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曹操·魏武雄風

第40章 三十九、諾貝爾發明獎應該頒給曹操

曹操·魏武雄風 子金山 1743 2018-03-13
曹操將兵,哪裡用得著外人指點?再說那成群的謀士也不是吃乾飯的,荀攸、賈詡之輩俱都是謀略大師,怎會不如今天的紙上談兵之徒?例如:老孫這樣的、還不如老孫的這樣的…… 其實對於赤壁之戰的另一種可能的結果,有一位晚唐詩人早已用一首千古絕句給予了明確總結,這位詩人便是號稱“小杜”的杜牧。 曾進士及第的杜牧曾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官至中書舍人,與詩聖杜甫不同,杜牧不但善屬文、工詩、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還有一項特長:以濟世之才自詡,有抱負,好言兵事,見解非凡。 對這場六百年前的戰爭,通曉兵事的詩人是這樣定論的: 杜牧 看見了嗎?公元八世紀的杜牧早已斷言:如果不是那一場突如其來的東風,二世紀的赤壁之戰,最後的勝利者將是曹操!

至於會不會把孫策的遺孀大喬及周瑜的夫人小喬給弄到以後建的銅雀台去?老孫估計大有可能:以曹操偏愛收編敵方將帥俊俏妻妾的嗜好,以美貌著稱東漢的大喬、小喬怎會倖免? 是一場東風改變了所有當事人的命運! 堅持這一觀點的還包括三國史專家羅貫中大師(相信羅大師比我們今天的任何人都更了解三國,稱其專家決不為過!),在他的小說中,清楚的表達了這一看法,只不過給這場東風發明了一個製造者:諸葛亮,這場風是諸葛亮借來的。 羅貫中先生在自己的大作中清楚的表達了這樣一層意思:如果沒有諸葛亮“借”來得東風,周瑜就不會拖到後來被活生生的氣死了,赤壁之戰沒結束便早就自行吐血而亡。 老孫雖然同意兩位先賢的觀點,但還是有一點自己的看法:這場“天災”(對於曹軍一方來說)決定了這場戰爭的勝負?這只是重要因素,更是表面現象,起決定作用的還應該是“人禍”!戰爭中起決定因素的是人!這個論斷永不過時。

那麼曹操對戰役的指揮到底在哪兒出了問題呢? 讓我們隨著戰事發展探討下去,最後會明白的。不過截至到現在,曹操還未犯大錯,甚至在今後一段相當長時段內,曹操做的決定都是基本正確的。 這將會牽扯到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曹操為解決北方兵暈船的問題,發明了一個水面戰術革新:把大型戰船用鐵鍊鎖在了一起,上鋪木板,戰馬都能在上馳騁,長江中的風浪從此不能劇烈的湧動戰船,曹操把分散的戰船組成了若干個能抵抗風浪的水上作戰平台! 羅老先生的小說中說是“鳳雛”龐統實施“無間道”,給曹操獻的這一損招;正史記載是曹操自己發明了這一蹩腳措施,我們當然要相信正史所載;從日後的實踐結果看,此措施導致的後果極其嚴重,大大增加了曹操水軍的損失。

一千八百年來,學習曹操這種發明的倒也有幾個,最著名的當屬元、明之交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漢王陳友諒,這位曹操的隔代弟子在鄱陽湖中與朱元璋的紅巾軍作戰時,也將自己的戰船鎖在了一起,也是被朱元璋一把火給燒慘了,最後中流矢身亡。 老孫注意到:關鍵時刻還是“天災”!是一場突然變向的狂風幫了朱元璋的大忙!不禁設想: 東風(?)不與朱八便,能否會有大明朝? 估計還是會有的,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決定性的因素還應該是人! 一千八百年來,對於曹操的這種發明革新,除了陳友諒外,予與認可的極少,尤其歷史學家、品史大師、草根新秀等,在這個問題上例外的統一了聲調:這是曹操作繭自束,取敗之道。 老孫公正的唱個反調:曹操的這個發明創造是偉大的!興許後人的航空母艦的發明也是參考了曹操的這一發明思路,建議:諾貝爾發明獎應該補頒給這位東漢發明家。

還是國人素以成敗論英雄的惡習在作怪,實踐有時候不一定必然出真知,TNT炸藥的發明失敗了多少次?一種普通的農藥竟然還是在第666次才勉強問世呀! 試想:如果沒有老天的幫忙呢?那麼,曹操的航母作戰平台周瑜如何對付?那玩意也是可以繼續改進的,如果曹操在上面裝上了他自己在官渡之戰中發明的“霹靂車”呢? 不用說別的,趁風向有利時,全部出動,生猛的硬撞江東水軍的艦船、水寨就是;那周瑜估計沒有在水面上對付騎兵的作戰經驗吧? 我們中國的後世海軍如果繼承過來,繼續改進完善,說不定那澳洲或夏威夷是誰的領土呢!各大洋上不知道會浮動著多少中國的人工島了。 事實也是如此:自從曹操把這項發明付諸於水軍試驗以來,曹軍士氣大為高漲:真正的“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天塹變通途!”絕對是“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士兵踴躍,曹操興奮,臨江把酒,豪情如浪,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出口成章,感慨即詩! 遙望江南,噴口而出:“……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