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歷史小說 曹操·魏武雄風

第21章 二十、打出了國威的境外遭遇戰

曹操·魏武雄風 子金山 2422 2018-03-13
蹋頓的騎兵注定完不成任務了,因為剛剛與他們交錯而過的曹軍中就有曹操本人,在這種戰勢的關鍵時候,曹操向來是身體力行的。 其次就是曹軍的步兵在白狼山上防守,得絕對地利,騎兵爬山,還不如步兵,一陣亂石,瘸馬一片,這匈奴人打仗也就那麼回事兒! 蹋頓的後續部隊從沒見過漢軍這種打法,一時愣住了,這股人馬是來幹嗎的?哪有不交手一個勁的往人家軍陣中央衝的道理? 本來蹋頓擺陣勢就是照葫蘆畫瓢學著漢人的樣子,哪裡有什麼隨機應變之陣法變動之術?大家乍遇新事,都變成了看戲的,唯一死命抵抗接戰的也就是蹋頓的親兵。 後來大家明白過來了:是來搞“斬首行動”的呀?那怎麼能行?可惜明白時已經晚了,曹操與後跟諸將已經掩護了張遼突擊隊的背後與兩側。

張遼部要餓狼掏心了! 這本該特精彩的一仗,讓蹋頓給表現的窩囊極了,一愣神工夫,身邊的親兵、諸王爺死傷遺盡,蹋頓才想掉轉馬首逃命,卻也就不過是慢了一眨眼的工夫,馬首已轉過去了,人頭也落下來了!數万大軍,頃刻崩潰! 還是那袁氏兄弟了解曹操,早就預感事情不妙,自己的殘兵幾千騎一直保持著與蹋頓主力的一段距離,一見蹋頓授首,心知大勢已去,率部急速遠揚,直奔遼東,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而去。 曹軍趁勢掃蕩蹋頓潰兵,直撲遼東單于速僕丸及遼西、北平諸豪傑,那些“豪傑”們可沒有蹋頓那麼死心眼,誰做無用的抵抗?全部撇下族人,追趕袁氏兄弟去了,也去投奔了公孫康。 曹操一戰定遼西,俘虜胡虜漢軍竟達二十餘萬口,看來民族與軍人如果沒了鬥志,數量多反成累贅。

政府軟了骨頭,人民必成奴才? 謀士們現在都不缺奇謀了,紛紛建議趁勝下遼東,除惡務盡,宜將剩勇追窮寇麼!曹操搖頭微笑頒令:班師回鄴城! 眾人不解,曹操自信斷言:“我會使公孫康送來袁尚、袁熙的人頭,不用勞師動兵。” 就在諸將及謀士們的疑慮中,建安十二年九月,曹操大軍開始自柳城還鄴城,誰知那袁尚、袁熙弟兄倆的人頭走得比曹操之凱旋大軍還快,已經被公孫康的使者帶著等候在鄴城了,出乎意外的是竟還配送了一個:遼東單于速僕丸的腦袋。 榜樣的力量無限:十一月軍回至易水之時,代郡烏丸行單于普富盧、上郡烏丸行單于那樓便來致賀,並示歸順。 眾人這時才算真得服氣了! 諸將當然要弄明白:“曹公還而公孫康斬送袁尚、袁熙之首,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曹操最樂意幹的活路,沒有比解釋這已經證實了的預言能再讓人得意的事情了,請大家也記住了這等“拍馬大法”,無論對誰,百試百靈! 曹操現在的心情比撕著狗肉灌燒酒還痛快:“公孫康素來畏懼袁尚等人,我軍若大軍壓境,他們雙方必然合作並力對付我軍,但形勢若緩則必然相互謀圖,這是必然的規律!” 這次曹操的八卦算得決不亞於周文王,那公孫康、袁尚、袁熙還就是這麼配合的曹操:臨近遼東,這弟兄倆就盤算開了公孫康的地盤,袁尚素以勇武自居,便提議趁個機會宰了公孫康,這樣遼東也就自然成了倆兄弟的延安了;誰知強龍不壓地頭蛇,公孫康也在打著同樣的主意,不同的是公孫康動手早了那麼一點! 袁氏倆兄弟想的是趁個機會,而公孫康卻是揀日不如撞日,乾脆一見面就動手吧,這樣豈不能省下場接風宴錢?於是先置精勇於厩中,然後請袁尚、袁熙入內就餐。袁熙開始還遲疑不進,袁尚煩了:幹啥活能比赴宴爽?強迫袁熙隨自己入內解饞,誰知進門就給繩套住了,被公孫康的伏兵捆在了凍地上,這下心涼透身更涼透也!

