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曹操·魏武雄風

第98章 九十七、魏王那一段艱難的歲月

曹操·魏武雄風 子金山 2750 2018-03-13
一向用兵以“動若脫兔”著稱的曹操,這次回師中原有些反常。 五月引軍出漢中之時,曹操只遣回了平寇將軍徐晃屯軍宛城,以遙助樊城的曹仁;七月還長安之後,部隊主力卻沒有離開長安的意思,僅是派出了以於禁為主帥的七支部隊增援岌岌可危的樊城,擔任於禁前鋒的是馬超的原西涼將領:龐德。 龐德是在馬超投蜀時因病留在漢中的,張魯降曹,龐德迫於形勢只得隨同被編入了魏軍。看人極準的曹操沒有埋沒這位西涼勇將,對其極為恩厚,拜龐德為立義將軍,並封關門亭侯。 這下把個龐德給感動得打心底換了主人!以後這二百來斤就算賣給曹“伯樂”了! 遙控戰事是曹操出於無奈,大軍此番西征失利,不同於以往凱旋班師,關中的穩定是大事,若被劉備就勢殺出隴西,那還了得?在關中地區固若金湯之前,曹操不敢擅離長安。

曹操以杜襲為留府長史,鎮駐關中。但此時的雍、涼二州卻不是一個杜襲所能鎮得著的,尤其西涼各部營帥,已呈現擁兵自守、等待觀望的苗頭,拒不接受調動的地方將領已不在少數!曹操只能留主力於長安,以鎮關中地方。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東漢年代,與今天不同,紿下屬們配發部手機便像安裝上了遙控器,動動手指、舌尖便能指揮自如,那時的通訊唯有一途:派人送信。 中國於東漢時朝廷始設官方驛站,每三十里設一驛站,配有馬匹,可迅速傳遞命令和消息。但自戰亂開始,各地主人更迭頻繁,驛站已形同實亡,曹操無法利用這驛站接力,只能採取直接派人送達的方式。 這樣就有了一個時間差,也就是說,前方匯報的緊急戰況,其實是十幾天甚至月前的態勢,這讓統帥如何應變指揮?

實際上也就唯有兩種辦法實現指揮意圖:一是提前預計戰場變化——這與瞎指揮也沒多大分別;二是全權委託,讓前線主將自己決定一切,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就合理地出現了。 要放在現代試試,哪有什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鬼話?五十多年前的朝鮮戰場上,麥克阿瑟胡放幾個瞎屁也被立馬下崗,現在的信息戰是要求國防部能直接指揮每一個戰壕里的士兵! 人類的高科技厲害!殺戮同類生物只需在萬里外動一下小腳趾! 如果統帥堅持“運籌帷幄”,曹操只能感嘆生不逢時了,鬱悶地在長安接看“舊聞”,然後含糊地指令將領們在十幾天以後怎麼行動?要是那樣,西蜀的劉備也免不了這麼做:對荊州前線的關羽也只能含糊地知道半月前發生了什麼,再指示將來如何如何——這都不是曹、劉二位高人會採取的做法。

事實上他們都是採取的“全權委託”的代理方式,這是唯一的選擇,除非你想故意葬送前方的將士。 有兩種情況例外:殺人時,尤其殺名人及大官時;封官時,尤其是封王后時。這些活路別人都不能代理。 七月,身在長安的魏王正式冊封夫人卞氏為王后。 前線戰報還是要看的:局勢不妙! 八月,漢水突然泛溢,平地水漲數丈,增援曹仁的於禁部隊被淹,七軍覆滅,於禁被俘降關,龐德不屈被斬,關羽遂趁勢乘巨舟圍攻樊城。曹仁與汝南太守滿龐不顧諸將乘船夜逃的建議,堅持在城頭血戰,樊城危機! 曹操緊急書令宛城的徐晃部出動援救樊城。 與此同時,華夏震動,許都人心惶恐,鄴城暗流湧動,新建的魏國大廈預感到了拆樓的將到! 曹操不能不做最壞的打算了,一旦樊城失守之後將會如何?許都將很快處於前敵,誰能阻擋智勇絕倫的關羽進軍京師?

