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曹操·魏武雄風

第73章 七十二、曹操自己的國家坐胎成型了

曹操·魏武雄風 子金山 1815 2018-03-13
自赤壁戰後,三分天下已據其二的曹操日子過得併不安穩,僅南方便開闢了兩條戰線:荊州與揚州,荊州方向的劉備軍還好說,因全力關注西進益州,襄陽前線基本處於守勢;但揚州江淮方向的江東軍卻對合肥騷擾不斷,曹軍全力去打,江東軍便龜縮於濡須塢內不出,主力轉回便又復出蠶食,直令曹操傷透了腦筋! 建安十六年的全力西征,雖然平定了關中,囊括了雍州,但卻遺留了個馬超隱患,以至馬超在關中戰敗兵退涼州後猖狂未減,於建安十七年八月攻破涼州,斬殺了曹操的刺史韋康。那羌、胡各部素服馬超,一齊出兵響應馬超割據涼州,馬超的涼州軍眼看又要逐漸勢大,現已蠶食到了興國。 對付馬超的複振餘部,曹操一時還顧不上自己出馬,由夏侯淵主持對興國的征討,曹操自己卻要理理政務了。

所謂政務,無非是進一步理清和東漢皇朝這塊招牌的關係而已。大漢四百餘年,其體制已經習慣在人們骨頭里,那正統觀念絕對深入人心,只要你不姓劉,憑什麼當皇帝? 這時的曹操也不敢犯舉國眾怒,就是他內心估計也不敢設想自己身登九五,讓天下改姓了曹,這從他《短歌行》尾句中便可以看出來:自比周公!天下還能有比周公更忠的忠臣? 不過這時的劉協也的確不值得尊重,自接位以來,對平息全國的混亂,這位皇帝又何曾起過絲毫作用?當然,就劉協的處境,就是有本事恐怕也無力施展,那就只有高坐廟堂當尊泥胎了,曹操的任務就是讓這尊泥胎更泥胎化。 還是要解決體制問題,朝廷的官員不論是誰讓當的,還是以大漢朝臣自居,這讓人不大舒服;曹操身居鄴城,還要遙控許都,也的確不大方便,管理系統要另起爐灶!這就是曹操欲建國中之國的根本目的。

先打亂原轄區,從行政區域上降低還沒有到手的幾州之地位,這樣最起碼理順了曹軍佔領區內人們心中有關地方與中央的關係。十八年春正月,曹操宣布:廢除目前全國十四州的區域劃分,恢復《禹貢》所載天下九州制。曹操手握七州,這就是大家看見的天下大勢! 第二步:進一步增大冀州的版圖,將河東、河內、魏郡、趙國、中山、常山、鉅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改稱魏國,曹操在董昭、荀攸等人的勸說下,“勉強”接受了皇帝封賜的魏公稱號,加九錫,建宗廟。 當然,推辭再三這套程序是免不了的。做戲也要逼真才有趣,哪會像今人這麼愚笨:差額選舉也要內部提前宣布紀律:XXX是陪綁的,投票要一切行動聽指揮! 對皇帝的私生活方面,曹操論說是不惜代價滿足其需求的。七月,曹操將自己的三個女兒曹憲、曹節、曹華同時送給了皇帝做“二奶”,不對,應該是“三奶”“四奶”往後的排號,曹華還屬幼女,的確不適應做“貴人”陪宿,不要緊,有小不愁大,先在家裡等著,長成熟點再報國圓房。

據史載,曹操一生共有兒子二十五個,早在建安十六年,曹操的兒子曹丕便被提拔為五官中郎將,有權獨置官屬,並掛副丞相實職,其餘的小兄弟當然也在各自的公務員崗位上為國盡忠;女兒查無確數,估計要多於兒子,要不曹操為何這麼大方?不管怎麼說,後代兒女都被曹操派上了戰場,朝廷龍榻上下都是魏公的子弟兵。 魏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政府機構當然開始配套,尚書、侍中、六卿開始辦公;地域又分為東魏西魏,各設都尉治理;一些隨太祖長征四方的老革命都得到了妥善安置:荀攸榮任尚書令,涼茂居僕射大位,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皆尚書,王粲、杜襲、韂覬、和洽為侍中。 解釋一下“九錫”:九錫與是否準備篡位無關,無非是九種禮器。是古時天子賜給諸侯、大臣的九種器用之物,也就是最高禮遇的表示。錫,在古代通“賜”字,九錫即九賜,再具體點就是皇帝特賜給你以下九種:車馬、衣服、禮樂、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秬鬯(音“廠”,祭祀時盛穀物用)。

內部整頓已畢,曹操又開始把目光投向了江淮的孫權。 至於西涼的馬超,已經不是什麼憂患了,這年餘夏侯淵在涼州打的不錯,運氣也不錯,去征討西涼馬超、韓遂兩大強敵,在進兵討伐的途中便減少了最強悍的馬超,那馬超竟然栽在了涼州本地人楊阜手裡。 這楊阜值得一提,楊阜,字義山,涼州天水冀城人,族人眾多,且俱尚武好鬥,唯楊阜曾被舉孝廉,又被涼州刺史韋康聘為參軍,由是宗族子弟皆服楊阜,馬超兵敗關中時楊阜手下僅楊姓家兵即達千餘人。 當時楊阜正好出使長安,曾建議曹操:留重兵追殲馬超,曹操雖認同此議,但實際卻帶主力東歸,以至馬超以殘兵攻破涼州,各郡俱降,唯楊阜所在冀城堅持依城死守,馬超的鐵騎卻無奈於城下。 馬超大怒之下,集中了所有兵力,死困住冀城,而漢中的張魯又助兵萬人,由大將楊昂帶領參加攻城,這下涼州刺史韋康終於受不了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