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曹操·魏武雄風

第37章 三十六、那輕輕走向戰爭的腳步

曹操·魏武雄風 子金山 1811 2018-03-13
曹操最近很鬱悶:大軍東下,陸軍不順利,水軍也不那麼平靜。別看順風順水,可是部隊並不能扯帆順水疾行,水軍單獨前出去幹嗎?當作“海軍陸戰隊”攻打夏口城去? 長江中的舟船主要是用來承載大軍輜重,那麼水軍的主要任務就是保護這些輜重,一旦有失,全軍必敗無疑,反過來,對敵人江東水軍來講,也是如此。 所以,水軍雖然不能代替陸軍去攻城拔寨,但實際上關乎著全軍的命脈,與其說對江東最後的決戰免不了在水上,還不如說雙方的生命線是在水上更準確些。 從荊州軍手裡接受了千餘蒙衝鬥艦,當然也包括那上面操舟駛船的士兵,可是對這些降卒卻難以無限制的信任,曹操一開始採取了部隊混編的做法。 一經試驗訓練,發覺不行:北方的士兵在戰船上幾乎是個累贅,大江風浪一起,便只能坐在船板上,而且一隻手還要抓緊身邊的固定物,否則連坐也坐不住。

一天過後,麻煩更大了,曹軍竟成了荊州水軍言談的笑料:大部分士兵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暈船現象,戰船上被嘔吐的到處狼藉,這樣子怎麼作戰?這些陸地上的勇士到了水上,幾乎全變成了需要護理照顧的病號,曹操無奈只好將這些陸上猛虎撤了下來,戰舟上又成了清一色的荊州水軍。 江南部隊的曹軍病號被撤到了戰船上當了乘客,可是這些乘客很快享受不了這種優厚待遇了,還是這討厭的風浪使這些病號增添了暈船之苦,曹操只好將他們送到後方營寨休息將養。 雖然這樣一來進軍的速度減慢了許多,但大軍畢竟還是在頑強的向前推進著,只不過前鋒換成了荊州降軍,原來強悍的曹軍反而淪為了被保護的對象,只能跟在荊州部隊後面行軍了。 沿長江南岸西上的孫劉聯軍提前到達了赤壁,負責前敵指揮的劉備下令停止前進,據探馬來報,曹軍前鋒已經離此不遠,再往前走兩軍就要迎頭相撞了。

諸葛亮在一個江灣之處上了周瑜的戰舟,江南的頭一次陸戰,劉軍的右側依賴於周瑜水軍的保護,對於雙方首次配合作戰,諸葛亮實在放心不下,只得親自出面負責雙方的聯絡工作。 統帥水軍與曹軍初戰的周瑜對這時的諸葛亮還沒有興趣關注,雙方年齡相差了七歲,實戰經驗上,幾乎可稱身經百戰的周瑜更有資格看不起這幾乎還沒見過真刀實槍作戰的諸葛亮,更不用說大江之上的水戰了。 周瑜在赤壁稍前的一個大江急轉向北的地方拋錨駐舟,周瑜的水上作戰經驗老道:江水有此急彎,那順流而下的曹軍戰船便會將自己的船側暴露給江東水軍,江東戰船橫向側擊,曹軍便幾乎無法防守。另外,這個位置已足以封鎖赤壁的長江南岸,必要時戰船上的士兵還可以對南岸的劉軍實行登陸支援。

劉備停軍於赤壁不前主要是為了休息士兵的體力與騎兵馬力,曹軍已臨近,劉備把千餘騎兵佈置在了部隊左翼,此地左高右低,地形狹窄,大軍無法展開,這樣曹軍數量上的優勢便無從發揮了。 對於行軍中的曹軍,劉備實施的是最簡單有效的戰術:弓弩堅守住正面,騎兵迅速突破敵之右側,正面步兵趁勢掩殺,曹軍受地形所限,無法迂迴,自己的右翼有江東水軍掩護,所以全軍盡可以集中左翼,將曹軍之前鋒趕向長江。 為什麼不採用伏擊的戰術?這便是受江南的地形所限了,江叉河網密集之地,大軍不易隱蔽設伏,小部隊設伏,弄不好就會被敵方反咬吃掉,劉備有限的兵力只能集中使用,無力也不敢分散使用。 此戰劉備的目的不在於殲敵多少,而是欲趁曹軍行軍疲乏,一舉打掉曹軍的士氣,止住曹軍推進的勢頭,聯軍便算成功,然後再臨江叉立寨據守,其餘的就要看周瑜的水軍錶現了。

曹操本人現在江南的軍中,他自己也有點受不了戰船的顛簸了,探騎一來禀報前方赤壁有敵軍結陣據守,而且打得是江東軍的旗號,曹操便決定還是使用荊州軍打頭陣,他們與江東軍纏鬥多年,可算知己知彼,等磨掉江東軍銳氣之後,再由曹軍出動突破,初次與江東軍交手,曹操也不得不謹慎一些。 赤壁的江面上,前鋒也是荊州水軍,那率領荊州水軍的蔡瑁、張允兩位水軍都督卻是水戰行家,從一發覺江東水軍駐錨於赤壁附近江水轉彎之處,便急令大軍落帆回撤:此等江流水勢,不利戰舟結陣,一旦被江東水軍橫流側擊,最前方的戰船連回救都不可能,水面作戰決不能在這種江面上開打。 這下周瑜欲以水軍首戰勝敵的想法便自然落了空,見曹操的水軍回守,周瑜當然也不會傻的捨此地利前出挑戰,便吩咐就此結水寨相持,首戰也只有看那劉備的了。

遺憾之餘,周瑜卻也不願意就這樣觀戰,便傳令集中三千步兵,做好下船作戰的準備,一旦赤壁劉備戰事順利,即刻登陸參戰;如聯軍不利,則負責掩護聯軍撤上戰船。 諸葛亮見周瑜佈置的如此井井有條,也不由暗暗點頭:看來這周瑜決非浪得虛名之輩,曹操這次碰上了對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