局勢愈加惡化:梁縣、郟縣的陸渾遙受羽印綬封號,群起暴亂,這裡就處許都西部肋腋,許都一派風雨飄搖! 曹操召集謀士,討論徙遷許都以避關羽鋒銳,漢中已經讓步於劉備,許都何妨再讓關羽一步? 司馬懿、蔣濟以為決不能行此下策,京師徙遷,必將引起天下震動,那時關羽軍勢更強,魏國堪憂,下一步又能退避何處? 可是,反對的意見誰都會提,曹操本人也當然清楚所導致的必然後果,不避戰誰敵關羽?眼下亟須的是建設性治國方略,不是一味指責政府的政策,這麼大個國家,這麼危險的局勢,誰能拿出好辦法來?光罵娘解決不了實質問題。 魏王經歷過多少危難?多少困苦?別站著說話不嫌腰疼! 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深,餓過才知人權,戰過才知丫猛。做了郎中才會知道病人多摳門,當上了窯主才會體會招工有多難!

司馬懿、蔣濟出了條賴招:荊州關羽得志,江東孫權能高興嗎?咱派人勸說孫權抄了關羽的後路! 孫權不聽忽悠呢?那就把他自己現在佔著的江南割給他不就成了,再把那個自封的“行車騎將軍”真封給他,“領徐州牧”當然不行,可以許給他將來的荊州牧呀,先解了樊城之危再說。 史載“曹公從之”,問題是孫權這麼聽勸說嗎? 這下巧了!孫權正想“遣使上書,以討關羽自效”呢。 是呂蒙看到奪回南郡甚至整個荊州的機會到了,極力建議孫權襲擊南郡江陵,對於關羽所留重兵?呂蒙裝病上繳了兵權,臨時委派了一個叫陸遜的書生代理,那陸遜說話極甜,幾封信奉承得關羽甚為舒服,關羽也就放心地把留守南郡的主力調上了樊城前線,現在關羽的大後方幾乎就是不設防!

孫權早就磨利的刀也舉了起來,現在終於出手了:砍向了關羽不設防的後腦! 好像曹操的厄運終於熬到了頭,曹操開始接到好消息了。 九月,相國鍾繇的西曹掾魏諷與長樂韂尉陳禕謀襲鄴城,舉事前夕,陳禕突然覺悟,向太子曹丕出首。留守鄴城監國的曹丕行事大展魏武雄風,果斷鎮反,誅殺魏諷,連坐被戮殺者數十人(載為:坐戮數千人),就連相國鍾繇也因領導責任被開除公職,回家務農去了。 對太子的表現,魏王基本滿意,但是樊城之圍並未得到解除,曹操還是決定親臨前線抗戰了。十月,曹操大軍回師抵達了洛陽,首先又是喜訊! 孫權遣使來到洛陽獻上決心書:堅決擁護大魏合法政權,誓死團結在英明的魏王周圍,以實際行動討伐反政府武裝關羽集團,請魏王拭目以待。忠不忠,看行動!

具體行動?曹操還真不敢為孫權打包票,救兵如同救火,求人不如求己,曹操還是率全軍向樊城出動了。 王軍自雒陽南下到達摩陂,三軍開始停止不前。諸將及謀士大疑:“王不亟行,今敗矣。” 原來是侍中桓階獨自提示魏王:“大王認為曹仁等足以料理目前的局勢嗎?” 曹操回答得毫不猶豫:“能。” “大王是恐怕去救援的徐晃、趙儼二人不盡力?” 曹操也斷言“不會”。 “那為何要親臨前線?” 曹操有些明白桓階的意思了:“當然是擔心關羽兵多,而徐晃等勢力不及。” 桓階搖頭:“現在曹仁等處重圍之中而守死無二,就是因為大王居遠為其張勢,人處萬死之地,必有死爭之心。內懷死爭,外有強救,大王挾六軍待動,以示還有餘力就是了,何必冒險親臨前敵?”

部下如此關心領導安全,當然應該聽從其順耳忠言,曹操就此決定,持兵觀望,靜等樊城戰勢變化。 且不論桓階的提議對不對,此提議是拿前線將士的生命做賭注是顯而易見的。但還就是讓桓階——實質上是曹操給睹贏了:前線徐晃率部隊直搗關羽軍重圍,再加上關羽大後方南郡被呂蒙突襲而破,樊城之圍竟然一戰而解! 周公有卦辭:否極泰來! 魏王曹操難道因漢中這小“否”而從此大“泰”? 表面好像如此,安心率軍回到洛陽的曹操,收到了一份令人看了心裡“砰砰”跳的大禮!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