袁尚與公孫康論開了俘虜政策:“沒死之前,就還是條生命,是生命就該尊重,現在寒不可忍,你總得給弄張蓆墊下屁股吧?要不俺去日內瓦告你去!” 公孫康覺得這弟兄倆有點分不清屁股跟腦袋哪個重要,便耐心的向二位解釋:“哥們儿的頭顱就要遠行萬里了,屁股涼點不妨暫時忍耐一下,還糟蹋一張席幹嗎?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財產,浪費就是犯罪呀!” 就這樣袁氏兄弟的腦袋參加了公款旅遊,身子留在了遼東。 曹操大軍離柳城當月,一代奇才郭嘉病逝於歸師途中,年僅三十八歲,是否有愧最後一計錯誤?不得而知,因為仗畢竟打勝了,“不應有恨,此事古難全!” 郭嘉辭世,曹操極為哀痛,對荀攸等謀士言道:“諸位與我都是同輩的第一代領導人,唯有郭奉孝年齡最小,接班人肯定就是他了!現在中年夭折,真是命苦啊!”——聽這口氣是要將郭嘉當作接班人寫入黨章來著!

不過老孫覺得曹操有送空頭情之嫌:人都死了,說這些何用?郭嘉到死職位不過軍祭酒,也就是說,曹操從未讓其單獨掌過軍權,只不過是個不掛長的高級參謀而已。 與荀攸等謀士說這些,不過為激勵生者,這與我們今人致悼詞是一個意思,那悼詞的內容沒有不含水分的,對於逝去的人,國人的傳統習慣是:不妨大方一些,反正你又不能再昇實職官了,不會威脅上級及壓制下級,讓死人心樂於地下,有何不可? 反過來,對於需要讓你死後倒霉也是一個道理:不妨把一切壞事都推到你頭上去,實質上對於你一個死了的人也沒啥妨礙,叛徒、內奸、賣國賊、野心家……再加幾頂大帽子對你也不相干,不會壓得你死上第二次! 至於遺臭萬年?早呢,一萬年太久麼,到那時不定是誰呢。

曹操懂得褒獎死者乃是為了優厚生者,回鄴後上表皇帝並公告天下:“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勳,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諡曰貞侯。 ——這是個實在玩意:那郭嘉的遺屬得到了實惠!這樣對其他的謀士們當然是一種看得見的激勵。 不過曹操也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郭嘉之最後一謀的否定:回到鄴城之後,曹操集合了出兵前反對郭嘉建議的人,大家莫知其故,人人皆懼。曹操反而皆厚賞之,並且解釋:“這次北征,險中求勝純屬僥倖,雖然得逞,實乃天助,不能當作成功戰例;諸位所建議的才是真正的萬安大計,應該嘉獎諸君,以後有話千萬照說不誤。”(大家是否品到了曹操寬宏背後的心思?——子金山按)

還是上文說過的老話題:曹操可能到死也不會醒悟到,郭嘉給他出的這最後一謀,雖然僥倖成功實施,卻給劉備留出了改變命運的時間與機會。從此在曹操的有生之年,已經不可能得以消滅劉備了! 劉備的三顧茅廬行動正在進行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