇晃,直逼金墉城。據守金墉和洛陽的河南太守王涓之聽說魏軍來了,棄城而逃。魏軍不戰而得金墉、洛陽。於栗被拓跋嗣任命為豫州刺史,鎮守洛陽。這時,魏軍得以抽出所有兵力集中到虎牢關那裡猛攻,虎牢關越加吃緊,奚斤、公孫表等部日夜猛攻,魏軍的後繼部隊源源不斷。毛德祖拼命抵禦,並挖通六條地道,夜裡從地道中出來偷襲魏軍,將魏軍擊退。但魏軍被擊退並不亂陣腳,毛德祖又不敢追擊迫敵決戰,只能佔了便宜後迅速回城。所以魏軍很快又重新集結攻城。 毛德祖又用了一個反間計,假裝和公孫表通信,卻故意讓奚斤看到。奚斤查獲書信後,立刻密報拓跋嗣,正巧太史令王亮和公孫表有矛盾,便藉這個機會向拓跋嗣說了公孫表的許多壞話。拓跋嗣於是迅速派了欽差大臣,飛馳到公孫表的營中,把公孫表給勒死了。 公孫表本是一員勇將,他一死,毛德祖便減輕了許多壓力,虎牢關竟然因此又守了三四個月。 在山東方面,拓跋嗣命令叔孫建急攻東陽城,又任命刁雍為青州刺史,命令他率部協助叔孫建攻城。刁雍就是被劉裕殺掉的前豫州刺史刁逵的同族,刁逵被殺後,刁氏全族被殺。只有刁雍逃到後秦,後秦滅亡後又逃到魏國。 東陽守吏竺夔一共只有兩千來人,他先派人把所有的莊稼都收割了,然後守城不出。魏軍進入青州後,因為不能就地籌糧等待後勤補給,浪費了一些時間。濟南太守桓苗趁這段時間趕到東陽城,與竺夔合兵一處共同守城。 魏軍不惜代價地強攻,多次造成險情,並且有一次已經攻塌了一段城池,竺夔和桓苗在城缺口拼命搶堵,用屍體填埋缺口,總算擊退魏軍。這時魏軍中流行起瘟疫,有一大半士兵染病。叔孫建要退兵,刁雍極力要求繼續進攻。正在爭執時,宋軍的援軍檀道濟部到了,魏軍遂迅速撤退。 檀道濟是扔了輜重急行軍,到了東陽城時糧草已盡,士兵們也餓了一天了,所以也不能追擊魏軍,便留在東陽城修築城防。 魏軍在東部無法前進,而且碰到了宋軍主力,只好把進攻重點全部集中在西邊,集中了更多的兵力強攻虎牢關。拓跋嗣親自在軍中督戰。 虎牢關已經被圍七個多月,每天都在打仗,士兵已經死傷大半,在魏軍前仆後繼的強攻下,虎牢關在十多天后被攻破。但毛祖德已經事先在城內又修了三重城,魏軍本來以為成功了,卻見眼前又有一重城牆,只好又拼命往裡攻。攻了一重又一重,攻到第三重時,宋軍檀道濟部已經兵至湖陸(今河南焦作),劉粹來到項城,沈叔狸一部則在高橋(今江蘇東海東北)。檀部被魏兵阻住,而劉部和沈部則因畏懼魏兵強盛,不敢與之決戰。魏軍得以從容攻破虎牢關,參軍範道基率二百人突圍南逃,毛德祖被俘後受到很好的待遇,但因傷重而死。虎牢關被攻破後,司、兗、豫三州諸郡縣(大約為河南省全境和山東省西部)全部為北魏佔有。 拓跋嗣本來還想乘勝南征,但也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罷兵回都。他回到平城後很快病死,太子拓跋燾繼位。拓跋燾聽從丞相崔浩的話,停止戰爭,休兵養民。宋軍連打敗仗,也失去了反攻信心。兩國遂罷兵。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